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熱劇推薦指南(開分就9.3的高級爽劇)

2023-05-01 16:06:53

來。

今天Sir帶你看美人。

10秒後海報下見。

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

別懷疑,這是真人。

棋盤前,本來就大的眼,偏頭稍低死死盯住你。

精緻的唇微抿。

壓迫、凌厲。

一副「吃定你」的架勢。

懂了,妥妥「大女主」

可這年頭大女主戲還少嗎,憑什麼它豆瓣一開分就是9.3。

憑什麼,它爛番茄就能雙滿分。

片名The Queen's Gambit(后翼棄兵),是西洋棋中一種風險極高的開局。

以退為進,捨棄王后上方的兵來換取有利局面。

劇如其名。

哪有什麼開掛大女主。

這就是一個女人為自己人生擺下的賭局。

鋒利而脆弱。

△ 記住這個演員,安雅·泰勒-喬伊

01

我就是會贏

空蕩蕩的教室圍坐著12個男生。

他們面前分別擺著一副棋,12雙眼都盯向同一方向——

教室正中間,杵著個穿格子背帶裙的女孩。

那是他們的對手。

你沒看錯。

1V12。

只見她不慌不亂,在長桌間悠然踱步。

你根本想像不到,一場「屠殺」已經開始。

結果如何?

全部KO。

80分鐘,她下了12盤棋,打敗了12個人。

這群男生裡「成績」最優秀的,也就堅持了15步。

開掛嗎?天才嗎?

是,可劇集沒往這方面繼續。

鏡頭一轉——

小女孩回到孤兒院,啃著剛贏回來的巧克力,吃得滿嘴都是。

嘴裡一邊不解地說著:

他們都好弱哦

哈哈。

開場已經給《后翼棄兵》定調:

這是一部爽劇,但絕不「無腦爽」。

要知道,這劇本曾經是多少「天才」搶著都要拍的IP。

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1983年的同名小說,講述天才棋手伊莉莎白·哈蒙的故事。

動過它念頭的名導,包括但不限於: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末代皇帝》)、麥可·艾普特(《人生七年》),還有,生前就很喜歡西洋棋的希斯·萊傑。

奈飛看準時機出手,買下改編權,製作成7集迷你劇。

故事虛構。

主角原型據傳女版鮑比·菲舍爾(Bobby Fischer)。

一樣少年天才,一樣經歷坎坷,作為第一個非蘇聯選手,拿下西洋棋世界冠軍(此榮譽曾經長年被蘇聯壟斷)。

△ 菲舍爾(右)1976年擊敗前蘇聯西洋棋冠軍斯帕斯基(左)

故事搶手就一個原因:

天才故事到處都有,真正拍出成為天才所付出的代價,寥寥無幾。

《后翼棄兵》首要任務,塑造一個讓人信服的天才。

9歲的哈蒙,母親車禍去世,父親棄養,被送入孤兒院。

棋手生涯從一堂數學課開始。

數學測驗提前交卷,她被老師使喚到地下室清理黑板擦,遇到社工薩貝正在下棋。

哈蒙一眼就迷上了這個黑白相間的遊戲。

天賦攔不住了。

她光是看了幾次,就摸出了棋盤的規則。

但因為是女孩,社工和學校屢次阻止她繼續學下棋。

6年後,哈蒙終於被一對喪子的中年夫婦領養。

過起正常孩子的生活。

讀高中,上大學,嫁人,生小孩……

才怪。

上高中不到一個星期,她就像被貓撓了似的想去找人比賽。

從州冠軍、區冠軍,再到全美冠軍、甚至世界冠軍。

她成了賽場上唯一的亮色。

一個夢想成真的故事?

不。

真正天才與凡人最初的區別:凡人要追夢,天才只需跟隨直覺。

成為世界冠軍,不是她的夢想,是她「能」。

你看她的表情。

進攻。

《后翼棄兵》全劇有300多場棋局,幾乎每集都有。

為了讓你看懂,導演花了不少心思。

多機位拍攝,凌厲的剪輯,輔以棋子落子時的聲音、現場人物反應……把沉悶棋局拍成一次次緊張的對戰。

前西洋棋世界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還是該劇的顧問,他要確保這裡頭的棋盤能「經得起推敲」。

幾乎不需要什麼常識,你就能感覺到棋子背後的暗流。

初入賽場,哈蒙連賽場上的棋鍾、計步本都沒見過,沒有等級,沒有社團,背景一片空白。

沒關係。

她雙手抱胸,自帶防禦。

等全場唯一的女對手熱心地科普完規則後,哈蒙開掛了。

沒有意外,提前交卷。

第二個對手。

膠著過後,高髮際線男落黑子,按鍾和記錄棋步時嘴角上揚。

看得出,他很得意。

自認為走了一步妙棋,就等對方中計。

誰料就在他自得的檔口,哈蒙狡黠一瞥。

落白子。

男人嘴邊的笑意還沒收盡,臉就耷拉了下來。

呵,中計的是他。

更有意思的是,棋局有時甚至代替了臺詞。

你是什麼貨色,姐就是什麼臉色。

哈蒙的初戀在15歲,也是這場州冠軍爭奪賽。

一個頭髮有點長,笑起來很溫柔的男人湯哥。

幾乎一見鍾情。

初見的震撼,讓她連坐下的動作都比往常輕柔好多好多。

他甚至都沒在對面。

可她的身體,條件反射般向著他。

狹路相逢,一路斬將的哈蒙和湯哥對上了。

看哈蒙落子。

輕輕拿起,緩緩放下。

你問這有什麼差?

來,我們把鏡頭拉回她跟高髮際線男下棋時的落子。

再快進到她跟上一屆州冠軍時的表現。

一個果斷乾脆;一個沉穩篤定。

△ 誰能想到哈利·波特的表哥長大了竟然這麼瘦

你是什麼貨色,姐就是什麼手速。

初戀,就在她不自覺間交了出去。

可再心動,把棋子拿得跟戒指一樣羞澀。

哈姐還是你哈姐。

- 天啊,哈蒙

你這是在羞辱我的車

- 你的痛苦很快就結束了

天賦極高,對棋又極愛,偏偏又肯下苦功。

拿到第一名的獎金後,她一路小跑地到百貨商店買來盼了好久的棋盤。

△ 放棋盤跟放書本力度都不一樣,生怕摔了棋

看各種書,研究各種棋局。

哪怕面前坐著約會對象,也能滔滔不絕地只聊棋盤。

讓曾經同為高手的對象,自慚形穢。

咄咄逼人,不善言辭,出口總有冒犯之語。

天才,在舉手投足間就成立了。

Sir再說一個。

眼神。

天才的眼神該是怎樣的?

不是挑逗,也沒有非要戰勝你的敵意。

裡面就淡淡一句——

我就是會贏。

02

「她身上幾乎一點傷痕都沒」

一個天才站住了。

接下來呢?

導演要扶正一個「人」。

在Sir的敘述裡,故事似乎是一路高歌。

其實並不。

哈蒙在棋局上大開殺戒,可當她想在現實中追尋什麼,卻永遠都不能得手。

比如親情

哈蒙9歲那年,兩輛相撞的殘車。

媽媽躺在地上,哈蒙在不遠處,身體因為劫後餘生不住地起伏。

一群警察在議論,等待。

他們小聲慶幸——她竟然看起來一點傷痕都沒有。

真的沒有嗎?

哈蒙自小顛沛,和母親從小生活在一個破舊的房車裡,父親幾乎隱形。

車禍過後,她被送到了當地的孤兒院。

比如友情

從小就被排斥,孤兒院唯一的好友是個黑人姐姐,卻在被領養後斷了聯繫。

就連最基本的陪伴,對她來說也是奢侈。

一個動作讓Sir隱隱作痛。

劇中出現三場哈蒙成年後的床戲,具體Sir就不描述了。

你看她激情後的肢體表現:

敷衍地拍拍肩,事後煙,背身。

都在表達同一種情緒:封閉

無論何時,都在努力隔離著外界可能給她帶來情緒波動,以及任何一絲被傷害的可能。

再說一個細節。

看海報裡的棋盤,除了棋子,還有什麼?

藥丸(鎮定劑)、威士忌。

兩大「法寶」。

車禍之後,她無法入睡。

是孤兒院裡發的綠色鎮定劑,幫她屏蔽了噩夢,也讓她得以在腦海裡打開棋盤。

成年後,她又發現了一種更有用的寶貝,威士忌。

和小綠丸一樣,它能幫她屏蔽痛苦和焦慮,在夜晚專心沉浸。

它們和棋放一起,就是人生的全部。

象棋之外,她只能通過藥物和酒精麻痺自己作為正常人的欲望與眷念。

她喜歡下棋。

不僅是為了獨享成功。

更因為棋局之上,只有「黑與白」,「贏與輸」,它不像人生那般複雜。

對象棋的專注,是對某些情感的刻意迴避。

屬於正常人的柔軟。

心動。

索取。

……

后翼棄兵,哈蒙「棄」的是什麼,贏得的又是什麼。

你現在懂了。

我們往往被大女主的女王光環閃得暈頭轉向。

卻時常忘記。

那個跌跌撞撞不服輸的小女生,才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自己。

03

我是女生,我不在乎

《后翼棄兵》是一部反叛的「爽劇」。

在天才過關斬將中,它保留了對「人」的細膩剖析。

同樣。

這也是一部反叛的女性劇。

主角哈蒙。

她沒有佔一點「女性」的便宜。

有天分的棋手成為世界冠軍,說逆襲,牽強了點。

可對女棋手來說,簡直揚眉吐氣。

冷戰時期的美國,西洋棋默認為男性遊戲。

在哈蒙9歲時那場一鳴驚人的1v12裡,仔細看,現場還有一個女孩。

在窗戶邊,旁觀。

她是棋藝社老師最出色的學生之一,但對外身份,只是棋藝社的會計。

當時象棋比賽,也沒有女子組。

那是一個人人(特別是女性)有默認道路的年代。

女孩應該是乖巧的。

孤兒院的女孩子們去見領養人。

進門前,老師都要給她們套上珍珠發箍,整齊地別在頭簾後。

為啥?

女孩乖,才討喜。

甚至,那個年代的女生都會給自己設限。

上高中了,女孩們總愛聚集在一起,議論班上最土的幾個女孩。

她們聚集的社團呢,不是啦啦隊,就是名媛團。

哈蒙不是沒有機會跟別的女孩打成一片。

趴體上,女孩們圍坐在一起,聽歌蹦迪。

哈蒙當下仿佛遭受雷擊……

這什麼群魔亂舞???

這種集體放鬆和自得,對她而言,太尷尬,太難受了。

你猜她後來怎麼做?

藉口去上廁所,然後……偷了女孩她爸的一瓶酒,回家躺在床上,猛灌一口。

想棋。

這是她從小就有的習慣,在天花板上躺著構思棋局。

而天花板和床之間,原本隔了蕾絲紗簾。

但那層紗簾,從她第一天睡到這床上就被撕開了。

撕開它,才能看到她的棋盤。

就像那層「女孩」的外殼。

她沒有給自己設限——

我不想穿,那就撕掉她,直面自己。

此時導演再次展現出光影的精緻。

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

哈蒙在天花板想像的棋盤,化成倒影。

越來越大。

最終,「侵蝕」她的身體。

對。

不是她選擇了象棋。

而是她選擇把「自己」,交給象棋。

當哈蒙在賽場上不斷刷新紀錄,有雜誌找上門採訪。

採訪內容呢。

不聊象棋,聊的都是她「女生」的身份:

一個女棋手泡在男人堆裡,作何感想?

她搖搖頭。

「我不在乎」。

於她,這從來不足以成為一個問題。

看吧。

女性的美,也可以跟「女性」標籤毫無關係。

《后翼棄兵》用反叛的視角,創造出另一種美人。

無限美人。

她走上了一條在別人眼裡看起來艱難,但自己卻從未猶豫的棋手之路。

一路上,從脾氣差沒禮貌的小野貓,成長為利落、自信的世界棋手。

這是她自己的路。

這是獨屬於她,無法設限的美。

對自我的肯定,對每一次選擇的堅定。

走自己的路,每一步都出色。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