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墨烯散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5:40:5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風暖機用的石墨烯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發熱陶瓷片、發熱電阻絲是常用的發熱元件,現有技術中,採用發熱陶瓷片、發熱電阻絲作為發熱元件的風暖取暖器大都採用在一側設置葉輪吹風的方式供暖(即風暖),為幫助發熱元件散熱,還會為發熱元件配備散熱裝置,現有的散熱裝置是由若干金屬製成的翅片間隔設置形成的,翅片與所述發熱元件相接觸。
現有的散熱裝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發熱元件的散熱速率,但是還不夠理想,原因如下:
1、翅片由金屬材料製成,導熱效果好,但是向外輻射散熱效果不是很理想;
2、葉輪產生的風只是從散熱裝置一側向另一側單向移動,空氣與散熱裝置接觸不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石墨烯散熱裝置。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石墨烯散熱裝置,包括若干翅片,相鄰的所述翅片之間存有間隙,所述翅片由金屬薄片所製成,所述翅片遠離葉輪的一側邊緣設有翻邊,所述翅片的外表面上均設有石墨烯散熱塗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翅片由銅或鋁材質製成。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在翅片外表面上設有石墨烯散熱塗層,石墨烯散熱塗層的耐高溫性能優秀,可以在25-350攝氏度的溫度下正常使用,熱傳遞效率高且具有遠紅外的輻射散熱效果,散熱效果好,在翅片的出風一側邊緣設置翻邊以形成空氣回流擾動,空氣與散熱裝置接觸更充分,可以更好的幫助發熱元件散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一種石墨烯散熱裝置和發熱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翅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以下提供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至3,一種石墨烯散熱裝置,包括若干翅片1,相鄰的所述翅片1之間存有間隙,所述翅片1由金屬薄片所製成,所述翅片1遠離葉輪的一側邊緣設有翻邊11,所述翅片1的外表面上均設有石墨烯散熱塗層3。
需要說明的是,石墨烯散熱塗層3由石墨烯漿料噴塗在翅片1的外表面上形成,耐高溫性能優秀,可以在25-350攝氏度的溫度下正常使用(散熱),且具有遠紅外的輻射散熱效果。
翅片1遠離葉輪的一側邊緣(出風一側)設有翻邊11,凸起的翻邊11阻擋氣流形成空氣的回流擾動,空氣與散熱裝置接觸更加充分,圖3中箭頭所示即是空氣流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設有翻邊11,相鄰的翅片1間仍然存有間隙。
請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發熱元件2貫穿翅片1設置,並與翅片1接觸,發熱元件2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翅片1,再由翅片1傳遞給石墨烯散熱塗層3,最後由石墨烯散熱塗層3傳遞給空氣。
發熱元件2可以是發熱陶瓷片或者發熱電阻絲。
進一步的,所述翅片1由銅或鋁材質製成。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在翅片1外表面上設有石墨烯散熱塗層,石墨烯散熱塗層3的耐高溫性能優秀,可以在25-350攝氏度的溫度下正常使用,熱傳遞效率高且具有遠紅外的輻射散熱效果,散熱效果好,在翅片1的出風一側邊緣設置翻邊11以形成空氣回流擾動,空氣與散熱裝置接觸更充分,可以更好的幫助發熱元件2散熱。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