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後跟配件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9:43:16 2
專利名稱:鞋後跟配件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鞋後跟配件模具。
背景技術:
鞋是人類的一種必須的生活用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鞋的款式、外觀及 質量的要求亦日益增高,生產鞋的模具及相應的工藝因此需要不斷的發展改進,傳統的鞋 一般由鞋幫及鞋底構成,隨著鞋的結構從單一化逐漸向多樣化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鞋後跟 配件被要求應用於鞋中,因此急需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且成本低的鞋後跟配件模具來 滿足現階段對鞋後跟配件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且成本低的鞋後跟配件模 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鞋後跟配件模具,包括壓 合配合的第一分模及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上開設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二分模上開設有 與所述第一模腔對應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與所述第二模腔配合形成供成型所述鞋後 跟配件的型腔,所述第一分模於開設有第一模腔的端面上凸設有導柱,所述導柱位於所述 第一模腔之外,所述第二分模於開設有第二模腔的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導柱對應的導孔, 所述第二分模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模腔連通的進料口,所述第一分模一側固定設有第一軸 套,所述第二分模與所述第一分模對應的一側固定設有第二軸套,所述鞋後跟配件模具還 包括有樞接軸,所述第一軸套與所述第二軸套套設於所述樞接軸上,所述第一分模固定連 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分模固定連接有第二手柄。較佳地,所述第一分模具有兩所述導柱,所述第二分模具有兩所述導孔,兩所述導 柱分別位於第一分模不同側的邊角處,兩所述導孔分別與兩所述導柱對應設置。第一分模 與第二分模壓合時,通過所述導柱與導孔的配合,實現第一模腔與第二模腔的對準及第一 分模與第二分模的緊密配合,從而加強成模的穩定性,提高產品質量。較佳地,所述第一分模具有兩所述第一軸套,所述第二分模具有三個所述第二軸 套,兩所述第一軸套與三所述第二軸套相間交錯套設於所述樞接軸上。通過側設於所述第 一分模與第二分模的軸套的同軸交錯的設計,結構穩固,使所述第一分模第二分模通過所 述軸套、樞接軸靈活樞接到一起,方便合模開模。所述第二分模對應第二模腔的部位貫穿開設有兩排氣孔,所述排氣孔用於注塑成 型時排走型腔內的氣體,防止成型的產品產生氣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鞋後跟配件模具的第一分模與第二分模通過樞接軸 實現樞接,利用導柱與導孔的對應關係實現對位,第一模腔與第二模腔配合形成成型鞋後 跟配件的型腔,原料從進料口注入該型腔中成型冷卻,所述型腔的結構可根據具體的鞋後 跟、配件等相應設計,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通過手柄實現控制分模開模,操作靈活。[0009]通過以下的描述並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於解釋本 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鞋後跟配件模具的結構立體圖。圖2是圖1的另一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鞋後跟配件模具包括壓合配合的第一分模10及第二分 模20,所述第一分模10及第二分模20由鋼材材料形成且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一分模10上 開設有第一模腔11,所述第二分模20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模腔11對應的第二模腔21,所 述第一模腔11與所述第二模腔21配合形成供成型鞋後跟配件的型腔,所述型腔的結構可 根據具體的鞋後跟、配件等相應設計。所述第一分模10於開設有第一模腔11的端面上凸 設有兩導柱12,所述導柱12位於所述第一模腔11之外,具體地,兩所述導柱12位於第一分 模11不同側的邊角處,相應地,所述第二分模20於開設有第二模腔21的端面上開設有與 兩所述導柱12對應的兩導孔22,兩所述導孔22分別與兩所述導柱12對應設置。第一分模 10與第二分模20壓合時,導柱12插入對應的導孔22中,通過所述導柱12與導孔22的配 合,實現第一模腔11與第二模腔21的對準及第一分模10與第二分模20的緊密配合,從而 加強成模的穩定性,提高成型產品的質量。可以理解地,所述導柱12、導孔22的數量可根據 實際需要相應設置。所述第二分模20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模腔22連通的進料口 23,原料 由該進料口 23進入型腔中成型產品。所述第二分模20對應第二模腔11的部位還貫穿開 設有兩排氣孔24,兩所述排氣孔24位於第二模腔21設有進料口 23的另一端,所述排氣孔 24用於注塑成型時排走型腔內的氣體,防止成型的產品產生氣泡,提高成型產品質量。所述 第一分模10 —側固定設有兩第一軸套15,所述第二分模20與所述第一分模10對應的一側 固定設有三個第二軸套25,所述鞋後跟配件模具還包括有樞接軸30,兩所述第一軸套15與 三個所述第二軸套25相間交錯套設於所述樞接軸30上使所述第一分模10與所述第二分 模20實現樞接,通過側設於所述第一分模10與第二分模20的軸套的同軸交錯的設計,結 構穩固,使所述第一分模10、第二分模20通過所述軸套、樞接軸靈活樞接到一起,方便合模 開模。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軸套25亦可以為兩個或根據實際需要相應設置。所述第一分 模10固定連接有第一手柄16,所述第二分模20固定連接有第二手柄26,在本實用新型的 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16通過焊接固定在第一分模10的左側,所述第二手柄26通過焊 接固定在第二分模20的右側,可以理解地,所述手柄可以固定於分模的前端,所述第一分 模10與第二分模20的前端還可設置扣合機構,進一步加強兩分模之間的壓合配合。使用時,通過第一手柄16與第二手柄26的控制,把第一分模10與第二分模20壓 合到一起,此時第一分模10上的導柱12插入第二分模20的導孔22內,使第一分模10緊 緊蓋於第二分模20上,從進料口 23注入塑料等原料到型腔中,等原料凝固後通過手柄使第 一分模10與第二分模20分離,使導柱12從導孔22中拔出,取出成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鞋後跟配件模具的第一分模10與第二分模20通過 樞接軸30實現樞接,利用導柱12與導孔22的對應關係實現對位,第一模腔11與第二模腔12配合形成成型鞋後跟配件的型腔,原料從進料口 23注入該型腔中成型冷卻,所述型腔的 結構可根據具體的鞋後跟、配件等相應設計,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通過手柄實現控制分模開 模,操作靈活、易於製造。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上揭 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施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一種鞋後跟配件模具,包括壓合配合的第一分模及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上開設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二分模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模腔對應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與所述第二模腔配合形成供成型所述鞋後跟配件的型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分模於開設有第一模腔的端面上凸設有導柱,所述導柱位於所述第一模腔之外,所述第二分模於開設有第二模腔的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導柱對應的導孔,所述第二分模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模腔連通的進料口,所述第一分模一側固定設有第一軸套,所述第二分模與所述第一分模對應的一側固定設有第二軸套,所述鞋後跟配件模具還包括有樞接軸,所述第一軸套與所述第二軸套套設於所述樞接軸上,所述第一分模固定連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分模固定連接有第二手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後跟配件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分模具有兩所述導柱, 所述第二分模具有兩所述導孔,兩所述導柱分別位於第一分模不同側的邊角處,兩所述導 孔分別與兩所述導柱對應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後跟配件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分模具有兩所述第一 軸套,所述第二分模具有三個所述第二軸套,兩所述第一軸套與三所述第二軸套相間交錯 套設於所述樞接軸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後跟配件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分模對應第二模腔的 部位貫穿開設有兩排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鞋後跟配件模具,包括壓合配合的第一分模及第二分模,第一分模上開設有第一模腔,第二分模上開設有與第一模腔對應的第二模腔,第一模腔與第二模腔配合形成供成型鞋後跟配件的型腔,第一分模於開設有第一模腔的端面上凸設有位於所述第一模腔外的導柱,第二分模於開設有第二模腔的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導柱對應的導孔,第二分模上還開設有與第二模腔連通的進料口,第一分模一側固定設有第一軸套,第二分模與第一分模對應的一側固定設有第二軸套,第一軸套與第二軸套套設於一樞接軸上,第一分模固定連接有第一手柄,第二分模固定連接有第二手柄。該鞋後跟配件模具結構簡單、操作靈活且成本低,易於製造。
文檔編號B29C45/26GK201633171SQ20102011050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4日
發明者馮曄 申請人:東莞市興茂橡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