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和家兔有什麼區別(家兔和野兔有什麼區別)
2023-05-03 09:59:08 1
這一圈烤兔看上去很誘人,名頭好像是什麼手撕烤兔,有位女性朋友指出,這很像健身房裡的一圈肌肉男。不得不說伊很有生活,我就想不到,因為沒去過健身房。窮,去不起。
這裡不是成都,兔肉屬於非主流肉食,很多人一輩子只見過兔跑,卻沒吃過兔肉,更沒啃過兔頭。兔兔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但本磚家卻吃過不少,以野兔為主,集中在學齡前的一段時光。
當時家裡有一條大黃狗,經常外出逮兔子。逮到了並不吃,或者說不會全吃掉,一般會往院子裡一扔,頭部或半邊身子血肉模糊。現在回憶起這個情節,我總會想到杜甫的一句詩:子璋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崔大夫......
大黃狗的戰利品一般就被家人洗剝乾淨紅燒了。在我的印象中,即便是那個在極度缺乏油水的年代,我對野兔肉也並不熱衷,因為肉質太硬,簡直啃不動,還有一股燉不掉的青草味兒,我對「野味兒」的反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養成的。後來吃過家兔肉之後,感覺比野兔略勝一籌。不過兔肉中脂肪含量只有2%,遠低於豬肉的28%,須得長時間或大量醬汁烹飪才好,否則太柴,口感不佳。
家兔
家兔和野兔之間,不僅僅是家養和野生的區別,更不只是好不好吃的問題,二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最早的家兔當然是從野生狀態馴化而來,但和中國境內的野兔(以下默認中國境內)沒有什麼關係。家兔的學名是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屬於兔科穴兔屬,而野兔則屬於兔科兔屬,由此可見,兔子的正朔在野兔一邊(這是開玩笑)。
以上是農村集市上的野兔,可能是草兔(Lepus capensis),國內廣布種。需要提醒一下,不要以為摟草打兔子啥事沒有。我國所有兔科兔屬動物,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有3種(海南兔、雪兔和塔裡木兔),三有保護動物6種,有草兔、灰尾兔、華南兔、東北兔、西南兔和東北黑兔,國二自不必說,三有動物一樣受法律保護,不能擅自捕殺,超過30隻要負刑責。
家兔
僅從外觀上看,家兔和野兔雖然有區別,但對於一般群眾來說,把它倆拎在一塊也很難說清到底哪個是哪個,像我這種半瓶子醋也只能瞎矇。當然,二者體色不一樣,野兔的體色一般灰黃或土黃色,家兔則黑、白、棕、灰各種都有,但家兔也有和野兔相近的色型,單看顏色分辨也是不太靠譜。
家兔野兔的重大區別有二。第一,家兔既屬穴兔,顧名思義,必然善於掘洞,會為自己營造複雜的地下宮殿,而野兔啥也不會,終生生活於地面。指出這一點,好像會讓一些朋友感到驚訝,兔子竟然不會打洞?是的,中國土生土長的野兔全部沒這項技能,除了那些家兔逃逸野化的種群。
第二,家兔的幼崽初生時無毛,不睜眼,基本沒有活動能力,野兔的幼崽則截然相反,生下來就有毛,眼似銅鈴,而且能跑動。雖然哆裡哆嗦顫顫巍巍,但好歹能躥起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於不會打洞沒房沒車的野兔來說,要是生下來赤條條不會跑,就等於給天敵送點心了,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既然家兔和中國境內的野兔沒關係,那麼最早的家兔必然是從國外引入的。家兔的馴化歷史並不長,大約始於公元6世紀的歐洲,傳入中國只能更晚。這樣問題就來了,《戰國策》中有「狡兔三窟」的典故,這是典型的穴兔特徵。而國內的野兔又不會打洞,難道先秦時代的中國就已經有家兔了麼?
當然不是,所謂「孤證不立」,一句話不能證明什麼。更何況《戰國策》的成書年代很有可能是在東漢,其時絲綢之路已開,大漢子民見多識廣,養過家兔也是很有可能的。
白兔是家兔中的常見品種(實為白化病患者),「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這兒歌每個人都會唱,但是這裡面存在誤導。兔子是不能長期吃蘿蔔和青菜的,這一類食物含水分太多,易造成兔子腹瀉。好漢都架不住三泡稀,況兔子乎?
家兔性格溫順,長相可愛,給小朋友當做寵物也不錯。小野兔就不用指望了,那東西氣性太大,「不自由毋寧死」,一般養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