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手起水泡(煮飯婆小心因為做這個家務)
2023-05-02 17:51:36
去年
一部風靡韓國的電影
▽
《82年的金智英》
把「家庭主婦」
這個職業拍絕了!
30 歲的金智英
為了婚姻和家庭放棄事業
成了全職家庭主婦
從此每天被做不完的
家務事兒纏身
擦地板、收垃圾
整理小孩的玩具
然後到婆婆家裡
做飯、洗碗、削蘋果
只有在下午太陽落山時
站在陽臺上發一會兒呆
才能稍微放鬆一下
但是很快
孩子的哭鬧聲又打破平靜
她只能回到客廳
繼續投入周而復始的
家務和育兒工作中
最後自己得了精神病
都不知道!
......
沒有狗血的橋段
也沒有過於歇斯底裡
但電影越是平靜
就越看得人難受
廣大女同胞的心
更是被深深戳中
▽
當家庭主婦,真是太難了!
但你說累就累點吧
為了孩子跪著都忍了
有時候還得生些
莫名其妙的病
搞到家務做不了
身子又難熬
比如說這位
你說咋整?
50多歲的張阿姨,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
每天的工作就是煮飯、拖地、晾衣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全年無休。
最近,她發現自己的右手手背上長了一個小小的紅疙瘩按了按,有點疼。
但家庭主婦嘛,偶爾這裡疼那裡酸的,誰會在意呢?
家裡人也沒覺得是個事:
「拿點藥膏擦一擦,沒什麼大不了的。」
「那就擦點藥膏,過兩天就好了!」
可過了幾天,小疙瘩越長越大,中央出現了 小「黑洞」,用藥後不但沒有恢復,還越來越擴張,形成一個直徑超過4釐米左右的大窟窿,還開始有膿水流出。
更可怕的,手臂上又長了一個紅丘疹。
▽
又拖了幾天,張阿姨的手已經慘不忍睹了。
手背有大窟窿不說,周圍腫脹,還開始發疼,
這位本來很能忍的家庭主婦,終於受不了了:
「整隻右手像廢了。」
看著情況不對,張阿姨不敢再拖了,趕緊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看病。
皮膚科醫生關楊看到她的手背後,馬上勸她做做病原學檢測。
「她的手背可能是感染了什麼,估計和一種分枝桿菌有關。」
——關楊
果然,被她猜中。檢測結果顯示,張阿姨的手是被「海魚分枝桿菌」感染了。
△ 海魚分枝桿菌
這是啥玩意兒?
簡單地說,是一種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的細菌,和結核桿菌是同屬。
在28℃-30℃的環境裡,這傢伙活得最好。但一旦超過37℃,它就活不下去了。
也許知道自己的「底細」,海魚分枝桿菌一旦侵入人體,就只會在筋膜裡蔓延,
如手、腳等,並不會跑到溫度較高的內臟器官,
因此,一些中招的人,會經常忽略或拖延治療,頂多自己擦點藥。
可醫生卻不這麼認為。
「感染了這個菌,雖然病情會發展得比較慢,但如果不加以幹涉,可能會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在免疫系統受損的病人身上,還可能會出現擴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
——關楊
對張阿姨來說,如果晚點來,感染可能會進一步加重。所幸的是,經過針對性用藥,她手上的「窟窿」很快就止住了。
但有些人,可沒那麼幸運。
曾經有浙江的患者,被蝦刺傷後手腕痛,沒當一回事,
後來又當成類風溼關節炎來治,沒想到,越治越嚴重,膿越流越多,還有惡臭,
最後,查出膿腫肌腱斷裂,差點要截肢。
▽
資料圖
還曾有媒體報導,一位中國臺灣漁民因為大面積感染了海魚分枝桿菌,只能截肢,落下了壞死性筋膜炎。
最終,這位漁民出現了敗血性休克,不治身亡。
所以,千萬別小看這種分枝桿菌。2014年,它還曾侵襲紐約華人海鮮攤檔,引發過一陣子疫情呢。
但話說回來,張阿姨一個生活簡單的家庭主婦,咋會「無端端」感染上這種細菌?
關楊醫生的一個問題,成為了解開謎團的關鍵。
「你們家這段時間吃了魚,或是吃了海鮮嗎?」
張阿姨嚇了一跳,確實這段時間,他們一家經常吃魚。
難道這種細菌,會通過魚和海鮮傳染嗎?
張阿姨的心吊了起來。
「這倒不會。」關楊解釋道。
「但你在處理魚的時候估計被刺到了吧?」
這下,張阿姨想起來了。
有一次,她在洗魚的時候,手指被魚鰭刺了一下,連血都沒有出現,只是有點紅腫,2-3天就消退了。
好像不久後,她的手背上確實就出現了疙瘩。
做慣了「煮飯婆」,被魚鰭刺傷都算是家常便飯了,誰會想到這還能和海魚分枝桿菌扯上關係。
這下,關楊基本能判斷,張阿姨就是因為洗魚時,被魚鰭刺傷才中招的。
為了讓其他人不「踩坑」,關楊特別提醒——
一般來說,接觸水產品的人,容易和海魚分枝桿菌結下不解之緣:
比如——
海釣愛好者魚販菜場小商販經常處理魚蝦蟹等海產品的家庭主婦......如何避免中招?這裡有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在處理水產品時,最好戴上厚點的橡膠手套。
如果不慎被刺傷,要及時將血擠出來,並清洗和消毒傷口。
如果有任何皮膚局部腫脹的症狀,最好及時去醫院,以免拖成嚴重後果。
記住,在這個處處講安全的世界,洗個魚也要記得戴「套」啊!
看完了張阿姨的故事,你一定也感受到——
媽媽真的好辛苦!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她們默默忍受了很多壓力,甚至疾病的摧殘。
就在前段時間,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有一位媽媽,因為手指麻而找到骨科醫生薑浩力。
檢查了她的手後,他問了個很平常的問題:
「平時都做些什麼事?」
這位媽媽像機關槍一樣吐出一連串詞:
煮飯、買菜、拖地、抱孩子遛彎......
再洗衣服、拖地,期間一直抱著孩子......
▽
醫生雙臂抱在胸前,耐心等她說完。
聽到這麼多活兒,自己都忍不住「哇」了一聲,感嘆道:
「就是沒有時間休息了是吧!」
媽媽不可置否。
醫生邊敲鍵盤,邊和媽媽說:
「你應該多休息。其他家人應該幫你分擔下...」
說完,印表機裡吐出一張單,是假條。
「這張假單是開給你老公的。提水、買菜、搬東西,這些重活應該由男人來幹。」
這個視頻被記錄了下來,評論區炸了——
雖然沒有上班,但家務活兒卻是最大的工作。
如果這些事,總是不被看見,
人體驗到的就遠不止孤獨,更是一種自己並不存在的死亡感。
希望更多人,都能像《愛情保衛戰》中塗磊的三觀一樣:
「老婆,不是用來生孩子的,而是一起相伴到老的。有的男人婚前婚後沒什麼兩樣,他認為找老婆就是生孩子、做家務的。
我告訴你,你錯了。你是找一個可以相互扶持到老的人,而不是在家裡幹活,一直忍氣吞聲的人。」
-End-
「有用就擴散」
資料來源: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視頻來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抖音
採寫:深圳商報記者鄭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