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消毒劑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2-15 02:03:15 1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消毒劑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醋酸洗必泰早已被國際上認定為中效消毒液,但是醋酸洗必泰為白色或幾乎於白色晶體粉末,它難溶或微溶於水,只溶於酒精或類似於酒精的醇溶液,因此含有醋酸洗必泰的消毒液一般均含有酒精或類似於酒精的醇溶液,眾所周知,若將帶有酒精或類似於酒精的消毒液直接噴在人體的黏膜或皮膚上,尤其是化膿或潰爛的皮膚表面,會對黏膜或皮膚產生刺激,這樣就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消毒液的用途。
中國發明專利ZL97108543.9公開了「一種抗菌殺菌劑及其生產工藝」,該抗菌殺菌劑由醋酸洗必泰、乙醇、丙三醇和OP乳化劑組成,雖然其殺菌效果明顯,但是它含有乙醇和丙三醇,因此對皮膚具有的強烈刺激。
中國發明專利ZL02126050.8公開了「術前皮膚消毒劑」,該消毒劑由醋酸洗必泰、苯扎溴銨、丙三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蒸餾水配製而成,雖然其殺菌效果明顯,但是它含有丙三醇,因此對皮膚具有強烈的刺激。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對人體無毒、無刺激性的殺菌消毒劑、殺菌消毒劑製造方法及其用途。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消毒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消毒劑的製備方法,具體是將碘、氯已啶、聚六亞甲基胍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在40~60℃下加熱混合1~3h,然後加入滲透劑、磷酸,最後加水至足量,即得消毒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脂肪醉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 肪酸聚乙二醇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吐溫80或司盤80。
滲透劑可以是氮酮、丙二醇或二甲基亞碸。
碘和氯已啶是殺菌劑;聚六亞甲基胍是新型抗菌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碘、氯已啶和聚六亞甲基胍一起有協同作用;磷酸用以調節ph值使消毒劑的ph=5~7.5。
各組分質量份配比範圍為:碘0.1~5,氯已啶0.1~4,聚六亞甲基胍0.05~1,非離子表面活性劑2~30,滲透劑0.1~1,磷酸0.2~0.8,水60~95。
有益效果:本品配方組成和製備方法獨特,各組分具有協同作用,消毒劑殺菌譜廣,速效,特效殺菌能力長達6h以上,且滲透力強,不易使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對細菌繁殖體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和真菌等有極強的殺滅作用。
本品穩定性高,有效期長達3年,且具有在皮膚上和黏膜上分散性好、易於塗抹、滲透迅速、揮發快、不著色、易清洗、無需脫碘等優點,無毒副作用及刺激性,安全可靠。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碘、氯已啶、聚六亞甲基胍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在60℃下加熱混合3h,然後加入滲透劑、磷酸,最後加水至足量,即得消毒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脂肪醉聚氧乙烯醚。滲透劑可以是氮酮。碘和氯已啶是殺菌劑;聚六亞甲基胍是新型抗菌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碘、氯已啶和聚六亞甲基胍一起有協同作用;磷酸用以調節ph值使消毒劑的ph=7.5。各組分質量份配比範圍為:碘5,氯已啶4,聚六亞甲基胍1,非離子表面活性劑30,滲透劑1,磷酸0.8,水95。
實施例2
將碘、氯已啶、聚六亞甲基胍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在60℃下加熱混合3h,然後加入滲透劑、磷酸,最後加水至足量,即得消毒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滲透劑可以是丙二醇。碘和氯已啶是殺菌劑;聚六亞甲基胍是新型抗菌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碘、氯已啶和聚六亞甲基胍一起有協同作用;磷酸用以調節ph值使消毒劑的ph=7.5。各組分質量份配比範圍為:碘5,氯已啶4,聚六亞甲基胍1,非離子表面活性劑30,滲透劑1,磷酸0.8,水95。
實施例3
將碘、氯已啶、聚六亞甲基胍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在40~60℃下加熱混合1~3h,然後加入滲透劑、磷酸,最後加水至足量,即得消毒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司盤80。滲透劑可以是二甲基亞碸。碘和氯已啶是殺菌劑;聚六亞甲基胍是新型抗菌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碘、氯已啶和聚六亞甲基胍一起有協同作用;磷酸用以調節ph值使消毒劑的ph=5。各組分質量份配比範圍為:碘0.1,氯已啶0.1,聚六亞甲基胍0.0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30,滲透劑0.1,磷酸0.2,水60。
實施例4
將碘、氯已啶、聚六亞甲基胍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在40~60℃下加熱混合1~3h,然後加入滲透劑、磷酸,最後加水至足量,即得消毒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滲透劑可以是二甲基亞碸。碘和氯已啶是殺菌劑;聚六亞甲基胍是新型抗菌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碘、氯已啶和聚六亞甲基胍一起有協同作用;磷酸用以調節ph值使消毒劑的ph=5。各組分質量份配比範圍為:碘0.1,氯已啶0.1,聚六亞甲基胍0.0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30,滲透劑0.1,磷酸0.2,水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