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箱式自行車棚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6:54:52 4
專利名稱:燈箱式自行車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戶外建築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燈箱式自行車 棚。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自行車王國,自行車遍及每家每戶,也是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 在城鄉經常可見到自行車亂停放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市容秩序,在城市內自行車棚不僅 數量少,而且外形設計落後,難看,用料低質,壽命短,功能單一,只是作為停放自行車之用, 沒有充分與城市發展規劃協調統一,更沒有充分發揮自行車棚位於道路兩側的地段優勢開 發其戶外媒體發布的功能,忽視了潛在的巨大經濟價值。雖然目前也有少量自行車棚上也 有用作廣告功能的,但基本上都是貼上招貼畫或掛一塊靜止的廣告畫板,缺乏動感,沒有光 源,在夜間就失去了廣告的目的。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625499Y,授權公告日 2004-7-14,記載了一種「帶鎖雙面自行車棚式戶外燈箱廣告亭」,該技術由頂棚和豎立的多 根支柱組成,在棚體側面的支柱上設有一個以上廣告版或廣告牌或燈箱。本實用新型在車 棚內縱向設有一欄杆,在欄杆上固裝一排車鎖,存車時可用與車位相對應的鎖將自行車鎖 在欄杆上;在自行車棚的正面、側面、頂面設有不同規格的廣告牌或燈箱,起到戶外媒體的 廣告宣傳作用。但是該技術存在著以下缺點1、「帶鎖雙面自行車棚式戶外燈箱廣告亭」設置了多 個「燈箱廣告框」,要真正成為燈箱廣告,還要等待廣告商從機械、電子兩方面來綜合完成。 2、「帶鎖雙面自行車棚式戶外燈箱廣告亭」的帶鎖雙面自行車棚的寬度,至少在3米以上 (26吋、28吋自行車的長度分別約為165cm、185cm,它們的二倍分別是330cm、370cm),與北 京、上海等市的城市道路人行道上公共設施的設置規定相違背,難以在城市中推廣使用。因 為北京市規定「非機動車存車處」不得「佔用人行道寬度不足3米或雖達3米以上但嚴重 阻礙」 『行人通行的』;上海市規定「非機動車停放亭(點)」「應當在寬度大於三米的人行道 上設置,且應當保證設置後的人行道通行寬度不小於一點八米」,還進一步以規範形式規定 「寬度大於3米的人行道上距側石外邊線1. 5米範圍內專用於設置公共設施的特定區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燈箱式自行車棚,不僅造型 美觀,而且在車棚上裝有動態畫面的燈箱,具有獨特的風格,更實用,更美觀,與城市景觀相 協調,符合城市發展規劃的需要,既可停放自行車又可作為戶外廣告媒體開發利用,產生廣 告收入,增加經濟效益。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棚、燈箱和無觸點光 敏自動控制器,其中若干個燈箱平行地設置於車棚的棚頂邊沿,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與 燈箱一一對應連接,若干組燈箱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分別並聯至電源。[0007]所述的車棚為全透明有機玻璃製成,所述的燈箱為往復式廣告燈箱,該燈箱包括電動機、聯軸器、主動輪、皮帶、從動 輪、主動滾柱、箱體和從動滾柱,其中若干個從動滾柱和主動滾柱分別對稱設置於箱體的 上端和下端,聯軸器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主動輪和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主動輪和從動輪分 別與兩個主動滾柱相連,皮帶套接於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所述的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包括雙向可控矽、兩個電阻、光敏電阻以及照明 燈,其中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依次串聯於雙向可控矽的第一陽極和門極之間,光敏電阻的 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之間的結點和雙向可控矽的第二陽極相連,照明燈的一端 與第二陽極相連,另一端通過第一陽極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並聯至電源。本實用新型採用全透明的有機玻璃製成多種有藝術美感設計的自行車棚,在車棚 背面安裝若干只往復式燈箱,燈箱採用轉動滾柱廣告畫面旋轉,達到變換畫面的效果。燈箱 外形如同現有封閉式方形燈箱,燈箱包括箱體、透光層和光源,在內部轉架的機械結構設計 中採用主、副兩個轉動滾柱,兩個轉動滾註上緊緊繞有帶廣告畫面的廣告布,由電動機驅動 兩個轉動滾柱同速轉動,更換畫面後再停止。如此周而復始,達到兩畫面交替更換的效果。 在車棚上裝有一隻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確保燈箱自動啟閉光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燈箱2內部轉架的機械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3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 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 於下述的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車棚1、燈箱2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3,其中若干 個燈箱2平行地設置於車棚1的棚頂邊沿,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3與燈箱2 —一對應連 接,若干組燈箱2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3分別並聯至電源。所述的車棚1為全透明有機玻璃製成,如圖2所示,所述的燈箱2為往復式廣告燈箱,該燈箱2包括電動機4、聯軸器5、 主動輪6、皮帶7、從動輪8、主動滾柱9、箱體10和從動滾柱11,其中若干個從動滾柱11和 主動滾柱9分別對稱設置於箱體10的上端和下端,聯軸器5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主動輪6和 電動機4的輸出軸相連,主動輪6和從動輪8分別與兩個主動滾柱9相連,皮帶7套接於主 動輪6和從動輪8之間。如圖3所示,所述的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3包括雙向可控矽T2、兩個電阻隊、 R2、光敏電阻Rp以及照明燈R,其中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依次串聯於雙向可控矽T2 的第一陽極A1和門極G之間,光敏電阻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之間的 結點B和雙向可控矽T2的第二陽極A2相連,照明燈R的一端與第二陽極A2相連,另一端通 過第一陽極A1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並聯至電源。[0019]因光敏電阻的一端接觸發電路串連電阻間的結點B,另一端接陰極,在白天光敏電 阻受光照,阻值變小,將來自R1的電流大部分分流到陰極,可控矽因門極得不到足夠的觸發 電流而截止,燈箱熄滅,夜間光敏電阻失去光照,阻值增大,分流作用減小,來自R1的電流經 R2注入可控矽門極,可控矽導通,燈箱亮。 當接通電源後,電動機4轉動,通過聯軸器5帶動主動輪6使主動滾柱9旋轉,並 通過皮帶7傳遞到從動輪8使從動滾柱11 一起轉動,廣告布10通過主動滾柱9和從動滾 柱11的摩擦帶動移動,當廣告布10移動一個畫面時,電動機4停止轉動,由電動機所連接 的繼電器控制下,延時一段時間,重新啟動電動機4反轉,再停止,如此周而復始,達到兩幅 廣告畫面交替變換。
權利要求一種燈箱式自行車棚,其特徵在於,包括車棚、燈箱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其中若干個燈箱平行地設置於車棚的棚頂邊沿,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與燈箱一一對應連接,若干組燈箱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分別並聯至電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箱式自行車棚,其特徵是,所述的燈箱為往復式廣告燈箱, 該燈箱包括電動機、聯軸器、主動輪、皮帶、從動輪、主動滾柱、箱體和從動滾柱,其中若 幹個從動滾柱和主動滾柱分別對稱設置於箱體的上端和下端,聯軸器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主 動輪和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主動輪和從動輪分別與兩個主動滾柱相連,皮帶套接於主動 輪和從動輪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箱式自行車棚,其特徵是,所述的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 包括雙向可控矽、兩個電阻、光敏電阻以及照明燈,其中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依次串聯 於雙向可控矽的第一陽極和門極之間,光敏電阻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之間的 結點和雙向可控矽的第二陽極相連,照明燈的一端與第二陽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一陽極同 其他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並聯至電源。
專利摘要一種戶外建築物技術領域的燈箱式自行車棚,包括車棚、燈箱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其中若干個燈箱平行地設置於車棚的棚頂邊沿,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與燈箱一一對應連接,若干組燈箱和無觸點光敏自動控制器分別並聯至電源。本實用新型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在車棚上裝有動態畫面的燈箱,具有獨特的風格,更實用,更美觀,與城市景觀相協調,符合城市發展規劃的需要,既可停放自行車又可作為戶外廣告媒體開發利用,產生廣告收入,增加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09F13/04GK201627383SQ201020137719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明者邱忠保, 顧洪昌 申請人:顧洪昌;邱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