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和處理卡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4:50:21 3
專利名稱:墨盒和處理卡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處理卡盒。
在本說明書中所述的處理卡盒呈盒狀,它主要包括一個充電裝置、一個顯像裝置、一個清理裝置以及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所述充電裝置、顯像裝置以及清理裝置屬於圖像處理裝置。處理卡盒也可以僅僅包括這些圖像處理裝置之一以及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或者是只包括顯像裝置和電子攝影光敏構件。所述處理卡盒可拆除地安裝在一臺在記錄媒介上形成圖像的電子攝影成像設備主部件之中,所述設備可以是電子攝影複印機、電子攝影印表機、字符處理器等等。
一臺建立在電子攝影成像處理基礎上的傳統成像設備使用一個處理卡盒系統。根據這個系統,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以及一個或者多個對電子攝影光敏構件起作用的處理裝置匯合成一個卡盒狀,該卡盒能可拆除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的主部件之中,這個系統能顯著地提高成像設備的作業效率,因為它允許使用者自行維護,不必依靠專業維修人員。所在,處理卡盒系統被廣泛應用於成像設備領域。
已經知道,在這種卡盒系統中採用的一些處理卡盒能添加墨粉(見美國專利No 5,034,776,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186 375/1990等)。
上述的美國專利No 5,034,776以及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186375/1990披露了一些種類的處理卡盒,它們允許多個再充填墨盒插入內部空間。
當使用可添加墨粉的處理卡盒時,在上述專利或專利申請中提及的傳統技術是非常有效的。
本發明進一步發展了上述已有技術。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能提高添加墨粉操作效率的處理卡盒。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摺疊的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能使用這種再充填墨盒的處理卡盒。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在添加墨粉時不會漏散的處理卡盒。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處理卡盒,它們允許再充填墨盒的墨粉容納區沿著與該墨粉容納區的縱向橫切的方向減小體積。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式樣,一種用來為貯墨槽添加墨粉的再充填墨盒(所述墨盒用來顯出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包括一個撓性的(可壓扁的)墨粉貯存區,在其每個縱向端部具有向內伸出的可摺疊側板;一個開口,儲存在墨粉容納區內的墨粉通過此開口排入貯墨粉槽之中。
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啟封地密封所述開口;當再充填墨盒經受一個外力時,其側板的朝裡伸出部分向內摺疊,從而允許墨粉容納區沿著該墨粉容納區縱向垂直的方向被壓扁,從而使再充填墨盒的體積被縮小。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再充填墨盒以及一個處理卡盒,它們允許再充填墨盒插入貯墨槽的內部空間之中。
下面結合附圖介紹本發明的幾個最佳實施例,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以及優點更加明顯。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墨盒夾的透視圖。
圖2是圖1墨盒夾的側視圖。
圖3是圖1墨盒夾的剖視圖。
圖4是裝在圖1墨盒夾內部的墨盒的透視圖。
圖5是圖4墨盒的底視平面圖。
圖6是一張透視圖,它描述圖4墨盒是如何摺疊的。
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墨盒的透視圖。
圖8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卡盒的透視圖。
圖9是一張示意圖,它描述處理卡盒的主要部分,此時墨盒卡已經插入其中。
圖10是描述處理卡盒初始狀態的說明圖。
圖11是描述第一墨盒夾如何插入處理卡盒的說明圖。
圖12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墨盒夾是如何在處理卡盒的開口處定位的。
圖13是一張透視圖,它描述處理卡盒是如何密封的。
圖14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墨盒夾處於處理卡盒內的一個預定位置時的狀態。
圖15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墨盒夾的撕開帶是怎樣從定位情況如同圖14所示的墨盒夾上去掉的。
圖16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圖15所述的撕開帶是怎樣去掉的。
圖17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二墨盒夾是如何插入處理卡盒的。
圖18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墨盒夾與處理卡盒彈簧構件之間的關係。
圖19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墨盒夾停止器的功能。
圖20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二墨盒夾在處理卡盒內一個預定位置時的狀態。
圖21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第一至第四墨盒夾處於處理卡盒內的狀態。
圖22是一臺典型的能接納本發明處理卡盒的電子攝影成像設備的剖面示意圖。
圖23是圖22所示成像設備的外形透視圖。
圖24是一張剖視圖,它描述安裝在圖22所示成像設備內一個典型處理卡盒的結構。
圖25是圖24所示處理卡盒的外形透視圖。
圖26是一張透視圖,它描述裝有圖25所示處理卡盒的一臺成像設備的主部件。
圖27也是一張透視圖,它描述從與圖26不同的角度看過去時,裝有圖25所示處理卡盒的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的一部分。
圖28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與安裝圖25所示處理卡盒有關的構件。
圖29是圖28所示的構件剖視圖。
圖30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墨盒夾的透視圖。
圖31是圖30所示墨盒夾的剖視圖。
圖32是內部插有圖30所示的墨盒夾的一個處理卡盒的透視圖。
圖33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圖30所示墨盒夾的側板。
圖3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墨盒夾的透視圖。
圖35也是一張說明圖,它描述圖34所示墨盒夾安裝在處理卡盒之中的狀態。
下面參照附圖,介紹根據本發明的電子攝影成像設備、處理卡盒以及再充填色粉容器(在本文中簡稱為墨盒)。
首先參照圖22至29,介紹一種能夠接納本發明處理卡盒的典型的電子攝影成像設備。
介紹順序是首先介紹成像設備以及處理卡盒的通用結構,然後介紹再充填墨盒的通用結構。
如圖22,23所示,成像設備A具有一個包括轉動多角鏡1a、透鏡1b以及偏轉鏡1c的光學裝置1。從雷射光源中發射出一個反映圖像數據的光束,該光束在光學裝置1的作用下投射,以便掃描作為電子攝影光敏構件的一個光敏鼓7的表面。其結果是,在光敏鼓7的表面上形成一個潛影。再通過一個使用墨粉的顯像裝置9,將潛影顯現成一張墨粉圖像。
在形成墨粉圖像的同時,在印張進料裝置3的作用下,從印張進料盒3a發送一張記錄媒介2到處理卡盒的成像站,所述印張進料裝置3包括一個揀出輥3b、傳輸對輥3c、3d以及記數對輥3e等等,記錄媒介2在這些輥子中傳送時進行轉向。在成像站內,光敏鼓7上形成的墨粉圖像,通過在作為轉移裝置的轉移輥4上施加電壓的方法,轉印到記錄媒介2上。
在墨粉圖像轉印之後,記錄媒介2由導向構件3f導入定影裝置5。所述定影裝置5包括一個帶加熱器5a的定影輥5b以及一個驅動輥5c,驅動輥5c在傳送記錄媒介2同時將後者壓在定影輥5b上,致使墨粉圖像被固定在記錄媒介2上。然後,在排出對輥3g、3h和3i的作用下,具有固定墨粉圖像的記錄媒介被傳送,通過一個轉向通道3j,卸到排出盤6之中。可開關的舌門3k能被開啟,使記錄媒介2也能在排出對輥3m的作用下直接向前卸出,不再進入轉向通道3j。
其次,參照圖24和25,在含有成像站的處理卡盒B中,帶有光敏層的光敏鼓7轉動時,一個預定的電壓被施加到作為充電構件的充電輥8上。結果,光敏鼓7的表面被均勻地充電。然後,被均勻充電的光敏鼓7的表面受到由光學裝置1發出並通過曝光開口10的掃描光束的照射。致使光敏鼓表面上形成潛影。該潛影由顯像裝置9顯像。應該指出,充電輥8與光敏鼓7接觸,隨後者的轉動面轉動。
在顯像裝置9中,當一個供墨構件9b轉動時,能將一個貯墨部分9a中的墨粉朝顯像輥9c發送。當含有一個固定磁體的顯像輥9c轉動時,在刀片9d的作用下,一個由摩擦電產生的墨層就在顯像輥9c的表面上形成。這個墨層上的墨粉根據上述潛影的情況轉移到光敏鼓7的表面上,因此,在光敏鼓7的表面上形成一張墨粉圖像,也即一張可見的圖像。
然後,在轉移輥4上施加一個極性與墨粉圖像極性相反的電壓,從而使墨粉圖像被轉移到記錄媒介2上。接下來,殘留在光敏鼓7上的墨粉由包括一個清理刀片10a以及廢墨收集器10b的清理裝置10清除,具體地說,由清理刀片10a刮除光敏鼓7表面上的殘留墨粉,並將其匯聚在廢墨收集器10b之中,使光敏鼓7準備好用於下一次成像。所述清理刀片10a與光敏鼓7接觸。
光敏鼓7之類的各種構件被整體地安置在一個外殼內部,該外殼首先將一個貯墨槽11和一個顯像框架12連接在一起,再連接一個清理框架13,最終構成處理卡盒B。處理卡盒B可拆卸地安裝在該成像設備主部件14內部的一個處理卡盒接納裝置之中。
再參照圖26和27,當處理卡盒接納裝置的蓋子15開啟時,處理卡盒接納空間就暴露出來。在設備主部件14的每個側壁上做出處理卡盒接納構件16(導向構件)。左、右導向構件均提供一個導向部分16a。處理卡盒B就插在導向部分16a之中。然後,蓋上蓋子15,將處理卡盒B裝入成像設備A的順序就結束了。
在這個實施例中,處理卡盒B的外殼是把貯墨槽11、顯像框架12在及清理框架13連結在一起而構成的。下面將介紹該外殼的構造。
參見圖24,貯墨槽11具有一個貯墨部分9a,在其中安置著供墨構件9b,顯像輥9c和顯像刀片9d安裝在顯像框架12內部。一個攪動構件9e被可轉動地安裝在鄰近顯像輥9c處,以便攪動顯像腔內部的墨粉。貯墨槽11以及顯像框架12焊接在一起形成顯像單元D。
光敏鼓7、充電輥8以及清理裝置10安裝在清理框架13上,再裝上光敏鼓活門18,就構成了清理單元C。當處理卡盒B從設備主部件14上取走之後,活門18蓋住光敏鼓7,對其進行保護。
顯像單元D和清理單元C連結起來構成處理卡盒B。顯像框架12的每個縱向端部覆蓋著一個不再描述的蓋子構件,它可轉動地支承著顯像輥9c的相應端部。如圖28、29所示,所述蓋子構件提供一個臂19,在臂19的端部做出一個轉軸20。注意圖28、29隻是畫出處理卡盒B的一側。
再有,在清理框架13的每個縱向端部還提供一個用來定位轉軸20的溝槽21。轉軸20插入溝槽21之中,然後再用一個螺釘把帶有凸部22a的連接件22安裝到清理框架12上,顯像單元D和清理單元C以這種方式相互連結後,可繞轉軸20轉動,以便顯像輥9c藉助於顯像單元D自身重量壓在光敏鼓7上。
顯像框架12還受到向下的壓力,該壓力來自依附在連結件22上的壓縮彈簧22b,以至於顯像輥9c能可靠地壓向光敏鼓7。此外,在顯像輥9c的每個縱向端還安裝著一個隔環,該隔環壓在光敏鼓7上,以便在光敏鼓7和顯像輥9c之間保持一個預定的間隙。
再參見圖25,處理卡盒B還提供一個用來覆蓋或暴露開口的蓋子構件44。為了便於開關蓋子構件44,在其大致中間位置做出一個手持部分50。再有,在墨盒夾已放在處理盒B之中並且蓋子構件44已經關閉的情況下,有一個撕開帶手柄30從處理卡盒中伸出,它用來啟封墨盒以便為處理卡盒B添加墨粉。後文中將對此作出更詳細的介紹。此處應該注意,蓋子構件44蓋住一個位於貯墨部分9a頂部的開口9g,當要向貯墨部分9a添加墨粉時蓋子構件44可以開啟。
還有,處理卡盒還提供一個用來鎖住蓋子構件44的鎖緊構件52。鎖緊構件52被安置在鄰近閉合的蓋子構件44的手持部分50的地方。當鎖緊構件52向上並向右轉動時,蓋子構件44不再鎖緊,為開啟作好了準備。
並且,處理卡盒B還包括導向件54、56,它們位於處理卡盒B的每個縱向端,用來將處理卡盒B裝入成像設備主部件。
下面介紹根據本發明的處理卡盒B以及根據本發明的墨盒夾T。
參見圖1到3,作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墨盒夾T大體呈三角形柱狀物形狀,並包括一個用來容納墨粉的墨盒23、一個頂導板24、一個底導板25以及大體呈三角形的側板26、26。頂導板24和底導板25是用來夾住墨盒23的夾持裝置,它們自身也由兩塊側塊26在縱向端部處固定在一起。另外,墨盒夾T可以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橫截面或者大致呈矩形的橫截面。
參見圖4至6,墨盒23是一個撓性容器,它大體呈三角形柱狀形狀,並包括一個用來貯存墨粉的「V」形主體區(墨粉容納區)23a,其中相當於字母「V」開口部分的是一個開口23c。墨盒23還包括位於主體區23a的每個縱向端部的側壁部分23b、一個圍繞開口23c整個邊緣的凸緣23d以及一個用於密封開口23c的密封構件。所述密封構件將在後文中介紹。
在這個實施例中,大體呈三角形柱狀物形狀的上述墨盒23的側壁部分23b和凸緣23d的一部分23d1向內彎折,因此,在完成重新充填墨粉操作之後,當「V」形主體區23a受到來自與「V」形主體區23a的縱向垂直的壓力時,側壁部分23b能朝主體區23a內部可靠地摺疊(見圖6)。換句話說,凸緣23d的一部分23d1的中間部分以及側壁23b的中間部分(亦即等於從三角形側壁23b的頂角開始畫出的垂線23b1的部位)凹入。所以如圖5所示,從開口23c側看過去,墨盒23的兩個側壁基本上呈字母「M」的形狀。也就是說,側壁部分23b的向內伸出部分23b1是從開口23c縱端稜邊的中間部位到大體呈三角形的側壁23b的離開口23c縱端稜邊最遠的頂角的連線;側壁部分23b的向內伸出部分23b1好比是一根連線,該連線從一把扇子的樞軸位置連到這把打開的扇子的邊緣中心位置。
至於墨盒的材質,為了保證只須施加少量壓力就能將墨盒23可靠地壓扁,使用諸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尼龍之類的軟材料。此外,為了減少壁厚,墨盒23用真空成型法製成。例如,使用厚度為0.6毫米的聚乙烯-聚丙烯薄板材料,最終產品的厚度範圍為0.2毫米-0.6毫米。至於最終產品的壁厚,側壁部分23b以及凸緣23d的一部分23d1的厚度最好在0.1毫米-1.0毫米範圍內,以便只須施加少量壓力就能壓扁。也就是說,當壁厚不大於0.1毫米時,易產生針孔,從而導致墨粉洩漏;當壁厚不小於1毫米時,受壓時強度較大,使墨盒23難於壓扁。
上述尺寸的結構能保證墨盒23隻需施加少量壓力就容易壓扁。
墨盒23的開口23c用一個密封構件封住。所述密封構件使用膠合、焊接之類方法固定在凸緣23d上。
密封構件可以由如同傳統墨盒所用的平的易剝膠膜製成,但是在這個實施例中,使用圖5所示的撕開帶單元,以便減少撕開密封構件的阻力,也就是說,使墨盒啟封更加容易。所述撕開帶單元包括一個用於覆蓋開口23c的覆蓋膠膜27,以及一個與覆蓋膠膜27接觸的撕開帶28。撕開帶28從開口23c的一個縱向端部延伸到另一個縱向端部並以一個寬度局部覆蓋開口23c,所述寬度由開口23c的一個縱向邊以及一條撕開線27a確定。然後,撕開帶向回摺疊,反向延伸超過開始點。由於準備了這種結構,只要拉動撕開帶28的伸出的摺疊部分28a的端部,墨盒就能被啟封。也就是說,拉動撕開帶28的伸出的摺疊部分28a覆蓋膠膜27就會沿著撕開線27a被撕開,並從凸緣23d上剝離。其結果是開口23c暴露出來並釋放出墨粉,儘管此時還有一部分覆蓋膠膜27局部覆蓋著開口23c。
在這個實施例中,墨盒23的橫截面輪廓做大體呈三角形,但是這種輪廓不是強制性的。相反,它可以做成如同圖7所示墨盒23A的形狀,也就是說,墨盒具有一個類似扇形的橫截面,所述扇形是通過使側板26變形而做成的,具體的變形方法為側板的頂角部分以及與頂角部份相對的邊均做成弧狀輪廓。
再參看圖1至3,撕開帶28的端部提供一個撕開帶手柄固定板29,一個撕開帶手柄30就固定在撕開帶手柄固定板29上。所述撕開帶手柄固定板29可離開地依附在頂導板24上。因此,拉動手柄30也就拉動了撕開帶28。其結果是,覆蓋膠膜27沿著撕開線27a被撕開,形成一個允許墨粉排出的開口27b。應該指出,開口27b是朝著墨盒23的開口23c的一個縱向邊偏移的。
「V」形墨盒夾T具有一塊頂導板24以及一塊底導板25,在此處,這兩塊導板24、25使用一個適當的裝置,安裝在側壁的相當於印刷符號「V」斜筆劃的邊緣上。在頂導板24上用鑽孔法做出一個弧形導向孔32。該孔鄰近頂導板24的一個縱向端部,撕開帶28穿過導向孔32。頂導板24還在頂面上提供一個插入手柄31,該插入手柄位於沿縱向大體為中央的地方。
插入手柄31使入得墨盒夾T容易插入處理卡盒B。參見圖1,插入手柄31是一個「U」形單片式構件。它由聚丙烯(PP)或者聚醯胺(PA)之類撓性樹脂材料製成。除了腿部31a或者31a基部之外,其厚度為1-2毫米。而腿部31a的基部比其餘部分更薄,只有0.3-0.8毫米厚,以至於它可以彎曲到足以用作一個鉸鏈的厚度。
由於上述結構,也就是說,由於插入手柄31的腿部31a能在其可彎部分彎曲,插入手柄31能安置在一個位於頂導板24頂面的凹槽24a之中。凹槽24a具有一個與插入手柄31相匹配的輪廓。凹槽24a的深度等於插入手柄31的厚度;因此,當插入手柄31與凹槽24a配合時,插入手柄31a的朝外表面與頂導板24的頂面成一水平,有助於節省空間。
在正常狀態,插入手柄31從頂導板24的頂面傾斜伸出,因此容易抓住。
此外,頂導板24還具有四個導向輥33;在每個縱向端部表面上安裝著兩個導向輥33,它們沿著頂導板24的縱向延伸。這些導向輥33與處理卡盒的導向溝槽(後文將介紹)配合,面導板24的位置。在頂導板24的面朝下的表面上,沿著導向孔32的這貼上擦淨密封34。
在墨盒夾的每個縱向端部,側板26的一個邊可轉動地連續到頂導板24的面朝下的表面上。
此外,在墨盒夾的每個縱向端部,側板26的另一個邊可轉動地連結到底導板25的面朝上的表面上。
底導板25的面朝下表面上做出一個蓋35,蓋35沿著開口23c的縱向邊覆蓋撕開帶28,以至於在墨盒夾T插入處理卡盒B時,能防止撕開帶被接近。
此外,底導板25還做出凸塊25a,該凸塊25 a位於底導板25的每個縱向端部,處在與安裝蓋35的角相對的角落上,並且沿著墨盒夾T的縱向伸出。當墨盒夾T插入處理卡盒B時,凸塊25a也能以頂導板24的導向輥33相同的方式調節底導板25。
側板26大致呈三角形,並且通過相應瓣邊緣分別可轉動地連結到頂導板24和底導板25上。還提供了一個鉸鏈部分26a,所述鉸鏈部分垂直延伸通過中間位置,也就是說,從頂角位置一直延伸到頂角相對的邊,因此側板26能向內摺疊。
而且,參照附圖尤其是圖2,在側板26的面朝內表面上做出一個跨過摺疊線的槽26b。在槽26b中配裝一個能阻止側板26向內摺疊的扇形停止器36。在停止器36上做出一個與槽26b的停止器鎖緊部分26b1或26b2嚙合的爪36a以及一個柱狀凸起36b,在側板26的頂導板側的一半上切出一個弧形孔,所述柱狀凸起36b可以沿著這個弧形孔運動。
通常,停止器36的爪36a與第一停止器鎖緊部分26b1嚙合,也就是說,停止器定位於跨過側板26摺疊線之處,從而能防止側板26被摺疊。然而,當停止器36以其凸起36b圍繞軸線36c逆時針(相對於此圖而言)轉動時,在爪36a和第一停止器鎖緊部分26b1之間的嚙合被轉換成在爪36a和第二停止器鎖緊部分26b2之間的嚙合,停止器從摺疊線朝頂導板24縮回,於是允許側板26摺疊。
還有,在側板26的底導板側的一半上用鑽孔法做出一個圓孔26d,圓孔26d的直徑與柱狀凸起36b的直徑相匹配。當側板26摺疊時,凸起36b與孔26d寬鬆地配合,不妨礙側板26的摺疊。
此外,頂導板24或者底導板25的每個縱向端部被分別提供一個切除部分24b或者25b,以便防止頂導板24或者底導板25與處理卡盒B的彈簧構件產生幹擾,該彈簧構件將在下文中進行介紹。
接下來參看圖8至10,重新介紹根據本發明的的處理卡盒B,這次介紹將更加詳細。
通過開啟或關閉蓋子構件44能使位於貯墨部分9a的頂部開口9g暴露或蓋住。蓋板構件44具有扇子狀的側板44a。所述扇子側板44被提供一個軸向凸起44b。軸向凸起44b的位置也就是扇子樞軸的位置。這個軸向凸起44b安裝在一個溝槽之中,此溝槽是由上述處理卡盒B的貯墨部分9a的外壁的面朝外表面提供的,因此,蓋子構件44被可轉動地連結到處理卡盒B上。
在蓋子構件44的後表面上提供一個用來推動墨盒夾T進入貯墨部分9a的推動凸起44d以及一個用來向外引導撕開帶28的導向肋44e。
在圍繞著貯墨部分9a的處理卡盒B的前、後、左或右壁的面朝內表面上粘結著一個由MOLT PLANE之類製成的、具有預定厚度的密封構件37。在左或右側壁的面朝內表面上還提供兩個引導被插入墨盒夾T的導向槽38以及一個用來摺疊被插入墨盒T的彈簧39。
所述導向槽38在接近於墨盒夾T入口處的部分做成弧形,然後朝著較深端取直,兩個導向槽38始終保持平行。
參看圖9,在貯墨部分9a的左右壁裝有一個第一嚙合爪40,它包括一個中心軸40a,並能圍繞中心軸40a轉動,所述第一嚙合爪40進一步包括一個從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凸出部分40b以及一個從另一端向內延伸的第二凸出部分40c;它們沿著相反的方向延伸。而且,貯墨部分9a的左右側壁被提供一個允許第一凸出部分40b向外伸出的窗口41。用一個撓性帘子42從外側將窗口41蓋住。在第二凸出部分40c的背面裝有一個向內壓迫第二凸出部分40c的彈簧40d。
如圖10所示,在貯墨部分9a後部的面朝內表面上可轉動地安裝著一個第二嚙合爪43。所述第二嚙合爪43與第一嚙合爪40一起調節被插入的墨盒夾T的運動。第二嚙合爪43的一端由一個軸43a可轉動地支承著,並在另一端的內側做出一個凹入的嚙合部分43b。在嚙合部分43b的背面裝有一個彈簧43c,以便向內壓迫嚙合部分43b。
此外,在貯墨部分9a的鄰近開口9g處裝有一塊擋板45。擋板45使一開始存入處理卡盒B內部的墨粉保持密封,也就是說,當處理卡盒B從未被使用時保持墨粉被密封。擋板45由第一和第二嚙合爪40和43固定住。除了沒有插入手柄31和導向孔32之外,擋板45與頂導板24結構相當。
貯存在貯墨部分9a中的墨粉由擋板45以及粘結在貯墨部分9a前、後、左、右壁的密封構件37進行密封,決不會漏出。而且由於具有擋板45,在再充填墨粉操作期間,外部異物、灰塵之類均不會通過開口混入墨粉。
應該注意,擋板45在其每一個橫向邊處被提供多個導向輥33a,並能朝貯墨部分9a內部運動。所用的方法為中斷它與第一和第二嚙合爪40和43的嚙合關係,並使導向軸33a沿著貯墨部分9a側壁上提供的導向槽38運動。
下面介紹上述結構的處理卡盒B和墨盒夾T的再充填墨粉的有關操作。
參見圖10,當處理卡盒B是一個新的處理卡盒時,它的內部空間(貯墨部分9a的內部空間)充滿墨粉,此時貯墨部分9a的開口由擋板45在與貯墨部分9a的開口鄰近的位置擋住。處理卡盒B在這種狀態下被插入成像設備主部件A之中,以進行成像操作,在此期間消耗處理卡盒B內部一開始供應的墨粉。
在成像操作耗盡貯墨部分9a中的墨粉之後,用一個第一次使用的墨盒夾T(第一墨盒夾T1)把墨粉再次充填到處理卡盒B之中,下面結合附圖11介紹這種情況。
首先,打開成像設備主部件A的蓋子15,露出處理卡盒B的蓋子構件44,然後使蓋子構件44圍繞軸向凸出44b轉動,露出貯墨部分9a的開口9g。在這種狀態下,操作者抓住第一墨盒夾T1的插入手柄31,將第一墨盒夾T1移到貯墨部分9a的開口上方位置,再將第一墨盒夾T1放入開口9g。
在這一位置使第一墨盒夾T1定向,以致於第一墨盒夾T1的頂角(參見其斷面)位於蓋子構件44的軸向凸起44b處,並且底導板25面向擋板45。還是在這一位置,從底導板25縱向端部表面上伸出的凸起25a與貯墨部分9a的導向槽38嚙合。
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的尺寸小於被粘在貯墨部分9a側壁、前壁和後壁上的密封構件37圍繞的開口的尺寸。另一方面,頂導板24的尺寸大於被粘在貯墨部分9a側壁、前壁和後壁上的密封構件37圍繞的開口尺寸,並小於在貼附密封構件37之前貯墨部分9a的尺寸。因此,當將第一墨盒夾T1通過開口9g插入時,底導板25被允許通過開口9g,而頂導板24則在到達開口9g時被擋住。
在這種狀態下,第一墨盒夾T1的撕開帶手柄30伸出,離開貯墨部分9a,由於它還被撕開帶手柄固定板29抓住,因此只是從墨盒夾T1伸出。
接下來,沿關閉方向轉動蓋子構件44,使蓋子構件44的推動凸起44d接觸到第一墨盒夾T1的頂導板24的頂面。當蓋子構件44沿關閉方向繼續轉動時,第一墨盒夾T1被沿著導向槽38推入處理卡盒B之中,同時密封構件37被壓緊在頂導板24的周邊以及貯墨部分9a的橫壁、前壁、後壁之間。
在這種狀態下,就在擋板45的頂面接觸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的底面之時,在貯墨部分9a的側壁面朝外表面提供的第一嚙合爪40的第一凸出部分40b與帘子42一起被蓋子構件44的側板44a面朝內表壓迫(如科9所示),致使第一嚙合爪40圍繞中心軸40a逆時針(按本圖)轉動,中斷了在第一嚙合爪40和擋板45之間的嚙合。
在此同時,如圖12所示,在貯墨部分9a的後壁頂部提供的第二嚙合爪43的凸起43d也被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邊部分壓迫,致使第二嚙合爪43克服彈簧43c的壓力圍繞其轉動軸43a逆時針(按本圖)轉動。其結果是,擋板45的邊緣部分脫離凹入嚙合部分43b,中斷了第二嚙合爪43和擋板45之間的嚙合。
然後,第一墨盒T1被進一步插入,與此同時頂導板24的導向輥33與貯墨部分9a的對應導向槽38相嚙合。其結果是,擋板45向貯墨部分9a內部移動,在此同時與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保持平面接觸。
參見圖13,在擋板45與第一墨盒夾T1一起被移向貯墨部分9a內部並且將要超出密封構件區域(在該區域中擋板45與粘附在貯墨部分9a的側、前和後壁上的密封構件37接觸)之前,第一墨盒夾T1的頂導板24與粘附在貯墨部分9a的側、前和後壁上的密封構件37保持接觸;所以貯墨部分9a的密封狀態不受影響。更確切地說,密封構件37被粘附在貯墨部分9a的側、前和後壁上,以至於從貯墨部分9a的開口開始在內壁往遠處覆蓋,足以密封住與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平面接觸的擋板45的邊緣。此外,當已經從開口9g插入的第一墨盒夾T1處於圖13所示狀態時,一個連結頂導板24的頂面和擋板45的底面的弧b大於一個連結頂導板24的頂面和底導板25的底面的弧a;所以,貯墨部分9a的密封狀態得以保持。
接下來,如圖14所示,蓋子構件44完全關閉。在這一狀態,蓋子構件44的推動凸起44d的高度是這樣的,以致於當蓋子構件44被完全關閉時,推動凸塊44d使頂導板24與第一嚙合爪40(見圖9),以及第二嚙合爪43嚙合,從而使第一墨盒夾T1停在一個地點,在該地點第一墨盒夾T1的開口部分面朝下,使墨粉容易排出。
在這一狀態下,如圖15所示,沿著箭頭標記E所指示的方向(也就是說,沿著與墨盒23的縱向垂直方向)拉動撕開帶手柄30,就會使撕開帶28沿著箭頭標記F指示的方向被拉動,也就是說,它將沿著墨盒23的縱向運動,從而沿著撕開線27a撕開密封墨盒23的膠膜27,剝除覆蓋膠膜27的粘結部分,允許墨粉從第一墨盒T1中排出。
然而,由於墨盒23的鉤部23e鉤在側板26的凸起26c上,而側板26又被停止器36固定住,所以,當撕開帶被拉動時,撓性的墨盒23不會隨同撕開帶28一起運動,下文中將再作介紹。
撕開帶28是反向摺疊地通過導向孔32的,因此,當它被拉動時,粘附在撕開帶28表面上的墨粉在擦淨密封34的作用下落入貯墨部分9a之中。導向孔32呈弧狀,因此,為了拉動撕開帶28而沿著箭頭標記E施加的力起到朝著導向孔32的中間部分移動撕開帶28的作用,從而防止撕開帶移嚮導向孔32的一側。所以能防止撕開帶28起皺現象(它使撕開帶28不能平滑地運動)的發生。
接下來參見圖16,撕開帶28在蓋子構件44的導向肋44e處被向回摺疊,從而改變成朝著拉出方向G的方向。由於做出導向孔32(見圖15)以及導向肋44e,以至於撕開帶28的一個縱向邊的長度(m-n以及伸出蓋子構件44的部分)變為大體上等於撕開帶28的另一縱向邊的長度(p-g-r以及伸出蓋子構件44的部分)從而撕開帶28能沿著與處理卡盒B的縱向垂直的方向拉出。
上述結構允許撕開帶28在處理卡盒B的蓋子構件44關閉狀態拉出,所以使充填墨粉操作變得既容易又平穩。
最後,關閉成像設備主部件14的蓋子15。墨粉就這樣再充填進處理卡盒B,成像操作可重新開始。
接下來,介紹由第一墨盒夾T1再充填的墨粉又被耗盡並用另一個墨盒夾(第二墨盒夾T2)第二次再充填墨粉的情況。
參見圖17,首先,開啟成像設備主部件A的蓋子15。然後沿著開啟方向轉動處理卡盒B的蓋子構件44,露出貯墨部分9a的開口。接下來,使用與第一墨盒夾T1相同的方法將第二墨盒夾T2插入貯墨盒9a之中。然後使用與第一墨盒夾T1情況相同的方法沿著箭頭標記方向轉動蓋子構件44,使得第二墨盒夾T2的頂導板24的頂面,在蓋子構件44的推動凸起44d的作用下,壓入貯墨部分9a的內部。
在一瞬間,第一墨盒夾T1與第一嚙合爪40、第二嚙合爪43的嚙合中斷,所用的方法與第一墨盒夾T1插入貯墨部分9a時相同。其結果是,第一和第二墨盒夾T1和T2一起運動。第一墨盒夾頂導板24頂面上提供的插入手柄31被迫進入頂導板24的凹槽24a(見圖1);所以,頂導板24的頂面變成平坦的。
接下來,底導板25放過貯墨部分9a的側壁上提供的彈簧29(見圖8),與該彈簧39不發生接觸,這是可能的,因為底導板25上做出了切除部分25b(見圖1)。然後,在墨盒夾T1的側板26上提供的停止器36的凸起36b與彈簧39接觸。
在這一瞬間,如同圖18、19所示,停止器36接收到來自彈簧39的沿著箭頭標記H方向的力。當停止器36的爪36a與槽26b(用實線表示)的第一凹槽26b1嚙合時,信止器36在槽26b中保持不動。但是一旦從彈簧39接收到力之後,停止器36就沿著箭頭標記J方向運動,致使爪36a與第二凹槽26b2嚙合,並將停止器保持在此處(用虛線表示)。其結果是,只要運動著的停止器36的尾隨端一通過摺疊線,側板26就成為可摺疊的了。
然後,停止器36的凸起36b接收到來自彈簧39的沿著箭頭標記I方向的力;於是,側板26就在鉸鏈部分26a處向內摺疊。在這狀態下,第一墨盒夾T1已經從貯墨盒23中排出墨粉,側板26很容易摺疊沒有任何幹擾。當側板26向內摺疊時,停止器36的凸起36b在相應的鑽出孔26d(見圖1)內寬鬆地配合。其結果是,側板26的摺疊不會因為在凸起36b和側板26之間的幹擾而遭到阻礙。
接下來,頂導板24也沒有幹擾地放過彈簧39,這是可能的,因為在頂導板24上也做出了切除部分24b(見圖1)。然後,已摺疊的第一墨盒夾T1從導向槽38同心圓弧區域運動到導向槽38平行直線區域。其結果是,頂導板24和底導板25變為平行布置,將摺疊的第一墨盒夾T1的體積減至最小。此處應該指出,甚至在摺疊側板26期間有振動之類意外發生時,布置在貯墨部份9a橫壁的面朝內表面上並且平行於導向槽38的肋46能控制停止器36的凸起36b的運動,因此,已經開始摺疊的側板26不會恢復其初始狀態。
接下來,採用與在第一墨盒夾T1情況下相同的方式拉出第二墨盒夾T2的撕開帶28,墨粉就被排入處理卡盒B。最後,關閉成像設備主部件A的蓋子15,以便重新開始圖像成形操作。
以後,每當上次重裝入的墨粉被耗盡,就可插入一個新的墨盒夾,以便供應新的墨粉。多個上述的墨盒平可以相繼推入,而且插入一個新墨盒夾時就積累在一起。在這個實施例中,如同圖21所示,能插入多達四個墨盒夾T1、T2、T3和T4。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墨盒夾是可摺疊的,它的體積可減至最小,從而節省空間。因此,採用本發明墨盒夾能增加插入貯墨部分9a的墨盒夾數量,從而也增加了再充填的墨粉量。此外,它還允許在不取走已排盡墨盒夾的情況下接連地增添新的墨盒夾;因此,它使墨粉重新裝填操作變得簡單易行,並能防止墨粉的散漏。此外,貯墨部分9a的前、後和側壁的面朝內的表面上粘附著具有適當厚度的密封構件,從而能可靠地防止墨粉洩漏。
還有,根據本發明,墨盒夾具有一個大體為三角形的橫截面,並且沿著弧形導向槽被推入處理卡盒。它能壓扁成具有一個比原先的三角形橫截面尺寸小的矩形橫截面,並沿著導向槽的平行段積累起來。於是,整個設備的尺寸可以縮小。
此外,形狀為三角形的柱狀物而且已被啟封以便將墨粉排入貯墨部分的墨盒夾,當它沿著在墨粉供應槽內的插入通道插入時,它的一個表面朝下定向。所以墨盒內的墨粉能可靠地排出。
下面參照附圖30至33,介紹本發明的第二最佳實施例,它是安裝在根據本發明的處理卡盒B內部的另一種類型的墨盒夾T。在介紹本實施例時,只描述與第一實施例墨盒夾T不同的部分。與上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給出相同的參考編號,不再進行描述。
先參見圖30和31,本實施例中的墨盒夾T具有一個直立離開墨盒頂導板24周邊的肋24。為了密封盛在貯墨部分9a中的墨粉,肋24最好具有適當的高度,以便在墨盒夾T和密封構件37之間提供一個足夠寬的接觸區域,所述密封構件37粘附在圍繞著處理卡盒B的貯墨部分9a的前、後和側壁的面朝內表面上。另外肋24最好具有適當的高度,以便足以加強頂導板24並使一個墨盒夾T的底導板25能裝入被另一個墨盒夾T的肋24c包圍的空間之中。
在頂導板24的每個縱向端部做出一個切除部分24b。所述切除部分大致位於邊的中部,它能防止處理卡盒B的肋46(下文中再作介紹)與頂導板24幹擾。在底導板25上也做出與切除部分24b相似的切除部分25b。
再參見圖33,一個彈簧47,也就說一個彈性構件,被布置在頂、底板24、25以及側板26之間的接合線處,並且向外壓迫側板26。這種安排能防止側板26向內摺疊,因為它能對抗通常使頂、底導板24、25彼此相對地摺疊的力。
側板26在頂導板24側的一半有一個凸起48,該凸起48位於與鉸鏈部分26a的中部相應的位置。它的輪廓是這樣的,以致於它的高度從鉸鏈部分26a開始朝頂導板24逐漸增大。與凸起48相應,在側板26的底導板側的一半有一個孔26d。當凸起48與處理卡盒B的肋46接觸時,凸起48向內朝著孔26d運動,這在後文中將再作介紹。結果,側板26成為可摺疊的。
在這個實施例中墨盒夾更為簡單,因為它不再包括頂導板24的導向輥33、底導板25的凸起25a以及側板26的停止器36,而第一實施例中的墨盒夾具有這些構件。
此外,在這個實施例中,處理卡盒不再包括在圍繞貯墨部分9a的側壁上做出的並用來引導被插入墨盒夾T的導向槽38,或者用來摺疊被插入墨盒夾T的彈簧39,而第一實施例中的處理卡盒具有這些構件。作為替換,在這個實施例中,只在貯墨部分9a的側壁上做出肋46,它能提供與彈簧39相同的功能,如圖32所示,肋46從較深的端部朝入口延伸。
下面介紹墨粉再充填操作。在此處結構如同上述的處理卡盒B將重新裝滿來自墨盒夾T的墨粉。
在這個實施例中,墨粉再充填操作能用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方法進行。首先,在貯墨部分9a的開口處放置第一墨盒夾T1。然後沿著關閉方向轉蓋子構件44,使推動凸塊44d接觸第一墨盒夾頂導板24的頂面,然後蓋子構件44沿著關閉方向進一步轉動。因此,第一墨盒夾T1沿著貯墨部分9a的側壁被推入,在此同時壓緊在頂導板24的肋24c以及貯墨部分9a的側、前和後壁之間的密封構件37。
被鎖定在原始狀態的擋板45像在第一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樣鬆開之後,第一墨盒夾T1被進一步推入貯墨部分9a之中,因此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與擋板平面45接觸。然後,第一墨盒夾T1與擋板45一起進一步進入到貯墨部分9a之中。
接著,蓋子構件44完全關閉。然後,拉動撕開帶手柄30,使得密封墨盒23的覆蓋膠膜27沿著撕開線27a撕開,粘附在凸緣上的一部分覆蓋膜27也被剝離,於是墨粉從第一墨盒夾T1中排出。
最後,成像設備主部件A的蓋子15被關閉。就這樣,墨粉被再次充填到處理卡盒B之中,使重新開始的成像成為可能。
在由第一墨盒夾T1再次充填的墨粉又已經耗盡時,再用第二墨盒夾T2進行第二次充填,下面就介紹這種情況。
如同上文所述,採用與第一墨盒夾T1相同的方法將第二墨盒夾T2插入貯墨部分9a之中,然後,隨著蓋子構件44被轉動,第二墨盒夾T2的頂導板24的頂面在蓋子構件44的推動凸起44d作用下被壓向貯墨部分9a的內部。其結果是,第一墨盒夾T1被向內推動,同時它的頂導板24正好與第二墨盒夾T2的底導板25接觸。
為第一墨盒夾T1如同在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從其嚙合狀態放開之後,它繼續朝貯墨部分9a的內部運動。在這一運動期間,第一墨盒夾T1的底導板25能互不幹擾地放過在貯墨部分9a的側壁上提供的肋46,這是因為在底導板25上做出了切除部分25b。然後,墨盒T1的側板26上提供的凸起48與肋46接觸。
當側板26上提供的凸起48沿著墨盒夾T1的向內方向被壓迫時,側板26在鉸鏈26a處向內摺疊。在側板26摺疊過程中,凸起48被寬鬆地裝入在側板26上相應地鑽出的孔26d之中;所以側板26的摺疊不受凸起48以及肋46的阻礙。
接下來,第一墨盒夾T1的頂導板24互不幹擾地放過肋46,這是可能的,因為在頂導板24上提供了切除部分24a。然後,第一墨盒夾T1進一步運動到貯墨部分9a之中。
然後,採用與拉動第一墨盒夾T1的撕開帶相同的方法,拉出第二墨盒夾T2的撕開帶28,使墨粉再次充填到處理卡盒B之中。最後,關閉成像設備主部件A的蓋子15,成像操作可重新開始。
所以,每當填充的墨粉被完全耗盡時,只要插入一個新的墨盒夾,就能將新供應的墨粉充填到處理卡盒B之中。在隨後插入的新墨盒夾作用下,以前墨盒被相繼壓縮,並且積累起來。在這個實施例中,能插入多達四個墨盒夾T1、T2、T3和T4。
在積累四個墨盒夾的狀態,擋板45被推到貯墨部分9a的最深處。第一至第四墨盒夾T1至T4被壓扁,迫使它們的頂導板24和底導板25平行布置,從而減少了它們的體積。第一至第四墨盒T1至T4還被積累起來,第二至第四墨盒T2至T4的底導板25被相應地裝入由以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墨盒T1、T2和T3的頂導板肋24c包圍的空間之中,從而減少了它們的集合體積。
如上所述,在這個實施例中墨盒夾是可壓扁的,這可以將它的體積減至最小,以便節省空間,所以,這個墨盒夾實施例能增加插入貯墨部分中的墨盒夾的數量,從而也增加了可再充填的墨粉量。此外,它不需要取走前一個墨盒夾就能成功地插入新墨盒夾;所以,它使墨粉再充填操作簡單易行,並能防止墨粉散漏。而且,具有適當厚度的密封構件被粘在貯墨部分的前、後和側壁的面朝內表面上,從而能可靠地防止墨粉洩漏。
還有,本實施例只需使用一種比第一實施例簡單的結構,就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下面將介紹墨盒夾的第三實施例,它可用於根據本發明的處理卡盒。在這個實施例中,也是只介紹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墨盒夾不同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標以相同的參考標號並且不再進行介紹。
參見圖34,墨盒夾T大體上呈三角形柱狀物的形狀。它的結構是這樣的,以至於裝有墨粉的墨盒23被一個頂導板24圍繞,並且兩個大致呈矩形的側板26可轉動地連結到頂導板24的縱向端部,匯合成一個「U」形。換句話說,在這個實施例中,墨盒夾T的結構近似於減去底導板25後的第一實施例的墨盒夾的結構。此外,在頂導板24的頂面上做出停止器56,在擋板45上也類似地做出停止器58。
下面將要介紹一種操作,它將墨粉從根據本發明的這種墨盒夾T再次充填到根據本發明的處理卡盒B之中。
在墨粉再充填期間,操作處理卡盒B以及墨盒夾T的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有一些微小差別。具體地說,因為這個實施例的墨盒夾T沒有底導板,改由墨盒夾T的側板26直接推動擋板45的每個縱向端部。下文將對此作出描述。
參見圖35,墨盒夾T的側板26通過頂邊可轉動地鉸接在頂導板24上,並且側板26的底端表面是傾斜的,以至於造成底部在接受壓力時能相對於側板26的平面朝外運動。
當具有上述結構的墨盒夾T被推入貯墨部分9a時,側板26直接壓迫擋板45的每個端部,側板26的底端向外運動,並停止在與停止器58相碰之處。在這種狀態,側板26能對抗使它向內摺疊的力,所以墨盒夾T與擋板45一起朝貯墨部分9a內部運動,不會被壓扁。
接著,諸如釋放擋板45或者保持貯墨部分9a的密閉狀態之類功能(在以前的實施例中它們必須在插入墨盒夾T期間由底導板去執行)由頂導板24接辦;因此,沒有底導板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然後,採用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方法,關閉處理卡盒B的蓋子構件44,拉出撕開帶28,使墨粉排入處理卡盒B之中,從而能重新開始成像作業。
接下來,第一墨盒夾T1重新填充的墨粉已經完全耗盡後要再用與第一墨盒夾T1結構相同的第二墨盒夾T2充填新墨粉,下面就描述這種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再充填墨粉的方法與在第一實施例中基本相同,只有一些微小差別。具體地說,由於這個實施例中沒有底導板,第二墨盒夾T2的側板26直接壓迫第一墨盒夾T1的頂導板24的每個縱向端部。當第二墨盒夾T2的側板26直接壓迫第一墨盒夾頂導板24時,第二墨盒夾T2的側板26還向外運動,並停止在它碰到第一墨盒夾頂導板的停止器56之處,這同第一墨盒夾T1的側板曾經採用的方法一樣。在這種狀態下,第二墨盒夾T2的側板26能對抗使側板26向內摺疊的力,第二墨盒夾T2不會被壓扁。
然後,每當再充填的墨粉耗盡,採用插入一個新墨盒夾的方法就能再供應新的墨粉。在插入一個新墨盒夾時,老墨盒夾相繼被壓縮並積累起來。
在這個實施例中,只需採用更為簡單的結構,也能取得與第一、第二實施例中同樣的效果。
在以前的實施例中,本發明是結合下述情況描述的根據本發明的墨盒夾被插入一個處理卡盒之中。然而,顯而易見,根據本發明的墨盒夾也可用於一種成像設備(例如電子攝影複印機)的供料鬥;還可用於另一種不包括顯像輥之類處理單元的設備,只要簡單地將墨粉貯存並供應到顯像單元即可。
通過上面的介紹十分明顯,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完成墨粉再充填操作之後容易壓扁的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能夠接納這種再充填墨盒的處理卡盒。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可在處理卡盒關閉狀態從外面取消密封的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能夠接納這種再充填墨盒夾的處理卡盒。
還有,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再充填墨盒以及一種處理卡盒,墨粉能通過一種簡單的墨粉再充填操作從所述再充填墨盒可靠地填入貯墨槽之中,而所述處理卡盒能接納這種再充填墨盒。
本發明已參照上文披露的結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不受已陳述細節的限制,未越出本發明精神的各種變形和變化均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來為一個貯墨槽提供墨粉的墨盒,所述貯墨槽用於貯存墨粉,以便用來顯出在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產生的潛影,這種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伸出部分,以致於當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在所述墨盒上開出的一個開口,它用來把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之中;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除去地密封所述開口;當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在所述伸出部分被摺疊的同時,所述墨粉容納區也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與其縱向橫截的方向被縮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與所述伸出部分起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被縮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具有一個大體呈三角形或扇形的橫截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伸出部分從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而且由於沿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由於伸出部分一起向內摺疊而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截的方向被縮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沿著所述開口做出一個凸緣,所述密封構件就安裝在所述凸緣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密封構件用粘結法或焊接法安裝。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模上的撕開帶,所述撒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且所述撕開帶在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著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在一個沿著縱向延伸的區域以及在一個沿著與所述縱向橫截的方向偏離的區域中,所述密封件被除去。
9.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由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尼龍製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側壁的厚度約為0.1-1.0毫米。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用真空成形法製成。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盒具有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的支承構件,並且在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被提供一個導向部分。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貯墨槽被安裝到一個電子攝影設備之中;所述墨盒的作用是將墨粉供應到所述設備之中。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貯墨槽設置在一個相對於所述成像設備主部件而言可拆卸地安裝的處理卡盒中,所述墨盒的作用是將墨粉供應到所述成像設備之中;所述處理卡盒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以及對其起作用的處理裝置。
15.一個墨盒用來將墨粉供應到接納墨粉的貯墨槽,以便用來顯出一個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生成的潛像,該墨盒包括一個用樹脂材料做成的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施加於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就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貯存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而且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的。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具有一個大體呈三角形或者扇形的橫截面。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伸出部分從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由於沿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由於伸出部分一起向內摺疊而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截的方向被縮小。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沿著所述開口做出一個凸緣,所述密封構件就安裝在所述凸緣上。
19.根據權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膜上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所述撕開帶在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著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
20.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在一個沿著縱向延伸的區域以及在一個沿著與述縱向橫截的方向偏離的區域中,所述密封構件被除去。
21.根據權利要求15或19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由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尼龍製成。
22.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盒具有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的支承構件,並且在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被提供一個導向部分。
23.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貯墨槽被安裝到一個電子攝影成像設備之中;所述墨盒的作用是將墨粉供應到所述成像設備之中。
24.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貯墨槽設置在一個相對於所述成像設備主部件而言可拆卸地安裝的處理卡盒中,所述墨盒的作用是將墨粉供應到所述成像設備之中,所述處理卡盒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以及對其起作用的處理裝置。
25.一個墨盒,它用來將墨粉供應到接納墨粉的貯墨槽,以便用來顯出一個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生成的潛像,該墨盒包括一個由樹脂材料製成的撓性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還具有一個大體呈三角形或扇形的橫截面,而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施加於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就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成的。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所述伸出部分從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膜上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所述撕上帶在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被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密封構件用粘結法或者焊接法安裝。
27.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在一個沿著縱向延伸的區域以及在一個沿著與所述縱向橫的方向偏離的區域中,所述密封構件被除去。
28.根據權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粉容納區由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尼龍製成。
29.根據權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墨盒,其特徵為,所述墨盒具有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的支承構件,並且在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墨槽時,被提供一個導向部分。
30.一個墨盒它用來將墨粉供應到接納墨粉的貯墨槽,以便用來顯出一個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生成的潛像,該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被施加到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去密封所述開口;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被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一個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的支承構件具有一個第一支承構件和一第二支承構件。所述第一支承構件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而所述第二支承構件沿著其另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向內可摺疊構件,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物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可摺疊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在有外力施加的情況下被摺疊,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互相靠近,所述墨粉容納區隨著所述伸出部分的摺疊而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縮小。
32.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一個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支承一個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開口縱向延伸的凸緣底面。
33.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一個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可摺疊構件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具有多個弧形凹槽以及凸起,所述凹槽在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起導向作用,而所述凸起的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貯墨槽的一個固定構件相接觸。
34.一個墨盒它用來將墨粉供應到接納墨粉的貯墨槽,以便用來顯出一個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生成的潛像,該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被施加到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去密封所述開口;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它具有一個第一支承構件和一個第二支隨構件,所述第一支承構件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而所述第二支承構件沿著其另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向內可摺疊構件,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可摺疊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摺疊構件在有外加施加的情況下被摺疊;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互相靠近,所述墨粉容納區隨著所述伸出部分的摺疊而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縮小。
35.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支承一個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開口縱向延伸的凸緣底面。
36.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可摺疊構件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具有多個弧形凹槽以及凸起,所述凹槽在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起導向作用,而所述凸起在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與所述盒貯墨槽的一個固定構件相接觸。
37.一個墨盒它用來將墨粉供應到接納墨粉的貯墨槽,以便用來顯出一個在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生成的潛像,該墨盒包括一個用樹脂材料做成的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墨粉容納區具有一個大體為三角形或者扇形的斷面,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施加於所述墨粉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成的;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所述伸出部分從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膜上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所述撕開帶在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著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它具有一個第一支承構件和一個第二支承構件,所述第一支承構件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而所述第二支承構件沿著其另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向內可摺疊構件,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可摺疊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在有外力施加的情況下被摺疊;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互相靠近,所述墨粉容納區隨著所述伸出部分的摺疊而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縮小。
38.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支承一個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開口縱向延伸的凸緣底面。
39.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墨盒夾,其特徵為,所述第一可摺疊構件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具有多個弧形的凹槽以及凸起,所述凹槽在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起導向作用,而所述凸起在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貯墨槽時與所述貯墨槽的一個固定的構件相接觸。
40.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其特徵為,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橈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部分,以致於當有外加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一個開口,它用來把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墨槽之中;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除去地密封所述開口;一個用來去除所述密封構件的開啟構件;當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在所述伸出部分被摺疊的同時,所述墨粉容納區也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與其縱向橫截的方向被縮小;所述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密封構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中伸出,並且所述密封構件能在外面去除。
41.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用樹脂材料做成的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部分,以致於當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貯存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成的;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被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所述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密封構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中伸出,並且所述密封構件能在外面去除。
42.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由樹脂材料製成的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還具有一個大體呈三角形或扇形的橫截面,而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部分,以至於當外力施加於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被壓扁,所述墨粉貯存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成的;一個由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所述伸出部分從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其特徵為,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膜上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所述撕開帶有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著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被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當所述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撕開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伸出,通過在外面拉動所述撕開帶就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
43.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有外加施加在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當施加外力時,所述墨粉容納區在所述伸出部分摺疊的同時被壓扁,以至於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被縮小。當所述墨盒被裝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密封構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伸出,並且所述密封構件能在外面去除。
44.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部分,以至於當外力被施加到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它具有一個第一支承構件和一個第二支承構件。所述第一支承構件沿著這墨粉容納區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而所述第二支承構件沿著其另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向內可摺疊構件,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可摺疊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在有外力施加的情況下被摺疊;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互相靠近,所述墨粉容納區隨著所述伸出部分的摺疊而被壓扁,因此 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縮小。當所述墨盒被裝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密封構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伸出,並且所述密封構件能在外面去除。
45.一個可拆卸地安裝在一臺成像設備主部件上的處理卡盒,它包括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顯像構件,它用來顯出在所述光敏構件上形成的潛影;一個貯墨槽,它用來貯存墨粉以便由所述顯像裝置用來顯像,一個墨盒被安裝在所述貯墨槽之中,所述墨盒包括一個用樹脂材料做成的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墨粉容納區具有一個大體為三角形或者扇形的斷面,所述側壁具有各自的向內伸出的部分,以至於當外力施加於所述墨粉容納區時它就被壓扁,所述伸出部分沿著與所述開口延伸方向橫截的方向伸出,並且由於所述側壁隨著伸出部分向內壓扁,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被縮小;所述側壁的壁厚為0.1-1.0毫米,所述墨粉容納區是用真空成形法做成的;一個在所述墨盒上提供的開口,它用來將墨粉從所述墨粉容納區供應到所述貯墨槽,所述伸出部分的所述開口延伸到一個離所述開口最遠的三角形輪廓頂點,或者從扇形輪廓的一個楔頂延伸到所述開口;一個環繞所述開口的凸緣;一個位於所述凸緣上的密封構件,它用來可去除地密封所述開口,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一個蓋住所述開口的覆蓋膠膜以及一個裝在所述覆蓋膠膜上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鋪在所述開口內的所述膠膜上,所述撕開帶在所述開口的一個縱向端部處往回摺疊,其特徵還有,拉動向回摺疊端部的一端,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以便沿著縱向打開所述開口的一部分。一個支承構件,它用來支承所述墨粉容納區,當所述墨盒被插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支承構件具有一個導向部分;它具有一個第一支承構件和一個第二支承構件。所述第一支承構件沿著所述墨粉容納區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而所述第二支承構件沿著其另一個長側端表面延伸,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向內可摺疊構件,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可摺疊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摺疊構件在有外力施加的情況下被摺疊;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構件互相靠近,所述墨粉容納區隨著所述伸出部分的摺疊而被壓扁,因此所述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一個與其縱向橫切的方向縮小。當所述墨盒被裝入所述貯墨槽時,所述撕開帶的一部分從所述處理卡盒伸出,通過在外面拉動所述撕開蓋就能撕開所述覆蓋膠膜。
全文摘要
一種用來為一個貯墨槽提供墨粉的墨盒,所述貯墨槽用於貯存墨粉,以便用來顯出在一個電子攝影光敏構件上產生的潛影。這種墨盒包括一個撓性的墨粉容納區,在它的縱向相對端部具有側壁,所述側壁具有各自向內的伸出部分,以致於當有外力施加在墨粉容納區時,它被壓扁;在墨盒上提供的一個開口,它用來把墨粉從墨粉容納區供應到貯墨槽之中;一個密封構件,它用來可除去地密封所述開口;當有外力施加在墨粉容納區時,在伸出部分被摺疊的同時,墨粉容納區也被壓扁,因此墨粉容納區的體積沿著與其縱向橫截的方向被縮小。
文檔編號G03G15/08GK1136502SQ9610193
公開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3日 優先權日1995年4月3日
發明者長利明, 津田忠之, 小林和典, 茶谷一夫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