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夠吃大人吃什麼才能下奶(喝水比喝湯還下奶)
2023-04-29 07:43:55 3
在哺乳期,有的媽媽奶水少的可憐,而有的媽媽喝口水都會下奶,這是怎麼一回事?大家的人體結構都一樣,即使有差異性,能差到哪去呢?不都是碳水化合物的結合體嗎?
還有的月子餐不僅滿滿的都是肉,甚至還帶著滿滿的地方特色。比如,廣東一定要吃的「豬腳姜」、福建一帶的「黃酒雞」、江浙地區的「醪糟雞蛋」等等。對於奶水量的差異這個問題,其實不少寶媽產後都面臨著,除了身體原因外,還和飲食習慣有關。因為乳房泌乳講究的是「順暢」,不僅乳腺要順暢,心情也要順暢,刺激泌乳可不是單純的吸就足夠了,吃得不開心,心情抑鬱,怎麼可能追得到奶。
所以月子裡並不是一定要吃大魚大肉,根據我國《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中的建議,產褥期的膳食應該是多樣化的平衡膳食。即使要多吃雞鴨魚肉等動物性蛋白,但是既不能過量,也要保證每天500g蔬菜的攝入。
意想不到的下奶利器
再來說說寶媽們都關心的下奶問題。下奶和飲食有一定關係,不過不一定要讓寶媽天天泡在雞湯、魚湯、豬蹄湯裡。這些肉湯上漂著一層層油花,不少寶媽看著就覺得膩,根本下不去口,但婆婆和親媽卻一口一個「有營養,能下奶」。
但實際上,這些肉湯裡的成分基本只有大把大把的脂肪和調味料,真正的營養成分都在肉裡面,適量喝是沒問題的,但是真正想下奶,多喝水一樣能達到效果。
寶媽身體裡的水分是有限的,如果水分都用來維持自身機能,自然無法轉化成奶水。寶媽只要多攝入水分,管他雞湯、魚湯、豬蹄湯,還是牛奶、豆漿、檸檬水。只要能攝入充足的水分,寶媽就連多吃點西瓜,都是有助於下奶的。
所以,想要下奶,真的不必大碗大碗喝精心熬製的高湯,一杯簡簡單單的白開水,一樣有神奇的效果!
新媽媽產後泌乳飲食原則
01
食物要「軟」
剛生產後的那幾天,大多數產婦身體都比較虛弱,消化不好,所以最好以半流質或軟爛的食物為主,少吃油炸、堅硬、油膩的食物。
比較推薦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糙米粥、軟麵條等都合適。等過幾天,產婦的消化能力恢復一些後,就可以正常飲食了,但此時還不宜大補,因為產婦活動量小,初乳不多,攝入過多熱量會導致肥胖,甚至堵奶。
02
喝湯要「稀」
哺乳媽媽泌乳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加之此時容易出汗,所以「補水」就顯得格外重要。建議每天要比平時多喝3~4杯的水或湯,有助於緩解疲勞、排洩廢物,促進乳汁分泌。
值得注意的是,喝湯時不建議喝上面那層油,如果乳汁中的脂肪含量過多,可能會引起新生兒腹瀉或者腸絞痛。此外,媽媽在懷孕期間,已經儲存了較多的脂肪,產後正是消耗它們的時候。
03
搭配要「雜」
對寶媽來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重要,必須在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以保證膳食均衡,媽媽的精力充沛,下奶才更快。其中涉及肉、魚、蛋、奶、蔬菜、水果和粗糧。
坐月子的陋習很多,有的認為產婦不能吃水果蔬菜,這是大錯特錯,不僅不人性,還會因為膳食纖維攝入少,而導致產婦便秘,增加各種不適感,甚至影響下奶。所以做好粗糧、細糧和水果等搭配著吃,攝入更多多維生素B1,有利於泌乳。
提醒:烹調採用蒸、燉、燜、煮為佳,少煎、炸。
四點營養補充,更利於下奶
具體的建議如下:
01
補蛋白質
除去水分外,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脂肪一般不建議大補,所以真正需要補的是蛋白質。補充蛋白質很簡單,每天吃點肉,吃點魚、蛋等都能滿足需要。
優質蛋白質25g及維生素A、魚、禽、肉、蛋、奶、及大豆類食物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寶媽們可以合理搭配每天的飲食。
除此之外,哺乳期媽媽還要攝入更多的維生素A,而動物肝臟,如雞肝、豬肝則是最好的選擇。
02
補鐵
血虛少奶的媽媽很多,因為分娩過程中損耗嚴重,此時補鐵正是時候。
人體所需的鐵,從一些紅肉或動物內臟中,可以輕鬆獲取。如果媽媽不愛吃這些,可以考慮吃一些穀物和堅果,比如:黑芝麻、花生、紅小豆、黑豆、幹棗等,再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C,還可促進鐵的吸收。
03
補鈣
雖然沒必要刻意補鈣,但是只要不過度補鈣,還是需要的。在泌乳過程中,媽媽要把自己骨頭裡的鈣抽出來供應給寶寶,雖然對媽媽來說影響不大,但有可能會發生骨質疏鬆。所以適當的補鈣是必需的,來源比如牛奶、肉、豆腐、堅果和綠葉蔬菜等,這些搭配著就差不多了。
建議哺乳期的寶媽每天攝入的鈣總量達到1000mg/d。比如牛奶、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蝦皮、小魚等都屬於含鈣較高的食物。
04
補維生素
維生素放到最後說,一是因為這些微量元素對人體不是太重要,二是因為對母乳媽媽很重要,比如水溶性的維生素B1、B2和C,如果產婦缺乏它們的話,乳汁的含量也會下降。
建議產後飲食上,粗糧多多益善,比如薯類加奶蛋類和綠葉菜,可以放開吃。
產褥期一日食譜
早餐:菜肉包子、小米紅棗稀飯、拌海帶絲
小食:牛奶200-250ml、堅果
午餐:豆腐鯽魚湯、炒黃瓜、米飯
小食:地瓜、蘋果
晚餐:燉雞湯、蝦皮炒小白菜、米飯
小食:牛奶200-250ml、煮雞蛋
這樣一天的飲食搭配下來,有肉有菜有海鮮,也搭配了利於下奶的湯品,不過相比於一天三頓都是大魚大肉,寶媽吃起來不僅身體負擔小了,胃口也會更好,最主要的是,這樣簡單的飲食搭配,就已經能夠保持母乳的營養了。
類似的食物還有很多,下面是乳母飲食中建議攝入的食物,寶媽們可以按照下面的比例隨意搭配,讓自己每天的三餐豐富多樣起來。
比例搭配
穀類250~300g,薯類75g,雜糧不少於1/5;
蔬菜類500g,其中綠葉蔬菜和紅黃色等有色蔬菜佔2/3以上;
水果類200~400g;
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每天總量為220g:
牛奶400~500ml,大豆類25g,堅果10g,烹調油25g,食鹽5g。
除此之外,建議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總量達85g豬肝,或總量40g雞肝。
真正需要謹慎對待的「食物」
通常母乳媽媽的日常飲食是沒什麼禁忌的,(食物並不會有回奶的作用)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寶寶有時會對媽媽飲食當中的某些食物產生反應,表現出暴躁或過敏反應。
在母乳餵養後,寶寶如果出現煩躁不安、腹瀉、皮疹等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媽的飲食出了問題。
像牛奶、花生、大豆、小麥、雞蛋或玉米製成的食物、辛辣的食物,都是有可能通過母乳讓寶寶產生一些不耐受反應。
寶媽初次嘗試的時候,可以少量攝入,過幾個小時觀察下寶寶的反應,確定沒問題了,就可以加入寶媽日常的飲食當中了。
月子裡的飲食,其實不需要家裡人多費盡心思去既要每天大量採購,又要精心熬製。只要按照上面提到的那些食物每天搭配寶媽的口味稍微調整一下,再加上每天8杯水,奶水營養和下奶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