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四天3夜旅遊攻略(廈門四天三夜深度遊攻略)
2023-05-10 23:39:12
廈門這座城市,是一個適合慢生活慢節奏去體驗的地方。每當我看到網上流傳的幾天玩轉廈門的攻略之際,我都會為他們感到一絲的遺憾。一旦你來到廈門,如果你爭分奪秒,那麼你就踏上了走馬觀花的境地。這個時候,感受廈門就會變得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有人問我:「Charles,你覺得廈門要多少天才能玩得好呢?」我會告訴TA,留下來你就會找到答案。
有人曾經跟我抱怨說,廈門城市很小,遊人如織,累覺不愛;也有人跟我說,她喜歡這裡,因為這裡像個花園,可以讓自己隨遇而安。
每個人對於旅行的感知不一樣,體驗也不一樣。但是,任何一個地方,你想要真正了解它,僅僅靠到此一遊是萬萬做不到的,也是片面的。
每一次的旅行,我都把它看成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一次相遇,一次重逢。
Photo Amoy】day 1:啟程——抵達廈門,入住酒店。
day2:非遺項目蔡氏漆線雕——雲上廈門——吃堡——胡裡山炮臺——環島路——晚餐
day3:鼓浪嶼一日遊——晚餐——鷺江夜遊
day4:舊物倉——廈大——返程
金秋時節遇颱風,別開生面廈門行。1月的廈門,本是旅行的最佳季節。這個時候,遊人漸少,不再是到處的人山人海;天氣也是漸入佳境,微風習習,非常之愜意。然而,未曾想,一隻「玉兔」從大洋彼岸而來,好似在迎接遠方來廈門遊玩的客人。
前一天傍晚,朋友圈還是滿屏的火燒雲。
這一刻窗外,已經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
同行的小夥伴說,第一次來廈門,就遇上了颱風,註定這次的旅行是不平凡的。
廈門有琴島鼓浪嶼、美麗的廈大、迷人的黃金海岸,還有歸期不定的颱風。
來廈門,感受一次颱風,又何嘗不是一件有趣而難忘的事情呢?
雨中漫步於鷺島,應該是別有一番滋味吧。
從酒店出發前往我們的第一站,是位於廈門老市區的非遺文化項目——蔡氏漆線雕,作為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精品,已流傳三百多年。2006年,廈門漆線雕技藝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蔡水況被命名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廈門漆線雕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文化歷史的傳承。漆線雕從起源時作為佛教寺廟的工藝美術,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而發展為多元的文化產品。在親眼目睹了手工製作過程和親身實踐了之後,不得不感嘆每一項的藝術創作都充滿了智慧和匠人精神。
冒著風雨,我們前往了廈門的新晉網紅打卡點——雲上廈門,又名廈門世茂海峽大廈觀光廳,位於廈門市思明區世茂海峽大廈55層,於2016年9月30日對外開放,是一個擁有1300多平米的360度透明觀景平臺,集高空視野、多媒體互動、商業休閒為一體。這是世茂集團在廈門這個國際化旅遊城市打造的第一個高空觀光型室內多媒體互動旅遊景區,引領廈門高空休閒娛樂全新潮流。
最令人嚮往的海天漫步位於58F愛情天台,是廈門最高的戶外空中步道,可以在280米高的高空踱步行走,全透明無護欄無扶手。在廈門最高的地方,俯瞰廈門海天一線的美景,擁有不一樣的城市視角,享受自由放空,是全國最高的觀海步道。
很遺憾的是,颱風預警仍未解除,我們只允許來到了55層的觀光廳,俯瞰演武大橋、沙坡尾、廈大以及深處朦朧煙雨中的鼓浪嶼。
從雲上廈門出來,沿著前往沙坡尾的路,一路向西,來到了非常具有文藝氣息的藝術西區。雨天的藝術西區,來往的人很少,很安靜。
隨後,進入沙坡尾的吃堡。這裡是閩南地區特色小吃的天地,在這裡可以輕鬆打卡和解鎖閩南美食。
一進門,大傢伙就被門口的布袋戲所吸引,很多遊客在此駐足觀看表演。
一說到吃,尤其是閩南小吃,小夥伴們就按耐不住內心的小激動,四處散去各自找尋自己垂涎的食物。再次回來的時候,發覺已經是滿滿一桌子,每個人都蠢蠢欲動,恨不得馬上大快朵頤。
來廈門必吃的美食有:沙茶麵、土筍凍、鴨面線、薑母鴨、同安封肉、海蠣煎等,而這些也都在這吃堡裡面被我們一網打盡。
吃完美食之後,我們一路沿著環島路來到了具有歷史氣息的胡裡山炮臺。
作為環島路旁邊的歷史遺蹟,很多遊客在漫步沙灘的同時也會來到這裡一探究竟。
進入景區之後,就會看到關於炮臺的歷史沿革介紹,從炮臺的設立,到歷經的大大小小戰役,訴說著屬於它自己的傳奇故事。
胡裡山炮臺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被稱為「炮王」的克虜伯大炮,是「世界上現仍保存在原址上古老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這裡的地理位置極佳,正對大海,右手邊就是白城沙灘,可以看到演武大橋和雙子塔,左邊沿著海邊的木棧道,可以感受廈門的美麗海岸線。
隨後我們就沿著環島路逛,由於天空又再一次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我們無法在沙灘漫步,近距離的感受屬於廈門的海灘。但是這裡是一個環境非常優美的消遣時光之處,音樂廣場集藝術性與紀念性、知識性為一體,這裡是曾經「跑男」廈門站的拍攝地。一國兩制沙灘紀念香港澳門回歸統一政策,沙灘地址正向著海域對面的金門縣島嶼,可以一海之隔看臺灣。
這裡還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去處,順便抓取之前拍攝的照片讓大家感受一下。
曾厝垵被稱為廈門最文藝的小漁村,這裡的文創伴隨著旅遊的興起也得到了很多遊客的追捧。而我們從人群中走來,不曾帶走一片雲彩,為的是去弘晏莊木偶藝術館觀看非遺項目布袋戲表演,在這裡可以看到最具有歷史傳承的木偶戲。
從木偶的雕刻到服飾的刺繡,每一道工序都呈現在眼前,而在我們看到每一處的細節之後,包括表演者所需要的高超技巧,我們都被這個小舞臺上的大表演所折服。
很多人說,來了廈門不去鼓浪嶼就白來了,足以說明鼓浪嶼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由於歷史原因,鼓浪嶼上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龍頭路商業街諸多火熱商鋪都有販賣各種廈門特色小吃,此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有鄉賢林承強題聯贊曰:鼓浪懸帆今勝昔,堆金積玉慨而慷。
2017年7月8日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作為世遺景區,鼓浪嶼的文化魅力,從踏上琴島的這一刻就開始了。
我們從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開始,途徑鼓浪嶼歷史陳列館,八卦樓(風琴博物館)、日光巖、菽莊花園、海天堂構,一路沿途欣賞著美麗的景色,感受這個島上的鳥語花香以及歷史文化沉澱。
日光巖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後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
有關日光巖名稱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是自然地理傳說,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後升起,日光巖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日光巖,寺廟稱日光巖寺;一是歷史傳說,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別名),見這裡的景色遠勝於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就成了日光巖。
登上日光巖,俯瞰全島,欣賞萬國建築群的壯觀,遙望對岸鷺江道與雙子塔,感受了煙雨之下的鷺島朦朧之美。
從日光巖下來,看到很多人在沙灘漫步戲水,感受這個島上最愜意的時光。當我們邁入菽莊花園之後,發現這裡居然還有大世界。菽莊依海建園,海藏園中,傍山為洞,壘石補山,與遠處山光水色互為襯託,渾為一體,以園藏海,以園飾海、以海拓園、以石補山、以洞藏天。
漫步四十四橋,感受這座花園的精心構造,從此處亦可望日光巖,別有一番意境。
從四十四橋往上走,沿著山路便到了鋼琴博物館,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無論是普通的遊客,還是音樂家、藝術家,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帶給他們的藝術薰陶和音樂的啟迪都是無盡的。
海天堂構位於鼓浪嶼福建路38號,始建於1921年,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歷史風貌建築。目前修復後開放的「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重簷鬥拱、飛簷翹角。前後兩側的樓宇,普遍採用古希臘柱式,窗飾大都為西洋風格,但牆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
在這裡,很多遊客除了來欣賞非常獨特的建築風格外,還會在此體驗一把走龍脈,也就是在院子正中央的連成的石路,據說走了龍脈就預示著可以好運連連,萬事如意。
鼓浪嶼上處處皆風景,而街頭文化也是其非常吸引人的一大亮點。隨處可見的手工藝人,亦或是吹拉彈唱,各個身懷絕技。而所到美景之處,更是可以看到成雙成對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在此見證美好的姻緣。
夜幕時分,我們乘船離開了鼓浪嶼,在碼頭吃過晚餐之後,開啟了另一段愜意的夜生活。
鷺江夜遊,是一項集合了文化、娛樂和飲食於一體的海上線上之旅。伴著夜色,乘船欣賞廈門絢麗夜景。沿途景點:輪渡→鷺江道→鼓浪嶼→鄭成功塑像→演武大橋→大嶼島→國際郵輪中心→海上明珠塔→火燒嶼→海滄大橋→東渡貨櫃碼頭→廈門造船廠→寶珠嶼→杏林公鐵大橋。
在遊船上,除了欣賞夜景之外,還可以看到特色的木偶戲表演、茶藝文化以及閩南特色的博餅文化。品一杯茶,坐於船角之上,感受肆意的海風吹拂,無比愜意。
廈門的文藝範,已經根植到了方方面面。文創作為其中的一項,現在成為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內容。而位於華美空間的舊物倉,更是充滿了驚喜,令無數人感動歡呼雀躍。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丟棄過的舊物,被他一件一件地撿回來,放在一起。
這家最大的舊物倉,讓人們又看到舊時光
——這就是描述舊物倉的主人就是楊函憬。
在這裡,被舊物堆滿的空間充滿著復古的氣息,一不留神就掉進了上世紀的時光中。老沙發、舊茶几、還有媽媽陪嫁時的樟木箱……讓人只想坐在這裡繼續聽媽媽絮叨往事。舊物讓我們好像又回到了兒時扒在窗臺上看外面的風景。只不過這次不同,我們開始向裡、向曾經看去。
我很喜歡這裡的布局,錯落有致,很有層次感。而每一個物件,無論大小,都是充滿了年代感。很多時候,會把自己帶回從前的時光。在這裡,真的很容易感受到時光在流轉,一切隨著這些物品回到過去。
在這裡是可以肆意消磨時光的,一杯咖啡,一段記憶,時間靜止。
戀戀不捨離開舊物倉,思緒依舊在那裡停留,久久不願離去。
當提到中國最美校園的時候,廈大是很多人心中的不二之選。因此,來廈門旅行,廈大也成為了遊人必經的打卡點。
而最近廈大也推出了預約制,在於對進入校園的遊人有一定的管控,從而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滿足遊客入校參觀的願望。(一定提前記得在廈大微信公眾號預約成功後,才可以憑藉身份證入校參觀。)
進入廈大,隨處可以感受到的就是綠樹成蔭,藤蔓已經爬上了樓,無處不在的美盡收眼底。而每到一處不同風格的建築樓群,也是廈大的一大特色,在這裡你可以遊覽有建南大會堂、上弦場(《一起來看流星雨》曾在此選景拍攝)、頌恩樓(嘉庚樓群主樓)、芙蓉湖、群賢樓群(廈大最早最古老的建築群)、陳嘉庚雕像(群賢樓前)、芙蓉隧道(中國最文藝的隧道) 等一眾網紅打卡點。
我們沿著芙蓉公寓樓,率先來到了被稱為最文藝的芙蓉隧道。在這裡,滿牆的各式塗鴉,非常之震撼。而其中,又可以找到引起自己共鳴的塗鴉,為之駐足和稱讚!
漫步最美校園,在林蔭小道上自由前行,貌似回到了學生時代,懷念起了那種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走走停停,在芙蓉湖畔駐足,看湖中黑天鵝在嬉戲打鬧,遊人坐在岸邊休憩。
每一段的時光都是最美好的安排,這當中有開懷亦有遺憾。然後,時光不會拋棄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在路途中,在發現美的路上,在此刻的朦朧煙雨中,感受詩意廈門。
我是Charles遠仁,用鏡頭記錄自己的旅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