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有什麼風景區(衢州這個四省交界處的低調浙江城市)
2023-04-29 11:24:49
《三衢道中》
(清)方芳佩
初到三衢問水程,江鄉風物總關情。
灘聲澎湃飛流急,帆影參差夕照明。
山鳥啼來偏悅耳,野花看盡不知名。
挑燈坐聽篷窗雨,贏得詩懷分外清。
衢州市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源頭,是浙江省的「西大門」。南、西、北三面與福建、江西、安徽相連,東面與省內杭州、金華、麗水三市相鄰,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是首個「國家休閒區」創建試點城市。
市域面積8844平方公裡,轄柯城、衢江2個區,龍遊、常山、開化3個縣和江山市,人口258萬。
衢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夏商屬百越之地。春秋初為姑篾國,後為越國姑蔑之地,戰國時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滅楚,平定江南,於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今衢州屬會稽郡之太末縣。衢州城始建於東漢初平三年(192),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一千八百多年的建城史。
衢州文脈綿延流長,有江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古代州級城池衢州府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府城牆,復建的天王塔院、文昌閣等歷史文化古蹟。衢州是聖人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是儒學文化在江南的傳播中心,歷史上儒風浩蕩、人才輩出,素有「東南闕裡、南孔聖地」的美譽,位於市區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
01
南孔文化
南孔聖地 衢州有禮
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帶領大部分家族成員跟隨宋高宗南渡遷至衢州,「靖康之難,大宗南下」,隨著南宋定都臨安,孔氏後人便定居衢州,這裡也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從山東曲阜南遷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廟,素稱南宗,衢州也被孔氏稱為「第二聖地」。如今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廟,也是全球孔子學院儒家文化體驗基地。
自2004年起,每年9月28日南孔家廟都會舉辦以「當代人祭孔」為特色的祭孔大典,並會邀請全球各地的孔子研究專家、學者前來衢州孔廟祭拜和文化交流。南孔祭典在2011年5月被正式列入中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與曲阜孔廟祭孔大典同等地位的「國之瑰寶」。
為更好發揚南孔文化與儒家文化,在孔廟隔街建有中國儒學館,擁有「東南闕裡 儒風浩蕩」主展廳、「問道論語」展廳、「吳為山孔子雕塑」展廳和流動展廳,以及200人報告廳、小劇場、各類培訓教室等功能場所。
有著1800年的文禮風骨,衢州曾吸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次到訪遊歷。一句「南孔聖地,衢州有禮」,似乎已成為衢州人在網際網路上的隱秘暗號。
02
浙皖閩贛交界處的山水秘境
自帶濾鏡,森系感滿滿
/ 江山 · 江郎山 /
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一條須江日夜奔流,自南向北穿城而過;一座「中國丹霞第一奇峰」不僅身負煙雨江南的柔情,更是鑄就起獨屬浙西的一派硬朗。
「中國最美九大丹霞地貌」之一,江郎山可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三爿突兀崛起山峰狀如石筍,有如擎天柱一般直插雲霄。攀登郎峰,因道路險峻,沿路過去少有足跡。幽深的一線天、大段垂直的陡階,艱險程度堪比華山,也吸引了不少探險者的到來。知行攝旅行的一架無人機也曾在此壯烈獻身。
/ 開化 · 錢江源 /
看過全國大大小小的山,還是會被錢江源的風光迷住。她是是江浙滬唯一入選國家公園的「中國亞馬遜雨林」:神龍飛瀑或飄或綴或斷或掛傾瀉而下,一望無際的綠林倚山抱石,連綿成片,構成了一個綠色的奇幻世界。
/ 衢江 · 天脊龍門 /
一條長達兩千餘米的「飛龍在天」棧道旋在山脊間,一條高空索橋高懸龍門峽谷之間,行走其上,眼前美景如畫,腳下懸崖萬丈,白雲籠罩著遠處的山峰,仿若誤入仙境。
/ 龍遊 · 龍遊石窟 /
被譽為繼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之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倒鬥矩形狀的大廳裡,一面陡峭,一面按約45度角傾斜,巨大的魚尾形石柱與洞頂渾然一體。張紀中版《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便是在此練就了乾坤大挪移~
/ 江山 · 仙霞關 /
號稱「浙江山脈之祖」,仙霞山脈層巒疊嶂,綿延100多公裡,好似一道天然的屏障,巍然聳立於江山南境。沿著古道前行,仙霞關就建在兩山陡壁之隘口,雖然經歷無數戰事,如今仍存有關門四重,構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屏障。
/ 開化 · 根宮佛國 /
開化的根雕藝術源遠流長。在根雕大師徐谷青的精心創作下,成千上萬座奇根樹像幻化為歷史和典故,最高的能到五六米,重的能有八九噸!一個個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作品融華夏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於奇根異木,每一個細節都入木三分。
/ 柯城 · 水亭門 /
水亭街的三街七巷,是衢州保留最完整、最能體現古城風貌的街區,藏著太多的衢州元素。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上爬滿藤草植被,沿街屋舍店家的粉牆黛瓦、木門雕窗不知刻下了多少古城記憶。漫步磚瓦之間,最適合買一份小吃閒逛。
/ 江山 · 廿八都 /
楓溪水自北向南穿鎮而過,這裡生活著142種姓氏的居民,使用著13種方言,是國內唯一有百家姓氏的古鎮。徽式的馬頭牆、閩式風格的土牆門落、江浙流派的屋脊裡廳……三省建築風格在這裡交織。上了年紀的老磚牆總有一些頹然的破損,雖少了江南古鎮的秀美矯情,卻多了一分歷史沉澱的蒼涼。
/ 翁源村 /
隱於深山的翁源古村依舊保留著最原始素樸的模樣。翁源古溪穿村而過,兩岸依山勢鋪展著清一色的黃泥牆老房子,一座座院落借崖坎而立,岸邊的鋪子見證了村子過往的繁華。
03
嗜辣如命的美食哲學
一口就能讓人上頭
都說省際交界出美食天堂,衢州也不例外。青山碧水的自然環境使得「鮮」成為了當地菜最溫柔的底色。
在大多數人的固有認知裡,浙江人向來不太吃辣,唯獨此地是個例外。在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衢州人的熱情仿佛是與生俱來的,具體的表現形式,當屬「萬物皆可辣椒」。
在衢州,每條街每條巷每家小餐館,都會有「三頭一掌」,鴨頭尤甚。它顛覆了很多人對鴨頭、兔頭的看法。一口咬下,肉質酥爛,往嘴裡一過,肉和骨頭便能瞬間分離,伴隨著濃鬱的醬汁,吃起來,後勁立馬上頭,是辣、是鮮,那叫一個爽。
圖源@吃貨在衢州
▲開化菜市場上賣的醬,辣得五花八門@24季私享家
作為浙江食辣界的「扛把子」,衢州承包了整個江浙滬地區吃辣的上限
在衢州眾多重口味小吃中,杜澤灌腸排名數一數二~灌腸出現於衢州的時間很難具體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自它出現後便牢牢抓住了衢州人的胃,捆住了衢州人的心。
「一座衢州城,半城烤餅香。」剛出爐的烤餅,外皮鬆脆帶著蔥香,撕開後,滿眼的肉餡混著辣椒和肉汁緩緩流出,鬆脆的外皮,結合肥而不膩的五花肉,肉蔥香、乾菜香四溢,吃完後,整個口腔都還在回味。
圖源@衢州研究社
本地人常說,出了衢州開化就再難吃到清水魚——大抵是缺了錢江源頭的好水。作為中國清水魚之鄉,何田鄉清水魚古法養殖技藝已經傳承了600多年。每天只飲清冽源頭活水,吃鄉間水草的長大的魚,肉質鮮美細嫩,根本不必放過多佐料。
衢州,一座遊聖徐霞客五次遊歷的山水美城,也是一座擁有1800年歷史的江南儒雅古城。這裡有迷人的山巒和溪澗,有寧靜的鄉野和田園,隨意地一走一停都能被時光定格成最詩意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