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平板市場怎麼樣(平板市場再升溫)
2023-05-16 02:15:54 2
作為介於手機和PC之間的智能產品,平板廣受追捧,蘋果iPad暢銷之餘,安卓廠商也紛紛布局。
但安卓平板的發展並不像手機那樣順暢,軟體生態突破緩慢,應用適配不足,定位模糊不清,一度被擺在「雞肋」的尷尬地位,部分廠商放緩節奏甚至停更平板產品。
不過近一兩年,平板市場再度升溫,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用戶在嘗到線上移動辦公的甜頭之後,對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明顯增長。功能多樣、方便攜帶的平板電腦,在滿足影音娛樂的需求之外,正成為移動辦公、數字生產的主力終端。
那麼,如今的安卓平板有哪些不一樣?是否能與iPad一爭高下?
殺個回馬槍
市場上一直有個疑問,滿足刷視頻,發郵件,聽音樂,玩遊戲需求的設備,手機和電腦還不能滿足嗎?第三類設備是否還有較大的存在必要性?
數年間,全球平板產品就在這樣的質疑聲中跌跌撞撞走過來,出貨量一度萎縮。據數據調研機構IDC數據,2014年至2019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連年下降,從2.3億臺下降至1.44億臺。
2020年開始,在疫情期間移動辦公的需求刺激下,銷量才有所提振。2021年全球平板電腦總出貨量達到了1.68億臺,同比增長3.2%。更大的增長在中國市場,2021年出貨量約為2846萬臺,同比增長21.8%,創近7年最高增幅。
在這背後,中國廠商們紛紛再度加碼對平板市場的布局,華為、榮耀、聯想、OPPO都開始更新或推出首款平板產品,新一輪的「平板大戰」一觸即發。
小米時隔三年發布的小米平板5,OPPO旗下發布的首款平板OPPO Pad,與華為MatePad Pro、榮耀平板V7、聯想小新Pad Pro等齊聚一堂。這些產品多數採用了平板旗艦處理器高通驍龍870、11英寸左右屏幕、8000mAh左右電池等配置,在硬體配置上並未拉開明顯差距。
其中令人矚目的是,OPPO在2月24日發布的首款平板OPPO Pad,與小米、華為等友商已更新多代的平板相比顯得姍姍來遲,失去了一定的先發優勢。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透露,「其實十年前OPPO就做了平板,但當時的體驗並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所以就沒有量產。」
但從上市後表現來看,OPPO Pad還是踏準了市場節奏,未受到市場冷遇。3月3日,OPPO Pad發布了首銷戰報,其在OPPO商城、京東、天貓等線上平臺中獲得了平板電腦類目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似乎,安卓平板正熱。那麼,一度被唱衰,如今殺了個回馬槍的「平板熱」到底是真突破還是炒冷飯?
反攻蘋果的號角
「在筆記本和智慧型手機之間是否還存在一種設備,在某些重要應用場景比筆記本和智慧型手機有更好的表現。」2010年1月27日發布會上,賈伯斯此問為仍定位模糊的平板定了調。
當時,平板市場魚龍混雜,iOS、Windows和Android系統各自混戰,其中,Windows和Android系統在產品設計、硬體配置、系統生態上都與iPad有不小差距。憑藉晶片、ISP等自研零部件,對應用開發者的強大掌控與封閉的iOS系統,iPad獲得了便捷順暢的軟硬體體驗。
2010年,首款iPad獨自佔去了85%的平板市場,直到今天,iPad的霸主地位依舊難以動搖。2021年,蘋果賣出5780萬臺iPad,市場份額為34.2%,超過了第二、三名三星和聯想的總和。
反觀安卓平板,受限於安卓系統碎片化嚴重等固有缺點和硬體水平,發展之路並不順利。例如小米,其在平板銷量最高的2014年入局,直到去年小米平板5的發布會上,雷軍還坦言「安卓平板的應用生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呼籲各大APP廠商共同努力進行適配。
不過,近一兩年安卓平板有了改變市場格局的機會。一方面,消費者更多集中在價格親民的產品上,入門級的iPad 8佔了iPad銷量的56%。另一方面,安卓平板產品品質和系統生態得到了極大提升。
目前,主流安卓平板在硬體配置上費了一番心思,產品設計和硬體性能上並不弱於iPad。
以OPPO Pad為例,11英寸的便攜大屏、6.99毫米的超薄機身以及507克的重量控制,在平板產品中屬黃金搭配,滿足多場景的內容呈現。7mm的超窄邊框,搭配流光晶鑽工藝背板設計,告別了「灰黑粗重」的設計語言,在外觀上,與其他平板拉開了距離。
OPPO Pad配備2.5K 120Hz高刷屏、高通驍龍870旗艦處理器,搭載行業首發的AAC第二代揚聲器,滿足了高品質影音娛樂需求。
這只是平板應用場景的一大方面,移動辦公要求平板越來越多地承擔生產力設備的角色。OPPO Pad配備了手寫筆OPPO Pencil和智能磁吸鍵盤,其中,OPPO Pencil採用了自研的SDK,具有超低延遲和流暢書寫,適應創作、隨手記錄、辦公等場景。
手機廠商越來越不「純粹」。手機、智能硬體、系統生態,正如OPPO IoT的主張「自在智美生活」那樣,為用戶打造好用的全方位智能產品,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切實便利,是OPPO等廠商的出發點。
如同小米、華為的硬體生態,OPPO Pad的推出,也是OPPO完善生態閉環的重要一步。目前來看,OPPO後發先至地於短時間內補齊了包括平板、電視、智能手錶等在內的IoT生態。一方面將單品價值發揮到最大,一方面以完整生態應對競爭,這是OPPO平板出現的邏輯。
生態突破
智能時代,平板脫離單一的產品維度,而有了新的定義——萬物互聯的入口之一。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在去年底發布的《平板電腦選購白皮書》顯示,近七成消費者關注平板電腦能否與其他電子設備聯動使用。
iPad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出色的硬體設計,更關鍵的是生態系統的綜合體驗。2019年6月,蘋果發布了iPadOS,並推動iPadOS與MacOS生態融合,「蘋果全家桶」間完整流暢的互聯互動,高效率的跨屏協作是用戶購買iPad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下,安卓廠商也在大力構建自家的IoT智能硬體「全家桶」,平板因能滿足影音娛樂和生產力工具等多項使用需求,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OPPO對此有深刻認識,構建專有的系統生態,最大化發揮平板的能力。
由OPPO ColorOS團隊專業優化調試的ColorOS for Pad,實現了四大功能:四指捏合、雙指分屏、平行視窗、互聯互通。這些功能其實在之前的摺疊屏旗艦OPPO Find N上就有所應用,在發揮大屏行動裝置的潛力上,摺疊屏手機和平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藉助四大功能,使用者可以便捷地對大面積的現實區域做更好地劃分,進行多任務處理。例如,雙指在橫向屏幕中間從上到下一划,就可以快速分屏;拖拽智能側邊欄裡的應用,可以快速切換當前的分屏應用,使用效率極大提升。
多屏互聯是拓展單品能力的重要功能,只需雙方打開多屏互聯功能,就可以直接與OPPO Pad連接,在其他設備上進行點擊操作等均可以實時在平板上顯示。
如此一來,平板不再是單純放大界面那樣雞肋,用戶可以使用平板更方便高效地娛樂和工作,對其他智能單品來說,也獲得了更多突破邊界的潛力。
在修煉外觀設計等「外功」的同時,不丟生態「內功」,在智能生態之戰中,姍姍來遲的OPPO並未失去主動權。
結語
去年摺疊屏的火熱,平板的回暖,說明在手機小屏和PC大屏之間,存在移動大屏的市場需求。在眾廠商的精益求精之下,安卓平板抗衡蘋果必然是一場持久戰,不過在產品品質和生態建設的快速提升下,iPad霸佔平板市場的格局有望被打破。
OPPO Pad適時推出,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在「自在智美生活」的理念下,OPPO耐心打磨,保證品質,為平板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