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104歲奶奶一日三餐(蒸1鍋饅頭86個吃1個月)

2023-05-09 12:05:43

農村的老人一輩子勤勞辛苦,生活儉樸,儘管進入21世紀的現代化新農村時代,可是他傳統思想相當保守,只要能幹動都還在堅持,大多都不願意給孩子添麻煩,自食其力,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念著自己家裡那本經,有的人念得很精彩,有的人念得很費力,有的人念得很輕鬆。

圖片上這位78歲的李大爺就是眾多的農村老人中的一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和老伴的「生活經書」年的咋樣。

周六,天氣高溫也沒有擋住我們這群人民俗攝影人的腳步,10多年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中午12點多鐘,我們走上了晉南黃河岸邊的山村,按照我們的習慣直奔村子中間的李大爺家,準備在他家的窯洞裡躲避高溫,車子停在他家大門外的樹下便聽到了一陣狗狗的叫聲,李大爺赤裸著上身從前邊的瓦房裡走了出來,看到我們非常熱情,拉著大家坐在了黃土崖下的土窯洞內,吆喝著大家坐下來他便開始給我們切西瓜,做在土窯洞裡瞬間便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可是讓我們驚訝的是土炕上卻不見鋪蓋,為何大爺不住涼窯洞選擇熱瓦房,讓人心裡不免有點疑惑。

大家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和大爺聊了起來,大爺說現在的老窯洞裡有些涼過頭了,白天晚上睡覺都是要蓋被子的,年紀大了受不得忽冷忽熱變化,所以現在就是住在瓦房吃在窯洞,當地人的窯洞生活有個習慣,就是客廳廚房臥室一體化,一般前半邊是客廳兼臥室,後半部分是廚房,老案板上放著一片大爺老伴剛剛出鍋的白面饅頭,當地人喜歡叫「面卷饃」,旁邊一篦子黃色的塊狀饃叫做「啟蛤蟆」饃,這是一種很傳統的二面饃,也是舊時候餓肚子年代傳下來的調劑品,一般是玉米面和小麥麵對半,為了好吃裡邊常常放進椒葉或者蔥花,一種久違了的童年記憶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聽李大爺講完「啟蛤蟆」饃饃,大家又生疑惑,難道現在李大爺和老伴還靠玉米面填肚子?聽了我們的發問,大爺哈哈哈地笑了,開始講述他家這幾十年的故事。

無巧不成書,李大爺剛剛打開話匣子,去外邊買菜的李奶奶回來了,老熟人見面自然相當熱情,問吃問喝是少不了的慣例,她從櫥櫃後端出一篦子菜包子遞了過來請大家吃個午飯,仔細看了一看,饅頭蒸了4篦子,菜包子2篦子,『啟蛤蟆』1篦子,老兩口這是多大的飯量,一次要蒸這麼多的饅頭和包子?這又給我們一次驚訝!

李奶奶說:「現在我們和孩子們早都分家吃了,家裡就是我們老兩口,這一次要蒸好多饅頭吃上一個月,品種是3個,算一算大饅頭是48個,『啟蛤蟆』18個,菜包子20個,總共是86個,3個品種花樣是為了調劑口味,平時也不是光吃饅頭,還有米飯,麵條調開吃。」

我們還是對老人一次蒸這麼多的饅頭表示不理解,李大娘說:「農村人的習慣就是燒柴火,大鍋蒸饃,我家孩子多這都是以前養成的習慣,現在老兩口吃飯這樣蒸一鍋饃能吃個把月,也能省了許多麻煩,家裡有電冰箱可以長時間存放,放不下的就擱在窯洞裡,十天半月也不壞,老頭是個老木匠,幹活多飯量大,是家裡的頂梁柱,要給他準備好。」

饅頭是早上出鍋的,已經在涼涼的窯洞裡放了3個多小時,現在已經可以收拾存放了,兩位老人一起搭手將饅頭分裝進塑膠袋子裡,按照自己的生活計劃分類存放在電冰箱和窯洞裡。

李大爺的家庭是個有故事的特殊家庭,據他說幾輩子組成了這個李家,爺爺那輩是真正的李家人,上輩人與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父親是招親過來的,到了自己這輩更有意思,父母親也沒有生育,抱養了現在的老伴,他也是18歲那年招的親,不過在自己這輩人手裡算是很爭氣,他和老伴生下了3兒1女4個孩子,算是把李家人丁興旺了。

「我和老伴這一輩子應該是先苦後甜,人生的酸甜苦辣當是都經歷了,想當年老伴很小就被抱養回來,早早就離開了親生父母,我是18歲入贅到了別人家,隨後就在生產隊大集體下苦當農民,黃河岸邊的山村自古就是靠天吃飯,從前老農民的苦就沒法說,為了生活我是邊幹農民邊學木工匠人,就是為了家人填飽肚子,就說這將土窯,我都是利用晚上下工回家的空閒時間,請了3個幫工一起幹的,有幸的是80年代中期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制,農民才有了發家致富的機會,我是邊種地邊打工還要做木工,費盡了全身力量給4個孩子成了家。」

說起了自己的木工匠人手藝,李大爺邀請我們去了他前邊的「工作室」,繼續給我們介紹:「我家孩子多能給他們都成個家相當不容易,我和老伴可是下了苦,現在他們都各自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我們身體還算可以,就不想給任何一家添麻煩,農村人的老話,勤快人一輩子都停不下來,現在單過圖的就是個自由,自食其力心裡舒坦,現在我老兩口還種著自己的4畝花椒地,一年有幾千元的收入,平時我再做點木工,賣點產品就是零花錢,每月還有國家發的養老金,在農村生活足夠了。」

李大爺做木工匠人算起來整整60年了,他的手藝在當地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平時做的產品基本都是農村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無奈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很多產品都被現代材料所取代,他的產品市場空間被積壓很大,可是老人家腦子很靈活,他獨闢蹊徑,做起了典型的晉南家具,以古拙大氣見長,厚重的桌椅板凳銷路還算不錯,這不最近又適時調整推出了「板凳枕」,據他說很適合夏季使用,並且還有輔助矯正頸椎病的作用,一個賣50元錢,上集趕會銷售很好。

李奶奶說他們老兩口都是實實在在的老農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現在社會好,一年四季啥都能買到,老年人現在就是吃飽肚子穿暖和就是幸福,也不圖孩子們什麼,只要他們都能生活好就心滿意足,不過自己還是想操孫子的心,目前還有2個孫子沒有成家,一個是退伍剛回來,另一個是大學生。

李大爺是村子裡公認的勤快人,一輩子手腳停不下來,他說這都是跟上母親繼承下來的好傳統,李家這位媽媽一輩子也是個勤快人,她活了94歲,前年去世的,臨到老還是整天做家務,甚至還要下地幹點力所能及的活,人活著就是要不停的勞動,特別是農民堅決不能做懶漢,更不能怨天尤人,你做在家裡不幹活,難道地裡能自動長出好莊稼來?他認為只要手腳勤快,才會過上好日子。

同行的H老師人善良很喜歡幫助人,這裡來送給李大爺特意帶來了一個多功能的開瓶器,老人樂得合不攏嘴。據李大爺說H老師曾經幫他介紹了好多客人,到家裡來買走好些個產品,真是交了個好朋友。

李大爺家的後院是他50年前自己建造的土窯洞,院子中間種上了各種蔬菜,前邊的2間瓦房是他和老伴的臥室和他的木工部。李奶奶說家裡種的蔬菜地裡也有能吃到秋天,冬季他們就搬進窯洞裡生活,紅薯,蘿蔔白菜能管一冬,隔三差五可以到村子裡的小賣店買些反季蔬菜,現在天氣高溫按說是要住窯洞的,可是窯洞內外反差太大,怕住久了身體受不了,夏天嘛還是要出點汗為好。

李大爺老兩口是普普通通的農村老人中的一對,他們身上勤勞的性格也是老農民的真實寫照,農村人的「小車不倒只管推」的精神,給了我們生活的動力和活力,幸福生活離不開雙手來創造,老人們的勤快其實也是人生的一種美德。

李大爺老兩口之所以能夠生活滿足,心情舒暢,離不開那一個月的86個大饅頭的營養,更離不開勤快帶來的充實和快樂。【想看到更多的百姓的故事請點擊關注】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