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有什麼好吃的(從鹿鼎記到神鵰俠侶)
2023-05-16 12:34:28 2
⚠️2020年僅剩最後一個月了!
本周迎來了好多劇的大結局,一系列的新片又緊跟著開播,懸疑、醫療、偶像、都市,要說與現在氣溫最搭的,那必須是喜劇!
裹著被子笑到肚子抽筋,才是對這個冬天的尊重。
近期熱度最高的一部喜劇,小可愛不用說名字,你也能猜到了,張一山版《鹿鼎記》。
但……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刷新了「金庸劇」的最低點,小可愛抱著還想多寫(活)幾年的心態,決定不聊這一版,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哈
《鹿鼎記》這劇也算是神奇,這麼多年被翻拍成了多種版本的影視劇,但似乎每一個新版本的出現,只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是時候覆習一下98版的《鹿鼎記》了……
額……瞧這簡陋的布局
(98版《鹿鼎記》圖源水印)
看起來就沒啥預算的亞子
(98版《鹿鼎記》圖源水印)
但這些簡陋都不妨礙它成為經典。
為了自然地增加幽默效果,98版還將心理活動用"小劇場"來表現,大部分劇情忠於原著,又添加合理的改編,總之打開這部劇,就能夢回小學暑假偷偷看劇的下午。
但別忘了,小可愛是吃貨,腦迴路肯定是比較清奇的。沒點好吃的根本打動不了我!
大家都知道,金庸和美食家蔡瀾是知交,金庸喝葡萄酒的愛好就是在他的帶動下形成的。
蔡瀾在《江湖老友》中回憶起金庸,曾這麼說:
「吃飽了飯,大家閒聊時,金庸先生有些小動作很獨特。他常用食指和中指各插上一支牙籤,當是踩高蹺一樣一步步行走。數年前,經過一場與病魔的大決鬥之後,醫生不許查大俠吃甜的,但是愈被禁止愈想吃。金庸先生會把一條長巧克力不知不覺地藏在女護士的圍裙袋裡面。自己又放了另一條在睡衣口袋中,露出一截。查太太發現了,把他睡衣口袋中的巧克力沒收了。但到樓上休息,金庸先生再把護士圍裙袋裡的扒了出來偷吃。」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曾經用這兩句詩詞,串聯起了自己的14部小說。
在他的武俠世界裡,除了刀光劍影、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和陰陽八卦等中國傳統元素外,不可不提的就是讓大俠政客英雄們都垂涎三尺,喪失抵抗力的美食了。
蔡瀾曾說,金庸年輕時不喜歡吃,他書中許多菜都是自己悶頭想出來的。
那今天,我們就跟著劇一起來重溫一下金庸先生的文字!看看這些「悶頭想出來」的食物,到底味道如何?
溫馨提示
為了使大家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小可愛在歷年所有翻拍劇中
找出了清晰度較高的截圖
但是!只是說這個場景最符合原著
或圖像最清晰哈~
(98版《鹿鼎記》圖源優酷視頻)
過了好一會,小太監又送飯菜過來,道:「桂公公,廚子叫小人稟告公公,這過橋米線的湯極燙,看來沒一絲熱氣,其實是挺熱的。這宣威火腿是用蜜餞蓮子煮的,煮得急了,或許不很軟,請公公包涵。這是雲南的黑色大頭菜。這一碟是大理洱海的弓魚乾,雖然不是鮮魚,仍是十分名貴,用雲南紅花油炒的。壺裡泡的是雲南普洱茶。廚子說,雲南的名菜汽鍋雞要兩個多時辰才煮得好,只好晚上再給桂公公你老人家送來。」
韋小寶用筷子挾了一片鮮紅噴香的宣威火腿,湊到小郡主口邊,笑道:「張開嘴來。」
文字摘錄於《鹿鼎記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上文為韋小寶拜了陳近南為師,返回皇宮當桂公公後,天地會青木堂的手下把小郡主沐劍屏送到了他的臥室,他用很多雲南美味來討好小郡主的片段。
(98版《鹿鼎記》圖源水印)
在韋小寶所有妻子中,小郡主沐劍屏是極為天真純潔的一個,對男女之情、世間紛擾幾乎一無所知,劇中她與韋小寶初次相遇,就沒心沒肺地吃了韋小寶遞過來的松子糖。
(98版《鹿鼎記》圖源水印)(98版《鹿鼎記》圖源水印)
這一會兒揚州特產,一會兒雲南美食,「用蜜餞蓮子煮的宣威火腿」到底是有多特別?黑色的大頭菜,洱海弓魚乾又是啥玩意兒?
01|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色香味俱全,肉質細膩鮮嫩口感極佳,因宣威獨特的氣候條件,加上宣威人的獨特醃製方法,導致別的地方就算有同樣的材料,也醃製不出宣威的味道不可複製所以譽名「宣威火腿」。
作為雲南著名特產,歷史比過橋米線還要悠久很多,是雲南火腿的典範,因此也被稱為「雲腿」,更是和金華火腿、安福火腿並稱中國三大名腿。
整隻宣威火腿,形似琵琶,個頭大骨頭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還沒做的時候,它就有一股獨特的香味了!
佳餚配上金庸的妙筆,饞得我啃了一根火腿腸,配上了辣條,美滋滋!把小郡主放到我們這個年代,我就不信她能抵擋得住火腿腸的誘惑
02|黑色的大菜頭
小可愛猜指的應該是:玫瑰大頭菜/玫瑰黑芥。這是雲南省歷史悠久的土特產品,創始於明末清初,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會上獲獎。
大頭菜生熟葷素都可食,切成丁與剁碎的青辣椒、剁肉一併炒吃,或將剁肉改為青包穀米,這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炒三剁」。
(咱們做過!)(咱們做過!)
但像文中提及到的洱海弓魚,現在恐怕是很難嘗到了,它們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海等流域,但隨著生存環境的惡化幾乎已經瀕臨滅絕。
「弓魚乾配上雲南紅花油」,可能只能成為老一輩人念念不忘的談資了。
(2017版《射鵰英雄傳》圖源愛奇藝)
黃蓉用峨嵋鋼刺剖了公雞肚子,將內臟洗剝乾淨,卻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團泥裹住雞外,生火烤了起來。烤得一會,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溼泥幹透,剝去於泥,雞毛隨泥而落,雞肉白嫩,濃香撲鼻。
黃蓉正要將雞撕開,身後忽然有人說道:「撕作三份,雞屁股給我。」
那乞丐大喜,夾手奪過,鳳卷殘雲的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妙極,妙極,連我叫化祖宗,也整治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化雞。」
文字摘錄於《射鵰英雄傳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上文寫到黃蓉偷了一隻雞,用黃泥裹了用火燒,準備給郭靖補身體,不料香飄十裡引來了洪七公。
烈火和油脂交融產生的直達靈魂的香,光看文字你就感覺能聽到劈劈啪啪的柴火聲,能聞到香氣在林間瀰漫,這隻雞勾出了洪七公,順便也勾出了我肚子裡的饞蟲
(2017版《射鵰英雄傳》圖源愛奇藝)(2017版《射鵰英雄傳》圖源愛奇藝)
洪七公愛吃,這是毫無疑問的事,為了美食他可以捨棄自己的一根手指,卻也還是改不了貪吃。
劇中的洪七公,先是被黃蓉用叫花雞吸引,後來又被她以做更多好吃的為藉口,讓洪七公留下教郭靖功夫,包括了經典的那道二十四橋明月夜,還有四喜丸子、筍尖櫻桃湯啥的,這些美食,換了誰還能走得動道啊?
(2017版《射鵰英雄傳》圖源愛奇藝)
但要我說,這些美食頂多算個輔助,沒有一開始的叫花雞,這場美食誘惑肯定會失敗。
叫花雞是武俠片中出鏡頗多的菜餚,最有名的當屬江蘇常熟叫花雞,這雞芳香撲鼻、入口酥爛、風味獨特,且常熟叫花雞很少以童子雞為原料,多用老母雞或者小母雞,多餘的脂肪在燒烤時流失,吃起來充滿油脂的香味,卻不會覺得油膩。
(記得不?叫花雞教你做過!)
不過叫花雞吧,烤起來容易翻車,你得抱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信念不斷嘗試,我就算了,買只烤雞啃啃比較適合我(怎麼……又是烤雞)
(2014版《神鵰俠侶》圖源騰訊視頻)
只見洪七公取出小刀,斬去蜈蚣頭尾,輕輕一捏,殼兒應手而落,露出肉來,雪白透明,有如大蝦,甚是美觀。楊過心想:「這般做法,只怕當真能吃也未可知。」洪七公又煮了兩鍋雪水,將蜈蚣肉洗滌乾淨,再不餘半點毒液,然後從背囊中取出大大小小七八個鐵盒來,盒中盛的是油鹽醬醋之類。
他起了油鍋,把蜈蚣肉倒下去一炸,立時一股香氣撲向鼻端。
楊過心想:「除死無大事。」將那條蜈蚣放在口中一嚼。只一嚼將下去,但覺滿嘴鮮美,又脆又香,清甜甘濃,一生之中從未嘗過如此異味,再嚼了幾口,一骨碌吞了下去,又去夾第二條來吃,連贊:「妙極,妙極。」
文字摘錄於《神鵰俠侶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又是吃貨洪七公!
當時的楊過由於少年時的經歷,性格偏激不合群,認為世上的人都不待見他,到了華山上居然有了尋死的念頭,這個時候,洪七公出現了,還帶著楊過一起吃蜈蚣。
也正是一起吃蜈蚣,才有了後面楊過雖沒有當丐幫幫主,卻蒙洪七公傳授了打狗棒法。
(2014版《神鵰俠侶》圖源騰訊視頻)
炸蜈蚣聽起來聳人聽聞,但確有其菜啊!
在魯川粵蘇閩徽湘浙八大菜系中,滇菜雖不在其中,但金庸卻多次提及,上面說到的《鹿鼎記》也特別說了雲南菜,但云南菜除了那些,還有這些——昆蟲宴
將蜈蚣多次水煮去除毒素,脫殼後熱油煎炸,蘸佐料食用,含有豐富蛋白質,被稱作抗腦瘤的食物之一。其他還有啥炸水蜻蜓啊,炸蠍子啊,炸竹蟲啊,膽子大的慢慢嘗試哈,我就先告辭了
考慮到大家的承受能力
此處無圖
這個菜自己不能做的哈,不要嘗試啊!!!!
金庸是浙江海寧人,所以書中對江南一帶的風土人情、地域風貌、民俗飲食等有很多描寫,最顯著的就是一道糯米糖藕。
《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對其記憶尤為深刻:
坐了下來,晴畫喜孜孜的出去,不一會,捧了一個銀盆進來,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放在他面前。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如隔世。
文字摘錄於《書劍恩仇錄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戳圖片,立馬get做法)
清甜爽口的蓮藕,有了紅糖紅棗的一起熬煮,增加了醇厚而又風韻的甜。藕斷絲亂的糯米藕再淋上糖桂花,簡直就是高光時刻。甜意綿綿的彈糯在舌尖上久久縈繞,讓人戀戀不忘。
///
說到吃真的停不下來,黃蓉與郭靖初遇時在酒家的報菜名:
四乾果、四鮮果、兩鹹酸、四蜜餞……
乾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揀時新的。鹹酸要砌香櫻桃和薑絲梅兒,蜜餞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
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樟腿、姜醋金銀蹄子。我只揀你們這兒做得出的來點,名貴點兒的菜餚嘛,咱們也就免了。
文字摘錄於《射鵰英雄傳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天龍八部》裡的這些美味,前後的劇情還記得嗎?
(2003版《天龍八部》圖源愛奇藝)
《倚天屠龍記》裡這段關於草菌湯的描述,是不是讓你忍不住要在這個冬天裡,必須喝點熱乎的了呢?
張無忌道:「薛大爺,我口渴得緊,你給我喝碗熱湯,我死了做鬼也不纏你。」薛公遠道:「好,喝碗熱湯打甚麼緊?」便舀碗熱湯給他。
熱湯尚未送到嘴邊,張無忌便大聲贊道:「好香,好香!」那些草菌在熱湯中一熬,確是香氣撲鼻。薛公遠早就餓得急了,聞到菌湯香氣,便不拿去餵張無忌,自己喝了下肚,舐了舐嘴唇,道:「鮮得緊!」又去舀了一碗。簡捷伸手搶過,大口喝了,興猶未盡,又喝了一碗。薛公遠和華山派其餘兩名弟子也都喝了兩碗,久飢之下,兩碗熱騰騰的鮮湯下肚,均感說不出的舒服。
文字摘錄於《倚天屠龍記修訂版》三聯出版社 / 1980年
重新閱讀金庸先生的作品
欣賞由文字改編的影視劇
才發現,不論是江湖的恩怨情仇
還是武林高手的比試過招
那些藏在情節裡的味道,才更讓人意猶未盡
本文所用素材圖均來自網絡
另外!本欄目所涉及內容只對劇只對美食不對人
求爸爸們別槓我
下期咱聊懸疑偶像劇,還是地方特色生活劇?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