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9:06:26 1
專利名稱: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齡球裝置,特別是一種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
受球架的作用是讓由球門進入的保齡球靠自身重力沿球軌滾至保齡球加速裝置。目前的受球架含有一個底部框架、一個下部有一連接板的後端部支架、一對球軌支架、一對起始端向上傾斜的球軌和一塊託瓶板,其中託瓶板安裝在球軌下,其起始端由球軌支架支撐,另一端連同球軌向保齡球加速裝置延伸;球軌的間距為108mm左右,這種間距可使保齡球快速向下滾動。在實際使用中,有時球瓶也會從球門進入受球架,從而阻塞球路,引起設備故障。目前的處理方法是讓裝置暫停,人工清除球瓶後再重新開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球瓶進入受球架時,不停機即可清除球瓶的受球架。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現有受球架的基礎上,取消託瓶板,由球軌支架直接支撐球軌,同時加大球軌間距,使球軌間距介於保齡球直徑和球瓶最大直徑之間。
採用上述方案之後,當有球瓶從球門進入受球架時,會從球軌之間落下,不會滯留在球軌上阻塞球路;同時由於球軌間距小於保齡球直徑,保齡球仍可沿球軌滾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可在球軌下安裝一條向後端部傾斜的回瓶槽,取消後端部支架上的連接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受球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中所示後端部支架的左視圖;圖3為
圖1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保齡球的受球架的結構示意圖。
首先參看
圖1,現有的受球架含有一個底部框架6、一個後端部支架4、一對球軌支架1、一對球軌3和一塊託瓶板2,底部框架6用於固定受球架上的其它部件,後端部支架4用於支撐和連接上面的其它部件(圖中未示出)。結合圖2,在後端部支架4的下部有一個連接板5,它主要起加固作用,託瓶板2和球軌3的起始端向上傾斜,託瓶板2安裝在球軌3下,其起始端由球軌支架1支撐,另一端連同球軌2向保齡球加速裝置延伸;參看圖3,球軌2的間距d為108mm,這種間距可使保齡球快速向下滾動。這種結構的受球架是目前國外著名的保齡球設備製造商和國內中小保齡球設備生產企業普遍採用的技術。
再看圖4,本實用新型取消了原有的託瓶板2,由球軌支架1直接支撐球軌3,同時加大球軌間距d,使球軌間距d介於保齡球直徑和球瓶最大直徑之間。這樣,當有球瓶從球門進入受球架時,會從球軌3之間落下,不會滯留在球軌3上阻塞球路;同時由於球軌間距d小於保齡球直徑,保齡球仍可沿球軌3滾動。球軌間距d最好在128mm到136mm之間,若過小,球瓶不能順利地下落,若過大,保齡球的滾動速度會太慢。在球軌3下還有一條向後端部傾斜的回瓶槽7,同時取消了後端部支架上4的連接板5。這一改進可防止下落的球瓶堆積,並能在不停機在情況下方便地取出球瓶。後端部支架4上的連接板5會影響取瓶,因此將其取消。後端部支架4在取消連接板5後仍具有足夠的強度,絲毫不影響正常使用。
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對本裝置進行若干種改進或變型,這些改進或變型都應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含有一個底部框架(6)、一個後端部支架(4)、一對球軌支架(1)、一對起始端向上傾斜的球軌(3),其特徵在於其中球軌(3)的起始端直接由球軌支架(1)支撐,另一端向保齡球加速裝置延伸,球軌間距(d)小於保齡球的直徑且大於球瓶的最大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其特徵在於在球軌(3)下有一條向後端部傾斜的回瓶槽(7),在後端部支架(4)上不含有連接板(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其特徵在於其中球軌間距(d)在128mm到136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保齡球裝置中的受球架,其中球軌的起始端直接由球軌支架支撐,球軌間距小於保齡球的直徑且大於球瓶的最大直徑。採用該技術方案後,由球門進入受球架的球瓶會從兩球軌之間落下,因此不會阻塞球路,使迴路更加順暢。
文檔編號A63D5/00GK2422998SQ00200538
公開日2001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7日
發明者陳少元 申請人:上海康體保齡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