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你不知道的內蒙古美食(多少年才能吃遍內蒙古美食)

2023-05-02 08:52:49 1


▲ 天寒,宜食羊肉涮鍋。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美食多到吃哭你


內蒙古美食,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博大」。


如果單純地認為,牛羊肉就是內蒙古美食的全部,那麼你一定沒去過內蒙古。不知道內蒙古有多長,就不知道內蒙古美食有多多,這是獨屬於吃貨界的真理,不接受也不容許反駁。

▲ 內蒙古各市(盟)代表美食。牛羊肉與奶製品與草原分布範圍基本重合。 製圖/Paprika

橫在祖國北境的內蒙古自治區到底有多長?


從東到西,直線距離2400千米幾乎佔全國東西距離的一半,太陽從她的最東端升起2小時後,西邊才能見到第一縷曙光。而佔我國領土面積12.3%的總面積,則使她成為排在新疆、西藏之後的第三大省級行政區域,北與蒙古國、俄羅斯2國接壤,東西南與黑、吉、遼、冀、晉、陝、寧、甘8個省(區)毗鄰。這體量,在中國還真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 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圖/圖蟲·創意


▲ 內蒙古額濟納旗的沙漠綠洲。圖/圖蟲·創意


東部的大興安嶺和西部的陰山山脈,將人們印象中「全是大草原」的內蒙古,分割出高原、平原、山脈、沙漠等不同地貌,於是物產種類得到極大豐富,而多地域交界多民族雜居的優勢,則使得內蒙古美食在保留了本地特色的同時,幾乎融匯了整個北方的美食


▲ 西北美食莜麵。圖/圖蟲·創意

牛羊肉與奶製品,內蒙古美食的底色


內蒙古有55個民族,除去人口最多的漢族,蒙古族是內蒙古第一大少數民族,佔內蒙古全部人口的14.56%。他們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經常用勒勒車載著全部家當,將成群的牛羊從一個草場轉移到另一個草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從呼倫貝爾到額濟納都有他們的身影。


▲ 內蒙古壩上小夥。圖/圖蟲·創意

如今,很多蒙古族選擇在城市生活,留在草原上的,也用磚瓦房代替了蒙古包,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悠久的飲食文化,卻保留了下來——喜食牛羊肉和奶製品。於是,這兩樣就成了內蒙古美食的底色。

▲ 奶茶裡可以加入各種配料。圖/圖蟲·創意


到內蒙古,不吃羊吃什麼?


到內蒙古,吃羊肉是對內蒙古最起碼的尊重


▲ 羊說:我有點慌。圖/圖蟲·創意

中國四大草原,其中兩個便在內蒙古,它們的面積加起來,佔內蒙古總面積的23.6%。2018年,內蒙古出欄6001.92萬隻羊,平均每人每年差不多能吃10隻羊


▲ 內蒙古通遼地區,牧民在放牧。圖/圖蟲·創意

與草原最相配的,當是烤全羊。每年夏季,喜就近去張北草原遊玩的北京人,必要體驗的一道美食,便是烤全羊。偌大的北京沒有烤全羊嗎?當然有。但在人們的意識裡,似乎只有和草原結合在一起時,烤全羊才會有一種粗獷的美味,才是地道的烤全羊。更何況,張北草原是錫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在這裡吃烤全羊,自有一種浩瀚之氣。


▲ 內蒙古那達慕大會前祭敖包。圖/圖蟲·創意

內蒙古烤全羊,有人說是新疆的遊牧民族傳過來的,也有人說其源於幾千年前,生活在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人燒食整隻野獸。但無論如何,烤全羊在內蒙古是一道鄭重的美食,絕不是想像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的,只有在重要的節日和有重要的客人時才會做。


▲ 吃烤全羊前有一套特定的儀式流程。圖/圖蟲·創意

蒙古語稱烤全羊為「昭木」,選用40斤左右的綿羊,宰殺後去毛去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與新疆的烤全羊不同,內蒙古的烤全羊一般帶著羊頭,跪放在方木盤內,是當地人對客人的最高禮節。色澤金黃的烤全羊,想吃哪一塊,便用手撕下來大快朵頤,羊皮酥脆、羊肉嫩香,再小酌幾杯,聽著馬頭琴悠揚的琴聲,看著浩渺蒼穹,真是天寬地闊。


▲ 大名鼎鼎的烤全羊。圖/圖蟲·創意

蒙古人在祭祀、婚嫁、老人慶壽或歡迎親朋貴賓的宴席上,還有一道僅次於烤全羊的名貴菜餚——羊背子,蒙古語稱為「秀斯」或「烏查」。


全羊收拾乾淨後,卸成七大件,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鍋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放羊背上,以類似羊的爬臥姿勢上桌。吃時,每人先用蒙古刀從羊尾巴上拉一條肥肉吃掉,因為這裡是羊身上最肥美的地方,然後各取所需而食。如果是嫁娶,就把羊脖頸分給前來迎親的女婿,表示永遠相愛,把羊的胸部分給女兒,表示家人對她的關懷。


▲ 羊焙子。攝影/李本建

一般牧民家庭,很少做烤全羊,手把羊肉是最常見的待客美食,也是內蒙古的傳統美食。將羊肉帶骨剁成大塊,洗淨後下鍋,加料酒汆一下,撈出控盡血水備用。蔥切段,與花椒、香葉、胡椒、草果做成料包,新煮一鍋水,同羊肉放入鍋中,加鹽小火煮熟,即可食用。

▲ 手把肉。攝影/李本建

正宗的內蒙古手把羊肉,軟嫩脫骨卻不碎爛,一手攥著,一手用蒙古刀切著吃,沒有別的調料,只有一碗鹽水可以蘸蘸。蒙古人能把一塊手把羊肉搜剔得非常乾淨,吃完,只剩下一塊雪白的骨頭。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手把羊肉早已走出牧區,在各市各盟都能吃得到。


▲ 手把肉的做法非常考驗肉質,新鮮的內蒙羊肉經過簡單烹煮,不僅不會腥羶,反而可以嘗到羊肉本身的鮮香。

白切羊肉、燒羊棒、炒烤羊肉、燉羊肉......炮製羊肉,內蒙古人最拿手,但這些吃多了難免會膩,唯一不膩的,便是涮羊肉。內蒙古人涮羊肉,首選錫林郭勒的蘇尼特羊,這種羊肥瘦均勻、口感綿柔,最適宜涮。北京的東來順涮羊肉,選用的就是蘇尼特羊,它也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家貢品。


▲ 銅鍋涮肉。圖/圖蟲·創意

切得薄如紙張的羊肉卷,筷子一夾,放入翻滾的火鍋湯底中一燙,肉稍稍變色即可撈出食用,蘸上醬料,嚼起來鮮香味美。幾個交好的朋友,圍坐在一起,彼此開著玩笑,酣暢淋漓地吃一頓,是對挨了千刀萬剮的羊最高的讚譽

▲ 羊肉卷。圖/圖蟲·創意

在沒有鍋的情況下,蒙古人還能做「卵石烤肉」。殺羊的同時,在地上挖一個淺坑,用樹枝把坑燒熱,再把河裡乾淨的卵石放在火裡燒,然後把滾燙的石頭放進殺好的羊肚子裡,羊肚子裡要放水,不然羊肉會燙糊。坑裡的樹枝清出去,羊肉用羊皮一裹,放在燒熱的坑裡,再把樹枝蓋在坑上,羊在裡面燜上幾小時就熟了。這種羊肉的味道有點像手把肉,但比手扒肉更香濃。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卵石烤肉在內蒙古已經不容易吃到了。


奶製品,才是草原的味道


如果說肉製品代表了蒙古男子的強悍和驍勇,那麼奶製品則體現了蒙古女人的心靈手巧。


▲ 鄂爾多斯額後旗的一家人正在製作奶食品。攝影/李本建

汪曾祺曾寫過,他曾四入內蒙古,每進一個蒙古包,主人首先端上來的,便是一碗奶茶。內蒙古人一天也離不開奶茶,很多人早起不吃東西,喝兩碗奶茶就去放羊,奶茶既是蒙古人的日常飲品,也是他們的早餐。它可以確保蒙古人在寒冷的草原上,保有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 蒙古奶茶是蒙古族最日常的飲品。圖/圖蟲·創意

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不像西藏的酥油茶那麼麻煩。鐵鍋坐一鍋水,水開後抓一把茶葉扔進去,滾幾滾之後,加牛奶,放一把鹽,一鍋奶茶就做好了。


▲ 蒙古奶茶要熬出來趁熱喝,還可以把奶酪、奶皮、奶豆腐、炒米、牛肉乾等配料加入一起食用。圖/圖蟲·創意


▲ 炒米奶茶是絕配。圖/圖蟲·創意

不放茶葉,只把牛、羊的鮮奶倒入鍋中慢火煮,等到表面凝結出一層蠟脂肪,用筷子挑起來,掛在通風處晾乾,就是奶皮子。這種奶皮子,蒙古語稱為「寶勒森馬如木」,是做白酥油的原料。將取出白酥油的酸奶慢火熬煮後,擠出酸水,再製作成碎塊狀或麵條狀晾乾,就是酪蛋子。酪蛋子吃起來酸酸的,和藏族的奶渣一樣,可以放在奶茶中,也可以當作零食吃。


▲ 牧民自製的奶皮子。攝影/李本建

而放在陰涼處發酵的牛奶,則可以做成奶豆腐。牛奶發酵到微酸的時候,把表皮的一層油瀝出來,然後把凝塊的酸奶放在小火上熬,水和奶塊分開後,再把奶塊中的水擠出來,幹奶糊放在鍋裡,加糖,用大火熬,一邊熬一邊攪拌,奶豆腐的味道就取決於這個過程。一大鍋牛奶,只能熬成很小的一塊奶豆腐,可以說奶豆腐才是牛奶的真正精華


奶製品的原料,有羊奶、馬奶,最多的是牛奶。物流的便利與商業的發展,讓內蒙古的牛奶悄無聲息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從超市裡買回的乳製品,說不定就來自內蒙古,比如伊利、蒙牛、純甄,其實都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我們雖然不住在內蒙古,但內蒙古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當然,牛奉獻的不止是奶,還有肉。


風乾牛肉,這種內蒙古特產,據說是成吉思汗的行軍糧。由於內蒙古氣候乾燥,醃製後的黃牛肉,很快就可以晾曬乾,如今這種傳統工藝,遇到了滅菌真空包裝這種現代技術,保質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長,因此也可以遠銷其他地域,使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品嘗到這份獨特的草原味道。


在內蒙古,牛肉還有一種做法。洗淨的牛肉,放入鍋中,旺火燒湯至牛肉收身後,投入輔料,煮製一小時後,壓上壓鍋板,加入老湯和回鍋油,確保調料充分滲入牛肉中,再文火燜煮六、七個小時,出鍋晾涼就是醬牛肉。醬牛肉許多地方都有賣,但只有吃一盤內蒙古的醬牛肉,你才能體味其中的區別有多大。


要有多好吃,才可以為內蒙古美食錦上添花?


雖說牛羊肉與奶製品是內蒙古美食的底色,但就像一幅絕好的畫,最大的價值在於畫而不在於紙一樣,長長的內蒙古,9市3盟,還有許多可以錦上添花的美食。因為東西距離極長,這些美食便有了強烈而獨特的地域特色,它們是內蒙古人文的反映,也是內蒙古歷史變遷的體現。


內蒙古還有東北菜?


有東北口音的人,不一定是東北人,有可能是內蒙古赤峰人,他可能絕少吃牛羊肉和乳製品,但絕對喜歡吃鍋包肉


鍋包肉雖是東北菜,但在赤峰各家飯店,是老少皆愛的頭牌菜。豬裡脊切成長方形,裹上泡好的雜糧澱粉,油鍋中炸至金黃時撈起,烹入鮮鹹汁,吃起來口感酥脆,鮮甜適宜。略有酸甜,蒜香濃鬱,與口感上酥軟的東北鍋包肉略有不同。


相較於牛羊肉,赤峰人更偏向於豬肉。在赤峰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一口過年豬。殺年豬那天,用血脖肉、豬血腸和白菜做成大燴菜。東北做豬肉,喜用酸菜,但赤峰人用的白菜是幹白菜,做菜時用開水燙熟,可以充分吸收湯汁中的油脂。殺豬菜,是赤峰人每年回家最惦記的一道美味


正在做殺豬菜

巴彥淖爾也吃豬肉和酸菜,最出名的一道菜便是豬肉燴酸菜。烹製豬肉,巴彥淖爾還有一道名菜,叫「豬肉勾雞」。豬油在鍋中燒熱後,加豬骨炒約10分鐘,再加入雞肉,炒至金黃色,加水熬煮半小時,最後加入土豆、豆角和粉條,煮熟後即可出鍋。雞肉鮮香、豬肉爽口,和東北的豬肉燉粉條有異曲同工之妙。


東北的野生黑木耳聞名全國,位於大興安嶺山脈中段的興安盟,也有一道與木耳有關的名菜——涼拌黑木耳。這裡的木耳細嫩可口,吃起來絲毫不輸於東北的黑木耳。



在「肉食世界」闖出名堂的內蒙古麵食


呼和浩特,吃羊肉必要點一道回族面點——焙子。發酵的白面兌食用鹼揉勻,摻入植物油、鹽、糖、雞蛋,成形後放入特殊的爐灶中,先烙後烤而成。根據味道不同,可分為鹹焙子、甜焙子白焙子,根據形狀不同,又可分為圓焙子、方焙子、三角焙子、牛舌頭等,吃起來外面乾脆,裡面暄軟,噴香耐飢,是呼和浩特人的心頭好。


呼和浩特人出門在外,最心心念念的面點,還得算燒麥。燒麥用的是燙麵,用一種類似棒槌的擀麵杖,擀出四面如同花邊的皮,放入剁好的羊肉大蔥餡,四邊提起來就成形,上屜蒸熟即可食用。清晨吃一兩燒麥,喝一壺新沏的磚茶,是呼和浩特人一天中最享受的事情。


當然,包頭的燒麥也很出名,但較之於其他麵食略微遜色。


從明朝中期到民國初年,四百餘年中,無數山西、陝西、河北人背井離鄉,前往北方艱苦創業,形成了著名的人口遷徙「走西口」。包頭正好在走西口的路途中,於是許多人就留在了這裡,從麵食大省山西、陝西來的人,在這裡擺攤開店,賣起了麵食,麵食就這樣在內蒙古普遍起來。


東邊的興安盟有王小二燒餅通遼有蕎麥餄餎赤峰有對夾、排骨蒸餃;中間烏蘭察布有豐鎮月餅;西邊阿拉善有粉湯餃子,可以說從東到西,內蒙古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麵食,但是這些麵食加起來,也不及西貝莜麵的名頭響。


很多人因為「西貝」與「西北」諧音,便誤以為西貝莜麵是西北麵食。莜麵確是西北的麵食之一,但西貝莜麵,卻是根正苗紅的內蒙古麵食,發源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西貝莜麵村賣的最火的莜麵栲栳,實際上是走西口的山西人帶過去的做法。滾開的沸水和面,邊倒水邊攪拌,稍涼後和成麵團,用溼布蓋上稍醒一會兒,揪成小塊放入蒸籠裡蒸熟取出,趁熱搓條,揪成又薄又均勻的片兒,搭在指頭上捲成筒形,挨個兒排立在蒸籠上,蒸十分鐘即熟。


做莜麵講究和面、搭卷、掌握火候。火候不到的莜麵栲栳,吃起來有沙感,過了火候的莜麵栲栳,則軟癱立不起來,吃的時候沒有嚼勁,味欠色減。,是莜麵栲栳點睛之筆。羊肉剁成粒備用,熱油後投入蔥、姜煸香,放入肉末炒至八分熟,加醬油、精鹽、辣椒末、胡椒粉和鮮湯,改小火煨至羊肉酥爛,才是合乎規矩的滷。

「不草原」也是內蒙古美食的一份子


許多人去內蒙古之前,覺得牛羊肉、奶製品、蒙古八珍才是蒙古的地道美食,但是到了蒙古之後,發現祖國北境的內蒙古,居然還有許多一點兒也「不草原」的美食。這些擺在桌面上的美食與固有認知相互博弈時,一個問題便在腦海中浮現:難道我來了一個假內蒙古?


不用懷疑,你只要記著一個真理:內蒙古真的很長很長很長。那麼,一切疑惑都能得到一個最完美的答案。


就拿來說吧。


呼和浩特北邊的包頭和巴彥淖爾,居然有黃河開河魚。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這裡可是著名的河套地區,「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裡自古便是著名的「塞上糧倉」。每年黃河開河時,這裡的人都有吃開河魚的習俗。開河魚,實際上就是黃河鯉魚,2018年,國家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河套黃河鯉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而內蒙古最東北,呼倫貝爾則以呼倫湖小白魚而聞名。這種小白魚體長側扁頭小,全身銀白,鱗片邊緣顏色稍深,鰭灰白色,也叫「白條」,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去呼倫貝爾的人,遊玩呼倫湖時,常常被她相當於兩個香港陸地的巨大面積所震驚,於是驚嘆之餘,一拍大腿,「一定要嘗嘗這湖裡的小白魚」。


內蒙古最西北,阿拉善因為地處荒漠地帶,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扒駝掌


駝掌,就是駱駝的掌。取駝掌心,洗淨後加蔥、姜、蒜,放入砂鍋內,加沸水煮四個小時,約八成熟即撈出用涼水浸泡,冷卻後剝掉掌心的細皮,片成薄片,放入開水內汆幾次去腥味,撈出控幹後,將油燒熱,薑末、鹽水、口蘑片、料酒熗鍋,再倒入高湯,將駝掌肉片倒入湯中,微火燒十分鐘,加入味精,用溼團粉勾芡,翻勺淋油,即成。


呼和浩特東邊,烏蘭察布還有一道「不草原」的美味——卓資山燻雞,是全國四大名雞之一。選用當地的土雞,收拾乾淨後,將雞爪窩進腹內,別好雞翅、盤上雞頭,放進鍋內兌上老湯,和料包燜煮兩小時後出鍋,再將煮熟的雞放在鐵篦子上,架在放了白糖和鋸末的燻鍋內燻制兩三分鐘,塗上雞油或香油,一隻香噴噴的燻雞就做好了。



吃過內蒙古,基本也就了解了內蒙古各地的風土人情。但要吃遍內蒙古,恐怕還真是一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艱苦幸福徵程,您慢慢吃,遇到本文沒提到的美食,歡迎來留言區補充。內蒙古實在是太長太長了,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 END -

文丨十四

圖編丨

地圖編緝丨Paprika

封圖攝影 |


參考資料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 《內蒙古統計年鑑2019》

《經典中國》編輯部 《內蒙古》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15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