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有幾種(不是越大越好吃)
2023-04-30 01:24:18 2
春天是吃鱸魚的好季節,此時的鱸魚豐腴可人,肉白如雪,細膩鮮香,無論清蒸、油炸都是一道絕美的佳餚。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就用一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道出了鱸魚的鮮嫩肥美,而唐代詩豪劉禹錫則用「朱門漫臨水,不可見鱸魚」,寫出了鱸魚的珍貴,篇篇華章都展現著古人對鱸魚的喜愛。 想要品嘗到美味的鱸魚,離不開食材的優秀,挑選鱸魚時並不是越大越好吃,學會一些小竅門,連魚販子都誇你內行,次次買到好鱸魚。
1、「老齡魚」不要買
很多人認為魚的個頭越大,表示魚肉越肥美,其實不然,正常的鱸魚身長一般在30到40釐米之間,重量應該在1斤半左右,也就是一年的生長期,這種體型大小的鱸魚最為活躍,肉質鮮美、恰到好處,而超過這個標準的大多都是「老齡魚」,由於生長周期過長,這種鱸魚的肉質相當粗糙,吃起來發硬發柴,口感非常不好。
如果碰到這樣的「老齡魚」,也可以用手測試一下,按壓魚身,如果剛放手魚就很快還原,那麼說明還是比較活躍的,相反,按下去沒有太大反應而且魚身會凹陷,彈性下降,則更加確定這是一條「老齡魚」。
看魚尾也能判斷出鱸魚的好壞,鱸魚是天生的遊泳健將,相比於其他的魚類,鱸魚的「活動量」會比較大,因此鱸魚的肉質吃起來才會鮮嫩美味。但魚尾中的毛細血管特別脆弱,這使「愛運動」鱸魚易受傷,受傷後最大的特徵就是魚尾「發紅」,不但魚活躍度降低了,吃起來不夠肥美,而且容易被水中的其他細菌感染,因此在購買鱸魚時,看到紅尾巴的鱸魚就要謹慎一些了。
3、肚子特別鼓的不要買
正常的鱸魚體型比較修長,但同時看起來又有些「圓潤」,這樣的鱸魚口感比較好,但有時我們會看到有些鱸魚身體比較扁,往下看肚子的部位卻異常的鼓,這樣的魚就不要買了。這些身體扁但肚子鼓的鱸魚,大多是漁販為了增加重量,給鱸魚餵了很多飼料造成的,這樣的魚油脂過多,味道也不夠鮮美。
1、看鱸魚的眼睛是否清澈飽滿,眼球不突出,眼角膜清亮透明不帶血絲的為佳。
2、新鮮的鱸魚外觀是青色的,看起來有光澤,扒開魚鰓是鮮紅色的。
3、正常的優質鱸魚重量在一斤半左右,太大或者太小都不是最佳的。
鱸魚最家常的做法就是清蒸,但很多人蒸出來的鱸魚總是不夠鮮嫩,分享給大家幾個蒸鱸魚時的實用小技巧,如鱸魚上鍋到底蒸幾分鐘,冷水還是熱水,怎麼蒸才沒腥味等等。
清蒸鱸魚所需食材:鱸魚1條,大蔥1根,姜1小塊,紅椒1根,白酒少許,蒸魚豉油適量。
1、鱸魚處理乾淨後用刀在鱸魚的脊骨處劃開,魚的肚子也順著劃開,能讓魚「立」在盤子上。
2、改好刀後,把薑片和蔥段塞入鱸魚的脊骨處,魚腹部也同樣塞入薑片蔥段。
3、蒸鍋上汽後,放入鱸魚,蒸8分鐘左右,時間一到關火,但不要揭蓋,再燜2分鐘。
4、淋入蒸魚豉油,放入紅椒絲、蔥絲後用熱油激香,一盤肉質細膩,鮮美誘人的清蒸鱸魚就做好了。
鱸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且魚刺少,除了烹飪技巧外,鱸魚好吃的關鍵就在於一個「鮮」字,如果食材都不新鮮,再高的廚藝烹飪不出鮮美的鱸魚,大家還有什麼挑選鱸魚的好方法,歡迎評論在下方。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