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石選礦系統和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19:55:51 2

本發明屬於選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霞石選礦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霞石產於富na2o而缺少sio2的鹼性巖中,主要見於與正長石有關的侵入巖、火山巖及偉晶巖中。它是在sio2不飽和的條件下形成,因此在同一巖石中,霞石和石英不能同時出現,其共生礦物是富鈉的鹼性長石(鉀微斜長石、鈉長石)、鹼性輝石、鹼性角閃石等。霞石用作坯用原料除節能外,有如下獨特作用。我們認為這些獨特作用,有助於提高中國陶瓷產品的檔次和品位。霞石在釉面磚坯體中的特殊作用:釉面磚由於燒成溫度低,坯體瓷化溫度低吸水率高,易造成水晶坯體膨脹係數過低釉面開裂和坯體吸溼膨脹,坯體反彈及釉面剝落等致命弱點。霞石粉用於釉面磚坯體中,有助於提高低溫坯體的瓷化程度,改善坯體膨脹係數。加固坯釉結合程度,拓寬釉面磚使用範圍、增大銷售額等作用。
霞石在耐磨磚及拋光磚坯體中的獨特作用:耐磨磚和拋光磚同屬於玻化磚。霞石粉的加入有以下幾點重要作用:a.提高傳質和傳熱速度,有助於水分及燒失的外排和熱的擴散,有助於快速乾燥和快速燒成;b.相對較高的鋁含量,有助於拓寬燒成溫度範圍,減少變形等質量缺陷;c.鉀、鈉的高度互熔,使坯體呈半透明狀,使耐磨磚及拋光磚有獨特的質感;d.鉀、鈉對坯體著色有利,能豐富產品花色品種,減少色料用量;e.霞石還能克服拋光磚拋後反彈的質量缺陷。
霞石在外牆磚坯體中的獨特作用:霞石在外牆磚坯體中也有以下幾點獨特作用:a、引入霞石、滑石、矽灰石的外牆磚坯體,在燒成過程中會產生自釋釉現象,這種自釋釉呈亞光透明狀。用該外牆磚裝飾牆面具有獨特的質感和光感;b、用滲有霞石的配方生產外牆磚用文化石,更加逼似天然花崗巖、細晶巖和輝綠巖。霞石在衛生潔具坯體中的獨特作用:傳統衛生潔具乾燥周期長,燒成周期長,燒成溫度高。霞石的加入能提高泥漿的比重和流速,加快石膏對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的外排,並能提高坯體的挺性,霞石對降低衛生潔具燒成溫度、燒成周期的瓷體的透明度也有獨特作用。霞石在高檔日用瓷中的獨特作用:高檔滑石瓷和骨灰瓷是中央辦公廳指定外交專用瓷,霞石有助於mgo、p2o5在玻璃相中的溶解和分散,使其晶體細小,從而達到高的透光度,使外觀精美,內涵豐富。霞石在低溫釉料中的作用:霞石與硼鎂石、鉛鋅礦低溫熔燒及鋰長石相結合,可以配製出純生1120~1180℃燒成各種釉料,並能使白釉細膩柔和、質感豐富。然而,針對霞石的不同用途,往往需要將霞石製成相應的粒度大小的顆粒,才能發揮出較好的效果,現有技術中缺乏對霞石的有效的篩分處理。國、內外同類選礦工藝多採用幹法或溼法選礦,尾礦直接拋棄,粉塵未經處理、尾水未經澄清直接排放,環境汙染嚴重,同時,產品產率僅為50%左右,資源浪費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粉碎篩分處理效果好、成本低、環保的霞石選礦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霞石選礦方法,包括步驟:
s101.霞石原礦預處理:將霞石原礦依次通過第一次破碎、篩分、第二次破碎、球磨、再篩分後,得到霞石粉料;
s102.霞石粉料再處理:霞石粉料經過濃縮、篩分、三次磁選後,得到磁選礦粉和黑色尾礦漿;
s103.分離磁選礦粉:將所述磁選礦粉經過絮凝、濃縮並經過深錐濃密機分離後得到溼粉漿和白色尾礦漿;
s104.製備溼粉產品和第一陶瓷級產品:將溼粉漿過濾脫水後,得到溼粉產品;將白色尾礦漿經過濃縮、深錐濃密機分離、陶瓷過濾機過濾後得到第一陶瓷級產品。
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s105.製備細粒級產品和粗粒級產品:將黑色尾礦漿經過濃縮、分級後得到粗粒級產品和細粒級礦;細粒級礦經過深錐濃密機、陶瓷過濾機分離後得到細粒級產品。
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s106.製備收塵器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溼粉產品經過乾燥後得到收塵器產品;溼粉產品經過烘乾、風力分級後得到精礦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1中第一次破碎使用的設備為顎式破碎機,第二次破碎使用的設備為圓錐破碎機。
進一步的,所述濃縮採用的裝置為濃縮池,所述分級採用的設備為分級機,風力分級採用的設備為風力分級機,再篩分採用的設備為高頻振動篩,所述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還通過收塵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5中深錐濃密機和陶瓷過濾機分別產生的上清液和尾水經過澄清池沉降後進入蓄水池循環使用。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陶瓷級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的粒度為-200-325目。
一種霞石選礦系統,包括預粉碎裝置、磁選分離裝置、磁選礦粉分離裝置、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所述預粉碎裝置、磁選分離裝置、磁選礦粉分離裝置、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依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預粉碎裝置包括第一破碎機、振動篩、第二破碎機、球磨機和第一高頻振動篩;所述第一破碎機、振動篩、第二破碎機、球磨機和第一高頻振動篩依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磁選分離裝置包括第一濃縮池、渣漿泵、第二高頻振動篩、第一磁選機、第二磁選機和第三磁選機;所述第一濃縮池、渣漿泵、第二高頻振動篩、第一磁選機、第二磁選機和第三磁選機依次連接;所述第一濃縮池與第一高頻振動篩連接;所述磁選礦粉分離裝置包括第二濃縮池和第一深錐濃密機;所述第二濃縮池和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所述第二濃縮池和第三磁選機連接;
所述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過濾機、第三濃縮池、第二深錐濃密機和第一陶瓷過濾機;所述過濾機與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所述第三濃縮池、第二深錐濃密機和第一陶瓷過濾機依次連接;所述第三濃縮池與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
所述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第四濃縮池、分級機、第三深錐濃密機和第二陶瓷過濾機;所述第四濃縮池、分級機、第三深錐濃密機和第二陶瓷過濾機依次連接;所述第四濃縮池與第三磁選機連接;
所述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烘乾機和風力分級機;所述烘乾機與過濾機相連,所述烘乾機與風力分級機相連。
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霞石選礦系統和方法通過對霞石原礦依次通過預處理後破碎成霞石粉料,霞石粉料經過三次磁選後分成磁選礦粉和黑色尾礦漿;分別經過各步驟分別製備成溼粉產品、第一陶瓷級產品、精礦產品、第二陶瓷級產品、收塵器產品、粗粒級產品和細粒級產品;從而實現了對霞石礦的充分篩選利用,實施了對霞石礦的各個粒度級別的分別生產,並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了回收循環使用,減少了廢水的排放,保護了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霞石選礦方法的原理框圖。
圖2本發明的霞石選礦系統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應當說明的是,以下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應當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霞石選礦方法,包括步驟:
s101.霞石原礦預處理:將霞石原礦依次通過第一次破碎、篩分、第二次破碎、球磨、再篩分後,得到霞石粉料;優選地,第一次破碎採用顎式破碎機,篩分選用振動篩實現原礦的分級,第二次破碎採用圓錐破碎機,再篩分採用高頻振動篩進行進一步的分級選出粒度合適的霞石粉料進行下一步處理。
s102.霞石粉料再處理:霞石粉料經過濃縮、篩分、三次磁選後,得到磁選礦粉和黑色尾礦漿;將霞石粉料經過濃縮池濃縮成泥漿,經過篩分後,再進行三次磁選得到磁選礦粉和黑色尾礦漿。
s103.分離磁選礦粉:將所述磁選礦粉經過絮凝、濃縮並經過深錐濃密機分離後得到溼粉漿和白色尾礦漿;將磁選出的磁選礦粉在濃縮池中加入絮凝劑,絮凝濃縮後通過深錐濃密機分離得到溼粉漿和白色尾礦漿。
s104.製備溼粉產品和第一陶瓷級產品:將溼粉漿過濾脫水後,得到溼粉產品;將白色尾礦漿經過濃縮、深錐濃密機分離、陶瓷過濾機過濾後得到第一陶瓷級產品。
將溼粉漿通過過濾機過濾脫水後,放入幹堆場即得溼粉產品;將白色尾礦漿經過濃縮池濃縮,深錐濃密機分離,並採用陶瓷過濾機過濾後得到第一陶瓷級產品,所述第一陶瓷級產品的粒度為-200-325目,即該產品的粒度介於200-325目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s105.製備細粒級產品和粗粒級產品:將黑色尾礦漿經過濃縮、分級後得到粗粒級產品和細粒級礦;細粒級礦經過深錐濃密機、陶瓷過濾機分離後得到細粒級產品。
將步驟s102製得的黑色尾礦漿在濃縮池中濃縮處理後,經分級機分級後得到粗粒級產品和細粒級礦;細粒級礦再進入深錐濃密機分離再經陶瓷過濾機過濾後得到細粒級產品。
進一步的,還包括步驟s106.製備收塵器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溼粉產品經過乾燥後得到收塵器產品;溼粉產品經過烘乾、風力分級後得到精礦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
所述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還通過收塵器連接,從而實現對第一破碎機和第二破碎機粉塵的收集。將幹堆場的溼粉產品烘乾後得到收塵器產品,將收塵器收集的粉塵和溼粉產品經過烘乾、風力分級後得到精礦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1中第一次破碎使用的設備為顎式破碎機,第二次破碎使用的設備為圓錐破碎機。進一步的,所述濃縮採用的裝置為濃縮池,所述分級採用的設備為分級機,風力分級採用的設備為風力分級機,再篩分採用的設備為高頻振動篩,所述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還通過收塵器連接。
為了對霞石進行更好的破碎、篩選、分級;本發明的第一次破碎選用顎式破碎機,第二次破碎使用的設備為圓錐破碎機;進一步的,所述濃縮採用的裝置為濃縮池,所述分級採用的設備為分級機,風力分級採用的設備為風力分級機,再篩分採用的設備為高頻振動篩。所述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還通過收塵器連接,從而實現對第一破碎機和第二破碎機粉塵的收集。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5中深錐濃密機和陶瓷過濾機分別產生的上清液和尾水經過澄清池沉降後進入蓄水池循環使用。
為了對本方法產生的廢水循環使用,利於環保;本發明將步驟s105中深錐濃密機和陶瓷過濾機分別產生的上清液和尾水排入尾水澄清池中,在尾水澄清池澄清後,清水進入到蓄水池中循環使用,蓄水池中的水向磁選和過濾機以及其它的用水步驟供水,從而實現節約用水的目的。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陶瓷級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的粒度為-200-325目。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一種霞石選礦系統,包括預粉碎裝置、磁選分離裝置、磁選礦粉分離裝置、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所述預粉碎裝置、磁選分離裝置、磁選礦粉分離裝置、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依次連接。
如圖2所示的,一種霞石選礦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預粉碎裝置、磁選分離裝置、磁選礦粉分離裝置、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通過預粉碎裝置對霞石進行預粉碎處理,通過磁選分離裝置對預粉碎處理的霞石礦粉進行磁選處理;通過磁選礦粉分離裝置對磁選處理的霞石礦進行分離處理;通過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製備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通過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製備細粒級產品和粗粒級產品;通過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製備得到收塵器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
進一步的,所述預粉碎裝置包括第一破碎機、振動篩、第二破碎機、球磨機和第一高頻振動篩;所述第一破碎機、振動篩、第二破碎機、球磨機和第一高頻振動篩依次連接。優選地,第一破碎機為顎式破碎機,第二破碎機為圓錐破碎機。
具體地,本發明將霞石原礦通過第一破碎機粉碎後進入至振動篩中篩分,篩分後再進行第二次破碎機,第二次破碎後霞石原礦變為更小的顆粒,第二次破碎後採用球磨機進一步的使霞石變為小顆粒,通過第一高頻振動篩將球磨後符合要求的小顆粒礦粉篩出。優選地,所述第一破碎機、振動篩、第二破碎機、球磨機和第一高頻振動篩依次通過霞石粉輸送通道連接。優選地,第二破碎機與球磨機之間還設有料倉,第二破碎機中的霞石原礦通過料倉進入球磨機中進行下一步的研磨。
優選地,振動篩還與料倉直接相連;將振動篩中粒徑大於30mm的霞石原礦再經皮帶輸送機輸送至第二破碎機破碎,直至粒徑小於30mm;振動篩下粒徑30mm以下的霞石原礦經皮帶輸送機輸送至料倉,作為進入球磨機研磨的原礦儲存;具體地,其處理流程為霞石原礦依次經過顎式破碎機、皮帶輸送機、振動篩、圓錐破碎機、皮帶輸送機進入料倉存儲;振動篩中粒徑小於30mm的霞石原礦經過皮帶輸送機進入料倉。本發明通過振動篩一方面通過第二破碎機與料倉連接;另一方面振動篩與料倉直接連接;從而實現了對振動篩中不同粒度的霞石原礦的分類處理。採用上述方式,一是減少了二次鄂破,粒度實現可控,成本降低;二是篩分處理效果好,進入球磨機的霞石原礦的粒度控制在30mm以下,提高了球磨機的處理能力,提高了產品產量。
進一步的,所述磁選分離裝置包括第一濃縮池、渣漿泵、第二高頻振動篩、第一磁選機、第二磁選機和第三磁選機;所述第一濃縮池、渣漿泵、第二高頻振動篩、第一磁選機、第二磁選機和第三磁選機依次連接;所述第一濃縮池與第一高頻振動篩連接。
所述磁選礦粉分離裝置包括第二濃縮池和第一深錐濃密機;所述第二濃縮池和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所述第二濃縮池和第三磁選機連接。
將通過第一高頻振動篩得到的霞石粉在第一濃縮池中濃縮,然後通過渣漿泵將符合要求的霞石粉在第一磁選機、第二磁選機和第三磁選機中進行磁選後得到黑色尾礦漿和磁選礦粉,將磁選礦粉在第二濃縮池中濃縮後用第一深錐濃密機分離得到溼粉漿和白色尾礦漿。
所述溼粉和第一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過濾機、第三濃縮池、第二深錐濃密機和第一陶瓷過濾機;所述過濾機與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所述第三濃縮池、第二深錐濃密機和第一陶瓷過濾機依次連接;所述第三濃縮池與第一深錐濃密機連接;
將溼粉漿通過過濾機過濾後得到溼粉產品,將白色尾礦漿通過第三濃縮池濃縮後,再進入第二深錐濃密機、第一陶瓷過濾機過濾後得到第一陶瓷級產品。
所述細粒級和粗粒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第四濃縮池、分級機、第三深錐濃密機和第二陶瓷過濾機;所述第四濃縮池、分級機、第三深錐濃密機和第二陶瓷過濾機依次連接;所述第四濃縮池與第三磁選機連接;
將黑色尾礦漿通入第四濃縮池、分級機處理後得到粗粒級產品和細粒級礦,細粒級礦經第三深錐濃密機和第二陶瓷過濾機處理後得到細粒級產品。
所述收塵和第二陶瓷級產品製備裝置包括烘乾機和風力分級機;所述烘乾機與過濾機相連,所述烘乾機與風力分級機相連。
將溼粉產品經過烘乾機烘乾後得到收塵器產品,將溼粉產品經過烘乾機烘乾後,通過收塵器、風力分級機分級後得到精礦產品和第二陶瓷級產品。所述烘乾機通過收塵器與風力分級機相連。優選地,第一破碎機還通過收塵器與第二破碎機連接。
根據本說明書的記載即可較好的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