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9:07:44 2
專利名稱: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可提供板材快速組裝於骨材上,並獲致結合牢度強,可預先組立為一框體單元,以避免現場施工的不便等優點的連結裝置者。
按吾人所使用的隔間或屏風,亦即俗稱的彈性隔間,於現實環境中多有所見,並為不爭的事實,探究其原因,乃在於彈性隔間的成本較低,施工期較短,且易於組立與拆卸,容易改變空間形態,其較傳統的土木工程來得便捷及更富彈性運用。
而彈性隔間的設計,除各骨材與板材的美化外,其最重要性者,乃在於兩面的板材與其間的骨材的連結。如臺灣新型第68327號專利案即提供一種屏風的垂直框面上設置若干十字形的孔框,其內分別嵌合併固定一具彈性開口的板片,而隔板近垂直框的一面,內部嵌置具螺紋的板座,並螺接一板榫,以便板榫嵌入板片呈開口狀的兩片翼內,即形成固著狀。其缺失在於,若反覆地將隔板安裝或卸下,常造成上述兩片翼的彈性疲乏,進而失去扣接能力。再者,重直框上所設的框孔是為依客戶的實際需求而設置,無法真正獲得隔板的彈性變化的基本要求。
此外,如臺灣新型第101835號專利案是提供一種隔間骨材的改良,其是在骨材的兩面上等距設若干上大下小的嵌孔與鎖孔,而隔板上的四角隅或各相鄰的角隅間內面則分別螺合扣榫。當組立時,則直接將各扣榫伸入所對應的嵌孔內,然後將隔板放下,使扣榫落入鎖孔內即完成板材與骨材的連結。其缺失在於,骨材上設置鎖形狀的嵌孔與鎖孔,需另外進行衝壓作業,除會增加生產的工序與工時外,由於其嵌孔與螺孔間具一位移距離,必須於現場施工方得使板材與骨材連結較為平整與美觀,此舉亦增加現場的組立工時。
有鑑於此,申請人乃本於目前彈性隔間與屏風的實際需求,期能克服上述先前技藝諸多缺失,經再三實驗與模擬測試,進而發展出本實用新型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
本實用新型一種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骨材,為一長條擠型等斷面物,其一側具一框榫,該框榫兩端各自與一呈U形框梁的角隅連結,該框梁的開口端分別向內延伸一第一回彎部及第二回彎部,且框梁中央另設一骨榫,其對應於第一、二回彎部亦各設一第三回彎部及第四回彎部,以便第一、三回彎部間形成一鎖槽,第二、四回彎部間形成一嵌槽;而兩第二回彎部另端各自延伸一骨肋,該骨肋的端部分別與一底框樞接;板材,其為平板,兩側對應於各嵌槽處由上而下鎖固若干連結裝置;連結裝置,是由一扣片的具彈性箭形榫穿越一固定片中央所設的片孔,該扣片底部兩側片翼的外端所翹起的端翼則卡合於片孔兩側所預設的片缺,復藉螺絲穿越固定片上、下端的端孔,以便將固定片連同扣片鎖固於板材內側所欲安裝的位置;藉扣片的箭形榫觸及第二、四回彎部而擠壓變形,以便進入嵌槽後隨即擴散,而受到第二、四回彎部所夾持定位,進而使板材固定於骨材而成者。
其中板材內面兩側得各設一道以便容置並供固定片定位的凹槽。
其中骨材的兩框梁一側得各自向外延伸一段與轉接材或端封材嵌合連結的接榫,其近端處外側突設一道突肋。
其中骨材的底框與框梁內面得設若干的骨柱,其中央各開具一柱孔,以便可藉螺絲分別穿越設於兩骨材頂、底部呈相對設置的上橫材及下橫材所對應設置的上穿孔及下穿孔,並分別鎖固於各柱孔,而形成一框體單元者。
其中上橫材兩側的上橫榫得設一或以上的以利與頂封材嵌合連結的卡溝。
其中板材於實際實施時可為整片或方塊狀者。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骨材與板材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後的頂視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後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如圖所示,基本上,本實用新型是由骨材1,板材2及連結裝置3所組合而成。
其中,骨材1為一長條擠型等斷面物,其一側設一框榫11,該框榫11兩端各自與一呈U形框梁12的角隅連結,該各框梁12外側開口端分別向內平行設一第一回彎部121及第二回彎部122,且框梁12內中央另垂設一骨榫123,其外端向兩側各自垂設一第三回彎部124及第四回彎部125,以便第一、三回彎部121、124間形成一直通的鎖槽,且第二、四回彎部122、125間亦形成一直通的嵌槽127;其中鎖槽126是與置物裝置的鎖固機構連結,由於該本實用新型已另案申請,故在此不擬贅述;而嵌槽127則供後述的連結裝置3嵌合之用。此外,於第二回彎部122另端各自延伸一骨肋128,該兩骨肋128的底部分別與一底框13框接,以構成本實用新型骨材1的基本架構。
而為與其他的端封材或轉接材嵌合連結,故底框13的對向端,亦即框梁12一側各自向外延伸一段接榫14,其近端處外側突設一突肋141,以便與諸如
圖1和圖2所示的轉接材A嵌合連結。
再者,於底框13與框梁12內的相對位置設置若干的骨柱15,其中央各開具一柱孔151,以便可藉螺絲16分別穿越相對設置的上橫材4及下橫材5所對應設置的上穿孔41及下穿孔51,並分別鎖固於柱孔151,故經由互呈相對設置的兩骨材與上橫材4及下橫材5的鎖固連結,即可形成一框體單元,以便進行後述的板材2與骨材1的連結作業。
板材2是為平板,於實際實施時可為整片或方塊狀,其對應於兩骨材1的嵌槽127位置,得依實際需要藉螺絲鎖固連結裝置3於板材2內側,以便可將板材2經由嵌接方式懸掛於骨材1上。其中為供後述的連結裝置3定位與容置,該等各板材2的兩側得分別設一道凹槽21。
連結裝置3是由一扣片31及一固定片32所組成,其中扣片31是由一具彈性的箭形榫311兩端各自水平延伸一片翼312,該兩片翼312的對向端各自向外翹起一翼端313;以便形成榫311經先擠壓穿越固定片32中央所預設的片孔321,而兩翼端313則卡合於該片孔321兩側所設的片缺322,使扣片31與固定片32形成接合,隨即利用螺絲33穿越固定片32上、下端所設的端孔323,將固定片32連同扣片31鎖固於板材2的凹槽21內,即可進行板材2與骨材1的嵌合作業。
請參閱圖2及圖3,本實用新型欲進行組裝時,首先將連結裝置3依實際需要數量藉螺絲33鎖固於各板材2內面兩側的凹槽21上,隨即將固著於板材2兩側的連結裝置3的具彈性的箭形榫311觸及第二、四回彎部122、125而擠壓變形,以進入嵌槽127後隨即擴張,而受到第二、四回彎部122、125所夾持定位,即可將板材2固定於骨材1上。若板材2彼此間具間隙,則可藉嵌槽127的直通特性,以扳動板材2進行調整,即可獲致外觀齊一、結合牢固的隔間或屏風。
而骨材1另端所延伸的兩接榫14則藉突肋141卡入轉接材A(如
圖1及圖2所示)或端封材,以便進行銜接或端封的功能。再者,藉上橫材4兩端垂設的上橫榫42所預設的卡溝421,以便與如圖3虛線所示的頂封材B卡合,以封閉骨材1的頂面。
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生產廠商可依實地丈量客戶的使用空間,再於工廠進行截切骨材1,並藉由兩骨材1分別與上橫材4與下橫材5的鎖固連結,以形成一框體單元,隨即將帶有連結裝置3的板材2依序地嵌置於兩骨材1的前、後側,以構成一隔間或屏風單元。再將各單元運輸至施工現場藉由與轉接材、端封材、頂封材及踢腳板等連結,即可快速地組立成一隔間或屏風。
所以,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可獲致諸如,可藉單一斷面的骨材1而為無限的雙向延伸,且在板材2的選用上可為整片或方塊狀,其除結合迅速外,所需鎖固連結的步驟僅為連結裝置3與板材2以及上、下橫材4,5與骨材1。尤有進者,若需要將板材2由骨材1取下,僅需施加外力將板材2向外扳出,使箭形榫311與嵌槽127脫離即可;由於箭形榫311於向外位移的過程中,其兩則的端翼313是扣住片缺322,且藉片孔321限制箭形榫311的退出量,故不致發生箭形榫311的變形,以及與固定片32分離的情事,故可使連結裝置3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者,乃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舉凡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技藝的人所易於推知者,具不脫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權範疇。
綜上所陳,本實用新型無論就目的,手段與功效,在在顯示其迥異於習知的技術特徵,且其首先創作合於實用,亦在在符合實用新型的專利要件,懇請貴審查委員明察,並祈早日賜予專利,以嘉惠社會,實感德便。
權利要求1.一種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骨材,為一長條擠型等斷面物,其一側具一框榫,該框榫兩端各自與一呈U形框梁的角隅連結,該框梁的開口端分別向內延伸一第一回彎部及第二回彎部,且框梁中央另設一骨榫,其對應於第一、二回彎部亦各設一第三回彎部及第四回彎部,以便第一、三回彎部間形成一鎖槽,第二、四回彎部間形成一嵌槽;而兩第二回彎部另端各自延伸一骨肋,該骨肋的端部分別與一底框樞接;板材,其為平板,兩側對應於各嵌槽處由上而下鎖固若干連結裝置;連結裝置,是由一扣片的具彈性箭形榫穿越一固定片中央所設的片孔,該扣片底部兩側片翼的外端所翹起的端翼則卡合於片孔兩側所預設的片缺,復藉螺絲穿越固定片上、下端的端孔,以便將固定片連同扣片鎖固於板材內側所欲安裝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板材內面兩側得各設一道以便容置並供固定片定位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骨材的兩框梁一側得各自向外延伸一段與轉接材或端封材嵌合連結的接榫,其近端處外側突設一道突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骨材的底框與框梁內面得設若干的骨柱,其中央各開具一柱孔,以便可藉螺絲分別穿越設於兩骨材頂、底部呈相對設置的上橫材及下橫材所對應設置的上穿孔及下穿孔,並分別鎖固於各柱孔,而形成一框體單元者。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上橫材兩側的上橫榫得設一或以上的以利與頂封材嵌合連結的卡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板材於實際實施時可為整片或方塊狀者。
專利摘要一種隔間或屏風的骨材與板材的連結裝置,包括骨材,其一側具一框榫,兩端與一框梁連結,框梁的開口端向內延伸一第一、二回彎部,框梁中央另設一骨榫,其對應於一、二回彎部亦各設一第三、四回彎部,一、三回彎部間形成一鎖槽,二、四回彎部間形成一嵌槽;而兩第二回彎部延伸一骨肋,骨肋的端部分別與一底框樞接;板材,兩側對應於各嵌槽處由上而下鎖固若干連結裝置;連結裝置,以便將固定片連同扣片鎖固於板材內側所欲安裝的位置;
文檔編號E04B2/76GK2357055SQ99205960
公開日2000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29日
發明者許永明 申請人:美宏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