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風景最好吃的美食(這理風光無限美)
2023-05-21 23:27:21 2
大理山下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不僅如此,大理還是一個美食王國。無論在古城大街小巷的小攤邊,還是在某家白族風情濃厚的小飯館,您均可以清泉烹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品味嬌媚鮮花,感受花蕾與味覺的碰撞,挑戰生皮生肉、竹蟲螞蚱,試試膽量……大理美食眾多,吃貨們不必拘束,大可在飽覽大理山水美景的同時來一場美食之旅,現在就為大家推薦來大理必吃美食!
雕梅
雕梅,是大理白族傳統名特食品,也是雲南較著名的特產之一,它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紋而得名。雕梅的製作工藝是以鹽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鹽梅浸泡,取出晾乾,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連續曲折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中空如縷,輕輕壓啟成菊花狀,鋸齒形的梅餅,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許食鹽,以去梅子酸味,然後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紅糖、蜂蜜等浸漬數月,待梅餅呈金黃色時就可從瓶壇中取出食用。醃製好的雕梅的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帶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開胃提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葡萄糖胺基酸等營養成份,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食品。
白族人吃魚講究一個「鮮」,在大理守著洱海吃魚,可謂得天獨厚。雪山融雪匯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質又滋養了分外鮮嫩的洱海魚。聞名的大理「砂鍋魚」,就是用洱海出產的新鮮鯉魚搭配著嫩雞片、火腿、冬菇十多種配料,在祥雲出產的砂鍋中小火慢慢烹製而成。上席時以菜葉鋪墊的大盤襯墊,鍋中沸滾,清香撲鼻,飄紅映綠,色彩絢麗,讓人一看便食指大動。趁熱食用,嘗一口吸收了十餘種豐富配料的魚肉,那叫一個清香細嫩、鮮美可口。
諾鄧火腿
雲龍縣心靈手巧的白族婦女醃製的諾鄧火腿是雲南除宣威火腿、鶴慶圓腿之外的三大名腿之一,早在前清時代就經「南方絲綢之路」出口緬甸、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用諾鄧出產的「鍋底鹽」醃製的諾鄧火腿,是用肉質細、油脂薄、瘦肉多的豬後腿,真是相得益彰。用諾鄧火腿烹製的菜餚有幾十種之多,皆色香味美。最簡單明了的如火腿荷包蛋,在煎得半熟的雞蛋上放上一片肥瘦相間的諾鄧火腿,反轉再煎至火腿熟即成,外焦裡嫩、色澤金黃,香氣沁脾,是「老外」流連銀蒼玉洱最喜食的菜餚,不亞於法、意名饌。複雜點的如燒火腿,將煮至熟而不爛的火腿撈出去皮,穿在鐵叉上在粟炭火盆上燒烤,邊烤邊用雞毛刷蘸雞蛋清與蠶豆粉調成的糊於其表面,烤呈黃色後再刷,如此三遍,然後將烤黃的火腿切成片碼盤。三番五次的烤、切,終於把一塊火腿全部分解成片,盤中一時滿堆「黃金」,拈一片,皮酥脆,肉肥而不膩,味鮮香濃鬱,人口化渣,真神奇也。野味家餚烹製。
乳扇
雲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賣」,指的就是「乳扇」,乳扇是以牛乳為食材,在酸水裡使其凝固,然後拉抻如扇子形狀的薄片,是中國本土奶製品的一種,與西方奶酪殊途同歸。乳扇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能煎能炸,能燴能炒,還能捲成筒狀,內塞各種餡料,製成多種佳餚。大理白族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菜油煎黃後撒鹽或白糖食用,醇香可口,獨具風味。
酸爽木瓜雞
木瓜酸而可口,從仲春花落結實開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鹽、醬生吃。最大量的是製成甘草鹽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開胃健脾,極受老、中、青歡迎。木瓜也用來泡酒,具有舒筋、祛溼、除筋脈拘攣的藥用功效。因此,大理州雲龍縣一帶,用其盛產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燒雞來防病治病補身,也用來招待遠方來客,為客人消疲解乏,強筋健胃。木瓜雞所用之雞,必以1500克左右的仔雞為主料,宰殺腿毛清洗乾淨後,斬為小塊,放入燒熱的香油鍋裡翻炒後,加鹽放水煮至七成熟時,加入削皮切絲的木瓜繼續燒至雞肉酥嫩,再加入胡椒粉、草果粉即成。木瓜雞,湯、肉酸香,味純美,毫無油膩之感,食後令你胃口大開,通體舒坦。
大理三道茶
Y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飲茶方式,屬茶文化範疇。頭道茶——「苦茶」又稱「百鬥茶」,味苦性涼,苦中帶澀,比喻人生應當吃苦耐勞方能有所作為。第二道茶清香甜蜜,稱之為「甜茶」,寓意苦盡甜來。第三道「回味茶」入口回味生津,爽口潤喉,是說生活是複雜的,凡事要多「回味」。白族「三道茶」,借茶喻世,將飲茶與茶藝、人生融為一體,茶道中飽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到過大理的夥伴們,還知道哪些當地的美食,傳上來我們一起分享呀,或者通過點擊我的評論來告訴我,我會非常感謝你們的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