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5種奇特的民間美食你家鄉有嗎(全國各地都有的)

2023-04-26 09:21:33 2

▲ 經典湘菜剁椒魚頭搭配中國紅,有臉有面的盛宴。圖/視覺中國

-風物君語-

臉要不要?

要!


中國人是最能吃、也最會吃的民族,外國人不吃的我們也吃,外國人吃的我們花樣更多。昆蟲、皮蛋、動物的頭、爪、內臟……雖也偶爾存在於某些民族的食譜,但像中國這樣「五毒俱全」、成為舉國風尚的,全世界就咱一家

▲ 2019年春節,杭州淳安。村民們在祭祖時把豬腸和豬尾巴掛在豬頭上象徵整頭豬。豬頭上撒著鹽,表示「年年有餘」;豬鼻孔裡插的「萬年青」,則寓意長長久久。不少人家會放一把小菜刀在裝豬頭的籃子裡,方便祖先享用豬肉。圖/視覺中國

頭臉是諸多食材裡比較特殊的一項。中國人自己愛面子,對於食物倒是一點臉面也不留,常見的葷菜如豬、牛、羊、雞、鴨、魚、蝦,都是吃頭的,一點也不浪費。一個頭,可以整吃,也可以再細分,外邊有眼耳口鼻臉頰,裡頭有,不裡不外還有個舌頭,不吃的東西除了毛,大概只有牙齒和犄角了。

▲ 一口鍋裡,豬頭肉、豬耳朵、豬舌、豬蹄、豬心、豬肚、豬腸等一網打盡,中國人真的什麼都吃!圖/視覺中國

別說老外接受中華料理的博大精深需要循序漸進,其實看著兔頭、魚臉,中國人也怵。只是看得多了,一吃覺得還挺好吃,也就成了傳統。中國菜講究有頭有尾,什麼大盤雞、燉甲魚之類非得把頭也放著才算齊齊整整。在講究的場合,上菜時整魚的魚頭對準誰,誰就是桌上最尊貴的人,成了一種文化。

▲ 不要怕,吃到肚子裡都一樣。圖/圖蟲·創意

吃頭在中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除了「學名」還有不少俗稱,比如豬舌在一些方言裡叫口條,北京人叫老頂舌,上海人叫門腔,江西人叫招財,福建人叫豬賺,廣東人叫豬脷……為了不過於枝蔓,今天咱們只說臉。

▲ 這張是給你們拿去做表情包的。現在的豬肉肯定不止圖上這個價了。 圖/圖蟲·創意

豬臉識別!讓我看看誰最好吃

▲ 四臉茫然。 圖/圖蟲·創意

中國是最早馴化家豬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吃起豬臉來自然也是花樣繁多,天下第一。且不說近的,清朝的美食譜《調鼎集》裡收錄關於豬頭的菜餚就有十餘種不重樣了。

▲ 成都出土東漢陶庖廚俑,案板上豬頭栩栩如生,把廚子樂得美滋滋。 攝影/Face

中國人吃豬頭肉的緣起大概和祭祀有關,豬是傳統祭品的「三牲」之一,現在中國很多地方仍然有二月二吃豬頭肉的習慣。祭祀場合,豬嘴裡往往還要含個尾巴,謂之「有頭有尾」,儀式感十足。

▲ 2007年春節,貴州松桃縣。寨英古鎮演繹五百年民俗「祭四方」。中國人的精明和愛吃也體現在祭祀上,家裡或者祠堂祭完就近能吃的就是熟制的大魚大肉,去遠處如上墳之類則是冷菜或者乾脆就是生的。圖/視覺中國

豬臉的做法,蒸、烤、臘、糟不一,最典型的是「扒」——焯水後的豬頭加上各色香料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煨。所謂「火到豬頭爛」,扒制的豬臉變得口感軟糯,肥而不膩。最有傳奇色彩的可能是淮揚菜裡的扒燒整豬頭,神就神在它源自揚州瘦西湖邊的法海寺,「揚州八怪」裡的羅聘就曾記載春筍燒豬頭,「不問廚娘問老僧」。

▲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扒豬臉。圖/視覺中國

▲ 軟糯卻不油膩是豬臉讓人愛不釋口的一大原因。圖/截取自《過年》

豬頭肉最風光的時候是冬天,做法也是過年必備的臘肉、鹹肉、燻肉。把鹹豬頭肉煮熟,連肉帶湯儲存,用的時候挖一塊,燴蘿蔔、燴茨菇、燴白菜都是極好的。也有專門吃這種肉凍的,叫作「豬頭糕」,實際上不是一種糕點;如果是用重物壓得特別瓷實的,便是東北「豬頭燜子」了。作為冷菜的豬頭肉是下酒利器,這也讓它徵服了另外三個季節,尤其是夏天。

▲ 豬頭糕,《調鼎集》裡寫作「豬頭膏」,應該更準確,北方也有叫壓頭肉的,原理都是一樣。圖/匯圖網

▲ 這是沒有被做成「凍」的豬頭肉。圖/圖蟲·創意

豬頭肉到了四川,又和川式風味攪和在一起,成了一道「豆渣豬頭」,富貴人家眼裡的邊角料「弱弱聯合」,鹹香逆襲。過去,民間對「豬頭肉」幾字頗為忌諱,比如北京小販叫賣的是「燻魚兒」,其實主營的是豬頭肉和豬身上各種寶貝,倒不真有燻魚賣的。

▲ 燒餅夾豬頭肉,餅香肉香。圖/匯圖網

人們對豬頭肉慾迎還拒,但味蕾卻撒不了謊。豬頭肉乾吃也好吃、蘸醬更是多了千種滋味,它與麵食是絕配,無論你是饅頭、烙餅還是芝麻燒餅,抓一把豬頭肉往裡頭一夾,再往嘴裡一送,就兩個字:真香!

風吹草低見牛羊臉

▲ 新疆哈密,哈薩克族婚禮上的羊頭。這道菜會端給「有頭有臉」的長者或貴賓,羊頭上劃一「十」字,代表一帆風順。圖/圖蟲·創意

由秋入冬,北京便進入了羊頭肉的季節。白水羊頭是老北京的最愛,只選取內蒙古草原的適齡山羊,嫩而不羶,用清水煮熟,連鹽也不加,自然鮮美。白水羊頭很見刀工,切得薄如蟬翼,同時還要配著特製的「胡鹽」,才能吃出純正的京味兒。

▲ 白水羊頭。圖/匯圖網

北京的羊頭肉主要是白水和醬羊頭兩派,但真要去了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吃羊大省,羊頭肉的做法就多了,雖說水煮是原味黨永遠的最愛,但椒鹽、五香、爆炒、涼拌乃至羊頭雜碎湯,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在蘭州人眼裡,羊頭是一家手抓羊肉館是否正宗的重要標準,還會把最好的羊頭單獨奉送給貴賓

▲ 原味羊頭肉,吃其自然鮮美,也吃蘸醬。圖/匯圖網

▲ 爆炒羊頭肉。圖/圖蟲·創意

相比於北京白水羊頭的精細刀工,大西北更偏愛手撕的粗獷豪放,拆解一個猙獰的羊頭自然要比啃鴨頭、兔頭視覺上震撼太多。對於愛吃羊頭的人來說,人生也像是一盤拆下來的羊頭肉,筋筋膪膪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口吃到的是哪個部位——最好是面頰兩側的「羊臉」,羊一生都在吃草咀嚼,那是最精華的「活肉」。

▲ 考慮到牛在農耕社會的重要意義,牛頭做菜的流行程度較豬頭、羊頭要低很多。圖/視覺中國

歐洲人雖然多不吃頭臉,但在被奉為西餐圭臬的法餐中卻有一道小牛頭肉,是法餐重鎮裡昂的招牌菜,廚師需要持證上崗;而在中國國宴中也有一道牛頭肉料理——四川牛頭方(方指的是形狀),也是只有頂級大廚才能做。相較而言,法國人主要還是吃肉,中國人卻刁鑽到吃牛頭皮(頭頂皮 臉皮)膠質透明脆嫩的部分,比法餐難度係數高了幾個等級

▲ 燒牛頭方,不說你能知道這是啥?圖/匯圖網

牛頭方是國宴大菜,尋常百姓很難吃到。實際上,牛頭肉和豬頭肉、羊頭肉一樣,本是接地氣的食材。四川人處理牛頭肉的心得,還體現在最日常的經典——夫妻肺片,它的主料之一就是牛頭肉。有人說「肺片」原是廢片,因為原材料牛頭肉、牛肚、牛舌、牛心都非純肉,但如今真叫是變廢為寶了。

▲ 經典川菜夫妻肺片,標誌性的紅油。圖/網絡

真讓魚頭大!

吃臉自然也少不了魚。坊間有一道名字就很吸睛的「鴉片魚頭」(據說是「牙鮃魚」的諧音),市場上一般只賣魚頭,幾乎沒有賣整條鴉片魚的。這貨是原產俄羅斯的海魚,魚身在歐洲市場上賣,頭卻被咱們包了圓,一條魚被吃得環遊世界,也算死得其所了。

▲ 雙椒魚頭,辣椒簡直要把魚給淹沒了。圖/圖蟲·創意

中國人吃得更多的還是淡水魚,四大家魚青、草、鰱、鱅都能做魚頭。鱅魚(花鰱)是最受追捧的,聽名字就知道好吃了,叫作胖頭魚。生長在洞庭湖邊,被湘、資、沅、澧四條大江牽繫著的湖南人是吃魚頭的好手,火辣辣的剁椒魚頭(配上小米椒就是雙椒魚頭)強烈地刺激著食客的味蕾,宣洩出人們的燥氣溼鬱。

▲ 是辣徵服了魚頭,還是魚頭hold住了辣?圖/soogif

辣也是四川人吃魚頭的標準配置,魚頭火鍋、美蛙魚頭都是火遍全國的美食,這美蛙可不是美麗的牛蛙,而是肉厚大隻的美國青蛙。

▲ 魚頭與熊掌不可兼得,和美蛙可以。圖/匯圖網

南方人吃魚頭要清淡些,比如有廣東第一煲之稱的生啫魚頭煲,「啫」字生動形象,將姜蔥配料與魚頭放入燒至極熱的砂鍋,發出「啫啫」的聲音,全程不用一滴水,全靠魚頭自身的水分來焗熟,鮮嫩爽滑。

▲ 「啫啫啫啫啫啫」 圖/匯圖網

淮揚三頭」之一的拆燴魚頭則體現了江南的精細(另兩個是前文說的扒燒整豬頭和沒有「頭」的獅子頭),魚骨被熟練地拆去,滷汁膠濃,肉酥無骨,懶人福音!

▲ 拆燴魚頭高級就高級在「拆」上,拆去魚頭骨的同時還要保持原形整齊,再將魚肉中的魚刺輕輕取出,需要十分細緻的手法。圖/匯圖網

吃魚頭是場考驗友誼的競賽,高手對決,微翹的魚唇,鼓鼓的魚眼,還有腮蓋下面膠狀的魚雲,都是先到先得的限量供應。肉吃完後,湯汁也有感染力,搭配一些味淡的食材,能讓後者靈魂得到升華。

在北京,魚頭的標配是泡餅,歷史不過二十來年,卻已成為烤鴨、涮肉後的一大京菜招牌。醬汁是魚頭泡餅的殺手鐧,別說泡餅了,就是泡飯、泡麵、泡饅頭,它能不香?

▲ 北京魚頭泡餅。圖/截取自《舌尖上的中國》

「頭頭是道」的中國人

在浙江衢州,當地代表性的菜餚謂之「三頭一掌」,鴨頭、兔頭、魚頭,再加個鴨掌,頗能反映中國人愛吃頭臉爪足的癖好。這種癖好頗具國民性,且不說大宗的豬頭、魚頭,小眾的鴨頭、兔頭在大江南北也各有自己的家鄉味道。

▲ 一吃就停不下來的香辣鴨頭。圖/圖蟲·創意

兔頭可能是中國人的專利,中國人每年吃的兔頭以計,饞嘴的四川人就貢獻了大半。兔頭幾乎用盡了川菜料理所有的技術手段,滷水、五香、怪味,生炒、涼拌、燒烤,最能代表四川的當然還是麻辣風味的雙流老媽兔頭,兔兔那麼可愛,不吃怎麼行!

▲ 聞名全國的老媽兔頭。本土兔頭供應不過來怎麼辦?進口啊! 圖/圖蟲·創意

和成都人吃兔有得一拼的,是南京人吃鴨,一個鴨頭鹽水、醬燒、湯煮、燒烤,總有一萬種方式給你解決了。而在潮汕人眼中,鵝頭是鵝身上最精華的美味,本地獅頭鵝一個鵝頭幾百上千元,卻也令老饕們趨之若鶩。中國人還吃雞頭,民間傳聞說雞頭有毒,其實並無科學依據,《本草綱目》還說豬頭有毒呢,好像也不怎麼應驗。

▲ 烤雞頭不嘗嘗麼?圖/圖蟲·創意

在國外,頭臉常被認為是不能吃、或者窮人才吃的食材;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雖然食材亦有貴賤,但精心烹調的美味卻無高下之分,所以我們能看到《紅樓夢》裡史湘雲夾起鴨頭說「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也能看到燒牛頭方作為壓軸大菜登上國宴的大雅之堂。

▲ 廣東汕頭,餘壯忠師傅製作滷老鵝頭,選取本地特產獅頭鵝。所謂老鵝,是六年以上退役公種鵝。攝影/趙禮威 李勇,取自《地道風物·舌尖上的新年》

英雄莫問出處,好吃不分來路。頭臉最終成為了中國美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美詮釋了中國人的「民以食為天」。外國朋友來中國,我總想帶他們吃一吃臉臉,給他們看看平民的勝利。

你也喜歡吃臉臉嗎?

- END -

文圖丨Face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