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小吃(今天帶你盤點鹽城那些讓人吃過不忘的特色美食)
2023-05-02 05:48:01 3
1、糯米肉圓
糯米肉圓一般選用肥摻瘦的豬肉做這個糯米肉圓,用刀工蘸出來之後再把它攪勻上勁,然後在鍋裡慢燉七到八個小時。肉糊已經調味完成,下一步就是順時針攪打上勁。上勁完成下一步就要炸丸子了。只聽油鍋滋滋作響,將糯米圓子們炸至金黃色出鍋,再澆上調好的湯汁,糯米肉圓中間軟糯,表層脆硬、結實,十分美味。
2、紅燒秘制鵝
鵝是食草禽,全身都是寶,鵝肉營養豐富、胺基酸完全、脂肪是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價值敢與羊肉相媲美。先把生薑切片,青紅椒去蒂去籽切菱形斜片,再把老鵝斬斷。熱鍋倒油,先放入鵝油煸炒出油。再放入鵝塊煸炒,先放入一勺海鮮醬、一勺黃豆醬、蠔油、生抽,再放入老抽上色、料酒鍋邊淋入去腥、糖兩勺、鹽一勺,這時在放入薑片、幹辣椒、香葉、八角、青花椒,一起翻炒入味。然後放入一瓶啤酒,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中小火慢燉四十分鐘。燒到像這樣湯汁收的差不多時,再放入青紅椒片,翻炒斷生。出鍋前先撒上少許胡椒粉,裝盤美味即成。紅燒老鵝不能燒的太幹留點汁水這樣才會更香。鵝肉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等作用。
3、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醉蟹,是鹽城的傳統名菜,用大縱湖的蟹,配以優質麯酒、米酒、淮鹽、花椒、大料浸泡醉制,外觀似活蟹,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醉味濃鬱,香氣沁人,為佐酒佳品。
4、生熗條蝦
生熗條蝦,是江蘇鹽城沿海縣鎮的漢族傳統名菜。因蝦呈長條形,取名條蝦。又因蝦外殼白裡透清,故又名白條蝦。用此蝦製成的生熗條蝦菜,為鹽城的時令佳品。
5、蛤蜊斬肉
蛤蜊斬肉,又名蛤蜊糰子,初為濱海東坎商家茅奶奶所創,味鮮肉嫩,回味久長,是濱海美食界的一絕。其製作頗費工夫。首先,選近海水域所產的色呈灰白、只只盈寸的蛤蜊數斤(驚蟄之後即有應市),洗盡泥沙,然後用刀劈開(注意保持兩殼相連),將殼內之水爽人洗淨的器皿,再用筷子掐住蛤蜊肉,連殼在爽下的水中擺動去沙。如水中有沙,可沉澱去沙後再擺,直至完全乾淨為止,水和肉均放置待用。其次,將精(豬)肉斬成糊狀,肥肉切成丁子,加適量粉子,倒入上述備用的乾淨蛤蜊水,和成肉糊(以不粘手為度)。再次,將肉糊填進張開的蛤咧殼內,不宜過滿,合殼稍露即可。最後,將蛤蜊口朝下,逐個放進燒開的油鍋,以文火煎炸至熟。食用時,和平常燴糰子一樣。蛤蜊斬肉,口味極高,是一種顯示手藝和富有的佳餚。
5、大岡鹽水鵝
大岡鹽水鵝是鹽城著名滷菜之一,同時鹽水鵝也是淮揚菜系的傑出代表菜之一,在江蘇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北地區具有相當高的受眾。 大岡鹽水鵝以全天然科學配方,先進工藝精製而成。鵝肉味甘平、補陰益氣、暖胃生津,具有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及高蛋白、高瘦肉率的特點;不含人工合成香料和化學防腐劑,鹽水鵝更具有鮮嫩爽口、肥而不膩、味道清香、風味獨特等特點。
6、麻蝦獅子頭
熬製麻蝦醬需要加色拉油,麻蝦是海水動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加了色拉油,杜絕麻蝦與空氣接觸,那麼裡面的蛋白質才不容易被破壞。等到麻蝦水分熬幹之後,放入刮乾淨了的豬皮,下鍋煮爛,放入豬皮,最終麻蝦醬就打成凝膠狀,等它冷卻之後,麻蝦醬就不是液態的了,而是固態的,這時候就改刀,將麻蝦醬切成方的,方便將麻蝦包入肉圓中。拇指按住肉團中間,留下一個凹槽,放入麻蝦醬,再將肉團合上。將搓好的麻蝦獅子頭放入砂鍋中煮,煮得越久,麻蝦醬與肉圓融合得越完美,升騰的熱氣送來陣陣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7、清湯白魚圓
食材:白魚肉300公克,水6∼7碗,湯底材料:適量,魚骨適量,鹽少許,洋蔥絲1/2個,大蒜2個,洋香菜末2大匙,檸檬皮末1/2小匙,百裡香1大匙,月桂葉1片,白酒醋1/2大匙,白酒1/4杯,黑胡椒粉少許
做法:將魚皮、魚骨切掉,放入開水中煮開,轉小火熬15分鐘,把魚渣過濾掉即是魚高湯,加上少許鹽調味備用。把魚肉切成塊狀,以醃料醃3∼4小時。魚高湯煮開後,放入醃好的魚續煮,再次煮開,將浮在表面的泡沫撈除,即可盛入碗中。
8、楊五香腸
江蘇省東臺市漢族傳統名食,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為一姓楊排行老五的巧廚在東臺城專售燻燒肉製品,尤以香腸為著名,人們稱為"楊五香腸"。近年東臺肉製品廠保持"楊五香腸"的傳統製作方法,以精、肥肉8:2配料,加入多種佐料,經醃、灌、烘、涼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鮮豔,美味可口。
9、鹽城鍋貼
鹽城龍岡鎮上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鍋貼,叫賈氏鍋貼。這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若配上香醋和辣椒醬,實在美味過癮。
10、伍佑醉螺
伍佑醉螺選用海灘中的泥螺醃製而成。明代民間已有製作。其特點殼軟透明,酒香濃鬱,鹹甜適度,細嫩鮮美,為佐酒佳餚。1982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土特產之一。1985年、1990年均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稱號,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牌,可謂是中國食文化的奇葩,鹽城人的驕傲。
11、燴素魚皮
燴素魚皮,相傳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將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切成長方塊,呈魚皮狀,輔以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清爽可口。
10、東臺魚湯麵
東臺魚湯麵,是江蘇東臺市漢族傳統麵食,主要原料是麵條,湯白汁濃,滴點成珠,清爽可口。東臺魚湯麵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夠潤脾健胃,補虛療腸,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這是因為東臺魚湯麵在湯料上,選擇了野生鯽魚、鱔魚骨、豬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鈣和各種胺基酸的特點。食後不上火、不口乾,營養豐富,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麵,賽過老壽星」之說。
11、建湖藕粉圓
藕粉圓,應該是我的家鄉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一道小吃,或者說最有特色的一道甜品。從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做法精緻,成品口感Q滑而甜糯。據說這是一道清朝御膳,清朝一位御廚告老還鄉後,便將製作藕粉圓子的方法帶回我家鄉的湖垛一帶,隨之這宮廷點心便在湖垛傳開,直至今日。若嘗試過它的味道與口感,它的細膩與精緻一定會讓你感受到,這作為一道御膳,當之無愧!有一種說法是將「肉圓」、「魚圓」、「藕粉圓」一起用於同一宴席中,取意「連中三元」。藕粉圓另外也有一種很美的寓意:「佳偶自天成,良緣由夙締」……
家鄉味總是承載著每個人對自己追根溯源的一些東西,有時可以直擊人的靈魂深處的某一個點。可以溫暖與撫慰那顆偶爾慌亂不知所措的心!讓其在美食的愛與溫暖中妥帖與安然!
12、濱海五糧粥
五糧粥作為濱海的一個傳統美食,已有50年的歷史,以大米、小米、大豆、花生、玉米為原料,將大豆、花生、玉米分別磨成粉,歷時兩個小時蒸煮而成。粥湯粘稠,滑潤爽口,清香撲鼻,泌人心脾,米粒入口即化,韻味無窮。
13、阜寧大糕
阜寧大糕,又名玉帶糕,阜寧地區漢族糕類佳品。產於中國散文之鄉——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糕片白如雪,柔如雲、卷得起、放得開,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十分美味。
14、伍佑糖麻花
糖麻花是鹽城伍佑地方傳統名特產,狀如雙龍盤旋,小巧玲瓏。以香、舔、酥、脆著稱,是居家饋贈佳品。伍佑糖麻花歷史悠久,清高宗乾隆黃帝下江南路過淮安府時,鹽城縣令以此敬貢,深得贊評。伍佑糖麻花製作工藝相傳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本品保持原有特色,不斷改進,更適合現代人口味。糖麻花,又名油繩,狀如雙龍盤繞,小巧玲瓏。據考:伍佑的糖麻花已有近三百年歷史,其中,以古伍佑「翠雲齋」百年老茶食店經營糖麻花的歷史最為悠久,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淮安府時,鹽城縣令曾以此敬貢,取悅龍心。伍佑糖麻花在萬千茶食中受千萬食客偏愛,是因其有不同於一般茶食的特點,這也是幾百年來不為食客遺棄的原因。上品麻花皆有五大特點:一是外形吉祥,似雙龍盤繞;二是色澤金黃,令人望而思食;三是入口香甜,回味無窮;四是酥脆適當,老少皆宜;五是貯藏簡單,四季可備。而這些特點則是其它地區的糖麻花所不及的。
15、金剛臍
正宗的金剛臍,在加工的時候,要適量加一點鹼;表面還會刷上一層也許是紅糖的物質。最重要的是,要放到專門的爐膛裡「炕」出來,這樣炕出來的成品,甜甜的,有韌勁,並且有一些鹼味兒。沒有鹼味,並且只是用烤箱加工的金剛臍是沒有靈魂的,也就不正宗,因此我拒絕承認它們。老街南入口的某店鋪,以前也號稱賣正宗金剛臍,我簡直要唾棄!它們充其量是一種麵包——還是劣質的。
16、米飯餅
米飯餅,是用大米磨成米粉加水發酵做成的餅。因為是發酵後的米麵,所以有酒釀的味道,酸甜可口。相對於麵粉做出的燒餅食多了還不上火。但這種餅必須現做現吃,涼了就發硬不好吃了。
17、雞蛋餅
雞蛋餅,應該算是每個鹽城人的標配了,放一些雞蛋、火腿腸、香菜、蔥花、特製的醬料等眾多食材,將其完美融合,就誕生了一個非常美味的早餐名點,這也不知陪我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18、濱海豬頭肉
濱海豬頭肉是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的特產。濱海豬頭肉色澤淡紅,澄清透明,肉香四溢。豬頭肉,是一種極為普通的大眾化食品,街頭巷尾,到處有售,但口味卻大相逕庭。20世紀30年代,濱海縣東坎鎮製作滷豬頭肉的有數十家,但以聞家和周家、管家製作的最為上乘。外地來坎之人,總以品嘗東坎的滷豬頭肉為快事。東坎的滷豬頭肉製作方法與眾不同,他們將豬肝、豬腸、豬心、豬耳同鍋並煮,然後在肉之表面敷以紅曲,再置於木桶裡事先配好的湯汁之中。
滷豬頭肉,色澤淡紅,澄亮透明,肉香四溢,膠而不膩,令人食慾大振。東坎滷豬頭肉之所以名聞遐邇,究其原因,一是祖傳技藝,二是家藏陳滷,所以口味極高,堪稱滷菜之上品。
19、野鴨灌湯包
野鴨灌湯包,用鴨肉切肉丁,輔以雞湯,伴瘦豬肉丁、蝦籽、溼澱粉為餡心,製成湯包,熱蒸而成。不僅味美還是滋補好物。
20、大岡脆餅
大岡脆餅,鹽城風味名點,已有100多年歷史,與伍佑糖麻花齊名於淮、揚各地。配料用麵粉、油、糖和少量桔皮。餅為正方形略長,呈嫩黃色,餅面敷有芝麻。味香、甜、酥、脆。存放兩個月不致變質。便於攜帶保管。幹吃香酥爽口,不覺乾燥;水泡易於消化,是旅遊、饋贈佳品。
20、鹽城八大碗
「鹽城八大碗」究竟是哪八道菜,如同所有的傳說一般,現在已有多個版本,但大致卻是不變。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酒席上早已不僅僅是八大碗,但無論如何改變,八大碗中的菜卻仍然是鹽城人酒席上必備的,雖然不見得八樣俱全,但總得佔得幾分席位。
第一道菜:肉皮雜燴。也叫膘,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整張曬乾的肉皮炸成金黃色,烹飪前用清水泡軟,切成方塊。一般配著青菜、豬肉塊、鵪鶉蛋做成湯菜。
第二道菜:肉圓。也叫鏨肉,肉坨子。糯米飯加肉油煎而成,顏色從淺黃、深黃至淺紅、深紅後撈出,那坨子中間糯軟而表層脆硬、結實。鹽阜農家每至臘月底炸肉圓忙年夜飯,其香味飄散,四鄰可聞。
第三道菜:漲蛋糕。漲蛋糕完全是雞蛋構建而成,一般就著韭菜吃,去油膩,黃綠搭配,營養又美味。
第四道菜:淡菜燒蘿蔔。淡菜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外殼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在鹽城見的乾貨比較多,其肉呈紅褐色,放在清水裡泡發後和蘿蔔、粉絲做湯。
第五道菜:雞絲燒粉絲。把雞肉切成絲,配合粉絲,加上豆油,香噴噴的,味道非常鮮美!
第六道菜:蝦米羹。一般把茶幹、肉丁、茨菰切成小丁,炒後添水,出鍋前加入澱粉,這道菜很簡單,但味道真沒得說!
第七道菜:紅燒肉。最解饞的大菜永遠是紅燒肉,配上茨菰或芋頭,吃起來一點不覺得油膩,反而更加好吃,肉的色澤更加紅亮,口感更加甜爛,不知不覺就會比平時多吃一碗飯!
第八道菜:紅燒魚。鹽城是「魚米之鄉」,宴席或家常菜中自然少不了魚。紅燒魚在宴席接近尾聲時才上桌,一是意為魚到酒止,二是寓為年年有餘,很有儀式感。
寫在最後:
鹽城美食實在是數不勝數呢!!小編這裡為大家一一盤點了特色美食以及特色面點,小夥伴們來到這裡一定要親自去嘗一嘗哦!
這次為大家盤點了鹽城特色美食,下期我們去看看鹽城那些特色美食街,逛美食就要去這些地方!!!
小夥伴們還喜歡哪裡的美食,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下期內容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