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甲子(身披鎧甲的土肥圓)
2023-05-12 02:56:28 1
身披鎧甲的土肥圓,土鱉不是形容詞,而是餐桌上100一斤的美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土鱉」這個詞居然成了用來罵人的形容詞。在我的記憶裡,農村老家的土房子,房前屋後總能看到一種小頭圓身子,黑灰色的小甲蟲,我們把這種蟲子叫做土鱉。
土鱉是鱉蠊科的一種昆蟲,和昆蟲綱有翅亞綱蜚蠊目的蟑螂是一個科。一般體長2釐米左右,身上有著棕黑色帶有光澤的甲殼。它的頭小,觸角長絲狀,複眼發達,平時什麼都吃,屬於雜食性,一般都是夜間出來活動。
這種昆蟲廣泛生活在華南及福建、四川、重慶、廣東、廣西、安徽亳州等地,所以也有了很多別名,比如:地鱉蟲、過街、地烏龜、節節蟲、臭蟲母,在一些地方,也會把它叫做土元。
那這土鱉到底有啥用?1、藥用價值
土鱉這個詞之所以這麼出名,跟它重要的藥用價值有一定關係。
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家榨油的油坊。油坊裡僱了很多人幹活,其中有個叫王老大的老頭兒是專管燒火的。一天早上,他正在灶下燒火,看到灰堆裡爬出幾個地鱉蟲來,忙放下火鍬去抓,小鱉蟲呼地一聲爬進灰堆裡了。一會兒灰堆裡又爬出幾隻來,他忙拿起火鍬撲地一砸,可是一個也沒砸著,只氣得他連聲叫罵。低頭一看,還有一隻,他又急忙砸下,結果把這隻小鱉蟲切成了兩節。這時鍋裡正炒著菜籽,由於王老大急於捕蟲,把這給忘了,致使鍋裡的菜籽全都炒黑了。
第二天,王老大掃地時,無意中發現昨天那隻被切成兩節的小鱉蟲又活了。再仔細一看,原來這隻小鱉蟲是自動連接起來的,連切斷的痕跡都沒有。他再仔細地觀察,發現只有雌蟲切斷了才可以自動連接起來。
一次,王老大的孩子一不小心從高高的山坎上摔下來,把腿摔斷了。他請了幾個醫生都沒能治好,這下可急壞了。忽然,他想起了地鱉蟲,就抓來幾隻雌的,把它烘乾,磨碎拌在香油裡敷在兒子的傷處。沒過幾天,孩子的腿竟好了。從此,地鱉蟲可以治瘀血、骨折的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流傳至今。
實際上,土鱉入藥已有悠久的歷史,從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到現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歷代文獻中均有記載。
這種蟲子具有化淤止痛、敗毒理傷、接骨續筋的功效。而且近些年的科學研究發現,它還有抑制腫瘤、抗突變、耐缺氧、降血脂等作用,對肝硬化、腦損傷、骨髓炎、血液病均有一定的治療和康復作用。目前已經用土鱉入藥的中藥達到了200多種,藥用價值巨大。
2、食用價值
你別看土鱉看起來難看,吃它的人還真不少。山西一位獨居大爺,年輕的時候傷了腿,後來聽母親的話,食用土鱉治好了,從此養成了吃土鱉的習慣,把土鱉裝在口袋裡,當成零食吃了三十多年。
東莞一帶一直有用土鱉煲湯的習慣,一到了初夏時節,只要天氣稍稍放晴就會有居民帶著礦燈、木棍和竹簍上山,捕捉肥美的土鱉,用來煲一鍋靚湯,泡一壺藥酒。
在雲南一帶,他們會將土鱉蟲油炸至金黃,用來當做美食招待尊貴的賓客。
如今農村老家修上了村村通,也住上了磚石大瓦房,土鱉蟲什麼的,幾乎見不到了,但是這種蟲子巨大的經濟價值還是讓很多人開始大規模養殖,價格也賣到了100元每斤。至於土鱉一詞為什麼成為貶義詞,可能是它的五短身材以及蟑螂近親的身份,讓人們喜歡不起來,實際上土鱉是有益於我們人類的好蟲子,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才對。
關注我,帶你看看世間萬象,宇宙洪荒。@魚缸裡的假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