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幾種常見食物堅持每天吃(夏季這類美食要慎食)
2023-05-17 10:49:29 1
其實,我們很多疾病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比如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讓細小的蟲子「住」進你的體內,它們「築窩」的地兒,可以是腦子、眼睛、甚至是肝臟...
真實案例
據報導,廣東汕頭一名男子因腹部疼痛不止,到醫院肝膽胰外科就診。
本以為是小病,但沒想到這一檢查可把醫生和男子都嚇壞了,因為超聲影像科檢查發現,男子的右肝已經被蟲子「掏空」了,蟲卵布滿了右半肝臟,看得人頭皮發麻。
經醫生詢問,男子愛吃魚生,生醃更是他的家常菜,每周起碼會吃1到2次。
醫生表示,有些蟲卵可在人體存活二三十年,感染初期難以察覺症狀,但如果長期不治療,很可能出現肝硬化和腹水等情況,還會並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管阻塞等,甚至肝癌。
醫生建議,要儘量避免食用生魚片,經常吃的人,需要定期去醫院檢查,以及做相關的治療。
肝吸蟲病是什麼病?
肝吸蟲病又稱華支睪吸蟲病,由華支睪吸蟲寄生於人或哺乳動物肝膽管內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主要流行於遠東地區,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據估計,全世界有超過3500萬人感染此寄生蟲。
肝吸蟲是一種食源性的寄生蟲,容易滋生在淡水魚蝦上,它具有嗜肝性,一旦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肝膽管內,損壞人體肝部,患者常感到肝部疼痛、腹脹、腹部不適,最終會導致患者的肝臟功能衰竭。
這6種食物生吃很危險
01
淡水魚生
肝吸蟲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一旦進入人體,可以長期存活。
研究顯示,1毫米厚的生魚片在90℃的熱水裡燙幾秒鐘就足以殺死寄生蟲。如果將魚放在冰箱冷凍室1~7天,寄生蟲也可以被殺死。
02
小龍蝦、蟹
對於喜歡吃醉蝦、醉蟹的朋友,需要警惕肺吸蟲。生的以及未熟透的小龍蝦、蟹類,都可能存在肺吸蟲汙染。
肺吸蟲主要寄生於人或哺乳動物的肺,也常在腦脊髓、腹腔和皮下組織,損害健康。
03
黃鱔
肉質鮮美,被稱為「水中人參」。但黃鱔是至少15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其中危害較大的是顎口線蟲Ⅲ期幼蟲。
人多因生吃黃鱔或食用未熟透的黃鱔感染,幼蟲會在人體內多器官遊走,侵犯內臟、眼睛、大腦、脊髓等器官。
04
福壽螺
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每隻福壽螺內可含廣州管圓線幼蟲3000~6000條。
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
05
牛排
牛帶絛蟲是較為常見的寄生蟲,多以牛等牲畜為中間宿主,最終進入人體。成蟲為乳白色,扁平狀,長度可達4~8米,感染了牛帶絛蟲的患者有時會腹部不適、消化不良、腹瀉或體重減輕等。
醫生提醒,為確保安全,吃牛排還是至少到九分熟為好。
06
水生植物
荸薺、菱角、茭筍等水生植物,如果生吃,極容易感染薑片蟲,使腸黏膜發炎、出血甚至形成潰瘍。兒童感染後,會出現臉部浮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
因此,吃荸薺等水生植物,應當充分浸泡後洗淨煮熟,更讓人放心。
如何預防肝吸蟲病?
01
食物徹底煮熟煮透
肝吸蟲大多寄生在淡水魚體內,因此烹飪時,一定要將食材徹底煮熟煮透,尤其是淡水魚蝦蟹,千萬不要貪這一口「鮮」,把自己推向風險之中。
02
餐具嚴格生熟分開
在處理生熟食材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開,不可混用。此外,盛過生魚的各種用具要洗刷乾淨,徹底消毒方可使用。
總之,別吃淡水生食,不要有僥倖心理。如果已經吃了,即便沒有感到明顯不適,也要引起重視,一定要定期去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感染肝吸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