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熬的粥好吃(如何煮好一碗香甜可口的粥)
2023-05-05 12:19:42 1
大家可能在每天都會看到粥,司空見慣的事情,以為煮好一碗粥也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也常看到煮粥煮失敗的例子,而且煮粥和做事的很多原理相通,所以個人覺得很有必要把煮好一碗粥的流程寫出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治大國,如烹小鮮。反過來說,烹小鮮,也如治大國。想煮出一鍋有靈魂的粥,全面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1.首先物料上的準備。準備好大米,一口砂鍋(可以是家中有的工具),火源等並了解這些工具的特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物料所有都是白搭。準備好物料後還有了解物料的特點,了解物料上的特點也是十分必要的。對一個事物的了解得越是透徹,做出來的東西才可以儘量朝著理想的效果靠近,以煮粥的工具為例,如果是奶鍋煮粥,時刻需要注意控制好火勢大小,因為奶鍋可能會比較薄,如果火勢太大,粥很容易溢出卻沒有熟,也很容易出現鍋底變焦情況。
準備好物料,並了解它的特點
2.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心理上的就是靜靜地注視著它,用心的觀察,用心的等待(相信它變得美味)等,就是一心一意的花心思在煮粥上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像孩子一樣投入
3.熟悉煮粥的流程。
(1) 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是熬起粥來節省時間,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熬出的粥酥軟。
(2) 開水下鍋: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裡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麼呢?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情況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他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 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倒進鍋裡,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粥底是粥底,料是料,應分別焯煮,最後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將粥底和輔料分開。
(4) 攪拌:原來我們煮粥之所以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拌呢?主要是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小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至粥呈黏稠狀為止,黏稠的粥可以把大米中的香甜全部釋放出來,時間是關鍵。
(5) 火候的控制:熬粥、煲湯,火候都是關鍵。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6) 點油: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約十分鐘時點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特別鮮滑。
簡單歸納煮好粥,籌備好原料,用心去煮,熟悉煮粥的流程,精通這幾個流程用心去煮,相信可以熬出一鍋可口香甜的粥。
參考資料:Laister 2018-03-05 21:24 知乎《熬粥也是門技術活!幾個小竅門教你做出一碗好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255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