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豆腐釀肉做法大全(美味食譜-泡菜獅子頭)
2023-05-05 02:54:09 3
煙燻排骨
此菜剛剛燻制好後有很濃的煙燻味,最好能放置5分鐘再食用,味道會更好、鐵鍋燻制完後,白糖焦化會變黑粘在鍋底,建議專門用鐵鍋進行燻制,如果不好清理,稍微帶點對成菜效果影響也不大。
原料:豬脊骨800克。或者排骨搜可以
調料:白糖100克,芝麻油適量。
製作:豬脊骨斬塊,用流動水衝12小時,撈出待用、放到醬湯鍋內醬制1小時,取出醬骨,放入蒸籠內、在乾淨大鐵鍋內放入白糖,燒至白糖焦化,有點起煙,將醬骨放在上面,繼續加熱,至起大煙,蓋上蓋子,燻5分鐘左右,取出,散去煙,刷芝麻油,靜置5分鐘即可食用。走菜時候,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燻骨用手撕一下(每天上、下午開餐前各預製一批)醬湯:香料包(草果、桂皮、肉蔻、桂圓各20克,白芷、良姜各50克,丁香10克,羅漢果5克,老王頭燉肉料包1袋,砂仁30克)加水25千克,加糖漿500克、鹽200克調味即可。
飄香醋泡蹄花
先將豬手煲制2小時入味,再倒入陳醋等味汁,醋香味濃,用熱油一澆,香味馬上飄出來。
製作:將豬手1千克每隻改刀成5釐米見方的小件。 .豬手入鍋氽淨血水,鍋燒熱用油潤鍋兩次,入豬手中火炒5分鐘出油呈微黃色,放入生薑15克,尖椒、香葉、白蔻各5克,老抽10克,再炒3分鐘,加水3 千克、紅曲米2克、鹽8克、冰糖5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煲2個小時至口感軟糯。 帶皮毛豆200克剪去兩頭加鹽7克氽水煮熟(不要煮太爛)後控淨水裝盤。 將加工好的豬手瀝汁平擺於毛豆上。 將陳醋200克、蒸魚豉油2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生抽各10克放一塊攪勻倒在豬手上。 淨鍋入色拉油20 克,加幹辣椒段5克、蔥節10克、尖椒節8克炸香後,均勻澆在豬手上即可。
泡菜獅子頭
原料:豬五花肉200克(肥瘦比例5:5),朝鮮泡菜60克,杭椒段20克。
調料:姜米、蔥米各5克,蔥段、薑片各5克,鹽6克,味精6克,料酒10克,雞蛋1個,生粉20克,八角2克,桂皮2克,老湯50克,老抽10克,白糖5克,色拉油1000克。
製作:將五花肉切成米粒大的肉蓉,稍微剁一下(不必剁碎),加入姜米、蔥米、鹽、味精、料酒、雞蛋、生粉、水(比例約為一斤肉放100克水)等撻至肉粘稠,做成一個肉圓(以200克重為佳)、將肉圓裹上溼生粉,入六成熱油鍋中炸2分鐘至定型,鍋內留底油燒至七成熱,加入蔥、姜、八角、桂皮大火煸香,加入老湯、老抽、白糖、鹽、味精、肉圓小火燜30分鐘至酥爛,將肉圓撈出、另起鍋放底油燒至六成熱,放朝鮮泡菜、杭椒大火煸炒幾下,加入肉圓原湯,燒沸澆在肉圓上即成。
製作:五花肉的肥瘦比例要控制在5:5,如果採購來的五花肉達不到這個比例,在調製肉蓉時可用加水的量來控制,肥肉少了可多加一點水,成菜的效果更嫩。
朝鮮泡菜:大白菜一棵約1800克,蘋果2個,黃瓜半根,蔥50克,薑片50克,大蒜50克,鹽100克,味精20克,糖30克,辣椒粉(最好使用韓國辣椒粉,顏色好,味道更正宗)20克,
製作:切開白菜,洗淨後,淋上鹽水、在白菜上均勻地塗上鹽,在鹽水中浸泡約10分鐘,撈出瀝乾、在清湯中加入辣椒粉,攪拌均勻,將蔥、蒜、姜、蘋果、黃瓜等切好、將切好的配料放入拌好的辣椒粉中,加入味精、糖等攪拌均勻,最後再加入鹽、把瀝乾的白菜放入調料中,用手拌勻,再放入大碗中壓實,室溫存放一至兩天。
麻鴨蒸土豬肉
製作:麻鴨1千克洗淨,切成大小均勻的20大塊,用流動水衝漂30分鐘,吸乾水分後加入生抽15克,瀏陽豆豉、辣椒粉各50克,蠔油20克,幹辣椒段、雞粉各5克,八角、桂皮各2克拌勻.帶皮五花肉150克切成4×3×0.5釐米的片,與土鴨混合後拌勻,放入容器內,撒入鮮紅椒圈5克。熟處理:取一個大號高壓鍋,倒入清水1千克,放入不鏽鋼鍋架,將裝有土鴨和五花肉的容器放在鍋架上,蓋上蓋子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制1小時,離火散氣。上桌前時,將菜餚蒸熱,用香菜葉0.5克點綴即可。
梅菜燒鳳爪
原料:鳳爪400克,梅菜50克。
調料:薑末、蒜末、泰椒圈各15克,生抽50克,味極鮮醬油20克,二湯1千克,色拉油40克,香菜2克。
製作:將梅菜泡水,擠幹水分;鳳爪入沸水鍋中焯水.鍋入色拉油燒熱,下入薑末、蒜末爆香,下入鳳爪、梅菜炒香,倒入二湯,放入生抽、味極鮮醬油調味,大火燒開,中火燜至入味,至鳳爪變得軟嫩,放入泰椒圈,翻炒均勻,出鍋裝盤,用香菜點綴即可。
鹽焗菜VS煎焗菜的技術要求
製作鹽焗菜的鹽是可以重複利用的。第一次使用的粗鹽水分較多,炒時容易造成鹽粒四處彈跳,需用鍋蓋掩護。雖然說鹽可以重複利用,但是如果製作鹽焗雞或者鹽焗海鮮之類的菜餚(烹調時會有汁水流出的),鹽最好使用三次後就替換掉。如果用來製作鹽焗花生、腰果這種沒有汁水的菜餚,鹽一般可以重複利用五六次。
鹽焗菜餚必用鐵鍋或沙鍋
炒鹽過程中,鹽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鈉在加熱條件下,對鐵鍋損害較大,因此最好用舊鐵鍋來製作,或者用沙鍋。
鹽焗雞三層紙包裹
製作鹽焗雞時,雞的外面一定要用紗紙包裹。在加熱過程中,雞會留出很多汁水,所以一般而言,一隻要包裹三張紗紙。其中兩張紗紙上都要塗上熟豬油或花生油,雞油也可以,一為增加雞的香味,二為避免紗紙與雞的表皮粘連過緊,拆紗紙時造成雞皮破損。第三張紗紙則不需要塗油,儘量避免油脂直接接觸到高熱的鹽從而造成油煙。
粗鹽溫度達130℃
粗鹽一定要炒至燙手才可以下原料。一般而言,當粗鹽的溫度達到130℃時,方可將原料放入。
鹽焗食材的時間控制
鹽焗菜製作並不複雜,主要還是掌握好加熱的時間。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應用鹽焗這種技法,把常用的鹽焗菜時間進行了統計。
原料改刀、醃製後放入鍋內,先用中小火煎至兩面色澤金黃,然後倒入極少量的汁水或米酒,蓋上蓋子焗制而成的菜餚。適合用來煎焗的原料非常多樣,如排骨、甲魚、魚腩、魚嘴、雞塊。製作煎焗菜,追求的是原料的原汁原味,所以醃漬時只要有鹽、酒、蔥段、薑片、生抽就可以了。
調脆漿必加糯米粉
製作煎焗菜一定要掛脆漿,脆漿主要起到使原料酥香的作用。調製方法:麵粉150克加入糯米粉50克混合,再調入雞蛋半個、色拉油5克、鹽3克、水100克調成漿。脆漿調製時必須加入糯米粉。糯米粉吸收性強,粘性大,調好的漿浸炸後非常酥脆。但是糯米粉的用量不能多,與麵粉的比例控制在1∶3為好,用量太多,口感反而不好。需要注意一點:調漿時不可加入小蘇打或泡打粉之類的蓬鬆劑,因為原料需要加蓋焗制,會使原本很酥脆的成品變軟,影響口感。
掛漿厚薄有差異
原料不同,掛漿的「厚薄」是有差異的。比如魚腩、魚嘴,本身的水分含量比較多,所以脆漿就要調得略微厚一點,掛得多一點;如果是鮑魚、排骨、甲魚,脆漿就要調得稀一點,掛漿掛得薄一點。
還需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絕招,在煎焗雞軟骨時,往往會將煎焗漿少許倒入鍋內,同雞軟骨一起煎制,這就好像跟煎鍋貼是一樣的,為的是讓成品口感更酥脆。
油量、酒量控制不宜多
製作煎焗菜,油一定要少,一般500克原料只需要用50克左右的油脂。原料掛上漿後,放入燒熱的油鍋內,先用小火慢慢煎制,並輕輕翻動原料。待原料大概有七八成熟時,放入配色小料,改中火煎制,時間大概1分鐘,然後調成大火,烹入米酒5克,蓋上蓋子,焗約20秒,出鍋裝盤即可。
火候控制先中後大
火候控制是關乎菜餚口味的重要環節。一般而言,說煎焗菜的火力控制為先中火後大火。小料一般就是蔥段、薑片、蒜片、香菜、香芹段、青紅椒片之類的原料,總用料大概只有原料的1/10。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只有在高溫的狀況下,才能將香味揮發出來。但是火太大,香味雖然揮發出來了,但是原料的表面容易焦糊,因此選用中火煎制小料,是非常科學的。不過,增鮮、增香的小料一般要先放,配色的小料後放。待增香的小料煎至出香後放入原料,小火煎制,待原料煎至大概有九成熟時烹入味汁和米酒,蓋上蓋子大火加熱,使味汁和米酒的香味完全被原料吸收。
說到火候,需要提醒大家一點:蒜片在中火煎制時非常容易焦糊,所以入鍋後要勤翻動。另外,為了避免溫度對原料熟度造成的影響,製作煎焗菜最好選用不粘鍋。
紅燜羊排
原料:鮮羊排750克,胡蘿蔔200克。
調料:八角2克,桂皮、陳皮各3克,幹辣椒6克,當歸5克,豆瓣醬8克,蠔油、紅糖5克、胖哥火鍋底料10克,味達美醬油6克,味精、雞精各3克),色拉油30克,蒜苗5克,自製米酒30克,
製作:將鮮羊排剁成塊,衝淨血水;胡蘿蔔洗淨,切成滾刀塊,煮熟將剁成塊的羊排飛水,撇去泡沫,倒出後衝水約5分鐘,控水,鍋入色拉油燒熱,放入羊排在鍋中翻炒,炒制約15分鐘,待羊油溢出後,噴入米酒,下入香料繼續翻炒,待香味溢出後,再入調料炒制均勻,加水蓋過原料,先用大火燒開,再改至中火燒約40分鐘,原料燒製成熟後,再用大火收汁,放入煮好的胡蘿蔔在一起燒,收汁,起鍋裝盤,放入蒜苗即可。
特色羊肉棒
製作:選用羊肉棒骨肉,肉質細嫩,加入各種香料煮後晾涼,撕成條,輕輕拍一層生粉,炸至幹香,下入各種調料炒制,看似簡單,但是有兩點要注意,羊肉一定要晾涼後再撕,熱著撕容易撕碎;生粉拍一層,過多會掩蓋羊肉的鮮美。取羊棒腿2.5千克,加草果、香果、陳皮各2克,丁香、花椒、香葉各1克,八角3克,孜然15克,辣椒5克,老抽10克,蠔油20克,加水3千克,放入大桶內大火燒開,改小火煮熟。羊肉撈出晾涼,撕成小拇指大小的條,走菜時取肉300克,輕輕拍一層生粉。將羊肉入七成熱油炸(大約30秒)至外焦裡嫩,撈出控油.鍋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薑末、蒜末各5克,幹辣椒10克爆香,倒入炸好的羊肉,加孜然、辣椒粉、白芝麻各5克混合絞碎的粉翻炒,淋芝麻油2克出鍋裝盤,撒香蔥花即可。此菜在燉製羊棒腿時可以把各種香料先沸水再炒,這樣燉出來的味道很不一般,最後再加一些香芹能祛羶增香。
砂鍋釀豆腐
原料:嫩豆腐400克,調好的五花肉餡100克,洋蔥100克,香蔥末20克。
調料:自調味汁350克。
製作:豆腐改成長方塊,挖出一個小洞,釀入肉餡、不粘鍋下入少許底油,擺入豆腐塊(釀餡一面朝下),中火煎至此面金黃。同時將鐵板放在煲仔爐上,刷油後放上洋蔥絲燒熱、將味汁倒入煎豆腐的不粘鍋中,轉小火煨制,待豆腐浮起時翻面,繼續煨約2分鐘至入味後盛到鐵板上。原湯收濃後勾芡,淋到豆腐上,撒香蔥末即可上桌。
特色手撕雞
原料:農家土公雞1隻(宰殺後淨重約1000克)。
調料:緬甸芫荽20克,香辣柳20克,金鈣20克,鮮檸檬1個(約60克),小米辣椒25克,韭菜25克,香菜籽5克,生薑25克,鹽12克,高湯2000克。
製作:土公雞宰殺洗淨後入高湯燒沸後大火煮5分鐘,撈出晾乾水分,去皮取肉撕成粗絲、將鮮檸檬、生薑榨汁,緬甸芫荽、香辣柳、金鈣、小米辣椒切成細末,韭菜切成末。將檸檬汁、生薑汁、香菜籽和切成末的配料、切好的韭菜加鹽調味,放入雞絲中拌勻即可。
掌握煮雞的火候,時間太長雞質偏老;時間太短雞肉不易熟透。
香料介紹 緬甸芫荽:雲南特色調料。
香辣柳:又名香腦、香丁、香烏末,學名香蓼草。產於雲南一帶山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似楊柳,擇其尖或葉作香料。香味獨特,對腸胃炎症有明顯療效,是傣家常用的香料。金鈣: 雲南一種草本植物,去火,又名金蓋,為雲南特色調料。兩種調料多產於雲南邊五縣。
水魚豬腳
主料:甲魚750克。豬腳500克
調料:啤酒50克,鹽3克,胡椒粉2克,生粉,幹辣椒節10克,豆瓣紅油100克,蔥油20克,香油5,幹辣椒10克,花椒20克,香辣醬10克,辣妹子醬5克,海鮮醬5克,鮮湯10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十三香2克,
製作過程:甲魚粗加工制淨,頭留用,肉身砍3釐米大小方塊。,用料酒10克,鹽1克,胡椒粉2克,生粉少許碼味。豬腳砍坨,飛水。加入薑片。八角桂皮。糖色。幹辣椒。放入高壓鍋。上氣8分鐘即可。
水魚下油鍋炸香。熱鍋下薑片。幹辣椒節,蔥油炒香,花椒,香辣醬,辣妹子醬,海鮮醬,鮮湯,鹽,味精,胡椒粉,十三香,下入水魚豬腳同燒入味,淋少許香油。成菜大氣,甲魚肉質細嫩,濃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