燜大醬的做法和配方(美味食譜-燜鍋醬)
2023-05-07 04:50:35
魚頭醬
口味 複合醬香味,微辣
用料 色拉油500克,幹蔥頭蓉、蒜蓉各400克,美極鮮味汁、海天生抽各150克,味粉200克,香料水1千克,冰糖水750克,A料(李錦記柱侯醬、海鮮醬、沙嗲醬、叉燒醬各720克,老乾媽豆豉油辣椒420克,白胡椒粉50克,李錦記芝麻醬240克,頂好花生醬700克,廣合玫瑰腐乳、廣合腐乳、廣味源磨豉醬各330克,辣妹子醬200克,保衛爾牛肉汁500克,李錦記沙茶醬600克)。
製作 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幹蔥頭蓉、蒜蓉爆香,倒入混合好的A料,小火慢慢熬製5分鐘,分三到四次倒入香料水和冰糖水,小火共熬製約1小時,用剩餘的用料調味即可。
冰糖水 冰糖750克、清水1千克放入鍋內,小火熬至冰糖全部化開,離火即成。
香料水 鍋內放入清水2千克,下入草果、八角各10克,陳皮15克,香葉8片,小火熬出香味,離火浸泡至水變涼,過濾即可。
應用 製作所有葷類燒燜菜,尤其適合製作沙鍋焗魚頭。
百搭燜鍋醬
口味 複合鮮香味
用料 柱侯醬、沙茶醬、美味源磨豉醬、芝麻醬各250克,海鮮醬3千克,四季寶花生醬1瓶(510克/瓶),幹蔥頭碎、蒜蓉各200克,香料水(清水500克加入草果、桂皮各5克,香葉10克熬香即可)500克,熟芝麻、烤香的花生碎各30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
製作 六種醬料提前混合均勻;炒鍋燒熱,放入所有色拉油炙鍋,將油脂倒出僅留少許底油,放入幹蔥頭碎、蒜蓉爆香,下入調好的醬料,微火煸炒3分鐘,倒入香料水,小火熬至濃稠,撒入熟芝麻和烤香的花生碎調勻即可。
應用1 可以燜制雞塊、茄子、排骨和豬手。
應用2 百搭燜鍋醬500克 紅腐乳200克 白腐乳200克調勻,用來燜羊肉。
應用3 百搭燜鍋醬500克 紅腐乳300克調勻,用來燜鵝肉、鴨肉。
應用4 百搭燜鍋醬500克 紅腐乳200克 八角5克 香葉2片 草果2克 桂皮2克 陳皮5克調勻,用來燜牛腩。
試做結果:味道非常好,鹹鮮中帶有淡淡的甜味。如果是江浙、福建、廣東人試做,那麼這個配方就可以了。如果是北方人試做,我比較建議大家在熬製醬料時增加六月鮮豆瓣醬(用量控制在300-400克,根據食客的喜好來調整具體用量);如果是嗜辣省份(比如四川、貴州、湖北等地)的廚師來試做,我比較建議大家在上述配方的基礎上增加郫縣豆瓣醬和美樂辣椒醬。至於是否要加入紅腐乳,我覺得還是要因人而異。比如在北方,我們就對紅腐乳的味道不太「感冒」。
飄香醬
口味 香辣
用料 李錦記排骨醬192克,頂好芝麻醬90克,四季寶花生醬200克,李錦記海鮮醬24克,香滑磨豉醬15克,李錦記蒜蓉辣椒醬540克,柱侯醬10克,幹辣椒粉30克,白胡椒粉5克,芝麻油20克。
製作 芝麻醬和花生醬分別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後混合均勻,再加入其他用料拌勻即可。
應用 醃製排骨、雞翅後製作糯米排骨、糯米雞翅。
粵式乾鍋醬
口味 麻辣酸甜
用料 家樂火辣乾鍋醬500克,酒糟160克,新鮮九層塔碎50克,白砂糖25克,自製的糖醋汁100克。
製作 以上原料調勻即可。
糖醋汁 米醋、冰糖各1千克,白醋3500克,梅子185克,番茄沙司1200克,李派林喼汁1瓶,OK酸甜調味汁2瓶,片糖6千克,山楂餅150克,清水2千克,西檸6個(切成片)放入鍋內,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溶液濃稠,再放入雞精150克,鹽100克調味即可。
應用 可以製作各類乾鍋和石鍋菜,比如石鍋鮰魚、乾鍋雞塊。
紅燒醬
口味 複合醬香味
用料 李錦記海鮮醬、李錦記柱侯醬各400克,剁碎的郫縣豆瓣醬600克,沙嗲醬、沙茶醬各200克,李錦記XO醬300克,南乳汁50克,頂好花生醬、蠔油各150克,白砂糖20克,味精、五香粉各3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應用 可以紅燒各種葷料。
燒肉汁
口味 鹹鮮回甜
用料 東古一品鮮醬油400克,六月鮮醬油、白砂糖各500克,冰糖、黃酒各1千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應用 製作紅燒肉。
百搭乾鍋醬
口味 複合香辣味
用料 色拉油1千克,美樂香辣醬5瓶(350克/瓶),辣妹子醬(猛辣型)4瓶(248克/瓶),四川豆瓣醬1250克,海天蒜蓉辣椒醬4瓶(230克),海天蠔油750克,味粉300克,六月鮮醬油400克,辣椒麵250克,十三香1/2包,小料(薑蓉、蒜蓉、幹蔥頭蓉各50克)。
製作 1.美樂香辣醬和四川豆瓣醬混合均勻,用絞肉機粉碎。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接著下入辣椒麵和十三香,小火炒出紅油後,放入剩餘的用料,小火炒香即可。
應用 製作所有乾鍋菜,比如乾鍋蝦、乾鍋肥腸、乾鍋土豆片。
江浙版三杯雞汁
口味 鹹鮮回甜
用料 臺灣米酒20克,冰糖碎60克,麥芽糖120克,味粉30克,金蘭油膏180克,五香粉、肉桂粉各4克,甘草粉5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應用 製作三杯菜,比如三杯雞、三杯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