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油溫判斷(做菜時的油溫都是怎麼判斷的)
2023-04-25 01:47:47 3
不少人做菜時講究食材的選用以及調料的選擇,卻忽略了油溫這個關鍵因素。
其實油的溫度對菜餚的口感影響很大,不同菜餚對油溫的要求也不相同。
通常來說,做菜的油溫可以分為熱鍋熱油、熱鍋涼油、冷鍋冷油三種,熱鍋熱油中又包括了熱油鍋、旺油鍋和烈油鍋。
NO. 1——熱油鍋
俗稱「五六成熱」,約為140°C~180°C,此時油麵波動,向四周翻動,微有青煙升起,原料下油後,其周圍出現大量氣泡,並伴有譁譁聲。
熱油鍋一般用於幹炸、軟炸等類型的菜餚,如軟炸蝦仁、炸香椿、幹炸帶魚、幹炸裡脊等。
另外,炒青菜和炒肉類菜餚也要將油溫控制在五六成熱。幹炸帶魚、幹炸裡脊等菜餚需要復炸,即將菜餚炸熟後撈出,待油溫升高後再炸一遍,復炸時需要七八成熱油溫,才能使菜外酥裡嫩。
用熱油鍋炒青菜,能使炒出來的菜顏色漂亮且營養流失少,油溫過高可能會造成原料受熱不均勻,油溫過低則蔬菜容易出水。
炒制肉類菜餚時,先放肉煸炒至發白後,再放入蔥姜繼續煸炒,最後放配料。
NO. 2——旺油鍋
俗稱「七八成熱」,約190°C~240°C,此時油麵的翻動轉向平靜,有青煙,用勺攪動時有聲響。
原料下油鍋後,周圍出現大量氣泡,並帶有輕微的油爆聲。一般適用於炸、烹、炒等烹調方法。
如果想吃外皮金黃酥脆、蛋黃溏心的荷包蛋,就要用七成熱的油溫,並且煎制時間要短。此種油溫也適合煎炒豆腐,因為油溫太低豆腐易碎。
原料下鍋後關火,用高油溫把外皮定型,再用文火將原料內部炸熟,最後升高油溫給原料炸制上色,適合做拔絲山藥、拔絲土豆等。
另外,還可用這種溫度油炸香酥雞,但中途別關火,持續加熱保持油溫,炸出的雞外焦裡嫩。
NO. 3——烈油鍋
「九十成熱」又稱烈油,約為250°C~300°C,油煙密、有灼熱的熱氣,青煙四起並向上衝,即將到達燃點。
原料入鍋後有大泡翻騰,並伴有爆破聲。這種油溫僅適用於蒸製菜餚和水煮類菜餚,如給水煮肉片、蔥油魚等上最後一道工序。
做法是,把熱油淋在蔥絲、蒜末、花椒、辣椒碎上。這時有譁譁的響聲,熱油易飛濺,要小心。
NO. 4——熱鍋涼油
油溫三四成熱,約為90°C~130°C。此時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也會迅速下降,用於製作較軟嫩的菜餚,如滑炒裡脊絲、清炒蝦仁等。
為了防止幹燒鍋,可先將鍋內倒入少許油燒至八九成熱時,將油倒出,再放入適量涼油,燒至三四成熱。
「熱鍋涼油」法烹製的菜餚爽脆細嫩,還能起到不粘鍋、防止營養流失的作用。
NO. 5——冷鍋冷油
將油和原料同時入鍋,然後開小火加熱。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炸制,也叫「吞炸」。
以油炸花生米為例,先將油和花生米一起放入鍋中,再逐漸加熱。
加熱時宜用小火,聽到花生米啪啪作響,看到花生皮部分裂開,有香味時馬上關火,倒出瀝淨油,在漏勺中迅速顛翻幾下,散去熱量,同時撒上鹽,盛入盤中。同樣做法的還有炸松子仁、炸瓜子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