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槍的馬達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19:59:37
專利名稱:空氣槍的馬達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空氣槍的馬達構造,尤指一種可增加馬達運轉 時的輸出風力,進而達到較佳的散熱效果,以及防止潤滑油液回滲的馬 達構造。
背景技術:
由於休閒人口的增加及開發技術的提升,對於運動用品的質量要求 也愈趨嚴格及精良,冀期能符合使用者需求。以玩具槍枝進行對戰的生 存遊戲,目前有多種槍種供愛好者選擇,諸如漆彈槍、BB槍、空氣槍 等等,本申請所欲討論者,乃為適用於空氣壓力擊發射出子彈的空氣槍 種類,又特別是指其中的馬達部分。請參閱圖1所示, 一般空氣槍10的基本構成乃是於槍機內形成氣缸 11及活塞組12,並配合傳動齒輪組13、氣閥、噴嘴等相關配件,使傳動 齒輪組13帶動活塞組12運動,彈簧則因為活塞後推壓縮而蓄能,並因 傳動齒輪組13的釋放而令彈簧將活塞施以強大的前移動力,此時空氣被 壓縮後即以該氣壓動力達到擊發子彈的目的。又請參閱圖2所示,上述 傳動齒輪組13的轉動,乃是藉由一馬達20的動力傳遞而達成,該馬達 20又包含一定子外殼21,以及可組設於定子外殼21底部的底座22,該 定子外殼21前端面設有鏤空的孔洞211,定子外殼21的內部又固定有可 產生磁力的磁性片23;定子外殼21頂端與底座22的中心可藉由軸承的 設置而供轉子24支撐其中,該轉子24與磁性片23保持適當間距;上述轉子24主要由複數個具有若干凹槽的矽鋼片241堆棧結合而成,使轉子 24表面形成若干道直立的缺槽242,再以線圈243巻繞於矽鋼片241的 凹槽之間,並使線圈242與電源電性連接,令矽鋼片241產生磁性,藉 由同極相斥的原理,令轉子24於定子外殼21內轉動進而輸出動力。
但,習用馬達20使用於空氣槍10提供傳動齒輪組13轉動時,馬達 20的轉子24因線圈242導電而旋轉並輸出動力,而轉子24上的若干道 直立的缺槽242可因轉動而產生微弱風力,該風力可由定子外殼21前端 面的孔洞211送出,進而對空氣槍10內的傳動齒輪組13及其它零組件, 行少許的散熱作用。然而,該轉子24旋轉所產生的風力不足提供作為有 效的散熱作用,其原因是該轉子24上直立缺槽242產生的風力過於微弱, 故若能增加風力將可對空氣槍10的槍機內構件提供有效的散熱,進而增 加機械性能。再者,為使氣缸11、活塞組12、傳動齒輪組13等相關配 件運作順利,概會於該等構件中塗抹潤滑油液,該潤滑油液也可能因溫 度過高或使用中沾漏,而由定子外殼21滲入馬達20內部,造成轉速降 低或是無法運轉的問題。因此,上述習用馬達20所具的種種缺失雖然被 使用者所指責,然至目前為止,卻無較為完善的解決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創作人有感於習用空氣槍的馬達所具的缺失,遂依長年設計開發 經驗,不斷研發改良而完成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可增加 馬達運轉時的輸出風力,進而達到較佳的散熱效果,以及防止潤滑油液 回滲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氣槍的馬達構造,主要包含 定子外殼及轉子;該定子外殼底部組設一底座,內部固定有可產生磁力的磁性片;該轉子設置支撐於定子外殼頂端與底座中心的軸承之間,該 轉子與磁性片保持適當間距,轉子主要由複數個具有若干凹槽的矽鋼片 堆棧結合而成,再以線圈巻繞於矽鋼片的凹槽之間,使線圈與電源電性 連接,使轉子轉動進而輸出動力;其改良在於定子外殼的前端面設有 鏤空的前孔洞,側邊二側設有若干側孔洞,該轉子由複數個矽鋼片堆棧 時,矽鋼片上的凹槽以逐一錯開的方式堆棧而成,使轉子表面形成若干 道斜設的缺槽;藉此,可增加馬達運轉時輸出的風力。
藉由上述構造,當本實用新型馬達使用於空氣槍提供傳動齒輪組轉 動時,轉子因線圈導電旋轉並輸出動力,而轉子上的若干道斜設的缺槽 於旋轉時,可因螺旋狀的缺口產生較大風力,進而對空氣槍內的傳動齒
輪組及其它零組件施以較佳的散熱作用;並且,該轉子所送出的較大風 力可阻斷潤滑油液回滲的可能,使馬達運轉不受回油影響而增長使用壽
圖1為習知空氣槍的馬達及其相關構件示意圖。 圖2為習知馬達立體構造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構造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剖視構造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一、習知部分 10空氣槍
11氣缸12 活塞組
13傳動齒輪組
20 馬達
21 定子外殼
22 底座 211孔洞 23磁性片 24轉子 241矽鋼片 242缺槽 243線圈
二、本實用新型部分
30定子外殼
31 底座
32前孔洞
33側孔洞
34磁性片
40 轉子
41矽鋼片
42 線圈
43 缺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創作目的所運用的技術手段,以及構造特徵, 茲謹再配合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3、 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馬達包含定子外殼30及轉子40
6所構成,其中
該定子外殼30底部組設一底座31,定子外殼30的前端面設有鏤空 的前孔洞32,側邊二側設有若干側孔洞33,定子外殼30內部固定有可 產生磁力的磁性片34。
轉子40,其設置支撐於定子外殼31頂端與底座32中心的軸承之間, 該轉子40與磁性片34保持適當間距;該轉子40主要由複數個具有若干 凹槽的矽鋼片41堆棧結合而成,再以線圈42巻繞於矽鋼片41的凹槽之 間,使線圈42與電源電性連接,令矽鋼片41產生磁性,藉由同極相斥 的原理,使轉子40轉動進而輸出動力;該轉子40主要的設計在於該 複數個矽鋼片41堆棧時,矽鋼片41上的凹槽以逐一錯開的方式堆棧而 成,使轉子40表面形成若干道斜設的缺槽43。
藉由上述構造,由於該定子外殼30側邊二側設有若干側孔洞33,而 轉子40由複數個具有若干凹槽的矽鋼片41堆棧而成,其堆棧方式是以 逐一錯開的方式完成,使轉子40表面形成若干道斜設的缺槽43;由是, 當本實用新型馬達使用於空氣槍提供傳動齒輪組轉動時,轉子40因線圈 42導電旋轉並輸出動力,而轉子40上的若干道斜設的缺槽43於旋轉時, 可因螺旋狀的缺口使其轉動時產生較大風力吹向轉子40前端,使風力由 定子外殼30二側的若干側孔洞33進入,由前端面的前孔洞32送出,進 而對空氣槍內的傳動齒輪組及其它零組件施以較佳的散熱作用;並且, 該轉子40所送出的較大風力可阻斷潤滑油液回滲的可能,使馬達運轉不 受回油影響而增長使用壽命。
由上述的主要技術特徵可知,本實用新型是於定子外殼側邊二側設 有若干側孔洞,而轉子由複數個具有若干凹槽的矽鋼片逐一斜堆而成, 使其表面形成若干道斜設的缺槽,進而提供一種可增加馬達運轉時的輸出風力,達到較佳散熱效果,以及防止潤滑油液回滲的目的。因此,從 以上的所述及附圖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可知,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 手段及其構造,確可達到創新、實用的特性,其內容確為本創作人所研 發而成,故本實用新型誠已符合專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並祈賜 專利權為禱。但,以上所揭示的構造,乃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 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造所作的等效變化,仍應含蓋於本實用新型的申 請專利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槍的馬達構造,主要包含定子外殼及轉子;該定子外殼底部組設一底座,內部固定有可產生磁力的磁性片;該轉子設置支撐於定子外殼頂端與底座中心的軸承之間,該轉子與磁性片保持適當間距,轉子主要由複數個具有若干凹槽的矽鋼片堆棧結合而成,再以線圈卷繞於矽鋼片的凹槽之間,使線圈與電源電性連接,使轉子轉動進而輸出動力;其特徵在於定子外殼的前端面設有鏤空的前孔洞,側邊二側設有若干側孔洞,該轉子由複數個矽鋼片堆棧時,矽鋼片上的凹槽以逐一錯開的方式堆棧而成,使轉子表面形成若干道斜設的缺槽;藉此,可增加馬達運轉時輸出的風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氣槍的馬達構造,其主要包含定子外殼及轉子;該定子外殼的前端面設有鏤空的前孔洞,側邊二側設有若干側孔洞,該轉子由複數個矽鋼片堆棧時,矽鋼片上的凹槽以逐一錯開的方式堆棧而成,使轉子表面形成若干道斜設的缺槽;藉此,可增加馬達運轉時輸出的風力,以對空氣槍內的傳動齒輪組及其它零組件施以較佳的散熱作用;並且,可阻斷潤滑油液回滲的可能,使馬達運轉不受回油影響。
文檔編號H02K21/00GK201118334SQ20072012867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0日
發明者蔡景利 申請人:蔡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