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吃點簡單易做的涼拌菜(這道涼拌菜堪稱)
2023-05-10 01:39:46
溫度蹭蹭地上升,大家進廚房的熱情卻在蹭蹭地下降,一想到要煮飯做菜,額頭上似乎就在冒汗。
於是,每到夏季,涼拌菜就成了很多人家餐桌上的「主力軍」,既開胃爽口,能滿足家人的味覺享受;又簡單省力,讓家庭主廚們少受煙燻火燎的折磨。
但是,大家可不要以為涼拌菜只是切好原料、加入調料、再拌一拌這麼簡單,其中暗藏著不少「健康門道」。要是沒吃對,後果可能不僅僅是拉肚子這麼簡單……
1
涼拌菜暗藏風險
兩類人最好少吃
涼拌菜的做法主要可分為3種:生拌、熗拌和焯拌。
生拌:指食材不經加熱,改刀處理後直接加入調味品進行拌制;
熗拌:先將食材改刀成形,在鍋內倒油,油熱後加入花椒、蔥、蒜等調料,炸出香味後將料油淋在菜上進行拌制,
焯拌:原料改刀後焯水,控幹水分冷卻後,再加入各種調味料調製成菜。
可見,和小炒、燉品等熱菜相比,涼拌菜大多沒有經過高溫烹調殺菌的步驟,不僅容易對腸胃產生刺激,其中殘留細菌的風險也相對較大。現在的高溫天氣,正好有利於致病菌生長繁殖,感染風險更是大大增加。
而且,涼拌菜還很講究食材的新鮮度、衛生狀況,若是原料本身不新鮮、處理過程不衛生、做好後長時間放著沒吃,那同樣會為食物中毒埋下隱患。
一項關於涼拌菜微生物汙染狀況的調查發現,在涼拌菜中,大腸埃希氏菌、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蠟樣芽孢桿菌都有一定比例的檢出。
通常情況下,食物中毒症狀以胃腸炎多見,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但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也可能出現脫水、休克、敗血症等重症,甚至死亡。另外,像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可能引起肺炎、心包炎,甚至膿毒症;李斯特菌感染也可能造成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所以,涼拌菜其實也暗藏健康風險,不能「隨便」吃。特別是下面兩類人,更要謹慎:
胃腸功能較差或處於胃腸不適狀況的人群。涼拌菜的熟製程度較低,相比熱菜更不容易被消化,還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
老人、兒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隨著氣溫升高,腸道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季節,而此類人群抵抗力差,不僅更容易中招,發展為重症的概率也更大。
2
不僅可能有「危險」
這些菜還容易讓你「長肉」
涼拌菜清爽可口,吃著莫名有一種「不會胖」的錯覺。但實際上,有些涼拌菜可是名副其實的「熱量炸彈」,能讓你越吃越長肉!
檸檬鳳爪
檸檬鳳爪、酸辣雞爪、泡椒鳳爪……各式涼拌雞爪總是能在涼拌菜裡輕鬆佔得一席之地。雖然吃著爽口,咬著也感覺沒什麼肉,但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雞爪,其實都是「油」。
雞爪的脂肪含量在雞的各個部位中僅次於雞皮,每百克熱量約為254kcal,與豬蹄相當。也就是說,吃兩三個雞爪的熱量,就約等於吃了兩碗飯!
涼拌腐竹
腐竹是由大豆磨成漿煮開後,最上面凝結的一層油皮製作而成,其中集結了大量的脂肪。100g腐竹的熱量接近460kacl,約等於4碗米飯,需要爬樓梯運動1個小時左右才能消耗掉。如果再加上麻醬、油辣椒醬等調料,那熱量更是高得驚人。
桂花糯米藕
藕的熱量雖不算高,但它富含澱粉,本身就可以當主食食用。更何況,在桂花糯米藕的製作過程中,還要加入大量糯米、糖、桂花蜜,口感變得香甜軟糯了,熱量同時也大幅上漲了。
3
想要吃得健康
就從這4點開始做起!
那涼拌菜,要怎麼吃得安全、健康呢?
1
少生拌,多焯拌
總體來說,焯拌的方法更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在健康方面也更有益。
將蔬菜入鍋先焯一下水,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微生物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能減少對腸胃道的刺激;同時,菠菜、莧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經焯燙後可以減少草酸、減輕澀味,更利於營養的吸收利用。
2
巧用調味料
油辣椒醬、芝麻醬、沙拉醬等醬料的熱量較高,有減脂減重需求的人做涼拌菜時應儘量少用它們。糖、鹽在製作涼拌菜時也要控制用量,攝入過多不僅會影響體重,對心血管也會造成危害。
大家可以選用醋、蒜、檸檬汁、百香果汁等調味料,既能增加涼拌菜的風味,開胃、增進食慾,又能幫助減少鹽的用量。
另外,在拌涼拌菜時,大家可以適當加一點橄欖油,其油脂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它還能促進食材中脂溶性營養素(如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等)在體內的吸收。
3
食材、器具都要保持衛生
不僅食材要清洗乾淨,做涼拌菜時,砧板、道具也要保持衛生,最好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盛放涼拌菜的碗、碟最好提前消毒。
4
現吃現拌,吃多少拌多少
做好的涼拌菜,不宜長時間存放,儘量現吃現拌、吃多少拌多少。實在吃不完的,要儘快放入冰箱冷藏,但最好別隔夜。
4
2道美味涼拌菜
幫你補充蛋白質和鈣
最後,可可再給大家推薦兩款特別的涼拌菜,一個有助於補充蛋白質,一個有助於補充鈣質,都很適合中老年人哦~
「蛋白質達人」
涼拌雞蛋
雞蛋的優質蛋白含量在常見食物中處於領先地位,2022版膳食指南中也特別強調每天吃1個雞蛋。
而且這道涼拌雞蛋中還增加了豌豆、玉米、胡蘿蔔,營養更為均衡,豌豆中富含的B族維生素還能更好地促進蛋白質在體內的吸收利用。
【做法】:雞蛋煮熟後對半切開,挖出蛋黃,蛋白做成花籃狀。將蛋黃搗碎,加入煮熟的玉米粒、豌豆粒、胡蘿蔔粒,加少量醬油、橄欖油攪拌均勻,盛在蛋白花籃中即可。
「蔬菜鈣片」
涼拌胡蘿蔔纓
普通成人每天應攝入800mg鈣質,然而據調查,我國居民平均鈣攝入量僅為356mg/天,遠遠低於推薦標準。
除了牛奶、豆腐有助於補鈣之外,有些綠葉菜鈣含量其實也非常高,像胡蘿蔔纓,它的鈣含量可達350mg/100g,堪稱「蔬菜鈣片」。一盤200g的涼拌胡蘿蔔纓,鈣含量和700ml牛奶相當。而且,它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經常吃一點,對骨骼健康很有益。
【做法】:胡蘿蔔纓切段後入水焯熟,瀝乾水分放入碗中,加美人椒、蒜末、醬油、花椒油調味,拌勻後即可食用。
(我是大醫生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