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煮的好還是手衝的好(自己手衝不好喝)
2023-05-04 10:58:11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我在家也是用手衝啊,可是為什麼沒你們衝的好喝啊?」
很多人都覺得手衝是一個高級的手法,只要用上了手衝這兩個字,任何咖啡都會變好喝一樣。事實上,要煮好咖啡,你除了要擁有適當的衝煮技巧,更需要優質的咖啡豆與合適的器具,沒有優良的咖啡豆品質,是不可能煮好喝的咖啡!
煮咖啡就像是在做料理一樣,要先有好的食材,才能有好的風味。舉例來說,你不太可能用一條臭掉的鮭魚,做出一道鮮美的鮭魚壽司。當然,為了表現咖啡的細緻風味與層次,手衝絕對是好方法之一,但再厲害的廚師也須要好的食材才能發揮應有的水平。
那怎樣才是優質良好的咖啡豆?
來自風味優良且瑕疵極低的咖啡生豆
適當的烘焙
新鮮的烘焙
如何辨別優質的咖啡生豆通常是杯測師跟烘焙師的事,在衝煮端的消費者通常難以接觸與掌握。那為什麼我們要提呢?因為上述的道理依舊適用且重要,再好的烘焙技術也難以取代原料的品質!一般商業咖啡和精品咖啡的主要分野也多半在此。
咖啡生豆需要經過烘焙才能滿室芳香,不論是淺烘焙還是深烘焙,都有令人期待與值得欣賞的風味,但如何淺而不生,深而不焦,則有賴烘豆師的經驗與技術了。
雖然現在流行淺焙,良好的淺焙有優雅的花香果酸,但過淺的烘焙或不恰當的烘焙都可能讓淺焙咖啡喝起來酸澀無比且尖銳難耐。良好的深焙則可如高檔巧克力般的甘醇滑順、餘韻綿長,但過度的烘焙則焦苦刺激又索然無味。
新鮮的研磨
咖啡除了是在品嘗它的」味道「以外,更多是在品嘗咖啡的「香氣「。
如果今天你沒有磨豆機可以現磨,那通常也都只能店家代磨,這樣的情況下咖啡珍貴的香氣大半也都逸散在大氣中成了空氣芳香劑了。
所以為了要保留更多香氣被我們衝煮進杯中,有一臺合格的磨豆機是必須的!就算是研磨品質不佳的砍豆機,新鮮研磨也比磨開氧化好幾天的咖啡粉有滋味許多。
適當的比例&正確的測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做過甜點或者看食譜做菜過?今天食譜跟你說要放兩匙鹽或糖,而他說的是小茶匙,你用的是大湯勺,那味道肯定非常"豐富"。這樣方法每次做出來的成品肯定差異極大,容易讓你搞不清楚今天你是鹽放多了還是蛋太少了。
咖啡也是一樣,如果今天使用的咖啡粉量跟衝煮水量都跟以往不一樣,那光是濃淡度就會差非常多,更多的時候會讓你不知道到底是誰出了問題?是溫度不夠高所以很淡?還是注水水流太快太多?
所以使用電子秤來幫助你測量今天使用多少咖啡豆來做衝煮或者使用多了多少水來衝煮,都能有效幫助你穩定衝煮成果。如果手邊沒有電子秤,那使用固定尺寸的咖啡豆匙與有測量刻度的量杯也能有所幫助。
只是絕對要注意的是,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有不同密度,同樣一平匙的淺焙可能會比深焙重上個1——3克,一人份兩匙來煮的話,落差可達2——6克,不得不注意呀!如果每次衝煮都是兩平匙,那記得每次都要使用同樣的豆匙與同樣的衝煮份量,避免忽大忽小。
當然要穩定的煮出美味咖啡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去注意,例如水質、器材結構等等,持續不斷的練習也是必須的,但若能掌握這三項基本條件,煮杯平穩好入口的咖啡並非難事。
【推薦閱讀】:
【匯總】手衝咖啡的五大常見手法的口感區別
手衝咖啡太難學?五種最受咖啡師喜愛的衝煮器具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