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腰子怎麼做才不會有腥味(豬腰花刀切成麥穗兒)
2023-05-14 09:26:03 1
我的一個同事,每次和他吃飯他都必點一道菜--火爆腰花。這道以新鮮豬腰為主要原料的川菜,本著「吃什麼補什麼」的那句老話,有很強的補腎益氣的功效。一盤腰花上桌,只見的青紅尖椒的掩映下,一片片掛著紅油的腰花,深紅中隱約有一些粉嫩的顏色,腰花順著刀口的走向,向外翻轉著,好像是朵朵花瓣盛開。
夾一片腰花放在嘴裡,鮮嫩Q彈,味道極佳。喜歡豬腰味道的人們會認為腰花這種葷腥的味道經過熱油爆過之後,會煥發出特殊的香氣。有很多人喜歡吃北京的滷煮火燒,山東的九轉大腸和西安的葫蘆頭泡饃,都是出於對肥腸,肺頭,或者腰子等等動物內臟味道的迷戀,這種對特殊味道的追隨是不食內臟者永遠無法理解的。
製作一盤完美的火爆腰花,首先要有好的食材。主料當然要新鮮的豬腰。撕掉腰子表面的白色筋膜,然後從中間破開,把深紅色的腰騷切乾淨,只留淨腰就可以了。如果想讓盤中的腰花顏值出眾,切腰花的刀法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比較流行的花刀切法有麥穗花刀,蓑衣花刀,魚鰓花刀和燈籠花刀等等,我最喜歡的是麥穗花刀的切法:腰子的內側朝上,先把刀傾斜40度角,斜刀切出平行的橫紋,深度大概是腰子厚度的3/5,然後把腰子轉一個角度,用直刀切出與剛才的橫刀呈90度的刀紋,切的深度大概是腰子的4/5,。切好花刀之後,將豬腰橫豎兩刀切開,變成4個長方形。經過爆炒之後,腰花就會捲曲成漂亮的麥穗形狀。
比起刀功來講,想讓火爆腰花的表面焦黃而鮮嫩Q彈更要歸功於「火爆」這種特殊的食物加工方法。其實火爆這個詞,在很多場合經常能見到,比如我們經常形容一個地方人特別多,氣氛非常熱烈,我們會說「真是太火爆了」;我們形容一個人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和人起急,我們會說「這個人的脾氣太火爆了」。感覺「火爆」這個詞覺就象乾柴烈火一點就著,而且隨時可能爆炸。
沒錯,火爆就是這樣的感覺。火燒得旺旺的,油在鍋裡翻滾冒泡,先把青紅椒投入鍋裡斷生撈出,然後把把薑絲和蒜絲放入油中炒香,保持油的高溫,把用料酒和醬油醃製好的腰花倒入沸油中瞬間加熱,快速投入豆瓣醬,然後迅速顛幾下鍋,上下翻炒,放如鹽和斷生的青紅椒絲,然後放入澱粉水勾芡,馬上出鍋。動作一定要快,如果手慢的話,腰花就會變老,口感當然就沒有那麼好了。
據說,「爆」這個烹調方法宋代就有了,當時是用熱湯來爆肚。到了明代,有了油爆雞的記載,可見用熱油爆炒的技藝當時就已經開始使用了。除了火爆之外,爆的種類還有很多,有油爆,比如油爆大蝦;醬爆,比如醬爆雞丁;芫爆,比如芫爆肚絲;還有蔥爆,最常見的是蔥爆羊肉。不管是那種爆法,都要求油溫要高,火要旺,翻炒的動作要迅速,起鍋要快。一句話,好吃不好吃,火候最重要。炎炎夏季,食慾不佳,嘗嘗火爆腰花,你的食慾也許正需要火爆一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