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燉菜多長時間(做菜時大火可以快燉嗎)
2023-05-11 10:56:30
導讀:做菜時大火可以快燉嗎?為什麼廚師總是說小火慢燉?火候是考驗廚師技術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火候的掌握一個是烹飪的時間,一個是火力的大小調控。火力的使用也關乎做菜好不好吃的重要節點,即使在家裡做菜也要對火力的大小有一定的把控。
火候的要求有大火、中火、小火和微火,各有不同的妙用。做菜時要能夠準確地判斷食材的特性,巧妙地利用火源的加熱方式,讓食材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大火併不適合快燉,而是適合焯水、大火爆炒、快速提高油溫等技法。大火應用於爆炒、提升水溫和油溫,講究速戰速決。一般大火快煮,適合烹飪一些質地脆嫩或清爽的食材,迅速加熱至熟,可以用大火,迅速鎖住食材內部水分,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性,或脆或嫩或者顏色翠綠等,防止食材變色、脫漿等。
二、燉,不能快。本身就是一個長時間加熱的過程,一般要求食物達到軟爛入味,滋味濃厚,而大火快速加熱會使食材處於動蕩狀態,很容易導致外熟內生。像肉類食材如排骨、雞塊、牛腩、豬蹄等就等於表面的蛋白質快速凝固,而酶和胺基酸等鮮味物質揮發得較快或者不能夠溶解到湯裡。
雖然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00度,實際上食材內部的溫度只有60/70度,大火加熱還會破壞食材的組織纖維,也就是說用大火燉魚,魚就全碎掉了,沒辦法保持外形完整,而且味道也進不去,這樣子做菜就屬於烹調失敗了。
小火加熱,恰恰可以讓熱量傳導到食材內部,溫度直達內心,讓食材裡外溫度保持一致,還不會破壞內部的纖維結構,鮮味物質也會充分釋放出來,達到湯鮮味美,食材軟爛的效果。小火慢燉,湯是微沸的,也會形成一個氣壓,加速食物的成熟過程。
三、實際上在烹調技法上沒有大火快燉這種方法。大火可以快速加熱,快速收汁,比如紅燒、紅燜類的菜餚當食材達到入味和火候的要求,而湯汁較多時,就會採用大火收汁的方式,即加大火力讓湯汁中的水分快速揮發,使湯汁變得黏稠。
快燉在烹飪方法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說法。有大火快炒,爆炒等烹飪方法。急火不適合長時間加熱的食物,一來水分蒸發得很快,湯汁很快就沒有了,二來極速地沸騰會造成湯汁和食材的快速翻滾,加熱也會不成分,甚至於有裸露在湯汁以外的食材,也會導致受熱不均勻的情況,這樣子的快燉既達不到食材的完整性,也會導致生熟不一致,所以廚師不會這樣去燉煮食物。
小火慢燉恰恰可以解決大火快燉出現的問題,讓湯汁完全將食材包裹起來,或者完全浸入湯汁中,而且浸煮的加熱方式更利於熱量和食材之間的對流,讓內部的蛋白質和鮮味物質也都釋放出來,這樣的湯汁和食材在相互作用下,就有了色香味型的基本表現。#秋日好時光#
最後一點呢,是在開放的環境下,大火燉煮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在密閉的空間裡就可以實現大火燉煮食物,比如東北的壓鍋菜,封閉的鍋具裡,增加壓力達到高壓燉煮的方式,也可以達到酥爛脫骨的效果,但往往需要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加熱,形成二種火力結合的方式來烹製食物,這種方法也比較常見,比如燉湯,先是大火滾沸,撇去浮沫,然後中小火加熱,這種方法也是給食物加熱常用的方式。
大家好,我是輝哥,喜歡的朋友點個讚吧,先寫到這,有更好的答案歡迎朋友們來補充。#多樣世界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