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特色小吃(台州十大特色美食)
2023-05-20 12:08:33 2
一、 薑汁核桃蛋
薑汁核桃蛋既是噴香可口的美味小吃,又具有食療價值的滋補佳品,這道甜品是浙江臨海傳統的漢族名點,在以前是當地產婦必吃的東西,有的人還會在裡面加黃酒,月子期常吃有補血補氣活血的作用。但在現在不但月子期,女生們平常也可以吃的,有暖宮補血的功效。它還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二、 臨海麥蝦
臨海麥蝦是浙江臨海名聲在外的漢族特色小吃,當地美食之一。主要原料為蝦、麵粉、雞蛋、油、鹽、白蘿蔔絲、滷牛肉絲、香菇、黃酒等。
據傳,在舊社會,麥蝦是窮人吃的東西,把麵粉加水調成漿糊狀,買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將漿糊削成一條一條下鍋,倒點蘿蔔、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鍋後一小坨一小坨,狀如彎曲大蝦,因此得名麥蝦。
其實這個稱呼也相當寫意,很能體現出「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的韻味。
三、 青餃
青餃是天台傳統的漢族小吃之一。清明節節日食品。用料精良,工藝獨特,綠色健康。清明節一到,總少不了做這個青餃,雖然顏色是綠色的,大家不要以為是色素。都是用新鮮的艾青洗淨、煮熟、搗爛,拌入糯米粉,之後才成為綠色大使的,是非常健康的小吃。關於民間流傳的青餃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目蓮母親被打入地獄後,目蓮送食物給母親,卻被惡鬼一搶而空。目蓮眼看母親餓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於心不忍,欲設法弄吃的來挽救母親的生命。那年清明節前後,目蓮上山採野菜給母親充飢,竟發現清香撲鼻的艾蒿青,採回家和米粉蒸了青團送去給母親。蒸熟後的青團裡裡外外是深青色的,看上去噁心,惡鬼見了不屑一顧,目蓮母親才有幸吃到青團,保住了命。從此,人們視目蓮為孝子。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採來艾青做成青餃、青餅、青團掃墓祭祖,並延續至今。
四、 扁豆仁糕
扁豆仁糕是黃巖縣傳統小吃,色澤豔麗,鬆軟軟糯,香甜可口
五、 麥餅
麥餅麥餅是浙江省漢族傳統名點之一,以浙江台州的麥餅最知名。麥餅有甜有鹹,甜的以糖和芝麻為餡,鹹的內放蝦皮、蔥花、肉丁、香乾,或摻以蛋等為餡,擀成團扇大小狀,烙熟即成。傳說在南宋初,金兵大舉伐宋,奸相秦檜對侵略者納幣稱 臣,苟且偷安,對抗金名將卻一味打擊。廣大愛國軍民對秦檜的賣國行徑恨之入骨,於是將麥粉和油放進烘缸裡烤制而成。起名曰麥缸餅(賣國餅),此餅別有風味,鬆脆噴香。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時間久了就叫成了麥餅,但是在浙江一些地區,還是有人愛叫它麥缸餅(賣國餅)。
六、 麥油脂
豆腐麥油脂餡料是麥油脂的核心,一般有肉絲、綠豆芽、豆面、雞蛋絲、豆腐、韭菜、黃鱔絲、芹菜、蘿蔔絲等
七、 麻餈
麻餈用糯米浸水瀝乾,蒸熟,放在石臼內搗粘,這個是很費力氣的,一般由家中爸爸來執行這個任務,媽媽呢則在旁邊粘點水,翻一下。弄好了,把它放在桌子上,壓平,外面凃上松花,切成長條,鋪上芝麻和糖的餡料,將另一頭餈蓋上壓服,切成菱形,再放鑊裡烙熟裝盤,就可以吃了。
八、 風味扁食天台扁食
風味扁食天台扁食,是麥粉製成的食物,屬於春節等重大節日的年節食品,有點象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餡的多樣性更非餃子、餛飩可比,至於它的形狀,略帶扁形,頗像耳朵。在天台南山——特別是山頭鄭一帶——扁食叫做「湯包」。據說鄭姓祖上孟五公是遠近聞名的豪傑,作一個揖能使十來個壯漢跌入池塘。只因他頭生得扁,人們敬畏他,儘管背後不免叫他鄭扁頭,當眾場合可忌諱這個「扁」字,於是扁食就成了「湯包」。
九、 古城湯麵皮
古城湯麵皮入嘴滑爽、香韌,湯味鮮美可口,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台州路橋炊圓炊圓也是用糯米粉做外皮,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裡面包進用蔥、姜、酒調好的肉餡,跟包子餡料差不多,另一種則隨季節和口味不同加入茭白、蝦皮、豆腐乾、蘿蔔絲等等。肉餡的炊圓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米夾雜著濃鬱的肉汁,別心急要小心燙口哦!素餡的炊圓口味多變,還講究營養價值的搭配,蘿蔔絲蝦皮香鮮可口,茭白豆乾清爽滑嫩
十、 食餅筒食餅筒
食餅筒食餅筒起源於黃巖,又稱麥餅筒。用麥粉放貼鍋,烙成大而圓薄餅,放肉片、綠豆芽、蛋皮、筍、豆腐乾、米麵等餡料,捲成筒狀而食。傳說在戚繼光抗倭時期,家家戶戶都做了菜餚想要犒勞大軍。但是這麼多菜怎麼送去軍營著實是個難題,於是聰慧的漁家女就做了餅皮,把菜都包了進去送給士兵們。台州食餅筒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的特色小吃。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於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