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必吃的美食有哪些(吃在四川味在樂山)
2023-05-05 12:26:25 5
樂山美食素有「吃在四川,味在樂山」的美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扒一扒樂山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請大家收看本文時備好紙巾…
第十位:葉兒粑
葉兒粑
葉兒粑是源自樂山犍為縣的一種精緻的小點心,講究 「三不粘」,即 「不粘口、不粘粑葉、不粘牙」,以糯米和大米做皮,餡料有鹹有甜。葉兒粑最初叫做 「午時粑」,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樂山有一家葉兒粑店,每天將粑做好後都不急於賣,一定要等到中午時分,縣太爺退堂敲響三聲鼓後才開賣,故而得名。樂山的泡粑和凍粑是葉兒粑的 「兄弟姐妹」,葉兒粑有餡,而泡粑則是無餡的,但它經過了發酵,吃起來更加鬆軟;凍粑則是在泡粑的基礎上添加了豬板油,口感相比泡粑更加酥香軟糯。
樂山人都曉得賣葉兒粑最出名的是:闕紀粑店。已經有三十幾年的歷史!店中粑的種類和口味非常豐富,葉兒粑、泡粑、凍粑,糯米系列、粳米系列、玉米系列等,共有三十多個品種。從一開始推著小車走街串巷,到如今發展到已經有二十多家分店了。走在樂山的街上,隨機找一個人問闕紀粑店,十個人中有九個人都能說出附近哪兒有闕紀的分店。
第九位:白宰雞
白宰雞是樂山本土原創的特色菜品,已有上百年歷史。
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一書中就對嘉定白宰雞有回憶:「嘉定城的白斬(宰)雞是最有名的,那是很簡單的一種做法,把雞在白水裡囫煮,煮熟後切成肉片拌以海椒、醬油。就這樣簡單的烹調法,卻是最可口的佳餚。」通過宰殺、三綁一火靠、調製味汁等工藝流程製作完成。其中最為特殊之處便是在煮雞之前要用木棒敲打雞腿,使雞肉纖維鬆弛,再用細線捆綁雞腿,以保證肉質鮮嫩。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朱德來到樂山,品嘗了嘉定白宰雞後讚不絕口。
發展至今,嘉定白宰雞的味型有七八種之多,常見的有麻辣味、怪味和藤椒味三種,在市場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深受樂山及省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這第一名也是當之無愧!
第八位:西壩豆腐
西壩古鎮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特別是那清冽的溪水,是磨製豆腐的天然水汁。磨製的豆腐潔白、細嫩、綿軟、回味甜潤,無論蒸、煮、煎、燒、炸,都不碎不爛。
特色獨具的西壩豆腐分為紅油型和白油型兩大類,紅油型以麻、辣、燙、綿、軟、嫩、香為特點,白油型則玉嫩似髓,色彩油亮,淡雅清醇。這兩大類豆腐,色、香、味、形兼備,令人觀之飽眼福,食之飽口福
第七位:蒸籠牛肉
說起蒸籠牛肉,就會想到牛肉夾餅,提到就要流口水,用很普通的白麵餅子,也叫烤餅,加上蒸籠牛肉,頓時就搖身一邊為樂山話說的「牛肉卡餅」
再來一碗豆腐腦,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第六位:燒烤
燒烤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缺少的美食,也是很常見的美食,記得小時候在路邊上或是過年的時候才有的賣,當時小夥伴們最愛吃的的就是豆皮燒烤,不過我喜歡吃火腿腸,加上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簡直不擺了,現在任何食物都可以用來燒烤,燒烤就是一項神奇的發明。
第五位:豆腐腦
豆腐腦是樂山名小吃,在樂山大街小巷處處可見!
樂山豆腐腦還要分為兩種:
牛華豆腐腦,細嫩爽滑之豆花與粉條,用芡粉勾汁,燉牛肉之厚重,再佐以花生米、小籠粉蒸肥腸或牛肉,是家常百姓的美味,樂山城區的豆腐腦以老公園旁邊的豆腐腦和新村的「眼鏡豆腐腦」為人氣旺的地方。
峨眉豆腐腦,做法和牛華豆腐腦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加入的是酥肉,並且不加粉條,但完全是另一番不同的口味,以興發街口的那家最有代表性。
按照配料主要要分為三種:
牛肉豆腐腦,以紅燒牛肉汤滷汁為主,湯頭濃厚,麻辣鮮香;
雞絲豆腐腦,搭配以新鮮雞絲,清香可口,口感清淡;
酥肉豆腐腦,以麵粉包裹新鮮五花肉,用油炸至金黃的酥肉為主料,滿嘴香脆不膩口。
這三種豆腐腦都可以再加入粉蒸牛肉和粉蒸肥腸佐食,大快朵頤。
第四位:麻辣燙
如果說成都的冷鍋串串是成都名片,那麼麻辣燙一定是樂山的專屬代表哈,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吃法和風味。
據說幾十年前,一位老人挑著擔擔,一頭挑著砂鍋火爐,一頭竹籤素菜,味道可口,是他創造了如今這一風靡天下的川味小吃,是他給我們帶來了口福。
小向麻辣燙採用傳統烹調炒製法,以天然香辛料,精煉菜子油,漢源花椒,紅油豆瓣為原料,精心炒制而成,再配以人工炒制,粉碎、秘制的幹碟、油碟,具有麻、辣、鮮、香,辣而不燥、香而不膩的特色讓您不上火,久吃不厭。
第三位:魚火鍋
在很久很久以前,川蜀之地的漁村,漁夫們將捕獲的大魚賣錢,往往將賣剩的小魚與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漁夫將酸菜和鮮魚一鍋煮湯,想不到這湯的味道還真有些鮮美,於是一些雞毛小店便將其移植,供應南往北來的食客。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其一席之地,廚師們又把它推向祖國的大江南北,酸菜魚便傳播開來。在樂山不僅有酸菜魚,還有各種麻辣鮮香的魚,在樂山有很多的自助魚火鍋,店裡面還有其他的小吃,葉兒粑、狼牙土豆等都是特色小吃,所以來樂山火鍋魚你一定要來嘗一嘗。
第二位:甜皮鴨
樂山人稱甜皮鴨為滷鴨子,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肉質細嫩、香氣宜人的特點。
樂山甜皮鴨選料精良、做法精湛,工藝考究,除使用常規香料外並配以多種名貴中藥材。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滷鴨全部選用健康糧食放養土仔鴨,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放眼望去,甜皮鴨色澤亮麗、不肥不膩;嚼在口中,肉質細嫩,鹹淡適中讓人回味無窮。常吃甜皮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祛風止痛,溫燥除溼,補腎助陽。對於降低血壓,抗心律不整也有很好的作用。
第一位:蹺腳牛肉
樂山美食稱霸的就是翹腳牛肉了!
曾經現在楊灣鄉的周村,被稱為殺牛周村,因為當地村民都以殺牛買賣牛肉為生,殺了牛之後,牛雜一般是不要的。後來,有的村民覺得這樣太浪費,就在老石橋畔將牛雜洗淨後切碎就丟到鍋中,加上生薑、辣椒、鹽,煮熟後就吃。慢慢地這道美食也就傳開了。最初蹺腳牛肉只能算是下層民眾的食品,飯館的條件也十分的簡陋,只有一張方桌,沒有凳子供客人落座,不過桌下有根橫木,可以供客人蹺著歇歇腳,因此,這道美味也因為客人坐著邊蹺著腳邊食用而得名為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湯鍋幾經發展,湯味愈加講究。在傳統湯味的基礎上,新添了胡椒、味精、芽菜等現代佐料,滲入了幾十種中藥材熬製而成的「精湯」,更趨科學營養。已形成湯色碧清、香味綿長、牛雜脆嫩、吃法多樣的四大特色。
蹺腳牛肉是樂山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山大街小巷中絕對少不了的一道美味,蹺腳牛肉不但湯汁醇厚,味美鮮香,還有驅寒的功效。外地人在樂山吃過了蹺腳牛肉的,無不豎起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