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只吃食草動物(人類為什麼吃食草動物的肉)
2023-05-12 03:23:56
綜述要說世上哪種動物對吃情有獨鍾,恐怕人類能排進前三名。從食物豐富度上來說,人類幾乎會吃下任何能消化的東西。什麼野菜水果肉類,應有盡有。
人類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製作特殊的食物,比方說臭豆腐就屬於一種比較另類的食物。
肉類由於其營養豐富口感較好,被許多人喜愛。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人類吃的眾多肉類中來源多數是食草動物或是雜食動物,包括牛羊豬等。
那麼人類為什麼沒有大規模飼養食肉動物作為其肉類補充來源呢?現在有不少有錢人喜歡吃野味,其中不乏食肉動物。難道人類的祖先不好這一口?還是另有隱情?
原始人生活的那段時期,人類的生存面臨著諸多的考驗。那時候在大自然中我們有眾多的競爭者,包括已經滅絕的劍齒虎都是早期人類的威脅。那時候人類的奢望並不是能吃好住好,而是生存下來。
對於吃上原始人也沒有太大的講究,基本上能食用消化的都不會挑剔。食物充足的時候可以摘些野果子,或是捕食一些獵物。食物短缺的時候則會把草根挖出來吃掉,雖說苦是苦了一點但好歹能維持生命。
就這樣原始人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一代一代生存了下來。
隨著智力的發展,製造出的工具也越來越先進,狩獵能力逐步增強。人類從採食野果子野菜的飲食方式過渡到打獵吃肉為主,這也讓人類的智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時的人類不但可以使用工具進行捕獵,甚至還能使用計策。比方說成群結隊的使用火把與高聲呼喊嚇的猛獁象跌落懸崖,之後眾人開始分食猛獁象的肉。
現在出土的一些猛獁象遺骸骨骼上也出現過被人類獵捕的痕跡,可見除了牛羊之外猛獁象這種動物也成了人類獵捕的目標。
既然如此龐然大物人類都毫無畏懼,那為什麼那些食肉動物很少成為人類獵捕的目標呢?
這就要說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本質上的區別。食草動物通常性格溫順,沒有很強的攻擊力,捕獲這種獵物不會讓早期人類蒙受太大損失。
而食肉動物無論個頭大小行動較為敏捷,且富有攻擊力。
就拿體型比猛獁象小很多的劍齒虎來說,相對於人類的體型要大上許多倍。而且爆發力很強,奔跑速度極快。這樣的獵物,即便是被人類團團圍住縱身一躍也容易逃跑。
況且食肉動物有著鋒利的牙齒與爪子,在狩獵過程當中人類容易受傷。相比較而言,狩獵食草動物承擔的風險降低許多,這也讓早期人類更熱衷於捕獲食草動物。
食肉動物除了行動敏捷攻擊力強之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智商普遍高於食草動物而且有著報復心。
假如人類捕食了一隻羊,那麼羊的同類幾乎不會為這隻羊而去報復人類。但如果你捕食了一隻狼,狼的同類則會想盡辦法對你進行報復。
我們經常會在電影或是文學作品當中看到狼的同類受到了人的捕獲,結果狼群對人發動了猛烈進攻。這並非是憑空想像,而是確有其事。
除了狼之外狐狸等食肉動物也有著較強的報復心理。假如早期人類以這種食肉動物作為獵捕目標,無疑是愚蠢的。不但會導致獵捕困難,也會讓自身成為食肉動物的報複目標。
後來隨著人們對肉類需求的增加,單純靠野外捕獵已難以滿足需求了。於是人們嘗試著圈養動物,包括我們現在吃的牛羊等都是早期人類圈養的野生動物馴化後的品種。那麼為什麼人類沒有大規模圈養食肉動物呢?難道是由於人們不喜歡吃它們的肉?
實際上單從肉的口感來說食肉動物的肉口感還是不錯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有錢人寧可花上成千上萬也要嘗一嘗野味。
但這只是少數人的狂歡,食肉動物要像牛羊肉那樣普及開來其飼養,成本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平時我們飼養牛羊投入的成本無非是一些草料,但如果想大規模的飼養食肉動物作為食物來源,那麼你每天都需要準備大量的肉作為飼料。
如此算下來每一斤肉可能要賣到上百甚至更貴的價格,普通人又怎麼能吃得起呢?相比較下,飼養食草動物或是雜食動物投入更低銷量更大,於是便成為了主流。
大規模養殖食肉動物不但成本上不划算,而且還有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播。食肉動物更容易染上病毒,病毒在其體內也更容易發生變異。
像之前我們提到的非典就是在一種叫作果子狸的動物中發現的,人們吃了果子狸病毒在人的體內重新繁殖並傳播開來。由此可見以食肉動物為食不但要付出更多的金錢,甚至要以生命作為代價。
所以我們國家並不提倡大家去吃那些食肉動物,建議喜歡吃野味的朋友也要適可而止。假如為了口腹之慾不斷去嘗試另類野味,那麼終有一天災難會來臨,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為了自己和周圍人的健康,大家在飲食方面不妨大眾一些。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肉類,假如非要多吃肉那麼肉的選擇上也要偏向那些食草或是雜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