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身體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幾個時刻
2025-07-17 13:56:08
老年人的身體之所以容易生病是以為內心腦等器官出現衰退導致的,如果想要避免身體生病就應該懂得預防老年人常見疾病。老年人的身體有時候在特定的時刻更容易發生危險,下面小編總結了相關的資料,一起看看老年人身體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幾個時刻。
清晨6-10點:是腦中風發生的高危時刻,由於晨起時體內缺乏水分,導致血液濃縮、血液黏稠度增強,再加上脈搏、心律減慢,很容易形成血栓。老人清晨起床後,應適當喝水,改善血液循環,早餐少吃油膩和過鹹的食品。
一天中,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事件最多的時間也是6-10點。世界衛生組織也報告,心肌梗塞28%發生在此段時間。
中午2-3點:午睡清醒後是急性心梗發作的高危時間。睡覺時血壓最低,起床時血管收縮,血壓變化,耗氧增加。對於老年人,起床前要有三個半分鐘。醒了躺半分鐘,坐在床上等半分鐘,在床沿坐半分鐘。
洗澡後:浴缸大小、室溫和水溫都會帶來血壓波動,浴缸小而深,水對心臟的壓力就大,血壓會上升。洗澡水42℃最好,太熱易患腦溢血。老人沐浴後還要注意保暖,以防冷空氣刺激皮膚,血管收縮,引起血壓上升。
餐後1-2小時:飲食會造成血壓、血糖波動,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壓下降幅度比年輕人大,從而導致血流減慢,血管瘀血,誘發血栓形成。老年人進餐要適可而止,晚餐不宜過飽,以免腦部疾病、心臟疾病等找「麻煩」。
上廁所時:用力屏氣排便時,腹壁肌和隔肌強烈收縮,使腹壓增高,動脈血壓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血壓驟升可導致腦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嚴重的心律失常,兩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動脈的重要性,只有動脈不堵塞了身體才會健康。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動脈不斷的堵塞,當心腦血管梗塞壞死的那一刻也是人類死亡的那一刻,為了身體健康著想,老年朋友一定要遵循上述的原則才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