寶雞正宗肉夾饃哪家好吃(寶雞:舌尖上的美食)
2023-05-17 16:18:54 2
文/王小娟
「臘八過了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這樣的童謠從小時候一直聽到了現在。」眼看著小年就要到了,村莊院落,街市上到處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在外上學的或者打拼的孩子們也都陸續回家了,趕完年集,媽媽總會做自己最拿手的美味佳餚,給孩子們吃。
難忘小時候,父母親省吃儉用,過年給我們買肉,煮肉吃的情景,那時候物資匱乏,基本都是到年關才可以吃上肉,所以那時候的我們是天天盼望著過年。現在我已為人母,我也要張羅著給家人做可口的美食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資充盈豐富,應有盡有,通過實體店,網購均可買到各種食材。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年俗文化:「給重慶人一個火鍋, 能涮下整個宇宙;給天津人一張餅,能卷出一個未來;給浙江人一罐糖,能糖醋整個銀河系;給廣東人一個煲,能煲住整個福建;給東北人一口鍋,能亂燉整個人間;給陝西人一個饃,能夾住整個世界......」
這話說的一點不假,我們陝西人就好這一口,特別是關中人,吃完飯不吃一口饃饃就感覺飯也沒吃盡興。可見陝西關中人對饃饃是情有獨鐘的。饃饃還有個名字,叫饅頭,「寧可食無肉,不可不吃饃」,就是陝西人鍾愛饅頭的真實寫照。
我們關中的饃饃種類很多,大抵可以分為蒸饅頭和烙餅兩大類,光蒸饅頭就有好多種,花卷,包子等等。烙餅有蔥花餅,芝麻餅,千層餅,水煎包,油餅,煎餅,苜蓿餅等等花樣繁多。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特產。我的老家寶雞那裡就有許多著名的風味小吃,如涼皮、米線、羊肉泡饃,還有種類繁多的各種饃饃等。但是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當屬肉夾饃了。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肉夾饃」的時候,都會對「肉夾饃」這個叫法有疑義, 明明是饃夾著肉,為何叫「肉夾饃」呢。
其實,這與古漢語有關了,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老百姓無需文謅謅地講之乎者也,加上關中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喊起來便當。
說起肉夾饃,不免讓人想起那段歷史:據史料記載,臘汁肉在戰國時稱為"寒肉",當時位於秦晉豫三角地帶的韓國,已能製作臘汁肉了,秦滅韓後,製作工藝傳進長安。文昌門內的館子命名為秦豫肉夾饃,隱喻著自己是正宗的臘汁肉名店。臘汁肉的做法是:選用上等硬肋肉,用鹽、姜、蔥、蘋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冰糧、大香等20多種調料湯煮而成,煮湯者是歷代流傳下來的陳湯,較少加水,樊記臘汁肉其所以有名,與已有近80年歷史的臘汁湯密切相關。據說是從清代小販畢仁義作坊買的,而畢仁義作坊的陳湯是從他曾祖父那裡傳接的,當然火工也需特別講究,地道的臘汁肉色澤紅潤,酥軟香醇,肥肉不膩口,瘦肉滿含油,配上熱饃夾上吃,美味無窮。
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的著名小吃。臘汁肉是一種用著鍋佔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於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 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讚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法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
生活忙忙碌碌,日子平平淡淡,吃膩了買的饅頭,好想自己做點肉夾饃,美美滴品一品。今日先生在家,我也發好了面,先生正好也買了肉回家。
我說:「女兒回來了,咱們今天做肉夾饃吃。」
「好啊,你烙饃,我煮肉。」先生隨聲附和。
肉夾饃的做法看似簡單,其實也有不少學問和技巧包含在其中。肉夾饃分為兩個大類——肉和饃,肉是臘汁肉,饃是白吉饃。
我把發好的面晾到案板上,然後再醒醒,半個小時以後,再揉面,反覆揉幾次面,再省面,最後把軟硬適中的麵團捏成扁圓形,用刀切成小體子,然後,稍微用擀麵杖擀一擀,放入預熱好的電餅鐺裡,過不多久,那淡淡的香味便徐徐飄了出來,此時,白吉饃就烙好了,可以開鍋了。
先生負責做臘汁肉,他把新鮮的豬肉洗淨放入鍋裡,再加上水和獨有的配料,炒鍋燉一小時後,繼續小火慢燉,燉1個多小時,肉肉超級噴香、酥軟,最後用大火煮上半個小時,香噴噴的臘汁肉也就做成了,香氣四溢,瀰漫在整個廚房。
過了大概兩個個多小時吧,兩樣都做好之後,老公把白吉饃從中間切開 ,他說,這可是技術活,不要把餅切到底,他很熟練地把剁好的臘汁肉夾在白吉饃中間,再加上香菜和臘汁,吃飯我好吃辣,所以先生在裡面加了點朝天椒。肉夾饃就做好了,而且色、香、味樣樣俱全。做好的肉夾饃色香味亮,好吃至極。你瞧!那烙好的白吉饃皮薄鬆脆、內心軟綿,白色的表面上還被烤出了幾圈土黃色,吃起來外面硬、裡面軟,再往冒著熱氣的白吉饃裡面夾上有肥有瘦、香味十足臘汁肉,並且澆上一勺褐色的臘汁,撒上一點綠色的香菜,真是令人口水直流。先生把做好的肉夾饃遞給我和女兒:「你們快吃,嘗嘗味道怎麼樣?」
我接過先生遞過來的肉夾饃,咬了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吃著真過癮,比在外面買的好吃多了,說這肉夾饃是舌尖上的美味,一點也不足為過。
「這肉夾饃,真是美食極品啊!」女兒很快吃完一個,還沒吃盡興呢,「真是太香了,我還要……」
「老公,這肉夾饃太好吃了,還是自己家做的好,特別是你燉的肉更是人間美味啊,我愛吃。」
「只要你愛吃,以後咱天天在家做,準把你吃膩了。」先生打趣地說著,笑呵呵地望著我,滿臉的喜悅與甜蜜,幸福就在手中的這肉夾饃中盡情流淌著……
「好的婚姻看廚房」,那熱氣騰騰的飯菜裡,溢滿生活的味道時,幸福度也就會蹭蹭蹭的爆表。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母親對我說的話:「你要看一個人家日子過得怎麼樣只要看看這一家的廚房就好了,你要知道一段婚姻好不好?也看看廚房就知道了」。廚房冷冷清清的,日子也冷冷清清的;廚房進進出出,熱氣騰騰的,日子也就熱氣騰騰。這日子過好了,婚姻也就好了。老人說結婚過日子,一日三餐話生活,大概說的也是煙火氣。所以母親在灶前做菜,父親在後面添柴加火。一個廚房溫情滿滿的,這婚姻也溫情滿滿。廚房你能經營好了,這婚姻也錯不了。
我們的一生中,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認識美食,品嘗美食,從中受益匪淺。食物不分貴賤,食材也可以是普通的,只要製作的人用心就可以做出一份美食,它不僅僅是口感上的滿足,它可能更是一則故事、一份情感、一個年俗、一種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