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鬼故事
賣貨郎
明嘉靖年間,陝西商州有兩個商人,一名劉三一名張五,兩人均以販豬為業,平時關係甚好,每次出門都是相約一起趕豬販賣,回來也是結伴而歸,這樣不僅彼此能有個照應,路上也不至於寂寞無聊。這年秋天寒風乍起之時,兩人又趕著幾十頭豬去外地販賣,這一次生意格外順利,很快便將這些豬出手換成了銀子,兩人獲
白氏
嘉靖年間,在北京房山居住著一家農戶,家中因父母早逝只餘兄妹二人相依為命。兄長王侃相貌平平身無長物,每日早出晚歸辛苦耕耘,到二十一歲尚未婚娶。而他的妹妹王氏才十七歲,出落得是亭亭玉立俊俏可人,雖說她容貌嬌美卻因為家中貧窮也一直未嫁,平時待兄長出門自己就在家中縫補炊洗做些家務。這年早春時
陰案
鹹豐九年,適逢三年一舉的鄉試,四川全省的學子都紛紛匯聚到閬中的貢院,想用半生的辛勤攻讀來博取一個功名。其中有一個來自夔州(今重慶奉節)姓何的儒生,首場被分到東場第一號,不料他一進號中就覺一陣刺鼻的惡臭傳來,直將他燻得頭暈腦脹昏昏欲嘔。他循味找去,這才發現號舍旁邊居然是一個廁所,怪不得
詭狐
裴少安這個人既不嗜酒,也不好女色,又頗樂善好施,在新陽大小也算一個名士。硬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大概也只有一樣,喜穿狐裘。家裡大大小小的狐裘積了也有百八十件,統是油光滑亮、整片剝下的好貨色。這裡邊有一半是買的,有一半是他自己獵來狐狸,請人做的。 新陽這地方莊稼長不好,可是城東連
絕世精編(古代聊齋)
明朝天啟年間,江山已搖搖欲墜,官員想拍皇帝的馬屁,只有一條門路:送奇珍,越是奇巧,他越喜歡,一高興,沒準就能當大官。這樣一來,那些一門心思想往上爬的官僚,拼命在民間搜羅奇珍異寶,以博取天啟皇帝的歡心。 四川天府之國,物華天寶,遠的不說,光是九臺知府莊醒之,這些年來,一門心思全都
荊客
安徽蕪湖以東有一個古鎮名為鳩慈,鎮子雖不算大,卻是人口稠密商業繁華,過往行旅絡繹不絕。嘉慶年間,當地有一夥潑皮無賴,平日均著一身開襟短褂,腰纏布帶斜戴帽子,雙腳倒拖著布鞋,左手握一根尺餘長的煙杆,右手託著一個鳥籠,籠中還有隻活蹦亂跳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夥人每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繩伎
江蘇吳縣以東有一座山名叫上方山(一名楞伽山),此山立於石湖之畔,一面依水,三面皆是田園風光,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可謂青山綠水風景獨秀,實乃當地的一座名勝。俗話說天下名山僧佔盡,如此風水寶地自不能少了佛家寺院,在山的南麓有一座禪院名曰治平寺,據說始建於隋代,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一直香火不熄,到
治狐
山東濟寧汶上縣古稱中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只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汶上縣就相繼有四人出任尚書之職,可謂是十步香草人才濟濟。道光年間,在縣城的北門住著一戶盧姓人家,家主盧翁年約五旬是個貢生,在當地德高望重頗有聲譽,家中除了老伴羅氏之外還有一雙兒女,長子名叫為義,自幼博聞強記滿腹經綸,十六
金剛鬥四鬼
1.泥胎金剛 老城有家「三正醫館」,館主周三正是遠近聞名的骨科大夫。這年,周三正突患重病,彌留之際,他拉著兒子周茂的手,含糊不清地嘟囔:「四,四鬼……」剛吐出兩個字,他就兩腿一伸,撒手西去。 周茂既悲痛又疑惑,父親臨終說的「四鬼」,到底是啥意思呢? 還有幾天就是年關
灤州養鬼案
清朝末年,國運式微,亂象叢生。先是在山東、直隸(河北)等地紛紛鬧起義和團,震動朝野;隨之,各種民間秘密教門、遊方術士亦相機而動,到處興風作浪。 單說在京畿之地的永平府灤州地界,當時就曾出了一樁聳人聽聞的茅山道士養鬼事件。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轟動了灤河兩岸。 1、扒墳盜
人鬼大戰
1938年6月,桐城被日軍佔領。日軍派人帶了兩箱金條想拉攏在當地佔山為王的匪首朱乞印,遭到拒絕,前去當說客的漢奸也被殺了。 日軍少佐松本知道後,帶領大隊人馬氣勢洶洶地撲向了朱乞印盤踞的小龍山。因遭叛徒出賣,朱乞印被俘犧牲,他的妻子謝桃花帶著手下十多名叫花子不知去向。半個月後,松
子母玉
玉也能成精。 玉成精,也能託夢。那晚,一個女孩走進他的夢中,淚光瑩瑩道:「先生,救救我。」女孩淚珠滑下,雨打芭蕉,讓人心疼。 他忙說:「姑娘是誰啊?咋救?」 女孩說,自己是一塊玉石,在後山溫、寒二泉間。明天,有人進山拉石,會把自己當成石頭,砸碎拉走,到時,請他把自己
絕對兒
那一年,有位窮書生去趕考,既沒有書童也沒有家丁更沒有代步工具,只好自己背著書箱,苦哈哈的步行。少不了曉行夜宿,飢餐渴飲。走了一個月,這一天離京城也就不遠了。來到一個荒郊野外,好歹有一個偏僻小店,便趕去投宿。 店子不大,大多是趕考的舉子到這投宿。房間還分出三個等級。一等間兒二兩銀
厭劍
嘉靖年間,河北滄州儒生陳興健在江蘇宜興為幕客,縣署中除他之外還有六七個幕友,年長的約有四十開外,年輕的卻只有二十多歲,雖說眾人籍貫各不相同,本地外省皆有,但日常分工協作配合默契,底下諸人私交也甚好,因都住在縣署中,所以閒暇時經常聚在一起飲酒為樂。其中有一個來自湖北天門的刑席(也叫刑名
俠盜
山東這個地方自古以來歷史悠久物產豐饒,英雄豪傑輩出,可謂是數不勝數。到了清嘉慶年間,吏治腐敗天災不斷,很多窮苦老百姓過得水深火熱苦不堪言,其中一些迫於無奈便鋌而走險落草為寇,專做劫道的勾當。這夥盜寇品性不一良莠混雜,有的不分青紅皂白便殺人越貨,有的卻是專門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官兵每日東
紫玉
道光年間,在江蘇句容勾曲山下有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名叫廬江村,村中約有幾十戶人家,大都以務農打漁為生。在村西頭的小河旁有三間瓦房,裡面住著兄弟二人。兄長金二年約十八九歲,弟弟金詠甚是年幼,還不到十三歲。只因兄弟倆的父母都早已離世,留下二人相依為命,靠著祖上的幾畝薄田維持生計。金詠雖是年
螺精
乾隆年間,江西宜春縣城南門住著一戶人家,主人將濟年已四十開外,家中除了妻子謝氏外還有一子一女,長子名逸,年滿十七,次女名娟,方才是豆蔻年華之齡。蔣家本是一個書香門第,蔣濟也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只是時運有些不濟,雖說早早就考上了生員,卻是一直未能中舉。而他的長子蔣逸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
珊瑚
河南開封府古稱汴梁,號稱七朝都會,自北宋以來就是一個繁華之地,商貿發達人口眾多,是當時世界上鮮有的大都市之一。到明洪熙年間,雖屢經兵火之災已無北宋初期的繁榮,但依然是中原第一大都,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 。而汴河兩岸不僅風景旖旎,更是商販巨貴聚集之所,因此每年到了清明之時便
婚異
河南修武縣文化源遠歷史悠久,是個千年古縣。自元明以來當地就有一個奇特的風俗,凡是家中有兒子的到了十三四歲就會給他早早完婚娶個媳婦,而通常兒媳要比兒子年長數歲,有的甚至會年長十歲以上,這樣既能細心照顧夫君的衣食起居,也可以早早幫助公婆操持家務。到了康熙初年,當地的一家鄒姓農戶為自己剛滿
狐誘
乾隆年間,在陝西扶風縣有一儒生名叫丁瑋,丁家衣食無缺家道小康,只是他年近四十卻已斷弦三次,家中尚有一子兩女年齡皆幼,雖有保姆僕人照顧,可家中事務卻始終缺少一個得力之人來打理。丁瑋心中倒是想再找一個妻子來持家,可是附近知道此事的人都說他命中克妻,不敢將女兒嫁給他,所以一時也沒能找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