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江蘇古城(挖到一座被遺忘的江蘇小城)
2023-05-11 10:49:55 2
這個春天,出行太不容易了。在疫情的夾縫中進行了一些小旅行,我深刻體會到且行且珍惜的含義。
但旅行中探索的快樂,還是很真實的。所以,今天還是好好地和大家匯報下,我挖到的一座寶藏小城吧。
江浙滬好逛好玩的地方太多,自然有很多滄海遺珠。今天推薦的小城,就在蘇州邊邊上。
論歷史底蘊,它一點不輸。這裡誕生了虞山藏書派、畫派、詩派、琴派等各文化流派,而且樣樣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路邊經常能逛到書畫店
說到吃呢,它屬於江南魚米之鄉,自古就很富庶。吃穿不愁了,人們更有心思去琢磨各種吃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裡小吃豐富,正餐怡人,可以吃得很舒坦。
南門壇上的菜市場
總之,有種到祖上是書香門第,自幼家境殷實的先生家拜訪的感覺。讓我說得更直接點,就是人少景美好吃好逛!有人猜出來了嗎?我要說的是常熟。
常熟常熟,其實我們不太熟。翻開地圖看看,常熟,它在這
在行政規劃上,常熟是歸屬蘇州的縣級市,但它自身也實力非常過硬。2018年,常熟的GDP就達到2400億,全國百強縣top5的水平。
都說江南是魚米之鄉,那我覺得這個頭銜放在常熟身上,是實至名歸。你看它屬於水網密布的環太湖流域,另一頭靠著長江,各種湖鮮江鮮從來不愁。
南側又是開闊的太湖水網平原,土地肥沃,歷史上是以「歲歲豐收常熟田」而被人惦記著的。這就是典型的老天爺賞飯吃!
常熟怎麼逛呢?讓我們攤開古城地圖看一看。
地圖中的虞山、城門、方塔,這幾處我這次都去了
了解一座古城,城門、水道、街道、古橋是關鍵,基本可以錨定它的大體格局。一座虞山、一條護城河,7處城門,圈出古城的地盤,基本沒咋變過。
把古城玩透,常熟的人文歷史,也就摸了個大部分。我大致列了一下常熟好吃好逛的點
古城很小的,即使不開車,騎上小電驢(街邊自助車租賃點很多挺好租)來回溜達也很輕鬆。
這裡可以對下數據,常熟古城的面積大約為2.4平方公裡,相比與蘇州古城14.2平方公裡,還是很袖珍的吧~
環城西路
更何況,正好是美好的三月啊。小城裡一片花紅柳綠的,護城河邊一排垂柳綠瑩瑩的,街巷邊繁茂的玉蘭花,一樹又一樹地鑽出來。
讓人想要大聲稱讚,春天真好!
路邊的爺爺在認真拍花
好啦,先放一張常熟散步地圖(全網獨家 )我把人文點和寶藏小店標出來了,可以先收藏,後邊我會一一分析。
虞山,是常熟人的精神坐標。大家日常遛彎爬山,都要上這來(主要還是山少……)。到常熟去,自然要拜見這位老大哥。
在當地,山腳下的興福寺很出名。
江南名山古剎很多,興福寺大家不一定聽過。不過,我想大家小時候都背過這首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它寫的其實就是興福寺。
我覺得到一個地方,古寺廟挺值得逛一逛。寺廟選址講深山藏古寺,所以各種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都給它佔了去,一般風景不會差。
可惜因為疫情,暫時不對外開放(不出意外地話,大概4月份左右開放)。放幾張照片,大家感受下它的意境吧~
興福寺的另外一大玩法,是到旁邊的望嶽樓麵館,吃碗松樹蕈(xùn)油麵。蕈是一種真菌,當地出名的松樹蕈就是其中一種。
它的特點是鮮嫩清香,還帶有絲絲的松脂香。用它熬成的蕈油做面澆頭,在當地非常有名氣。
因為這碗面是源自興福寺和尚食用的素齋,所以很多人慕名到「原產地」來吃的人很多。
興福寺邊上望月樓老麵館的就餐區域非常大。我數了下,桌子不下40張,可以同時容納好幾百人吃麵呢。最近來的人少,倒是顯得坐位非常富餘。
我點了一碗招牌的虞山野蕈面。蕈是提前做好的,裝在一個大不鏽鋼盆裡,等面燙好了,阿姨會挖一勺澆上去。
有一說一,我吃下來,覺得並沒有特殊的香味,就是比較正常的菌菇味。好食材總是稀缺的,真正的野生蕈肯定架不住這麼多人來吃嘛~
不過,澆頭畢竟是油浸的菌菇,口感會比一般的面要香不少,還挺有當地特色的。
熬蕈用的是菜油。菜籽油香味比較濃鬱特殊,如果對它不適應的朋友,還是慎點哦~
離開興福寺上虞山,有兩種走法:
1.坐索道上古劍閣,單程20分鐘,60元往返。
2.走登山步道,耗時1小時左右。
虞山頂上還有一座藏海寺,也是古木蒼蒼的樣子。山頂上可以俯瞰虞山古城和尚湖。
除了歷史情感加持之外,我覺得虞山的風景倒沒有很特別,大家按需選擇要不要登山~
逛園子前幾天我盤點了蘇州的園林:江南春色最撩人的城市,是這沒錯了
常熟緊挨著蘇州,自然地理和文化傳統都很相似,園林體系也是自古互通有無的。這裡的園子,可能就是同一班匠人,同一套手藝做出來。
我在常熟博物館裡拍到了明清園子的分布圖,密密麻麻還不少。所以到常熟,逛園子也是很棒的哦。
逛園子!
方塔園
方塔,是古城的天際線了。我在巷子裡鑽來鑽去的時候,經常一抬頭就撞見它。它最初建造於宋代,卻沿用了唐代流行的磚木樓閣塔的造型,看起來還是很端莊大氣的。
現在常熟以方塔為中心,打造了一個市民公園,讓當地人可以來納涼晨練、觀魚賞花,溜溜彎喝喝茶。我看裡面的布置,曲橋亭臺、軒廊水榭都有,簡直就是一個開放的市民園林。
雖然是新建的園子,但是逛起來很舒服。不得不承認,常熟人這造園子的手法,沒丟!
燕園
燕園中最值得留意的,是造園大師戈裕良創作的黃石假山。他留下的另一處假山傑作,還在蘇州的環秀山莊裡,被認為是中國園林現存最牛的假山了。
燕園在辛峰巷裡,門頭並不起眼,但走進來卻是別有洞天。這處黃石假山,規模雖然沒有獅子林壯觀,但同樣山石嶙峋,高低錯落,很有玩頭。
園子雖然不大,但是迂迴曲折規劃的很好,不同庭院裡雜種著不同的花卉,逛起來也不單調。果然,又是一個被埋沒的小寶藏!
在燕園裡,我還發現一位十級逛園選手。我偷偷拍下了他的裝備
玻璃杯加保溫壺,一坐就是一上午,這才是園林的正確打開方式好嘛~
倚晴園
我有一個中老年文藝的愛好,喜歡逛茶館。到常熟這種飲茶氛圍濃的地方,自然要找找地道的茶室。倚晴園還是一家園林茶館,就更贊了。
倚晴園旁邊是虞山的小公園,來玩耍的人不少。但走進園子中,一下就安靜下來了。
這裡基礎茶位費是48元/人,包含一杯綠茶,再加一壺熱水。也可以自帶茶葉,但茶位費是一樣的,園子中的茶位可以任意選擇。
在園子裡坐著,吹吹風,看看園中的山水,感覺很舒服,有種做了一回園林主人的快樂。畢竟最好的裝修,就是這大自然呀~
園子隔壁也是孵茶館的快樂阿姨們~
ps:常熟其實各種茶室挺多的,但是提供的茶葉都還比較一般。如果對茶有要求,我建議大家可以自帶茶葉,花個10來塊錢租個茶座,還有免費熱水,就很不錯。
其它景點推薦:
除了上邊推薦的幾處,常熟還有這些人文景點值得一逛。
常熟文廟:始建於北宋,是宋元明清四朝孔廟,祭祀孔子的場所。東西兩側還有祭祀言子的言子祠、常熟古代的最高等學府邑學。
綵衣堂(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翁同龢故居的主廳,一處是明代的遺構。其中最值得看的,是這裡有江南地區保存最好的明代包袱錦彩畫,藝術價值還挺高。
曾趙園:曾園、趙園合稱,兩座園林都建於清同治年間,曾經屬於不同的主人,後來經過整修,合併在一起了。這座園林景觀會比較開朗。中間是開闊的水面,圍繞它各種建築參差錯落。
脈望館(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明代著名藏書家趙用賢、趙琦美父子的私家藏書樓,後被改為了虞山派古琴藝術館。
鑽到小巷子裡,覓食去!到小城市旅行,我還挺喜歡在巷子裡尋找小吃店。小吃的種類太多,難以一一歸類。小吃店的店主們,也各有各的拿手絕活,基本上,找到就是賺到。
松盛糕團店
料理食材,也是講究地域優勢的。如果西安人是麵食小能手,那麼常熟人就是處理各種米製品的天才。生活在魚米之鄉的他們,已經把大米研究得透透的了。
米是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糕團誕生於米,同是一家眷屬。
糕團,常熟人從小吃到大。農曆二月二的撐腰糕、清明前後的青糰子、重陽節的重陽糕、冬至的冬至團,一年四季吃的都不一樣。
松盛糕團店,是一家開了40來年的老店(我竟然還在網上,找到了它們家的紀錄片!)。糕團非常多,軟軟糯糯地堆在那裡,每一隻都很想帶走哎!
糕團看起平平無奇,其實學問很大的。糯粉和粳粉,比例不對,就會讓口感大大折扣。過粳,吃起來不糯,過分糯,又容易粘牙。
只有老糕團師傅,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秘。
我買了松花黃尚、雙釀團、血糕和青團,一共花了9.5元,很良心!幾乎每一隻都符合軟糯但又不粘牙的標準,雖然是甜品,但是甜度非常適中哦。
印象最深的是雙釀團,一層紅豆,一層芝麻,芝麻磨得細細的又帶一點顆粒感,和綿綿的紅豆搭配一起,口感很豐富,吃起來香香的,超級過癮。
我本來以為會很甜,但是它們把甜度把握得很好。如果不是太頂飽,我應該能吃更多。
松盛還有堂食,縐紗餛飩也是一絕。店鋪保持著老式裝修,手撕票子,大紅熱水瓶,給我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餛飩都是現包的,包餛飩的阿姨手速很快,不一會就一大碗了。
餛飩下鍋煮之後,皮變得緊實,皮薄透光,餡料肉眼可見的飽滿!迫不及待喝口熱湯,咬口小餛飩,感覺鮮美爽滑,胃裡舒舒服服的。
我還在小餛飩裡拼了一個鮮肉湯圓。端上來一看,好傢夥,白白糯糯的一大團,個頭比我的拳頭還要大。咬上一口,湯汁四溢,露出紮實新鮮的肉餡。
糯米 肉的碳水炸彈,竟然吃起來一點不覺得油膩,反而非常軟糯可口。必須得說,湯圓給我的驚喜比餛飩還要大。
我覺得餛飩整體還是比較清淡的。
習慣重口的朋友,可以加點辣椒醬或者鎮江陳醋來提味。
錢記包子糕團
我愛上的又一大王炸碳水組合是煎團。
煎團都是現做的,糯米皮裡包著新鮮的肉餡,放在油鍋裡炸。其實吧,我覺得有點像過了油的肉湯圓。外皮是脆脆的,裡層糯糯的,浸泡在湯汁裡。
我之前是不大愛吃包子裡肉餡,總覺得爛爛的,並不好吃。但是煎團的肉餡很新鮮,我一點都不牴觸,咬下去還有湯汁非常好吃,簡直是大型真香現場。
江南小點不都是甜兮兮的啦,像煎團和鮮肉湯圓,可以說是打開了我對鹹口糯米製品的大門。
當地人騎著小電驢來這裡買煎團的非常多。清明要到了,店裡還上了很多青團。我擱店門口站了兩分鐘不到,來來往往就有四五波客人了。
「老闆,來兩個芝麻青團,兩個煎團。」看大家下單這果決的架勢,自然都是老主顧了。
陸記臭豆腐
陸記臭豆腐,一家開了很久的小吃店了。我下午1點左右去的時候,店裡已經坐了不少來吃下午茶的當地人。
雞骨頭和臭豆腐是每桌的標配,再點些花菜或扯篷豆腐乾,搭配一瓶維維豆奶,特別有種快樂小日子的氛圍。
招牌的雞骨頭要趁熱吃,非常香!
肉醃得很入味,骨頭炸得也很酥脆,非常適合作為午後小零食,是越嚼越香的那種。雖然它不能算是常熟特色,但架不住老闆手藝好,忍不住推薦。
扯篷豆腐乾這名字真起得很傳神。你看,它兩面被改過刀,穿在竹籤上被拉開的樣子,是不是很像船帆呢?
切好的豆腐,在太陽底下曬乾再過油炸,豆腐乾就會蓬鬆起來,也更容易入味。然後就把它們碼放到湯汁裡煨著。湯汁是關鍵,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方吧。
吃之前,老闆會給你刷上一層甜醬。咬上一口,豆腐乾軟嫩中又帶一點韌性,吸了湯汁精華的豆腐乾,鹹香鹹香的。
吃的時候,豆腐會微微抖動,還挺像在扯船帆,有被共鳴到。
臭豆腐,我感覺其實並不臭啦。用的是小塊豆腐,炸得很香酥,外殼是酥脆的,但一口咬進去,裡邊的豆腐則非常軟嫩。
這家小吃店價格平易近人,分量也厚道。非常適合午後和朋友來擼兩串解饞,人均15塊就可以吃得很滿足。難怪當地人日常要惦念這份小零嘴呢。
寶生麵館
常熟人愛吃一碗炒澆面,它的特點就是澆頭都是點單後現炒的。現場將新鮮食材下鍋,猛火快炒,再加入事先吊好的高湯湯頭翻炒,最後湯連帶澆頭一起淋到面上。
相比蘇式面,沒有那麼精緻,但是更有煙火氣。
我去吃了一家開在社區裡的老麵館:寶生麵館。店裡來的基本上都是老主顧了,點單非常麻溜。我也被感染了,有種下了班去吃碗麵的感覺。
店裡牆上貼的小科普
價格也非常感人,我點了一碗蝦鱔肉,18塊錢可以吃到3種澆頭。蝦仁爽滑彈牙,燜肉軟爛入味,還真不錯!
大部分麵館,到下午13點就打烊了。所以,吃麵的話推薦大家早上或中午吃。
常吉興麵館、鴻訊麵館、含暉麵館,這幾家在常熟名頭也挺大的。
我把常熟小吃做了個小盤點,大家逛到可以試試~
名點:血糯、冰葫蘆 (推薦王四酒家)
糕團:煎團、青團、松花團、豇豆糕、梅花糕、定勝糕、粢飯糕
餅:拖爐餅、盤香餅、蘿蔔絲餅
雜食:扯篷豆腐乾、山前豆腐乾、豆腐花、桂花糖藕、桂花糖芋艿
蒸菜館子,常熟人的街邊食堂要說正餐呢,常熟菜也屬於蘇州菜體系(比如講究刀工、形色、火候、因材施教等),但是會更加日常。常熟最特色的要屬蒸菜。
蒸是中國菜的基本做法之一,也是江南人廚房裡的萬能法寶。不過,蒸的做法雖然簡單,但對食材要求更高。尤其是清蒸,不新鮮的食物,一上蒸籠就露餡。
常熟的蒸菜,起源於東鄉的蒸菜八大樣:蒸爆魚、蒸走油肉、蒸蹄髈、蒸鴨、蒸草雞、蒸油泡、蒸蛋餃、扣三絲。不過,各家廚房裡的做法就沒那麼死板了,好吃的應季的,都可以蒸。
常熟市裡有很多蒸菜館,人均也不貴,到常熟一定要試試。
誠信緣蒸菜館
地址:常熟市報慈北路船步頭40號
人均:48/人
這是一家常熟本地人推薦蒸菜館,試了下感覺還不錯。它屬於家常菜,沒有那種「哇塞」特別驚豔的感覺。但是,還是挺可圈可點的。
店裡有提前炒好的菜,如果恰好都沒有你想吃的,也能讓老闆現炒。我在常熟菜場看春筍上市了,就點了一盤春筍炒雪菜。果然不錯,很鮮美。
我還點了經典的常熟蒸三鮮,一次集齊三大樣。一大碗端上來只要25元,肉和菜份量都是實打實的。
爆魚、草雞和走油肉鋪滿上層,底下窩著一堆嫩白菜。肉肉們都蒸得很酥軟了,非常下飯。我覺得最絕的還是白菜,悄悄吸收了湯裡的鮮味,顯得非常鮮嫩。
他們家的菜清雅適口,還是挺適合我的口味的。還有白灼大腸、拼豬肚、蔥油雞等都挺不錯的,大家看興趣點就好。
逛了一天之後,熨帖得吃上一頓,就像是住到了常熟人家裡去一樣。
其它蒸菜館
名揚蒸菜館
地址:常熟市長江路388-11號
老顧蒸菜館
地址:常熟市珠江路169號
得意樓蒸菜館
地址:常熟市方塔東街4號
我覺得到一個地方,不僅要吃當地老字號,一些本土品牌的創意小店也值得嘗試。而且,最近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帶著新鮮的想法回家鄉,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創新。
吉柿奶茶
店鋪是日系風格,通過一個小窗口點單提貨,帶有一點點神秘的感覺。
我點了店家自製的白霧虞山檸檬奶。白色的牛奶裡,墨綠色的青檸檬若隱若現,取名白霧虞山,還是非常巧妙的。柑橘類水果的清香很足,很解膩。
牛奶的醇厚和柑橘類水果的清香,融合得很好。我在那一會,外賣騎手來來往往都沒停過,還有一單直接下了十來杯,可見在當地是挺受歡迎的。
藕韻
藕韻其實是一家揚州的品牌,但目前只在江蘇境內開了幾家,所以我之前在杭州並沒有見過。
這是一家主打藕製品的甜品店,你可以吃到藕粉羹、赤豆藕圓波波、藕餅、藕糕等各種藕的衍生品。藕是非常江南的食材,但敢於把單一食材拿來發揮,還是挺見功力的。
試了原味藕糕和藕粉羹,確實還不錯。我是叫的外賣,大家也可以去堂食,擺盤很可愛~
南門壇上菜市場的漁具店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一些行前資料,出發前,可以背調這座可愛的小城。
紀錄片《揚子江畔一小城》和松盛糕團的紀錄片《糕團的味道》,都可以在b站上搜索到。還有一本雜誌書《地道風物·常熟》也可以看看,對常熟的前世今生介紹得還挺全的~
常熟的逛吃逛喝攻略寫完啦,但感覺這座小城,還有很多很多沒有講到呢。能在春光明媚的時候,遇見這座擁抱傳統、認真生活的城市,真幸運!
至於那些藏在街巷裡的、那些值得熱愛的細節,就把話筒交給在這生活過的人啦~
/出行貼士/
交通:常熟開通了高鐵,江浙滬前往都很方便的。杭州、上海過去,高鐵1h-2h即可住宿:古城區附近沒有高星酒店,可以住亞朵、H酒店這類商務連鎖酒店;也可以住當地的常熟日斜西林民宿、天際雲端酒店、虞城大酒店等酒店,打車到古城都在1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