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月沼七律(立此存照七家餐好吃不過餃子)
2023-05-21 15:05:53 2
●燕山墨客
第七回
家餐好吃不過餃子
長詩莫過吉狄馬加
凡是詩歌,得講究精煉、精短、精緻不是。
詩歌的語言是「繁華落盡」之後的「真淳」。它是語言的精華,是超精華版「濃縮丸」。這,理應也該算是常識。
可是,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詩歌全委會主任吉狄馬加,偏不這麼認為。他模範地帶頭用詩歌實踐表明了個人的態度:
——「臭婆娘的裹腳布」照樣適合詩歌實踐!特別是自己「獨一份兒」的詩風。——長些,長些,再長些。不光是展示出了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創作「看家」本領,而且還表現出了自己的「超級強悍秀」——我就是要憑此掙到不少的叮噹桄榔的「銀兩」來的(好比是到時間去刊物那兒領稿費、到月頭兒去單位那兒「領薪水」這麼簡單)!
下面,是「三人隨筆」先生的新作《詩刊頭條詩人吉狄馬加,這首詩確實夠長,有240行》,我覺得挺「長」且很好玩的。因主題相近,故也將其錄入「立此存照」裡面。
沒事兒時就隨喜隨喜,把玩把玩。
《詩刊》頭條詩人吉狄馬加,這首詩確實夠長,有240行
●三人隨筆
「2022年8月,《詩刊》第15期的頭條詩人是吉狄馬加。《詩刊》就發表了吉狄馬加的一首詩,《與詩人談語言和詩歌》。頭條詩人怎麼會只發一首詩?沒錯,因為這首詩很長。我大致數了一下,這首詩有240行,應該佔了《詩刊》的不少版面。
不僅如此,關于吉狄馬加的介紹,也很長。僅僅獎項就羅列了12條,而其中國際詩歌獎就有8個。有俄國的,國際華人的,南非的,歐洲的,羅馬尼亞的,波蘭的,劍橋的。不僅如此,吉狄馬加還創辦了4個國際詩歌節(周)。
這簡介一看,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不過,我也好奇,搜了搜其中的獎項,比如「肖洛霍夫文學紀念獎」,除了吉狄馬加的介紹裡有,竟然沒有查到任何消息。我想這個獎項應該是有的,只是我們的搜尋引擎還沒有跟上國際形勢而已。其他的也就懶得查了。
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吉狄馬加這首詩吧,不過,有個難題,就是這首詩實在是太長,不能完整地展示出來。我就截取了前面部分,分三節排在下面,這樣所佔篇幅就小一點。雖然不完整,但是我想也能看出個大概來(截圖略)。
最後,文章列舉了一些國外的詩人作為例子。當然,也談到了對詩人和詩歌「褻瀆」、「不懷好意」、「攻擊」的問題,並且把這些人比喻為「灰塵」。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會不會也被列入「褻瀆」、「不懷好意」、「攻擊」的行列,我是不是就是那「灰塵」?
不過有一點倒是肯定的,那就是作者對自己的詩很自信,自信會被「一代代捧讀」,而且是「優秀作品」。但是,作者也說得明白,被「一代代捧讀的優秀作品」,並不是詩人自己封的,而是「實驗和探索的結果」。也就是說,是大浪淘沙的結果。而這個「大浪」,顯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既然是「實驗和探索」,那就肯定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敗。因此,並不是「實驗和探索的結果」,就一定會被「一代代捧讀」。大量的可能還是「灰塵」,甚至連灰塵都不如。而動不動把「大浪」看成是「褻瀆」、「不懷好意」、「攻擊」,這說明已經不是在「實驗和探索」了,而是已經蓋棺定論。
詩人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那是當然的,否則怎麼會拿去公開發表,或者是集結出版呢?但這些作品就一定是「優秀作品」嗎?顯然不是,否則幾千年下來我們就有讀不完的詩了。被某些人吹捧未必就是「優秀作品」,真正被「一代一代捧讀」的,那是少之又少的鳳毛麟角。
《詩刊》並沒有給出這篇文章《進入語言的核心或跨越詞語的障礙》的作者是誰。但那意思再也明顯不過,對於現在的詩,只管贊成就是,不要有反對的意見,否則就是「褻瀆」、「不懷好意」、「攻擊」。所以,我這篇文章只怕好不到哪兒去,不被懷疑成是「褻瀆」、「不懷好意」、「攻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引用完)
中國是一個善於創作世界級第一的國家。古代四大發明且不必說,連我們現在的桌球、遊泳、體操、跳水和舉重等,就不勝枚舉;單是詩歌界,單是吉狄馬加的《與詩人談語言和詩歌》,一談就談出了達240行之多!正所謂,你不談我還心裡好受些,你這一談,幾乎談出了我的「詩歌恐懼症」,或「神經過敏病」來!
聞聽大師作詩,我就談「詩」色變!
嗚呼,聰明絕頂的詩人喲!你不談、不說,我還明白;你這一談,我反倒「愈加糊塗」了。——吉狄馬加,我不扶牆,真算是服了你了也、也、也!
2022,10,27於北京墨香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