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吃什麼(現代人卻熱衷吃金)
2023-05-17 10:52:06 2
古人吞金自殺,現代人瘋狂吃金。
外國很多食物喜歡用金箔包裹,酒裡也加入金子,廣州當年舉辦黃金宴轟動一時……難道吃金子已成潮流?
現代人喜歡鍍金,已經變態到連食物都不放過了。中國菜譜裡各類黃金食品,只是炸制金黃色取個好聽的名字而已,而外國的黃金食品,卻是真的在表面裹一層金子。如黃金冰淇淋、黃金牛排等,不知味道是不是真好吃,但金燦燦亮瞎眼的賣相,確實高端大氣上檔次。
當然,這些黃金美食都不是為一般人準備的,都是有錢人的專屬。但這樣直接吃金子真的安全嗎?吞金自殺只是影視劇裡忽悠人的橋段?
首先,吞金真能讓人自殺。古往今來大量史料中,就記載過很多吞金自殺的例子。但是,吞金也未必全都能自殺。能不能死成,主要取決於金子的品質和形狀。
金子屬於惰性金屬,進入人體後不會發生任何反應,如果金塊純度高、重量小且形狀規則圓滑,只會在腸胃道中轉一圈,然後被排出體外,吞進去啥樣出來還是啥樣,根本不可能達到吞金自殺的目的。
1946年到1949年期間,南京中央醫院接診過104例吞金自殺的病例,佔同期自殺接診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見古人吞金自殺的習慣,也嚴重影響著近代人。
不過這些自尋死路的人,很多最終都沒能死成,因為他們大部分吞的都是金戒指。這樣一個光滑完整的圓環,體積不大且黃金純度高,不足以致人死亡。
其實,還真是這麼回事。
金子本身雖然是無害的,但古人冶煉技術不太行,提煉出來的金子根本就不純。表面看是黃澄澄的金子,其實裡邊含有大量鉛、汞等有毒金屬,這些有毒金屬,才是致人死亡的元兇。所以與其說是「吞金自殺」,不如說是服毒自殺,金子只是莫名背了黑鍋而已。
當然,也不是說純金吞下去就絕對安全,如果金子骨骼清奇形狀奇特,譬如一不小心搞成榴槤狀,而且有猛士真能咽得下去,必定會劃破消化道導致內出血。這種狀況下,金子再純也沒用,這純粹的物理攻擊,同樣能置人於死地。
古人冶煉技術不行,但現代技術行啊,所以黃金實物基本是安全的!現在的黃金純非常高(99.99%以上),而如此高純度的黃金,對人體而言基本是安全無害的。
早在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設的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就將黃金列為食品添加劑,這意味著食品中加入黃金是沒問題的。從此以後金箔開始入菜,並在國外很多國家大行其道。
在國外,使用金箔的食品類型非常多,包括牛排、麵包、冰淇淋以及巧克力等,外邊裹上一層金箔,看起來就很「高貴」,格調瞬間提升好幾個檔次,畢竟「土豪金」可不只是中國人喜歡。吃得滿嘴金燦燦,一笑就亮瞎別人眼的感覺,想想都讓人慾罷不能。
其實,裹上金箔並不能讓食物變得更美味。它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讓食物更好看,純粹的裝飾品而已。但只要能顯得自己與眾不同,沒啥味道也一樣可以吃,畢竟這就是人類的愛好。
不過,金箔包裹的食物,在我國是吃不到的,因為在我國生產經營含有金箔材質的食品,妥妥地屬於違法行為。2022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和海關總署聯合通知,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的違法行為。
國家明令禁止,商家自然不敢頂風而上。國家之所以禁止,一方面出於健康考慮,畢竟黃金再純也達不到100%,其中還是有些許雜質,含量再少也一樣會危害健康。另一方面,這種赤裸裸炫富的行為,也是國家不提倡不支持的。
這個問題,需要從供需兩方面來看!
天下沒有不想多賺錢的商家,用金箔包裹食物,就是為了讓你心甘情願多花錢。
金箔雖然是如假包換的真金,而且是高純度黃金打造出來的,但價格卻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貴,這是因為拋開重量談價格都是耍流氓,就如很多「專家」拋開攝入量談毒性一樣。
黃金純度越高延展性就越強,高純度的黃金可以加工至0.1微米厚,也就是10000張金箔摞到一起,厚度才只有1毫米。1克黃金可以做出50多張10平方釐米左右的金箔,如此算下來每張價格只有幾元錢。如果每張面積小點,價格還可以更低。
單張金箔雖然便宜,但往食物身上一裹,再賣給消費者時,那價格可能就翻上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波韭菜不但割得爽,而且還能讓消費者自己送上門被割。2021年,荷蘭出過一款裹著金箔的漢堡,因為加上這些4.6克重的金箔,漢堡身價立馬漲到3.8萬元人民幣。
另外,黃金食物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物以稀為貴,對一些人而言,吃這種除了貴再沒其他任何優點的食物,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讓自己有更多可以吹噓的地方。這也許就是傳說中金燦燦的土豪審美,「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其實,食物最誘人的地方就在於色香味俱全,但現在裹上一層毫無用處的金箔,猶如黃色補丁一樣,掩蓋了食物本身的美好。不知那些心甘情願多花冤枉錢的人,是衝著金箔買的食物,還是為了食物買的金箔?
把兩個毫不相干的東西,生搬硬套湊到一起,然後人為賦予其象徵身份和財富的符號意義,這種華而不實的蠢事,也只有人類能幹得出來。幸虧我國有先見之明,出臺明文規定禁止在食物中添加金銀箔粉,讓食物回歸最本源的作用,只能說國家這波幹得確實漂亮。
作者:芒果很忙
#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頭條創作挑戰賽##我在頭條做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