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模塊和用於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3:59:51 2
專利名稱:機油模塊和用於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機油模塊,包括:座裝置,其包括用於安裝冷卻器的冷卻器座和用於安裝水泵模塊的水泵模塊座;冷卻水路;機油油路;冷卻器,其安裝在所述冷卻器座上,所述冷卻器連接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並利用流經冷卻器的冷卻水對機油油路內的機油進行冷卻;水泵模塊,其安裝在所述水泵模塊座上,所述水泵模塊用於泵送冷卻水路中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路進入所述冷卻器,所述水泵模塊包括用於調節泵送速度的控制器;以及測溫元件,其用於測量所述機油油路內的機油的溫度,所述測溫元件與所述水泵模塊的控制器相連並就機油溫度的測量值與所述控制器進行通信,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測量值控制所述水泵模塊的冷卻水泵送速度。
【專利說明】機油模塊和用於發動機的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潤滑系統,尤其涉及用於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機油模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發動機潤滑系統中,已有集成了機油濾清器和機油冷卻器的機油模塊,其中,機油通過機油模塊座中的油管進入機油冷卻器,與循環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經冷卻後的機油進入機油濾清器中進行過濾。然而,進入冷卻器的機油溫度是隨著發動機負荷和工況而有所變化的,既有的機油模塊中,進入冷卻器的水量是預定的,其熱交換功率大小也是一定的,不能滿足變化的機油溫度對不同熱交換功率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3]基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機油模塊,其能夠隨著機油溫度而調節冷卻器的熱交換功率,以實現最佳冷卻效果。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種機油模塊,包括:
[0005]座裝置,其包括用於安裝冷卻器的冷卻器座和用於安裝水泵模塊的水泵模塊座;
[0006]冷卻水路;
[0007]機油油路;
[0008]冷卻器,其安裝在所述冷卻器座上,所述冷卻器連接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並利用流經冷卻器的冷卻水對機油油路內的機油進行冷卻;
[0009]水泵模塊,其安裝在所述水泵模塊座上,所述水泵模塊用於泵送冷卻水路中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路進入所述冷卻器,所述水泵模塊包括用於調節泵送速度的控制器;以及
[0010]測溫元件,其用於測量所述機油油路內的機油的溫度,所述測溫元件與所述水泵模塊的控制器相連並就機油溫度的測量值與所述控制器進行通信,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測量值控制所述水泵模塊的冷卻水泵送速度。
[0011 ]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水泵模塊還可包括離合器、傳動軸、皮帶輪和葉片,所述皮帶輪通過所述離合器與傳動軸耦合,以使葉片旋轉,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機油溫度的測量值,控制所述離合器的耦合力,以控制葉片轉速,進而控制所述水泵模塊的泵送速度。
[001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裝置還可包括用於安裝濾清器的濾清器座,所述機油模塊還可包括安裝在所述濾清器座上的濾清器,所述濾清器連接機油油路,並用於過濾機油油路內的機油。
[0013]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座裝置可為由單件製成的一體式裝置。
[0014]根據以上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集成在所述座裝置內。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測溫元件為溫度傳感器。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離合器為電磁離合器。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座裝置上開設有連通所述機油油路的孔,所述測溫元件通過所述孔插入所述機油油路中。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發動機潤滑系統,該發動機潤滑系統包括上述的任一種機油模塊。
[0019]替代性地,所述發動機缸體上具有機油油路,所述發動機缸體上可開設有連通所述缸體上機油油路的孔,所述測溫元件通過所述孔插入所述機油油路中。
[0020]上述機油模塊和包括該機油模塊的潤滑系統,能夠由測溫元件將機油溫度測量值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溫度測量值控制水泵模塊的冷卻水泵送速度,從而提高冷卻器的冷卻效率,避免能源浪費。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機油模塊的外部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的機油模塊中的水泵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連接有測溫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24]如圖1所示,機油模塊I包括座裝置10,該座裝置10包括冷卻器座13和水泵模塊座14。本實施例的座裝置10還包括濾清器座12,然而,應當理解,濾清器座12也可以是分設為獨立於座裝置10的單獨部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座裝置10可以為由單件製成的一體式裝置,例如可以是模鑄而成。所述機油模塊I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冷卻器座上的機油冷卻器30,安裝在所述水泵模塊座上的水泵模塊40,以及可選地,安裝在所述濾清器座12上的機油濾清器20。機油模塊I還包括測溫元件50 (圖1中未示出),所述測溫元件50用於測量機油溫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溫元件是溫度傳感器,然而,其並不限於此,所述測溫元件可以是能夠測量溫度並傳遞測量值結果的任何部件/模塊。
[0025]所述機油模塊I還包括冷卻水路和機油油路(圖1中未示出)。具體地,冷卻器30通過連接至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並利用流經冷卻器30的冷卻水對機油油路內的機油進行冷卻。水泵模塊40泵送冷卻水路中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路進入所述冷卻器30。所述測溫元件50插入到所述機油油路中以測量機油的溫度。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水路和機油油路集成在所述座裝置10內,以減少外部管路的數量,降低故障發生率;所述作裝置10上設置有連通機油油路的孔501,所述測溫元件50通過座裝置上的孔501插入所述機油模塊I內的機油油路中。在本實施例中,濾清器20連接機油油路,並用於過濾機油油路內的機油。
[0026]圖2為圖1的機油模塊中的水泵模塊的結構其與測溫元件的連接示意圖。如圖2所示,水泵模塊40具有控制器401、離合器402、傳動軸403、皮帶輪404和葉片405,所述皮帶輪404通過所述離合器402與傳動軸403耦合,以帶動葉片405旋轉,實現對冷卻水的泵送。控制器401與測溫元件50相連,以根據測溫元件50的溫度測量值控制所述離合器402的耦合力,進而控制葉片轉速,最終控制所述水泵模塊40對冷卻水的泵送速度。具體地,當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機油油路中的機油的溫度升高時,控制器301基於溫度傳感器的溫度測量值,增大所述離合器302的耦合力,使皮帶輪304通過傳動軸403帶動葉片405加速旋轉。這樣,向冷卻器20泵送冷卻水的泵送速度增大了,從而提高了冷卻器30的熱交換率,實現更好的冷卻效果。
[0027]儘管以上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機油模塊1,然而,應當理解,在應用於發動機潤滑系統中時,所述機油模塊I並不限於以上的設置。例如,在包含本實用新型的機油模塊的發動機潤滑系統中,發動機缸體上具有機油油路,所述發動機缸體上開設有連通所述缸體上機油油路的孔,測溫元件50通過所述孔插入所述機油油路中,以測量其內機油的溫度。
[0028]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機油1?塊,包括: 座裝置,其包括用於安裝冷卻器的冷卻器座和用於安裝水泵模塊的水泵模塊座; 冷卻水路; 機油油路; 冷卻器,其安裝在所述冷卻器座上,所述冷卻器連接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並利用流經冷卻器的冷卻水對機油油路內的機油進行冷卻; 水泵模塊,其安裝在所述水泵模塊座上,所述水泵模塊用於泵送冷卻水路中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路進入所述冷卻器,所述水泵模塊包括用於調節泵送速度的控制器;以及 測溫元件,其用於測量所述機油油路內的機油的溫度,所述測溫元件與所述水泵模塊的控制器相連並就機油溫度的測量值與所述控制器進行通信,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測量值控制所述水泵模塊的冷卻水泵送速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模塊還包括離合器、傳動軸、皮帶輪和葉片,所述皮帶輪通過所述離合器與傳動軸耦合,以使葉片旋轉,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機油溫度的測量值,控制所述離合器的耦合力,以控制葉片轉速,進而控制所述水泵模塊的泵送速度。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座裝置還包括用於安裝濾清器的濾清器座,所述機油模塊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濾清器座上的濾清器,所述濾清器連接機油油路,並用於過濾機油油路內的機油。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座裝置為由單件製成的一體式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水路和所述機油油路集成在所述座裝置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測溫元件為溫度傳感器。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器為電磁離合器。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座裝置上開設有連通所述機油油路的孔,所述測溫元件通過所述孔插入所述機油油路中。9.發動機潤滑系統,其至少包括如權利要求1到8中任一項所述的機油模塊。10.發動機潤滑系統,其至少包括發動機缸體和如權利要求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機油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缸體上具有機油油路,所述發動機缸體上開設有連通所述缸體上機油油路的孔,所述測溫元件通過所述孔插入所述機油油路中。
【文檔編號】F01M5-00GK204283547SQ201420551544
【發明者】喬基奧·基隆迪 [申請人]上海索菲瑪汽車濾清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