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特色美食前三名(遊客試了這5種讚不絕口)
2023-05-14 16:41:19
這裡是鴨鴨愛生活的行攝世界。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仙居「八大」碗、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毫不誇張的說台州美食108種,樣樣都是好吃的。匆匆幾日的台州行,也嘗試了幾種台州美食,來說一說這些旅行中不得不吃的美味。
薑湯面
薑湯面是浙江台州非常有代表性的麵食小吃。薑湯面是原黃巖縣(現台州市黃巖、椒江、路橋三區) 民間世代流傳的傳統麵食,其製作技藝也被列入台州市黃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台州的第一餐便是尋覓的這家鴻運薑湯面,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作為一個在廈門吃薑母鴨都要把姜吃完的姜愛好者,這個薑湯的味道其實不算濃,但是,給的分量真的超足超實在!22元一份,感覺吃出了50的效果!蛋、臘腸、香菇、黃花菜、青菜等等,還有超足量的米線,表示沒吃完!
餃餅筒
台州必須要吃的就是餃餅筒了!各地,有著不同的名稱,樂清人管它叫薄餅,椒江人和路橋人叫麥油煎,臨海人稱它為麥油脂,天台人叫它餃餅筒或食餅筒,三門人則把它叫做麥焦,紹興新昌人把它叫粘餅。以麵粉糊烙製成餅皮,內裹有炒米麵,肉片、豬肝、蛋皮、魚肉、豆腐片,還有金針、木耳、粉絲、筍絲、菜梗,雞蛋,韭菜絲、鹹菜等的薄餅。具有麵皮薄韌、作料鮮香的特點。
在天台遊客中心附近的這家記憶餐廳體驗了一把自己包餃餅筒的樂趣。
一條長桌上擺放著做餃餅筒的原料,餅皮、配料等等,大廚先給我們示範講解了一下,然後讓我們自己動手做。
餃餅筒,其實有點像閩南的春卷,特別喜歡裡面包的粉絲,裹完後再拿到平底鍋熱一下,煎到兩面焦黃。
糊拉汰
糊拉汰隸屬於煎餅的一種,是浙江天台傳統的特色名點之一。多以小麥粉為原料,在平底煎鍋上攤開後按個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絲,南瓜絲、豆腐、青菜、肉末、雞蛋等。其實這個是天台話的直譯。
糊辣沸
天台有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習俗,糊辣沸是一種用米粉或「山粉」調成的鹹羹,菜餚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乾、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鯗的,調配上一點辣椒粉,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
蛋清羊尾
是台州臨海的獨特美食,詩人舒婷吃了蛋清羊尾後,讚不絕口,還形之於文,她在《大美臨海》中寫道:「炎炎盛夏我已經站在臨海市的紫陽古街,極不雅觀地手捧剛起鍋的『蛋清羊尾』,熱騰騰軟酥酥香噴噴,唇齒來不及盤點個中真諦,嗓子眼已經徹底沒收了。深知午餐還有許多美味佳餚列隊伺候,往嘴上貼了封條。否則就想守著油鍋不走,吹著氣卷著舌,吃個淋漓痛快。這道『蛋清羊尾』,內餡是豆沙,以蛋清攪拌麥粉為皮,再裹以網油下鍋,保持羊尾的蓬鬆形狀。其工藝複雜考究,已具有1400多年歷史。我雖貓在一旁揣摩半天,仍不得要領。」
蛋清羊尾可是跟真正的羊尾沒有半點關係,因形態似羊尾巴(但其實我覺得也不大像),又用雞蛋清作原料,故名。因其油而不膩、綿軟甜香、色澤嫩黃、形態逗人的特點,深受臨海市民和外地旅遊者的喜愛。其主要原料有雞蛋清、豬網油、豆沙、澱粉、綿白糖等,手工製作每次只能製作一盤,而且必須現做、現炸、現吃。無論是高檔飯店還是街頭小吃都有它的身影,具有幾百年的歷史。一嘗,外脆裡嫩,油而不膩,香甜可口。
台州美食108種,遊客試了這5種讚不絕口,難怪登上舌尖上的中國。台州旅遊最值得嘗試的美食,第五種被舒婷寫進書中,你試過麼?還有什麼台州美食值得推薦的,歡迎留言評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