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蛋吃法和營養價值(鴿子蛋被稱作動物人參)
2023-05-14 06:01:55 1
第四十回描繪的生活,原是說不盡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一段風流美好,人人稱羨,但也埋下了未來這一大家子敗落後的伏筆。老太太接濟過、聊過天的劉姥姥,後來救了王熙鳳的小女兒。那時候的女孩子,如果家門敗落,下場往往極是悽涼:畢竟沒法像現在這樣,給自己找份工作。
第四十回叫《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劉姥姥是在第三十九回到的榮國府,這是她第二次來。第一次來,讓大家印象深刻,她帶著板兒上門打秋風,實際上就是日子苦得過不下去了,找能攀上點兒關係的有錢人家討點兒錢。但劉姥姥拿了錢,心裡也想著回報,就帶著家裡田間新收的瓜果蔬菜送給賈家吃。結果賈母知道了有這麼位老人家,就說想請個積古的老人家,過去說說話。這才有了第四十回,賈母帶著劉姥姥遊大觀園,我們也跟著看到各位姑娘們房內的陳設。黛玉的瀟湘館翠竹森森,帘子是湘簾,也即湘妃竹製的竹簾。老太太覺得黛玉房裡的窗紗舊了,花園裡都是竹子,所以再用綠窗紗不好。她想用個搭配好看的顏色,王熙鳳說庫房裡有一種紗,顏色鮮美,質地輕軟,她覺得這「蟬翼紗」拿來做兩床棉紗被,一定不錯。
老太太聽完就笑,說人人都說你吃的用的,什麼好的沒見過,結果原來也不認識這紗,不認識的人才管它叫蟬翼紗,其實是軟煙羅,現在已經不太能見到了。軟煙羅一共只有四個顏色:雨過天青、秋香、松綠和銀紅,它的妙處肯定不在做被子,而是做帳子或窗紗,遠遠看去猶如一蓬煙霧,但顏色又極美,所以叫軟煙羅。
王家巨富,人稱「東海缺了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但所有這些吃的用的、玩賞之物,除了有錢之外,也要有經年的積累,這就是俗稱的「見識」。只是賈家日後敗落到極慘的地步,看老太太說著年輕時用過的軟煙羅,豪門小姐王熙鳳竟不認識……也只能感嘆一句,老太太福氣好,畢竟人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平安與福壽中度過的,而賈寶玉這樣的年輕一輩,只過了十幾年的好日子,家破人亡陡遭劇變時,也沒有圓融的人生經驗能讓自己「軟著陸」,箇中極大的絕望與痛苦,令人扼腕。
探春房裡則是另一番氣象。原文說她素喜闊朗,三間正房沒有隔斷。這是什麼概念?北京四合院裡大的房間面積15~18平方米,小的房間有十一二平方米。三間正房無隔斷打通,這是一個三四十平方米的大廳房,起居、書桌和床鋪都在這樣一間大房子裡。我們現在三四室兩廳的公寓,如果將客廳和餐廳設計成南北通,大概就是這樣的面積。
屋子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花梨木大理石大桌子,桌上放著名人字帖、十幾方硯臺,各色筆筒、筆海裡插的筆,「如樹林一般」。
下面寫到的一個陳設也讓我很感興趣:「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大觀」是宋徽宗的年號,一共只有4年(1107—1110)。大觀窯,即在北宋大觀時期的瓷窯,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北宋官窯。北宋官窯存在時間短,在清代也是極為珍貴的古器,另外據資料稱,應該不太會有能放得下幾十個佛手的大盤子。清代有仿製官窯的瓷器,也有比較大但出品普通的青瓷大盤:在素材豐富的紅學界,討論探春房裡的盤子到底是什麼來歷,也是一大話題。
但對我們來說很簡單:青瓷的大盤子放嬌黃的佛手。好看!
佛手自帶香氣,放在屋裡是持久的香薰,又清爽怡人,不失分寸感。佛手是香櫞的一種,顏色明豔,形狀優雅,沒人吃它,家裡擺它是因為既好看又香。劉姥姥家的板兒也喜歡,第一次來就被塞了一個,拿在手上玩得很開心。明清時期,陳設佛手、香櫞的風氣甚濃,甚至一度有取代焚香的勢頭:這是典型的新時髦打敗老傳統的做法,畢竟焚香這麼經典,歷史悠久,又無比高貴,能分出無數香爐和制香典故。
拿一枚佛手,會覺得香氣頗為馥鬱。但要芬芳滿室,還是要放幾十個在一起。到如今,浙江、廣東、福建、雲南和四川仍有種植。網上有很多賣家,購買方便。
這還倒罷了,更有意思的是薛寶釵屋裡。蘅蕪苑一直是我在全書裡最想參觀的地方,因為庭院在秋天非常美:進院便覺得異香撲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蒼翠,都結了果實,紅紅的像珊瑚豆子一般,十分可愛。
珊瑚豆是傳統首飾裡常用的小寶石,天然的會有蟲蛀洞眼,很有趣。現在也還有首飾設計師做。
進了屋,如雪洞一般極白、極素、極空,很不符合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審美哲學:我們喜歡花團錦簇,有人間煙火氣息,只有日本人民才喜歡空、物哀和侘寂,也即所謂「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不過,這份空、極簡和樸素,也和我國早年的禪茶佛教哲學極有淵源。所以薛寶釵看上去是個事事周全、圓轉如意的人,家居卻極簡,作者特意讓讀者和賈母、劉姥姥一起看到這些,是在告訴我們這個姑娘很不尋常。
但在這一片觸目的空之中,有一個土定瓶,供著數枝菊花。
這是一種極為雅致高潔的裝飾。
先說土定瓶,定窯和汝窯都是宋代名瓷。汝窯色青,定窯色白。但定窯名貴,「土定」卻並非真正的定窯。清末民初成書的《清稗類鈔》引用瓷器名家許守白的評價說,定窯有二,北宋建於定州的叫北定,南宋景德鎮所制為南定,「以其釉似粉,故通稱曰粉定。」
「土定」則是宋時山西平陽窯所出,實際上是仿製北定的產品,微具土色,質地在「半磁半瓦之間」,所以稱「土定」。
薛家是皇商,替皇家採買各色特產,「珍珠如土金如鐵」,寶釵屋裡想要多少定瓶都可以,但她就要了個普通人家也能買的花瓶。有《紅樓夢》研究者據此認為她虛偽,裝出一副樸素的賢良。我不大讚同。寶釵無疑是比其他姑娘更懂一些人情世故,也更會做人一些,但說她事事有動機,裝扮著就是想演出賢惠樣子,想嫁給賈寶玉……說真的,太小看寶釵了。她是一個寫得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姑娘,也是一個能寫出「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這般辛辣詩句的姑娘,同時,也看得出,她是一個作者一邊寫,一邊能透出內心喜歡的姑娘。
看作者這麼寫,我也喜歡她。
至於菊花,在今日之中國已被認為是葬禮之花,既便宜又不吉利,真的很可惜。
菊花在我國古代的地位極高,梅蘭竹菊原是四君子,菊一向被認作雅潔之花。《禮記·月令篇》講到菊花:「季秋之月,菊有黃華」。屈原①在《離騷》中也提到:「夕餐秋菊之落英」,所以那個時候,菊花就是貴族階層身周的雅致花品。而到了陶淵明時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派悠然高潔之意,是我們士大夫文化裡最高雅的境界。國家太平、人民安閒的時候,可以歸隱南山,荷鋤種菊,一旦國家需要,便入世奮於朝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清代弘皎修了《菊譜》,共記錄了百種名菊品種,翻看起來美得不得了。講顏色的,有蜜荷、曲紫、赤脂瓣、珊瑚雪;講光景的,有落紅萬點、追金琢玉;講氣象萬千的,有白玉纏光、含煙鋪錦,聽名字就覺得美極。弘皎是康熙之孫,在南方尋得數百名種菊花,在北京養種,自號「秋明主人」,是當時的知名雅士。
因是雅士,自有雅人唱和。弘皎修菊譜,菊花名家王延格配圖。菊花花季在南方只不過一個月,在北京花期更短,當時又只能實物寫生,王延格住進弘皎府上,對著菊花一幅幅慢慢畫,足足畫了四五年才完成。
現在看來,真是美不勝收。比如這幅雪蓮堂:
但弘皎為什麼修菊譜?因為他當時遠離權力鬥爭,「歸隱南山」了,成了一名閒情雅致的王爺。他固然愛菊花,但這也是當時當地情境下,自然而然的一種文化上的選擇。
要欣賞菊花的美,就要理解這背後種種的、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底蘊。當然,菊花還是日本皇家的象徵。我們的文化曾經如此精巧、繁華、風流、渾厚,背後的種種美之典故,帶著對人生和變幻的感知與思考,在東亞,說給誰聽,誰都是拜服的。
那麼,為什麼菊花變成葬禮花了呢?
總的來說是菊花在17世紀被荷蘭人帶到歐洲,後來在墓地種植最多。去掃墓,給故人獻幾朵菊花是最順理成章的。但按照我們自己的傳統,墓園裡是要種松柏的,長青、堅韌。也沒聽說在葬禮上放鮮花和果子的,鮮花和果子一向屬於節慶的時光,屬於精緻的日常。
至於我們的傳統葬禮,《紅樓夢》裡正好在寫秦可卿那一段有提到:停靈,在家裡設靈堂,四方賓客來弔唁致哀,靈堂裡掛的是輓聯(不是獻花),最忙的是廚房和管餐具、用具的,賓客要吃飯,也得按禮儀規制,挑出符合逝者身份的用具——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就是葬禮上要有一個高點兒的等級,也是照顧到生者的身份和面子。到了出殯那天,只是一片白色,「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①,極為肅穆。這一程也並沒有什麼鮮花。
現在有些城市在秋季還會有菊花展,廣東梅州的人會吃菊花糕,但總的來說,似乎我們自己不太記得燦爛如雲霞的菊花,也幾乎無人提起這本美得叫人睡不著的菊譜。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裡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劉姥姥拿起箸來,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裡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個。」眾人方住了笑,聽見這話又笑起來。……鳳姐兒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裡夾的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聲兒就沒了。」
這一章說了半天劉姥姥怎麼和老太太一起參觀三位姑娘的房間,真正到吃飯的時候,卻只說了鴿子蛋這一樣。
王熙鳳說鴿子蛋一兩銀子一個,雖然是誇張了,但自古至今,鴿子蛋確實是比較名貴的蛋。因為鴿子產蛋量少,每隻鴿子每月下一對蛋,有時還停工。《隨園食單》裡說,「取雞腎三十個,煮微熟,去皮,用雞湯加作料煨之。鮮嫩絕倫。」「煨鴿蛋法與煨雞腎同。或煎食亦可,加微醋亦可」。
到現在的菜市場裡買鴿子蛋,小小的一個就是6元,依然有些奢侈。
鴿子蛋的蛋白部分薄,有一種特殊的鮮味,很奇妙。
我們開發了一個10個鴿子蛋的小菜譜,你可以試著做。
鴿子蛋,用雞湯煨一煨,鮮嫩絕倫
買菜
或者用幹香菇6朵(夏天用木耳,冬天用香菇),鹽7克、雞湯800毫升。
鴿子蛋,用雞湯煨一煨,鮮嫩絕倫。
鴿子蛋10枚。
筍1個(取50克)。
幹黑木耳8克(抓一小把即可)。
菜心6個。
火腿15克。
切和焯水
筍切成長片,一共需要50克。
將木耳或香菇用水泡發,泡好後剪去木耳的根莖。
水燒開後,放入1調料勺鹽(3克),放入處理好的筍片、木耳,用大火焯約3~4分鐘。
再放入火腿片燙一下,一齊盛出放入雞湯中。加入菜心,焯30秒即可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防止發黃。
煮鴿子蛋
將鴿子蛋放入冷水鍋中,用大火煮熟,煮好後用冷水衝洗,剝殼放入雞湯中。
開始做湯
雞湯燒開後轉小火(微微冒泡的狀態),加入1滿調料勺的鹽(4克),煮3分鐘後加入菜心,轉大火煮掉菜心裡的清水,水開冒小泡後即可出鍋,注意不要把湯燒得過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