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泰定帝簡介 泰定帝是怎麼死的?
2023-11-08 04:51:42 2
泰定帝原名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也孫鐵木兒在蒙古語中意思是「九鐵」。泰定帝生於公元1293年,去世於公元1328年,享年35歲,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裕宗真金之孫,元顯宗甘麻剌之子。早年襲父爵,為晉王,鎮守漠北。
公元1323年,「南坡之變」發生,年僅二十二歲的帝王元英宗,在前右相鐵木迭兒餘孽的刺殺下身亡。因為後繼無人,晉王也孫鐵木兒被擁立為皇帝,改元「泰定」,成為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位大汗。
也孫鐵木兒的父親甘麻剌在他出生的前一年被封為晉王,受命出鎮漠北,統領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及軍馬、達達國土。父親去世之後,他承襲晉王爵位,統領父親手下的兵士,繼續鎮守漠北。
也孫鐵木兒作為元世祖嫡增孫,在武宗、仁宗和英宗朝都頗受重用。值得一提的是,「南坡之變」爆發的時候,主謀鐵失曾經派親信前往告知他只要事情成功之後,願意擁立他為下一任君王。也孫鐵木兒在得知消息後不是靜觀其變,而是迅速將鐵失親信捉拿,並派自己的親信前往上都,告知元英宗鐵失的計劃,可惜的是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當然也有人說,依照也孫鐵木兒為元世祖嫡系的地位,和當時英宗推行改革,停止諸王歲賜,使也孫鐵木兒為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方面來看,也孫鐵木兒為很可能當時已經有篡位的野心。後世流傳出他將鐵失親信捉拿,並派人告知英宗事變之事,有可能是他為了洗刷自己罪名而進行的粉飾。
泰定帝於公元1323年登基,公元1328年去世,在位五年,期間延續英宗時的政策,政治上沒有做太大的變動,使得國家基本穩定。
泰定帝回到大都之後,在眾人的推舉下登基繼位,鐵失一黨北上將玉璽獻給也孫帖木兒,保證了他繼位的合法性。值得一提的是,泰定帝的登基詔書,是元朝第一封白話詔書。以前元朝皇帝繼位,詔書先以漢族文言文寫就,隨後在翻譯成蒙古文,用白話文寫成的詔書,泰定帝是獨一份。
也孫鐵木兒即位後,先在大赦中特別宣布赦免謀反、謀大逆、奴婢殺主等罪,以穩住謀殺英宗的鐵失等一幹逆黨,而後又對鐵失等人加官進爵。一個月後,他便將鐵失、也先鐵木兒等逆黨全部誅殺。對於泰定帝的這一做法,有人稱讚他是剿滅奸臣,也有人說他是殺人滅口,就如他是否有謀反野心一樣,成為了一個迷。
泰定帝登基之後,大致上堅持前朝的施政方針,國家較為穩定,但是元朝已進入多事之秋。泰定朝天災頻頻爆發,災荒頻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至治三年,蒙古大寒大雪,許多畜獸被餓死。泰定元年,「龍慶州雨雹大如雞子」。次年同州地震,江淮一代水災旱災齊上陣,泰定四年寧夏兩次地震、和寧地震、四川強震、洛陽發生蝗災。致和元年,寧夏又地震。
頻繁發生的天災,讓泰定帝的統治變得極為困難。雖然泰定帝召集朝臣商議對待災難,但是天災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農民起義的爆發,雖然起義被鎮壓了,但是已經可以看見元朝統治邁向滅亡的步伐。
公元1328年,泰定帝駕崩於上都,享年三十六歲,葬於起輦谷。泰定帝去世之後,大都爆發內亂,泰定帝兒子的皇位被篡奪,侄兒圖帖睦爾奪取皇位。圖帖睦爾繼位之後,否認了泰定帝的皇位合法性,將他定為「自立」的非法君主,沒有得到漢文廟號、諡號與蒙古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