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詭狐

2024-09-05 09:38:10 1

    裴少安這個人既不嗜酒,也不好女色,又頗樂善好施,在新陽大小也算一個名士。硬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大概也只有一樣,喜穿狐裘。家裡大大小小的狐裘積了也有百八十件,統是油光滑亮、整片剝下的好貨色。這裡邊有一半是買的,有一半是他自己獵來狐狸,請人做的。
    新陽這地方莊稼長不好,可是城東連綿了幾座大山,從來不缺各種山貨。每到秋冬季,裴少安就會帶上幾個家人,牽著獵狗,騎著馬,進山獵狐。這時候狐狸剛換上厚厚的皮毛好過冬,是一年當中皮毛最好的時候。
    轉眼又到臘月初一,外面還飄著細鹽一樣的小雪,裴少安依然進山獵狐去了。臨去之前,六歲的小兒子抱著他的腿也吵著要去,裴少安答應給他抓只活的小狐崽回來玩,小傢伙才撅著嘴半甘不願地鬆開了手。
    一行人踏著淺淺的積雪上了山。小雪也在不知不覺中飄得大了些,剪碎了的羽毛一般在空中隨著寒風輕舞飛揚。一眼望去,四處絕無人跡,安靜得連一絲鳥叫都沒有。好一個雪海銀原。裴少安從十幾歲起就開始獵狐,到此時儼然成了老手,哪座山裡什麼地方有什麼,他都瞭然於胸。這山裡有一條河一直通到城裡,水流湍急,絕少結冰。冬天食物稀少,狐狸有時會到那河邊捉魚吃。
    果然在河邊埋伏了一陣子,就看見一條黑色的小獸在白雪裡向這邊跑來。獵狗都是調教好的,被幾個家人按住脖子便一點兒聲響都沒發出來。那小獸卻還是兀自警覺,距離這邊還有百來步的時候忽然停住,像是發現了什麼似的。一雙又大又尖的耳朵在小小的腦袋上轉來轉去,垂著一條蓬鬆的大尾巴微微轉過身去,隨時都要逃掉的架式。
    是一隻大黑狐。
    裴少安一下子欣喜起來。他打過的狐狸也不少,像這麼大,體態、毛色這麼好的黑狐卻也是頭一次見到。那一身黑毛黑得像潑了墨,亮得像刷了油,光是看著就知道一定很厚實,手感絕佳。
    穿在身上一定很舒服。
    裴少安睜大了眼睛,摒住呼吸靜靜等候。也許是黑狐並沒有發現他們,也許是它實在太飢餓,在原地逡巡了一會兒,黑狐依然向河邊跑了過來。這黑狐相當的狡黠、靈活。只見它並不急著出手,而是聳著一雙耳朵緊盯著河水好一會兒,似乎在揣摩時機。忽然伸頭一衝,一片白水花裡,一尾肥碩的大魚已被甩上了岸。大魚在雪地裡極力蹦跳,奈何離河太遠,只能被迅速折回的黑狐一口叼在了嘴裡。
    裴少安原本想等它吃魚吃得正香時出手,孰料黑狐並沒有吃,竟叼著魚又按原路回去了。家人詢問地看了他一眼,裴少安沉吟了一會兒,仍是示意稍安勿躁。
    待那黑狐跑得遠了,家人才忍不住問:「老爺,咱們等了這許久,怎麼就放它走了?」
    裴少安笑道:「現在打它只打得到一隻狐狸。跟著它就能打到一窩狐狸。」見家人還是愕然,便說明白,「你看它抓了那麼肥一條魚自己卻不吃,一定是帶回去給其他狐狸了。」
    家人恍然大悟。
    裴少安起身,興致高昂道:「走吧,把獵狗放出來。很快就有收穫了。」
    大雪掩蓋得了黑狐的蹤跡,卻沒能糊弄得了獵狗靈敏的鼻子。跟著獵狗尋了大約六七裡,眾人停在了一塊巨大的石塊前。原來狐狸把窩做在了石塊底下。在附近找了一陣子,又找到了另一個洞口。前洞煙燻火燎,後洞帶著獵狗守候,不多時就衝出一大一小兩隻狐狸。其中大的,正是先前那頭黑狐。還有一隻小的,通體也是黑的,只有頭頂上一塊銀白的斑紋。應該是一隻一歲左右的幼狐。
    獵狗們一躍而上。大黑狐也一下子發了狠,呲的一聲齜起一口雪白鋒利的牙齒,將小黑狐護在身後。小黑狐嚇壞了,渾身直發抖地看來看去,嘴裡不停地發出嗚嗚的悲鳴。
    一片狂吠聲中,忽然又聽人驚道:「還有!」(鬼大爺:http://www.guidaye.com/轉載請保留!)
    煙霧湧騰中,果然又閃出一道銀白的身影,又是一隻大狐狸跑了出來。這隻狐狸也已成年,體形比黑狐略小一些,嘴裡還叼著一隻嘰嘰嗷嗷亂叫的乳狐。大黑狐登時更加發狠,銀狐也發放下了乳狐,和它並肩而立,一起衝獵狗們發出示威的低吼。
    裴少安明白了,原來大黑狐是為了哺乳中的銀狐,還有小黑狐才冒險捕魚的。
    那一剎那,心頭也有一動。且又看著兩隻大狐拼命護著兩隻小的……
    可是轉瞬間,他又忽然想起臨出門時,小兒子期待的眼神。他答應過他,會帶回一隻很漂亮的小狐崽。而那隻小乳狐,全身銀光一片,只有尾巴毛尖上是黑的,真是漂亮極了。
    小兒子一定會喜歡的。
    想到這裡,那一點心動不見了。裴少安抬起手,利落地道:「放狗!」
    獵狗們登時狂叫著猛撲上前,和兩隻大狐撕打在一起。雪地裡一片混亂,平整的積雪很快被踏成了雪泥。小黑狐四肢發抖地守在小乳狐的身邊,衝著兩隻大狐不時地發出尖銳的啼叫。忽然,大黑狐也發出一聲長嘯,猛回頭極兇惡地衝著小黑狐一瞪。嚇得小黑狐立刻哀叫著,往後跳退了兩步。大黑狐復回頭又和獵狗撕打了一回,又趁隙猛衝回來,竟朝著小黑狐撲咬過去。小黑狐身上挨了父親一咬,終於嚇壞了,撒腿就向反方向飛也似地逃走了。很快就沒了蹤影。
    眾人看得驚愕不已。好半晌,獵狗們制伏了兩隻大狐,才恍然清醒。
    一個家人還是有點兒不敢相信,看著小黑狐消失的方向呆呆地道:「它剛才,是故意趕小崽子走的麼?」
    裴少安也有點兒怔怔地看向倒在地上的大黑狐,黑亮的皮毛被鮮血濡溼了,將它身下的白雪染得通紅。但那雙晶瑩透亮的眼睛,依然閃動著無可忽視的靈光。它也在看著他,眼睛眨也沒眨。
    裴少安說不清自己是怎麼想的,但心裡頭酥酥地一悚,似乎是憐憫,又似乎算得上一種敬畏。
    一個月後,裴少安如願以償地穿著新狐裘過年。那時染在皮毛上的鮮血早就洗盡了,還特意燻了香,一點兒怪氣味都沒有了。穿在身上暖和得不得了,親友們見了都讚嘆不已。裴少安自己也覺得,以後恐怕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狐裘了。
    小乳狐也漸漸被小兒子養熟了。剛帶回家的時候還成天慽慽哀哀的,什麼都不肯吃,現在肥得就像只狸貓。
    小兒子喜歡它喜歡得無以復加,連吃飯也要在旁邊單獨擺一張凳子,把它連籠子一起放在上面。晚上睡覺,也要把它放在桌子上,一睜眼就能看到。
    春秋交際的時候,小兒子得了一場寒熱。幸好相熟的張太醫用藥十分穩妥,發了一身汗,調理了幾日就又活蹦亂跳了。倒是害得小乳狐好幾天也陪著不肯吃飯,直到小兒子好了,親手餵它才大吃起來。裴少安不覺好笑:這畜生,真把仇人當恩人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