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老臘肉傳承人(北川夫妻創業十年賣臘肉)
2023-04-30 08:58:08 1
9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農民朋友們慶祝豐收的喜慶日子。日前,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京東農特產購物節線下主會場活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會上,京東發布鄉村振興最新戰略舉措,將通過「品牌升級」、「服務升級」、「投入升級」,推出扶農助農、全程專業指導、全環節品控、專屬培訓等多項幫扶舉措,助力鄉村振興。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表示,京東集團擁有超過42萬名員工,其中70%來自於農村,舉辦「京東農特產購物節」旨在助力打造高質量農產品,帶動億萬農戶擴大銷售,增收致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離不開數字經濟對農業的賦能,更離不開一批又一批的「新農人」們的共同努力。
作為綿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川臘肉從「土貨」發展成了億元級的大產業,還帶動了當地百姓致富脫貧就是其中的典型,帶頭人就是北川禹珍實業董事長王華祁。
這對夫妻 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王華祁是世代相傳的北川老臘肉製作手藝人。2008年「5·12」地震時,王華祁失去了自己原配妻子,經營多年的工廠只剩下4根柱子。人生、家庭、事業面臨著重組和重建。
2012年,王華祁和曾在綿陽做抗震志願者的劉昱彤重組家庭,婚後兩人不僅攜手共進,將北川臘肉做到了年產值近一億元,還共同養育了5個孩子,實現了家庭事業雙豐收。「我人生最大的收穫,就是1 1=7。」婚後,王華祁和劉昱彤生育了2個孩子,加之各自的孩子,共同組成了一個7人大家庭,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和睦。
創業多年,夫妻倆遇到過大大小小的不少困難,讓劉昱彤最為感動的是北川人身上的堅韌和互助的精神。
有了妻子的支持,王華祁在傳承羌族古法傳統臘肉製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適應市場對傳統食品的質量需求,通過「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建立多個高山生態黑豬養殖基地,帶動農戶增收。
同時,引進低溫脫水設備和高低溫交替烘烤設備,滿足臘肉色香味感觀和低煙燻味的要求,實現高山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融合,突破臘肉加工時空限制,大大提高產品加工生產能力,能夠滿足5000頭生鮮豬肉的冷藏和北川老臘肉的加工。
2017年,王華祁帶領公司在北川壩底鄉通坪村開展「川藏黑豬」新品種引進農業科技扶貧項目。通過投資800萬元新建3600餘平方米川藏黑豬母豬繁育場,在當地形成年產仔豬5000頭的規模。根據合作計劃,該村32戶農戶每年僅分紅就達到了2000餘元。依靠養豬產業,通坪村順利實現了脫貧。
隨後,王華祁又將這種模式複製到了全縣的多個鄉村,通過「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方式,先後與各鄉鎮的5家合作社籤訂生豬代養協議,並在全縣建立了6個重點村的生豬代養基地,2019年帶動農戶2000餘戶,實現增收1380萬元,其中帶動基地內70餘戶增收263萬元。
「我不能下地幹活,他們給我豬苗,我幫他們養,出欄後他們以合同價格回收,這樣一欄一欄地養著小豬,我的生活就好起來了。」對於這種模式,通坪村村民唐六慶滿是感激。如今靠養豬,唐六慶一家年收入保持在20萬左右,實現了小康生活。
京東「新一代基礎設施」 振興鄉村經濟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王華祁收穫了不少殊榮:四川省誠信企業家、四川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2020中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四川省豐收獎先進個人。王華祁說:「別人都說是我幫助了當地百姓,但其實是當地百姓在幫助我,北川的一山一水養育著我。」
如今,禹珍實業已實現年營業額超過一億元,線上銷售佔比6成,產品進駐京東、全國扶貧832等電商平臺,開展北川農產品縣長網上直播帶貨等活動,把北川臘肉推向了全國。
這其中,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長期以來打造形成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了解,經過多年耕耘,京東已建立起覆蓋城鄉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並與各地區富有特色的產業帶相結合,打造形成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數位化供應鏈,成為振興鄉村經濟帶動農戶致富的「新一代基礎設施」。
業內人士認為,在振興鄉村經濟過程中,作為「新一代基礎設施」的京東數位化供應鏈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這也讓不同的地區站在農村產業革命的起跑線上,有機會搭上網際網路技術的快車。
據劉昱彤介紹,他們在京東平臺的北川羌族館開店之後,不僅帶動了銷售增長,更重要的是通過京東電商平臺,有效降低品牌打造的渠道和宣傳門檻,對接到全國市場。尤其是京東的品牌引領作用,能夠幫助他們的產品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重要的是,京東建立起覆蓋城鄉的物流優勢讓他們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京東物流的快捷也提升了購物體驗,提升了客戶滿意度。在部分地區突發疫情、自然災害等不確定的情況下,京東物流也能保障發貨。
根據京東發布《2018-2022地標農產品上行趨勢報告》,如今全國消費者對四川農產品的關注度在持續升溫,近五年網上銷售的四川農產品年均增長超29%,在消費者的搜索詞中,四川臘腸、四川臘肉、四川泡菜、四川牛肉乾等的搜索量最高。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審核 戴震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