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和豆腐炒來吃怎麼做(豆腐片還是豆腐絲與大白菜在一起好吃嗎)
2023-04-30 11:47:36 2
白菜和豆腐炒來吃怎麼做?豆腐片還是豆腐絲與大白菜燉一起好吃嗎?(農家飯菜之十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白菜和豆腐炒來吃怎麼做?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白菜和豆腐炒來吃怎麼做
豆腐片還是豆腐絲與大白菜燉一起好吃嗎?(農家飯菜之十二)
大白菜燉豆腐絲也是老家飯桌上的家常菜,也是人們改善生活的拿手菜,還是人們百吃不厭的下飯菜,更是那些酒鬼們的下酒菜。
大白菜不用說了,農村老家家家自產的,豆腐絲也是老百姓自己製作的,所以此菜經常出現也是合理的。豆腐絲的做法跟白豆腐差不多,只不過在用滷水點成豆腐腦之後的程序不同罷了,豆腐的做法已經提到了,就不在贅述。做豆腐絲時,要把豆腐腦放在大缸裡,用棍子攪拌,把豆腐腦攪拌成珍珠湯似地,然後用小瓢舀在一個紗布鋪好的木製模子上,舀一瓢鋪一層紗布。因為模子的下方是帶眼的,所以舀和鋪的過程中已經淋出了部分水分,等把一缸的豆腐汁子舀完的時候,就在上面跟壓豆腐一樣壓住,一定的時間就好了。
起的時候,人們都愛湊熱鬧,一手用小棍子裹著紗布,一手撕下一張張豆腐絲,有人再撒上一些鹹鹽面,然後疊好。一層一層的直到把豆腐絲起完,這樣的豆腐絲老家叫幹板,就是水分少,熬和燉的時候還出息,也就是越燉越熬豆腐絲越顯多。
有些人家為了多賣錢,就故意壓的時間短,這樣就會多出分量,但不好吃,但也會想辦法,就是把它們再深加工,煮成五香豆腐絲,這樣就可以涼伴著吃了。不管是什麼樣的豆腐絲,都有忠實的顧客,後來去了石家莊、保定等處發現那裡的豆腐絲賣的時候,真的切成豆腐絲在買,這才知道人家的才叫豆腐絲啊。可我們老家的豆腐絲應該叫豆腐片才對,因為賣的時候是不切的,只是簡單的疊成幾疊,我們管它叫沓,也就是一沓一沓的賣,但一沓並不是十二張而是一張而已。如今老家也有叫豆腐片的,但一般都簡稱豆片,要是購買的話也說買沓豆片去,再就是買豆腐絲去。
其實豆腐絲就是豆腐的派生食品,據說南方叫什麼「千張」不知真假,而比我們還往北的地方叫「豆腐皮」,可我們這裡也有豆腐皮,但跟豆腐片不是一碼事。豆腐皮是用滷水點豆腐之前,在晾涼的過程中,表面自然結成薄薄的一層,起出來叫豆腐皮,可晾拌或是當時就吃,黃瓜涼拌豆腐皮那可是農家的上等菜之一。
豆腐絲的吃法說簡單非常簡單,要是自家做豆腐絲,只要把紗布一起,就可以白口吃,這就是為什麼起豆腐絲的時候,人手比較多的原因。但要是把豆腐絲深加工再吃,做好了也不容易,比如肉絲芹菜豆腐絲、炒肉拌豆腐絲、尖椒豆腐絲等等,至今到飯店的時候,常點的菜還是尖椒豆片。還有一道菜叫京醬肉絲的,外面裹的本來是小煎餅,可是經過改革全部改為豆腐絲了,豆腐絲的吃法我沒有進行過統計,反正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的。
但我最愛吃的還是大白菜燉豆腐絲,有人說這樣的人是豆腐腦袋,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反正也改不了愛吃這一口。可能是從小吃習慣的原因,因為小的時候,只要改善夥食,這道菜是少不了的,所以至今也念念不忘。家裡大哥也最愛吃豆腐絲,但要是大白菜燉豆腐絲,大哥還是佩服我的,說我燉的最好吃,但我知道自己燉的可能會損失一些營養成分,但就是改不了這個壞習慣。
因為自己燉豆腐絲的時候,都是熗鍋爆香後先放大白菜根部,也就是白菜幫子,等快出白菜汁的時候,再放白菜葉,然後再放豆腐絲。我可沒有好刀工,只能把白菜和豆腐絲切成不規側的塊狀,有時家裡沒有外人,乾脆就用手撕,體驗野炊的感覺,但這樣的豆腐絲味道真的不一樣。我燉豆腐絲的時間比較長,而且喜歡把鍋蓋蓋上,看著豆腐絲燉的成坨或也就是出現捲曲的狀態時,才放調料出鍋。而且我做大白菜燉豆腐絲時,調料還特簡單,只有熗鍋的油,食鹽,香油和味精,從來不放醬油,雖然看著清淡沒有顏色,但不管做多少,沒有剩餘的時候,只是會省飯。
每次吃著有人戲稱的「國菜」,吃著又薄又筋道的豆腐絲,是多麼營養互補的美味佳餚啊,還有這麼簡單的製作方法,多麼適合盛產大豆和大白菜的農村啊。要不老百姓怎麼都那麼簡簡單單,和睦相處,與世無爭呢,這樸素的背後是不是也有大白菜燉豆腐絲的功勞呢。
2013年2月1日夜,我做了「第六盤」農家菜《大白菜燉豆腐絲》,今天按照老方法,再次以《農家飯菜之十二》的順序,給大家呈上,希望大家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