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well發布在即 現在買筆記本值嗎?
2025-04-17 12:54:26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5月22日 下個月Intel Haswell平臺就要正式和大家見面,距離現在也就是兩周的時間。對於現階段需要購買筆記本的朋友來說,等新平臺,還是不等,著實是個問題。為此筆者搜集了一些性能方面的資料,經分析,結論是超薄本、超極本以及X86平板最好等待新平臺,其餘無所謂。理由請往下看。
● Haswell什麼時候出?有哪些改變?
Haswell是Intel即將發布的下一代處理器產品,正式發布日期為下月3號,以便各家OEM廠商在次日開始的臺北電腦展上展示全新Haswell筆記本/超極本。此次Intel將Haswell的重頭戲放在了移動平臺上,性能未公開,但根據Tick-Tock戰略模式,Haswell只是對Ivy Bridge架構的改良,製造工藝並沒有變化,因此一般不會有質的飛躍,處理器的CPU部分性能可能會有小幅提升,但更多的改變是在核芯顯卡上面,以及功耗的控制。
核芯顯卡是Haswell改革的重點(圖片來自驅動之家)
新的核芯顯卡會提供GT1、GT2、GT3三個版本,EU單元數量分別為6個、20個、40個,其中,後兩者型號分別為HD Graphics 4200/4400/4600以及5000/5100/5200(頻率不同,5200帶板載緩存)。
新核芯顯卡應用範圍(圖片來自硬派網)
優異GT3對應處理器為i7-4950HQ、i7-4850HQ(圖片來自硬派網)
6個EU單元的GT1:對應處理器的側重點為CPU部分,核芯顯卡不是重點,整個處理器功耗很低,主要用於X86架構的Win8平板以及部分追求極致便攜的超極本,滿足基本顯示輸出、高清播放、休閒遊戲、高解析度外接顯示器等等的同時,讓電腦的運行速度最快化,不適合玩主流遊戲。
擁有20個EU單元的GT2:對應處理器的側重點依舊在CPU部分,很強調CPU性能,但也略微兼顧了核芯顯卡的性能表現,就好像當前的HD 4000,既可以當主力,也可以用於雙顯卡切換。因此,對應電腦多數為追求性價比的主流筆記本,專業遊戲筆記本也會採用,這樣在獨顯模式下,核芯顯卡才不會顯得過於浪費,併兼顧更長的續航時間(因此GT2也會出現在性能爆棚的i7四核上面)。
擁有40個EU單元的GT3:性能較好,也是此前宣稱「可以趕超GeForce GT 640M獨立顯卡」的型號。對超薄本以及超極本來說,沒有空間容納可以同時滿足處理器與獨立顯卡的散熱器,因此要照顧圖形性能,GT3無疑是最優選擇。因此GT3對應的處理器未必是旗艦,甚至超低電壓雙核也有可能,對應處理器更多的採用適合超薄本的BGA封裝,即板載,不可更換。(換句話說,傳統超薄本、主流超極本很可能採用帶GT3核顯的Haswell處理器,不帶獨顯)
超低電壓處理器配備GT3,用於超極本和超薄本(圖片依舊來自硬派網)
功耗方面,根據此前「主流電源不適用於桌面級Haswell,最小電流遠高於所需,無法做到C6、C7狀態」的說法,Haswell應該更加節電。因此筆記本/超極本的待機會延長,持續工作時間不會有明顯改變,畢竟都是22nm工藝的。
● AMD動作如何?值得期待嗎?
說完了Intel,下面說說AMD。這幾年AMD的戰略重點都在APU上面,對應筆記本也推出了不少,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見到採用傳統AMD處理器的非APU機型。看來在處理器領域,AMD已經放棄了和Intel的直接抗衡,專心研發頂尖的圖形顯卡,以及統一尋址的全新APU產品。前者用以確保AMD的地位,後者則擁有足以徹底改變PC的力量。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只是在今年的PC市場,我們見不到結果。也許2014,才是AMD的專屬年。
繼續The Future吧,Not Now
至於針對筆記本的Radeon HD 8000M系列圖形核心,筆者只知道是GCN架構,實物基本沒摸到,對應筆記本也很少。
● NVIDIA:專注掌上領域,PC方面繼續賣馬甲
2012年,針對手機、平板電腦推出的Tegra處理器為NVIDIA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今年,Tegra 4依舊會是NVIDIA的一場重頭戲,包括NVIDIA首款掌機Shield。而在移動PC方面,今年的GeForce 700M系列圖形核心也是「Tick-Tock」的調調,架構依然是Kepler沒變,只是加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Turbo Boost 2.0,頻率也有所提升,性能自然略所增強。至於當前的GeForce 600M系列,如配備GDDR5顯存的GT 650M,超超頻性能還可以提升不少,同樣值得考慮。
● OEM廠商:大力發展手機平板,精簡旗下PC產品
由於智能掌上設備的衝擊,這兩年來傳統PC的市場佔有率都在下降,更何況PC利潤率本身也不高,因此絕大多數廠商會選擇將業務重點從PC轉移到智能掌上設備中去,如手機、平板等等。傳統PC不能再搞機海戰術,要做簡、做精!
因此今年下半年,搭載全新處理器的筆記本,在型號、系列數量上還會有所減少,同一品牌下,定位接近的機型會被逐漸合併,之後以大小號、高低配區分,消費者選擇起來也更直觀方便。這方面索尼身先士卒,相信未來還會陸續有其它品牌跟進。
要說到做簡、做精,蘋果是個典型,針對輕薄市場只有Air,主流市場只有Pro,銷量都很不錯。只是筆者始終覺得13英寸的MBP,包括Retina版本,不值得買,不帶獨顯,雙核處理器配置不入流,薄但不輕,還賣那麼貴,暴發戶專屬,所以大家就別盲目跟風了!
系列精簡的同時,廠商依舊會推出價格親民的衝銷量產品,以及為了展示實力的高端產品,前者無疑會從高性價比、簡單、易用的準則出發,後者在設計水準、製造工藝方面會不斷改進,價格不菲。
至於外觀,這個更不好說。華碩將2011年的臃腫X系列變成2012年的簡約輕薄小清新,這個轉變可是180°的,誰敢保證下半年不會有其他廠商也做類似的事情呢?
● 現階段筆記本購買建議:
綜上,我們只能拋開外觀方面的考慮,光是從性能上來衡量現階段是否值得購買筆記本。
對主流筆記本,尤其是帶獨顯的筆記本來說,即使是升級Haswell以及GeForce 700M系列獨顯,其性能提升也是十分有限,因此並不值得過多期待,更何況等新產品鋪貨,還要至少個把月,如果您看中的筆記本當前售價還很實惠,就可以果斷入手了。
對超薄本、超極本來說,現階段產品往往不帶獨立顯卡,而集成的核芯顯卡在性能上並不是很出色,升級Haswell之後,它們很可能配備擁有高達40個EU單元的處理器,圖形性能會有質的飛躍。因此如果您正在考慮購買一臺超極本或者超薄本,筆者建議您稍加等待。
對於優異性能的大尺寸筆記本,由於具備性能較強的獨立顯卡,因此核芯顯卡性能基本可以無視,現階段可以入手。
對於X86架構的Win8平板,筆者同樣建議您稍等片刻,畢竟現階段的Atom、IVB處理器Win8平板還不是很成熟,等到升級Haswell,其CPU與GPU的性能分配會更合理,相信對應產品也會更好用。
對於極個別奇葩筆記本,如改造神器K29,四核最強超輕薄筆記本索尼VAIO Z,現階段可以入,等到下一代,前者未必還能改造,後者直接沒貨!■